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南开19秋《高级管理会计》课程期末复习资料

可做奥鹏国开全部院校作业论文!答案请添加qq:599792888 或 微信:1095258436
课程名称 高级管理会计



名称 管理会计学
出版社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陆宇建,李冠众
版次 2017年2月第3版

一、客观部分
(一)单选题
1.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
A.服务对象不同                  B.遵循的会计原则不同
C.运用的会计方法不同           D.使用的会计假设不同
1.1 考核知识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参见P3
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不同。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的信息,为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服务,所以又被称为“内部会计”或“对内报告会计”。而财务会计虽然对内、对外都能提供有关企业最基本的财务信息,但主要是侧重于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服务,所以又称为“外部会计”或“对外报告会计”。

2. 企业应根据其生产情况选择较为适用的制造费用分配标准,如果其生产是高度自动化的,较宜采用的分配标准是( )。
A. 直接人工小时    B.直接人工成本    C.直接材料成本     D.机器小时
1.3 考核知识点: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参见P10
附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科学管理阶段,产生了间接费用分配的简单方法。在当时信息的收集和加工成本较高,并且相对于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而言,间接费用并非重要项目,因此,企业采取了简单的间接费用分配的方法,如按直接人工小时或直接人工工资将间接费用分配到各种产品中去。这种按直接人工分配间接费用的做法与当时这些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点相适应。而在化学、玻璃和石油等企业中,由于直接人工成本相对较低,而加工时间需要准确计量,所以按机器加工小时将间接费用分配到各种产品中去的做法相当普遍。

3.按直线法所计提的厂房的折旧费属于( )。
A.变动生产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约束性固定成本    D.固定非生产成本
2.2 考核知识点:约束性固定成本。参见P29
附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通过企业管理人员的短期决策行为不能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如按照直线法提取的厂房与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保险费、房屋租金、财产税、取暖费和照明费等。约束性固定成本主要属于经营能力成本,它是和整个企业经营能力的形成及正常维护直接相联系的,企业的经营能力一经形成,在短期内难以作重大改变,具有相当程度的约束性,因而与此相联系的成本也将在较长期限内继续存在。

4. 当存在学习效应时,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将随着累计产量的增加而( )。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      C.逐渐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2.4 考核知识点:学习效应。参见P39-40
附1.1.4(考核知识点解释):
20世纪30年代,“学习效应”在飞机制造业中首先发现,学习速度β高达40%。后来,有关学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其他产品生产,上述学习曲线效应通常也存在。对1974-1992年共七代动态随机进入记忆(DRAM)半导体的生产研究发现学习速度约为每年20%。对37种化工产品的调查表明:平均成本以每年5.5%的速度降低;企业规模每增长一倍,平均成本下降11%;累计产出增长一倍,平均生产成本却下降27%。当存在学习效应时,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将随着累计产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5.下列类型的产品中,适合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是( )。
A.批量小、非标准产品            B.顾客订制的产品
C.大批量、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    D.高科技产品
3.2 考核知识点:作业成本法。参见P68
附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大批量、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适合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

6.下列类型的产品中,最适合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是( )。
A. 小批量、非标准产品            B. 顾客订制的产品
C. 大批量、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    D. 高科技产品
3.2 考核知识点:作业成本法。参见P68
附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小批量、非标准产品适合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

7. 某厂只产销一种产品,且产销平衡。过去一年的销售收入总额为18万元,其边际贡献率为40%,所获得的利润为1.2万元。则其固定成本总额为( )。
A.6万元         B.7.2万元        C.10.8万元      D.19.6万元
4.1 考核知识点:边际贡献。参见P75
附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边际贡献=180000×40%=72000(元)
固定成本=边际贡献-利润=72000-12000=60000(元)

8 某种产品所产生的边际贡献为100万元,固定成本为20万元,则该产品的利润为( )。
A.120万元    B.80万元    C.5万元    D.2000万元
4.1 考核知识点:本量利分析。参见P75
附1.1.8(考核知识点解释):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100-20=80(元)

9.若企业保本点销量为4000件,实际产销量为5800件,实际的销售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100元和60元,则企业的利润为( )。
A.18000元    B.72000元    C.23000元    D.58000元
4.2   考核知识点:保本点分析。参见P79
附1.1.9(考核知识点解释):
利润=(实际产销量-保本点销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5800-4000)×(100-60)= 72000元

10. 乙企业专门生产B产品,某年度该企业的固定制造费用为20万元,固定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0万元,B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为30%,则B产品的( )。
A.保本点销售量为100万件       B.保本点销售量为150万件
C.保本点销售额为100万元       D.保本点销售额为150万元
4.2   考核知识点:保本点分析。参见P79
附1.1.10(考核知识点解释):
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20+10)/20%=150万元

11.下面关于保本点销售额的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
A.固定成本除以边际贡献总额    B.固定成本除以单位边际贡献
C.固定成本除以边际贡献率      D.固定成本乘以边际贡献率
4.2   考核知识点:保本点销售额。参见P79
附1.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保本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12.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月固定成本为3500元,欲实现利润1200元,则单价应为( )。
A.7.95元    B.6.78元    C.10.75元    D.10.25元
4.2 考核知识点:实现目标利润的销量预测。参见P82
附1.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量=(3500+1200)/6000+6=6.78元

13. C公司的固定成本(包括利息费用)为6百万元,资产总额为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0%,负债平均利息率为8%,净利润为8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0%,则税前经营利润对销量的敏感系数是( )。
A.1.43         B.1.2         C.1.14         D.1.08
4.3 考核知识点:敏感系数。参见P91-93
附1.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税前利润=800/(1-20%)=1000万元
利息=10000×50%×8%=400万元
息税前利润=1000+400=1400万元
经营利润对销量的敏感系数=(1400+200)/ 1400=1.14

14. 与某一特定决策方案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包括( )。
A.机会成本       B.重置成本       C. 可避免成本       D. 沉没成本
6.3 考核知识点: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参见P126
附1.1.14(考核知识点解释):
沉没成本属于与某一特定决策方案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机会成本、重置成本和可避免成本属于相关成本。

15. 并非企业实际支出、也不记入账册、但在决策时应作为现实的因素加以考虑的成本包括( )。
A.边际成本    B. 沉没成本    C.付现成本    D.机会成本
6.3 考核知识点: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参见P126
附1.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机会成本的特点是并非企业实际支出、也不记入帐册、但在决策时应作为现实的因素加以考虑的成本。

16. 在进行零件的“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时,当生产该零件的专属固定成本为3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该零件的外购单价为15元时,两方案具有相同成本时的业务量为(C)。
A.6,000件       B.4,000件       C.3,000件       D.2,000件
7.2 考核知识点: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参见P154-155
附1.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两方案具有相同成本时的业务量=30000/(8-3)= 6000件

17. 在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中假定了( )。
A. 全年储存成本与全年平均库存量成正比   B. 大批量购买可享受优惠折扣
C. 容许有缺货情况发生                   D. 批量越大,则每次订货成本越高
7.3   考核知识点:经济定货量模型。参见P161
附1.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状况,建立在如下假设基础之上:⑴ 企业能够适时补充存货,即需要存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货,即不需要订货提前期;⑵ 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入库;⑶ 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⑷ 全年需求量能够且已经确定;⑸ 存货单价不变,不考虑批量折扣,因此在年需求量已知的情况下,购买成本也是决策的无关成本;⑹ 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

18.下述关于及时存货制度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及时存货制度适用于由前向后推动式的生产系统
B.及时存货制度要求采用“需求拉动型”制造流程
C.及时存货制度要求企业的供、产、销各环节紧密配合
D.及时存货制度大大降低存货成本
7.3 考核知识点:存货控制。参见P166-167
附1.1.18(考核知识点解释):
及时存货制度适用于由后向前拉动式的生产系统。采用“需求拉动型”制造流程,要求企业的供、产、销各环节紧密配合,大大降低存货成本。

19.净现值法假定投资项目的再投资报酬率等于( )。
A.银行活期存款利率          B.项目资本的机会成本
C.该投资项目的内部报酬率    D.短期国债利率
8.3 考核知识点:净现值法。参见P179
附1.1.19(考核知识点解释):
净现值法假定投资项目的再投资报酬率等于项目资本的机会成本

20.下述各因素中,不影响投资方案内部报酬率的因素是( )。
A.初始投资    B.各年净现金流量    C.投资项目年限    D.资本成本
8.3 考核知识点:投资决策方法。参见P182
附1.1.20(考核知识点解释):
资本成本不影响投资方案内部报酬率的计算。初始投资、各年净现金流量和投资项目年限影响投资方案内部报酬率的计算。

21. 某投资项目建设期为1年,建成投产后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为10万元,原始投资合计80万元,投资项目有效期为10年,则包含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
A. 6     B. 7      C. 8     D. 9
8.3 考核知识点:回收期。参见P186
附1.1. 21(考核知识点解释)
的静态投资回收期=1+80/10=9(年)

22.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是()。
A.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    C.现金预算    D.产品成本预算
9.2   考核知识点:全面预算的编制。参见P212
附1.1.22(考核知识点解释):
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一般是销售预算。

23.某公司生产甲产品,一季度至四季度的预计销售量分别为1000件、800件、900件850件,生产每件甲产品需要2千克A材料。公司的政策是每一季度末的产成品存货数量等于下一季度销售量的10%,每一季度末的材料存量等于下一季度生产需要量的20%.该公司二季度的预计材料采购量为多少千克( )。
A.1600    B.1620    C.1654    D.1668
9.2   考核知识点: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参见P213-214
附1.1.23(考核知识点解释):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销售量 1000 800 900 850
产品期末库存 80 90 85
产品期初库存 80 90 85
生产量 810 895
材料等额 2 2
生产需要量 1620 1790
期末库存 324 358
期初库存 324 358
预计材料采购量 1654

24.下列预算中,属于财务预算的是( )。
A.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       C.产品成本预算       D.现金预算
9.2   考核知识点:财务预算
考核知识点:。参见P217
附1.1.24(考核知识点解释):
财务预算是预算期内反映预计现金流入、现金支出、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预期利润表和预期资产负债表。

25. 预计直接人工成本=()×单位产品需用工时×小时工资率( )。
A.预计销量    B.预计产量    C.预计工时量    D.预计材料消耗量
9.2 考核知识点:直接人工预算。参见P214
附1.1.25(考核知识点解释):
预计直接人工成本=预计产量×单位产品需用工时×小时工资率

26.弹性预算的特点有( )。
A.按照多种业务量水平确定预算额
B.与零为基础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进行编制
C.以基期预算为基础,结合预算期情况进行调整来编制预算
D.预算连续不断,使预算期永远保持一年
9.3 考核知识点:弹性预算。参见P220
附1.1.26(考核知识点解释):
弹性预算是在按照成本性态,将各种费用划为分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按照业务量水平的变动而编制的预算,因此,弹性预算又称为变动预算(Variable Budget)或动态预算(Dynamic Budget)。弹性预算是按一系列业务量水平编制的,从而扩大了预算的适用范围。在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业务量不断变化时,预算数额能够随着业务量的变化做机动的调整。

27.在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时,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可以分解为( )。
A.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B.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C.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D.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10.2 考核知识点:成本差异分析。参见P256
附1.1.27(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时,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可以分解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28.以下费用属于质量损失成本的是( )。
A.工序控制费用      B.产品检验费     C.工序检验费       D.废品损失
10.3 考核知识点:质量成本。参见P261
附1.1.28(考核知识点解释):
质量损失成本包括内部损失成本,即交货前因产品未能达到规定质量所造成的损失成本。它包括废品损失、停工损失、事故分析处理费、产品降级损失等;外部损失成本,交货后因产品未能达到规定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它包括诉讼费用、赔偿费用、退货费用、保修费用、产品降价损失等。

29.以下费用属于预防成本的是( )。
A.工序检验费    B.产品检验费    C.废品损失    D.工序控制费用
10.3 考核知识点:质量成本。参见P242
附1.1.29(考核知识点解释):
工序控制费用属于预防成本。

30.成本中心控制和考核的内容是( )。
A.产品成本    B.期间成本    C.不可控成本    D.责任成本
11.2 考核知识点:可控成本。参见P290
附1.1.30(考核知识点解释):
成本中心控制和考核的内容是责任成本。

31. 企业的生产部门与采购部门都是成本中心,由于材料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生产车间超过消耗定额成本差异部分应由下列哪个部门承担责任( )。
A.生产部门    B.采购部门    C.生产部门与采购部门同时     D.公司总部
10.2 考核知识点:成本中心业绩评价。参见P290
附1.1. 31(考核知识点解释):
企业的生产部门与采购部门都是成本中心,由于材料质量不合格所造成的生产车间超过消耗定额成本差异部分应由采购部门承担责任。

32.下面关于可控成本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短期不可控成本从较长期来看就可能变为可控成本了
B.上级部门的可控成本对于下级来讲可能是不可控成本
C.甲成本中心的可控成本对于乙成本中心可能是不可控成本
D.变动成本都是可控成本。
11.2 考核知识点:可控成本。参见P290
附1.1. 32(考核知识点解释):
可控成本是指可以预测的、有办法计量的、能为该中心所控制、为其工作好坏所影响的成本。成本的可控性是针对特定的责任中心、特定的期间和特定的权限而言的。某项成本对某责任中心是可控的,但对另一责任中心却是不可控的。例如,原材料的耗用量,从生产部门来看是可控的,而对于采购部门来讲,就是不可控的;而直接材料的价格,从采购部门看是可控的,但对于生产部门是不可控的。可控性与时间相关,长期的看,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成本;但是,短期内很多成本都不可控。例如,新厂房要建造时,管理部门可以决定厂房规模的大小、成本的多少,此时新厂房的建造成本是可控的;但厂房一旦建成,厂房的建造成本就成为不可控成本。另外,可控性还与特定的权限有关。有些费用,就基层单位来讲是不可控的,但对于高层管理部门而言,就是可控的。例如,生产设备的租赁费,对于具体使用设备的基层单位而言,是不可控的。

33. 企业某部门本月销售收入1万元,已销商品的变动成本6千元,部门可控固定费用500元,部门不可控固定费用800元,分配给该部门的公司管理费用500元,最能反映该部门真实贡献的金额是( )。
A. 2,200元     B. 2,700元      C. 3,500元       D. 4,000元
11.2 考核知识点:利润中心的业绩考核。参见P292
附1.1.33(考核知识点解释):
最能反映该部门真实贡献的金额=10000-6000-500-800=2700元

34. 部门边际贡献等于( )。
A.部门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变动成本-变动销售费用
B.部门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变动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可控固定成本
C.部门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变动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可控固定成本-不可控固定成本
D.部门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变动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可控固定成本-不可控固定成本-公司管理费
11.2 考核知识点:利润中心的业绩考核。参见P292
附1.1.34(考核知识点解释):
部门边际贡献=部门商品销售收入-商品变动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可控固定成本-不可控固定成本

35.为合理评价投资中心的业绩,在计算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时,经营资产中的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应该按( )计算。
A.期末固定资产净值  B.年均固定资产净值  C.期末固定资产原值  D.年均固定资产原值
11.2 考核知识点:投资中心业绩评价。参见P297
附1.1. 35(考核知识点解释):
为合理评价投资中心的业绩,在计算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时,经营资产中的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应该按年均固定资产原值计算。

36. 下列项目中一般属于资源动因的是( )。
A.用电度数     B.零件搬动数量     C.订单数量      D.机器小时数
3.2 考核知识点:资源动因。参见P62
附1.1. 36(考核知识点解释):
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它是把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的基本依据。用电度数属于资源动因。

37.某投资中心去年实现利润20000元,投资额为100000元,要求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2%,则该中心的剩余收益为( )。
A.2400元    B.8000元    C.9600元    D.97600元
11.2 考核知识点:投资中心业绩评价。参见P297
附1.1. 37(考核知识点解释)
该中心的剩余收益=20000-100000×12%=8000元

38 内部转移价格制定中采用“双重价格”定价法的含义是( )。
A. 供需双方分别采用不同的价格           B. 同产品采用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
C. 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       D. 视产品质量而采用不同的价格
11.3 考核知识点:内部转移价格。参见P307-308
附1.1. 38(考核知识点解释)
双重内部转移价格是指对中间产品的买卖双方分别采用不同的转移价格,一般对卖方可定较高的转移价格(以不超过市场价格为度),对买方可定较低的转移价格(以不低于卖方的中间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度),以调动买卖双方的积极性,谋求整体利益。

39. 下列行为不属于价值链分析步骤的是( )。
A. 评价各责任中心业绩          B.对各项价值活动分配成本、收入及资产
C. 识别成本动因                D.划分企业的主要价值活动
13.2 考核知识点:价值链分析。参见P354
附1.1. 39(考核知识点解释)
价值链分析的步骤包括识别与优化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关系;识别与优化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关系;将企业内部价值链扩展为产业价值链;确定各项价值活动应分配的成本、收入及资产
每项价值活动会发生成本,产生收入,同时占用一定的资产。为能够分别计算各项价值活动所获得的资产报酬率,需要确定相应价值活动所发生的成本、所产生的收入及所占用的资产。

40. 已知上年利润为200,000元,下一年的经营杠杆系数为1. 8,预计销售量变动率为20%,则下一年利润预测额为( )。
A. 200,000元     B. 240,000元     C. 272,000元     D. 360,000元
5.3 考核知识点:利润预测。参见P113
附1.1. 40(考核知识点解释)
下一年利润预测额=200,000×(1+1.8×20%)=272,000元

41. 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不确定
4.3 考核知识点:各因素变动分析。参见P89
附1.1. 41(考核知识点解释)
保利销售量为:

42. 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 )。
A. 33. 33%     B. 25%    C. 50%     D. 20%
4.2 考核知识点:安全边际率。参见P76
附1.1. 42(考核知识点解释)
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与正常销售量或预期销售量的比值,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安全边际率=(4800/24-150)/(4800/24)= 25%

43.从成本战略角度讲,企业应加强与原材料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其目的主要在于( )。
A.让供应商在价格方面作出较大让步   B.让供应商提供更长的付款期
C.寻求双方共同受益机会              D.缓解双方敌对关系
13.2 考核知识点:价值链分析。参见P352-353
附1.1. 43(考核知识点解释)
从成本战略角度讲,企业应加强与原材料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其目的主要在于寻求双方共同受益机会。

44. 下述各项作业中属于增值作业的是( )。
A. 材料储存       B. 产品装配       C. 成品搬运       D. 等待工作
14.1 考核知识点:增值作业。参见P366-367
附1.1. 44(考核知识点解释)
作业动因是指作业贡献于最终产品的方式与原因,如售货作业动因是订单数量。可通过分析作业动因与最终产出的联系,来判断作业的增值性:为生产最终产品所必须的且不可替代的作业或为最终产品提供独特价值的作业为增值作业,反之,则为非增值作业。一般企业的购货、加工、装配等均为增值作业。而大部分的仓储、搬运、检验,以及供、产、销环节的等待与延误等,由于并未增加产出价值,为非增值作业,应减少直至消除,以使产品成本在保证产出价值的前提下得以降低。

45. 某投资方案的年营业收入为100万元,年营业支出(含折旧)为60万元,其中折旧为10万元,所得税率为40%,则该方案每年的营业现金流量为( )万元。
A. 26     B. 34      C. 40     D. 50
8.2 考核知识点:营业现金流量。参见P177
附1.1. 45(考核知识点解释)
该方案每年的营业现金流量=100-(60-10)-(100-60)× 40%=34万元


(二)多选题
1. 在进行成本估计时,所依据的成本习性假设包括( )。
A.单一成本动因假设    B.成本与业务量的线性关系假设
C.货币计量假设        D.相关范围假设
2.2 ★考核知识点:成本习性假设。参见P30
附1.2. 1(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进行成本估计时,所依据的成本习性假设包括单一成本动因假设,.成本与业务量的线性关系假设和相关范围假设。

2.下列有关学习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映的是产品累计产量与平均单位产品所需投入工时之间的函数关系
B.反映的是产品总成本与人工小时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C.衡量的是工人经验对生产成本的影响
D.体现的是熟能生巧
2.4 ★考核知识点:学习曲线。参见P40-41
附1.2. 2(考核知识点解释)
学习曲线反映的是产品累计产量与平均单位产品所需投入工时之间的函数关系,衡量的是工人经验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体现的是熟能生巧。

3.下列成本中,通常属于递增曲线成本的是( )。
A.管理人员工资   B.罚款   C.累进税率下的所得税费用   D.用于电炉设备加热的电费
2.4   ★考核知识点:成本习性。参见P41;
附1.2. 3(考核知识点解释)
递增曲线成本的特点是边际成本递增(即成本总额关于业务量的一阶导数大于0),成本曲线的斜率随着业务量的增长而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成本总额的增长幅度大于业务量的增长幅度,在坐标图上表现为向下凸的曲线。例如,罚款、累进税率下的所得税费用等。

4. 长期投资决策中风险调整现金流量法又可以具体分为( )。
A. 肯定当量法   B.风险调整折现率法  C. 概率法  D. 决策树法
8.4   ★考核知识点:风险调整现金流量法。参见P193
附1.2. 4(考核知识点解释)
长期投资决策中风险调整现金流量法又可以具体分为肯定当量法、概率法和决策树法。

5. 为实现目标利润,企业可以采取的单项措施主要有( )。
A.降低固定成本  B.减少变动成本  C.提高销售价格  D.增加销售量
4.3 ★考核知识点:各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参见P90
附1.2. 5(考核知识点解释)
为实现目标利润可以采取的单项措施主要有:①降低固定成本;②减少变动成本;③提高销售价格;④增加销售量。

6.下列预测分析方法中属于定量分析方法的是( )。
A.定性分析法    B.因果预测法    C.时间序列法    D.回归分析法
5.1 ★考核知识点:预测分析。参见P104
附1.2. 6(考核知识点解释)
因果预测法、时间序列法和回归分析法预测分析方法中属于定量分析方法。

7.管理会计中的预测分析一般属于经营预测的范畴,主要是指( )。
A.销售预测    B.利润预测    C.成本预测    D.资金预测
5.1   ★考核知识点:预测分析。参见P104
附1.2. 7(考核知识点解释)
管理会计中的预测分析一般属于经营预测的范畴,主要是指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预测    和资金预测。

8.下列有关相关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关成本是某一特定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    B.相关成本一定会导致当期现金流出
C.相关成本是一种未来成本    D.相关成本是一种有差别的未来成本
6.2   ★考核知识点:相关成本的概念。参见P124
附1.2. 8(考核知识点解释)
相关成本是某一特定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相关成本是一种未来成本,相关成本是一种有差别的未来成本。

9. 下列关于投资项目评估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现值指数法克服了净现值法不能直接比较投资额不同的项目的局限性,它在数值上等于投资项目的净现值除以初始投资额
B. 回收期法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也不能衡量项目的盈利性
C. 内含报酬率是项目本身的投资报酬率,不随投资项目预期现金流的变化而变化
D. 内含报酬率法是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
6.3 ★考核知识点:长期投资决策法。参见P178-187
附1.2. 9(考核知识点解释)
现值指数法克服了净现值法不能直接比较投资额不同的项目的局限性,它在数值上等于投资项目的投资后净现金流量的现值除以初始投资额的现值。回收期法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也不能衡量项目的盈利性。内含报酬率是项目本身的投资报酬率,随投资项目预期现金流的变化而变化。 内含报酬率法是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为零的折现率。

10. 下述关于长期投资决策方法的有关论点正确的有( )。
A.净现值较大的项目一般有较高的内部报酬率
B.净现值大于0的项目,其净现值率一般定大于1
C.回收期较短的项目必有较高的内部报酬率
D.在确定一个项目应否接受时,采用净现值法与采用内部报酬率法一般会得出一致的结论
6.3 ★考核知识点:长期投资决策法。参见P178-187
附1.2. 10(考核知识点解释)
净现值较大的项目必有较高的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大于0的项目,其净现值率必定大于1;在确定一个项目应否接受时,采用净现值法与采用内部报酬率法总会得出一致的结论;回收期较短的项目不一定有较高的内部报酬率。

11.直接材料预算中的预计现金支出包括( )。
A.上期采购的材料于本期支付的现金    B.本期采购的材料中由本期支付的现金
C.上期采购的材料金额中未能在当期支付的总金额    D.本期采购材料的总金额
9.2   ★考核知识点:直接材料预算。参见P213-214
附1.2. 11(考核知识点解释)
直接材料预算中的预计现金支出包括上期采购的材料于本期支付的现金和本期采购的材料中由本期支付的现金。

12..责任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
A.以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    B.计算原则是“谁负责谁承担”
C.计算原则是“受益谁承担”  D.主要用于考核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
11.2 ★考核知识点:责任成本。参见P288
附1.2. 12(考核知识点解释)
责任成本的特点包括:计算原则是“谁负责谁承担”和主要用于考核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

13. 平衡计分卡包括下列哪些维度的内容( )。
A. 财务维度    B. 顾客维度    C. 内部流程维度      D. 学习和成长维度
11.4 ★考核知识点:平衡计分卡的内容。参见P310
附1.2. 13(考核知识点解释)
平衡计分卡包括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流程维度以及学习和成长维度四个维度的内容。

14.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解决股东与高层管理团队之间利益冲突的方案包括( )。
A.解雇    B.市场接管    C.监督    D.激励
12.1 ★考核知识点:。参见P325
附1.2.14(考核知识点解释)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解决股东与高层管理团队之间利益冲突的方案包括解雇、市场接管、监督和激励。

15.下列有关作业基础预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作业基础预算与传统预算相比,改变了以数量作为唯一成本动因的基本假设,减少了间接费用的分摊
B.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业基础预算是固定预算
C.某些在传统弹性预算中属于混合成本或固定成本的支出在作业基础预算中被按照更为相关的成本动因划分为变动成本
D.作业基础预算对企业的管理思想要求较高,要求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
9.3   ★考核知识点:作业基础预算。参见P226
附1.2. 15(考核知识点解释)
作业基础预算与传统预算相比,改变了以数量作为唯一成本动因的基本假设,减少了间接费用的分摊。某些在传统弹性预算中属于混合成本或固定成本的支出在作业基础预算中被按照更为相关的成本动因划分为变动成本。作业基础预算对企业的管理思想要求较高,要求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



(三)判断题
1. 管理会计起源于19世纪早期出现的多层次管理企业。这些企业生产过程较为复杂,但产品类型集中。所以这些企业使用简单的产出汇总指标来激励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效率。( )
1.3 ★考核知识点: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参见P9
附1.3. 1(考核知识点解释)
管理会计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出现的多层次管理企业。这些企业生产过程较为复杂,但产品类型集中。所以这些企业使用简单的产出汇总指标来激励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效率。

2.根据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产品总成本随着业务量的上升成直线上升( )。
2.4 ★考核知识点:成本习性。参见P38-39
附1.3. 2(考核知识点解释)
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生产理论认为,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当其他投入保持不变,随着某一投入不断地增加时,一开始边际产量也许会递增;但是,当该投入达到某一界限之后,边际产量就会越来越小,或者说,边际产量最终一定会越来越小。这种现象就叫做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根据数学上的极限原理,仍可在相关范围内近似地把非线性成本看作线性的,这样在管理会计实践中就可以用线性方程来近似描述复杂的经济现象( )。
2.4 ★考核知识点:成本习性。参见P39
附1.3. 3(考核知识点解释)
根据数学上的极限原理,仍可在相关范围内近似地把非线性成本看作线性的,这样在管理会计实践中就可以用线性方程来近似描述复杂的经济现象。

4. 在完全成本法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单纯提高当期产量的手段来提高当期营业利润( )。
3.1 ★考核知识点完全成本法的缺点:。参见P57
附1.3. 4(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完全成本法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单纯提高当期产量的手段来提高当期营业利润。

5.即使前后期成本水平、价格和存货计价方法不变,当某期产量大于销量时,该期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利润仍有可能小于或等于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利润( )。
3.1 ★考核知识点:变的成本法。参见P53-56
附1.3. 5(考核知识点解释)
即使前后期成本水平、价格和存货计价方法不变,当某期产量大于销量时,该期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利润仍有可能小于或等于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利润。

6. 在传统的制造环境下,间接费用所占的比重较大,所以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通常不会造成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
3.2 ★考核知识点:作业成本法。参见P59
附1.3. 6(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传统的制造环境下,间接费用所占的比重较大,所以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通常不会造成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7. 在先进的制造环境下,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法将会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
3.2 ★考核知识点:作业成本产生的背景。参见P59
附1.3. 7(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先进的制造环境下,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法将会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8.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对象通常是产品()。
3.2 ★考核知识点:作业成本法。参见P61
附1.2. 8(考核知识点解释)
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对象包括产品、作业、客户和供应商

9.作业动因是把总分类账上的资源成本分配到各项作业的依据( )。
3.2 ★考核知识点:作业成本法。参见P63
附1.3. 9(考核知识点解释)
资源动因是把总分类账上的资源成本分配到各项作业的依据。

10. 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使得传统成本计算法下许多间接费用变得具有可追溯性( )。
3.2 ★考核知识点:作业成本法。参见P65
附1.3. 10(考核知识点解释)
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使得传统成本计算法下许多间接费用变得具有可追溯性。

11. 利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小批量、非标准化产品单位成本时,所得计算结果通常明显低于其实际成本水平( )。
3.2 ★考核知识点:作业成本法。参见P69
附1.3. 11(考核知识点解释)
利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小批量、非标准化产品单位成本时,所得计算结果通常明显低于其实际成本水平。

12. 作业成本法是更广泛的完全成本法。对于营销、产品设计等领域发生的成本,只要这些成本与特定产品相关,则可通过有关作业分配至有关产品中。这样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更有利于企业进行定价等相关决策( )。
3.2 ★考核知识点:作业成本法。参见P69
附1.3. 1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业成本法是更广泛的完全成本法。对于营销、产品设计等领域发生的成本,只要这些成本与特定产品相关,则可通过有关作业分配至有关产品中。这样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更有利于企业进行定价等相关决策。

13.安全边际是指目前的剩余生产能力( )。
4.2 ★考核知识点:本量利分析。参见P79
附1.3. 13(考核知识点解释)
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量或预期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

1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售价的提高能使保本点下降( )。
4.3 ★考核知识点:保本点分析。参见P83
附1.3. 14(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售价的提高能使保本点下降。

15. 在多品种条件下,若其他因素不变,只要提高边际贡献率水平较高的产品的销售比重,就可以降低全厂综合保本额。 (  )
4.3 ★考核知识点:多品种保本点分析。参见P84
附1.3.15(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多品种条件下,若其他因素不变,只要提高边际贡献率水平较高的产品的销售比重,就可以降低全厂综合保本额。

16.只要企业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固定成本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大( )。
4.3 ★考核知识点:经营杠杆。参见P87
附1.3. 16(考核知识点解释)
只要企业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固定成本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大。

17.低经营风险与低财务风险的搭配,因其不符合债权人的期望,所以不是一种现实的搭配(×)。
4.3 ★考核知识点:经营杠杆。参见P88
附1.3. 17(考核知识点解释)
低经营风险与低财务风险的搭配,是一种现实的搭配。

18.采取高经营杠杆,在经济萧条时可以比采取低经营杠杆获得更多的营业利润,但是在经济繁荣时可能比采取低经营杠杆产生更多的亏损( )。
4.3 ★考核知识点:经营杠杆。参见P88
附1.3. 18(考核知识点解释)
采取高经营杠杆,在经济繁荣时可以比采取低经营杠杆获得更多的营业利润,但是在经济萧条时可能比采取低经营杠杆产生更多的亏损。

19.在企业正常盈利的条件下,利润敏感度指标的排列有如下规律存在:单价的敏感度指标总是最高;销售量的敏感度指标不可能最低( )。
4.3 ★考核知识点:敏感系数。参见P92
附1.3. 19(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企业正常盈利的条件下,利润敏感度指标的排列有如下规律存在:单价的敏感度指标总是最高;销售量的敏感度指标不可能最低。

20.特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它是由企业组织各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小组,运用专家们的集体智慧进行判断的方法。这种方法的预测结果也容易受少数特别权威人士意见的左右( )。
5.2 ★考核知识点:预测分析。参见P105
附1.3. 20(考核知识点解释)
特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它主要是采用通讯的方式,通过向各有关专家发出预测问题调查表的方式来收集专家们的意见,然后由企业有关部门把各专家意见综合、整理和归纳,做出预测判断的方法。采用这一方法,在征询意见时,各专家之间应尽量做到互不通气,以使各位专家能真正根据自己的经验、观点和方法进行预测,避免受到特别权威专家的左右。有些复杂的问题涉及面较广,而每个专家所占有的资料总是有限的,如果由各位专家单独预测,则难免带有一些片面性,这就需要进行重复征询。同时,在每次重复征询过程中,都应注意把上次征询意见的结果进行加工整理后反馈给每位专家。特别要注意不应忽视少数人的意见,以使各专家在重复预测时能做出较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21. 在指数平滑预测法中,平滑指数α取值越大,则近期实际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就越大(×)。
5.2 ★考核知识点:预测分析。参见P107
附1.3. 21(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指数平滑预测法中,平滑指数α取值越大,则近期实际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就越小。

22. 小中取大法是从寻求收益的方面入手,而大中取小法则是从损失方面考虑投资方案,也属于一种保守型的决策方法( )。
6.4   ★考核知识点:短期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参见P133
附1.3. 22(考核知识点解释)
小中取大法是从寻求收益的方面入手,而大中取小法则是从损失方面考虑投资方案,也属于一种保守型的决策方法

23. 为了获取低成本优势,企业不应将成本管理工作单纯集中在生产领域中( )。
10.5 ★考核知识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控制。参见P273
附1.3. 23(考核知识点解释)
为了获取低成本优势,企业不应将成本管理工作单纯集中在生产领域。

24. 下级责任单位的可控成本一定是上级责任单位的可控成本;而上级责任单位的可控成本对于下级责任单位来说,则可能是不可控成本( )。
11.2 ★考核知识点:责任会计。参见P288
附1.3. 24(考核知识点解释)
下级责任单位的可控成本一定是上级责任单位的可控成本;而上级责任单位的可控成本对于下级责任单位来说,则可能是不可控成本。

25. 为了遵循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各成本中心之间的内部转移价格应以实际成本为基础( )。
11.3 ★考核知识点:内部转移价格。参见P 308
附1.3. 25(考核知识点解释)
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价格意味着所有内部交易要以某种形式的成本价格进行结算。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价格有三种形式:(1)完全成本;(2)完全成本加成;(3)变动成本加固定性费用。不论选用哪一种形式,为了避免某一分部把低效率转嫁到另一分部,必须制定标准成本来确定转移价格。

26. 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可以将卖方价格定得高于买方价格( )。
11.3 ★考核知识点:内部转移价格。参见P308
附1.3. 26(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可以使用双重价格,将卖方价格定得高于买方价格。

27. 价值链分析法特别注重分析企业内部各项成本费用项目,进而降低产品成本。 ( )
13.2 ★考核知识点:价值链分析法。参见346
附1.3. 27(考核知识点解释)
价值链的概念是迈克尔•波特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在研究企业之间竞争的问题时,引入的一种“分析工具”,因为“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无法认识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多组相互分离的活动”,“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现出来”。

28. 如果某项作业对客户来说是不必要的,那么必需千方百计地将其消除。( )
14.1 ★考核知识点:成本抑减。参见P366-367
附1.3. 28(考核知识点解释)
成本抑减是持续改善的目标。激烈的竞争要求公司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及时地生产顾客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不断地在成本方面进行改善。作业分析是取得成本节约目标的关键。有四种成本节约方式:⑴ 作业消除。主要是针对非增值作业而言。一旦断定某些作业是非增值的,就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消除。⑵ 作业选择。在互斥作业中做出选择。⑶ 作业降低。是指降低作业所需的时间和资源。这种成本节约方法主要是针对改善必要作业的效率,或作为短期改善非增值作业的手段。⑷ 作业分享。通过达到经济规模来提高必要作业的效率。具体而言,在不增加作业本身总成本的情况下增加该成本动因的数量。这样,成本动因的单位成本降低,耗用作业的产品成本也随之降低。

二、客观部分
(一)简答题
1. 台湾已故“经营之神”、塑胶大王王永庆先生的经营经验之一是:“多争取一块钱生意,也许要受外在环境的限制;但节省一块钱,可以靠自己努力。节省一元钱等于净赚一元钱。”如何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理解王永庆先生的这段话?
2.1 ★考核知识点:降低成本。参见P22
附2.1.1(考核知识点解释):
(1)企业要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要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要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无非有两个途径:一是“开源”,即获得更多的收入;二是“节流”,即降低成本。
(2)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在竞争性市场上,任何一家企业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产品的需求量在相当程度上也由市场供求决定,因此,一家企业对收入(销售单价与销售量的乘积)的控制能力较小。
(3)相对于收入而言,企业对成本的控制更具有能动性。例如,企业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结构(如劳动与资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可以精打细算节约一些开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等。
(4)管理会计的核心是进行成本管理。

2. 简述管理会计中对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和经济学中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4 ★考核知识点: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参见P38-39
附2.1.2(考核知识点解释):
管理会计中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实际上以假设要素投资的边际报酬不变为前提。
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生产理论认为,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当其他投入保持不变,随着某一投入不断地增加时,一开始边际产量也许会递增;但是,当该投入达到某一界限之后,边际产量就会越来越小,或者说,边际产量最终一定会越来越小。这种现象就叫做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3.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步骤。
3.2 ★考核知识点: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步骤。参见P64-65
附2.1.3(考核知识点解释):
⑴ 确认和计量各种资源耗费,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各资源库
⑵ 将企业经营流程划分为各项作业
⑶ 分配资源成本
⑷ 选择作业动因,把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产品,并开列产品成本计算单

4 简述作业的概念及将作业按作业水平所进行的分类。
3.2 ★考核知识点:作业的概念及将作业按作业水平所进行的分类。参见P61-62
附2.1.4(考核知识点解释):
(1)作业是业务流程的具体化,是由人力、机器、技术或设备执行的任务,可以作为企业划分控制和管理的单元。
(2)作业按作业水平可以分为单位水平作业、批次水平作业、产品水平作业及维持水平作业四类。单位水平作业是生产单位产品时所从事的作业,例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等。批次水平作业是生产每批产品所从事的作业,例如每批产品生产前的机器调整准备、订单处理、原料处理、检验及生产计划作业等。产品水平作业是为支援某种产品的生产所从事的作业,这种作业的目的是服务于该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维持水平作业是为维持工厂生产所从事的作业,例如工厂管理、暖气及照明及厂房折旧等。这种作业的成本,为全部生产产品的共同成本。

5. 简述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的区别和联系。
3.2 ★考核知识点: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参见,62-63
附2.1.5(考核知识点解释):
(1)资源动因连接着资源和作业,把资源分配到作业用的动因是资源动因;而作业动因连接着作业和产品,把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用的动因是作业动因。比如说,员工薪酬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把工资分配到作业“质量检验”的依据是质量检验部门的员工数,这个员工数就是资源动因;把作业“质量检验”的全部成本按产品检验的次数分配到产品,则检验的次数就是作业动因。
(2)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也有混同的情况。当作业和产品一致,这时的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就是相同的。

6.简述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相比较的特点。
3.2 ★考核知识点: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比较。参见P69
附2.1.6(考核知识点解释):
(1)对产品间接费用的分配更为合理
(2)“作业”是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成本对象
(3)作业成本法是更广泛的完全成本法
(4)所有成本均是变动的

7. 在金融危机中,国外不少企业进行裁员。分析为什么企业裁员可以降低保本点?。
4.2 ★考核知识点:保本点。参见P79
附2.1.7(考核知识点解释):
所谓保本点是指企业利润等于零时的业务量,也就是说使企业的边际贡献总额等于固定成本总额时的业务量。这里的业务量可以以销售量或销售额两种形式体现。
保本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在薪金制下,员工成本是固定成本;在计件工资制下,员工成本是变动成本。裁员可以降低员工成本。无论是降低固定成本还是降低变动成本,都可以降低保本点销售量,或提高企业利润。

8. 简述保本分析的缺陷,如何克服这些缺陷?
4.3 ★考核知识点:保本分析。参见P93-94
附2.1.8(考核知识点解释):
⑴ 传统的保本分仍然是基于传统的经营理念,即追求的是“销售量”的增长。保本分析似乎告诉决策者:只要销售量大于保本点销售量,企业就“增值”了。
⑵ 传统的保本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到销售的增长是由投资拉动的。尽管保本分析假设“在一定的销售量范围内,不需要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即固定成本不变,而实践中企业销售的快速增长不仅需要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而且需要增加营运资本投资,从而减少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此外,单位变动成本也会随着产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随着产销售量的增加,边际收益是递减的,而边际成本是递增的。
⑶ 传统的保本分析忽视了资本成本。

9.简述管理会计中预测分析的内容。
5.1 ★考核知识点:预测分析。参见P104
附2.1.9(考核知识点解释):
⑴ 销售预测。销售预测是根据企业产品过去的经营状况和其他有关资料,对其在一定地区和期间内的销售数量、销售状态及变化趋势的预计和推测。只有搞好销售预测,才能协调做好其他各项经营预测,对产品经营做出最佳决策。
⑵ 利润预测。利润预测是在销售预测基础上,通过对影响利润高低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来预测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利润水平及其升降趋势,为确定和实现目标利润提供依据。
⑶ 成本预测。成本预测是在分析企业的技术经济条件和技术组织措施的基础上,搜集有关数据,对一定时期的成本水平和成本目标进行测算。成本预测是编制成本预算的重要依据。
⑷ 资金预测。资金预测是根据资金的历史资料和销售等其他资料,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资金需要量所进行的科学预计和推测。

10. 简述预测分析方法中的特尔菲法及其优缺点。
5.2 ★考核知识点:特尔菲法。 参见P105
附2.1.10(考核知识点解释):
(1)特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是一种判断分析法。它主要是采用通讯的方式,通过向各有关专家发出预测问题调查表的方式来收集专家们的意见,然后由企业有关部门把各专家意见综合、整理和归纳,做出预测判断的方法。
(2)采用这一方法,在征询意见时,各专家之间应尽量做到互不通气,以使各位专家能真正根据自己的经验、观点和方法进行预测,避免受到特别权威专家的左右。有些复杂的问题涉及面较广,而每个专家所占有的资料总是有限的,如果由各位专家单独预测,则难免带有一些片面性,这就需要进行重复征询。同时,在每次重复征询过程中,都应注意把上次征询意见的结果进行加工整理后反馈给每位专家。特别要注意不应忽视少数人的意见,以使各专家在重复预测时能做出较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11. 简述预测分析方法中的专家小组法及其优缺点。
5.2 ★考核知识点:专家小组法。参见P105
附2.1.11(考核知识点解释):
专家小组法是一种判断分析法。它是由企业组织各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小组,运用专家们的集体智慧进行判断的方法。小组中的专家们可以广泛讨论、相互启发,以弥补个人意见的不足,可以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问题。但是,这种方法的预测结果也容易受少数特别权威人士意见的左右。所以,采用这一方法,要求每一位专家要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必受不同意见的约束和影响。

12 简述什么是确定型决策,什么是风险型决策,什么是不确定型决策。
6.1 ★考核知识点: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参见P122
附2.1.12(考核知识点解释):
⑴ 确定型决策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只有一种自然状态时的决策。即决策的条件是确定的。
⑵ 风险型决策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但每种自然状态所发生概率的大小是可以估计的。
⑶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且,这些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是无法估计的。

13. 简述管理会计中相关成本的特征。
6.2 ★考核知识点:相关成本的特征。参见P124
附2.1.13(考核知识点解释):
⑴ 相关成本是某一特定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在决策时必须加以考虑的成本。
⑵ 相关成本是一种未来成本,过去已发生的成本不会影响决策结论的选择。
⑶ 相关成本是一种有差别的未来成本。因为如果一个成本项目对无论哪一个决策备选方案都一样的话,其成本就不可能导致决策选择的差别,也就是说,是否考虑该项成本不会引起决策方案选择出现不同的结果。这样的成本显然与决策没有关系,在决策分析中无须考虑。

14 什么是弹性预算?为什么要编制弹性预算?
★考核知识点:弹性预算。参见P220
附2.1.14(考核知识点解释):
(1)弹性预算是与固定预算相对的概念。弹性预算是在按照成本性态,将各种费用划为分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按照业务量水平的变动而编制的预算,因此,弹性预算又称为变动预算或动态预算。
(2)传统的固定预算假设未来的业务量水平固定不变,所以又称为静态预算。固定预算用于考核非盈利组织或业务量较为稳定的企业是比较合适的。但目前多数企业的业务量经常变动,固定预算就暴露出了不足。为弥补固定预算编制方法的缺陷,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弹性预算方法。
(3)弹性预算是按一系列业务量水平编制的,从而扩大了预算的适用范围。在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业务量不断变化时,预算数额能够随着业务量的变化做机动的调整。

15. 简述强加性预算的含义及其缺点。
9.4 ★考核知识点:强加性预算。参见P229
附2.1.15(考核知识点解释):
(1)强加性预算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编制。所有的决策都由高层管理者做出,并不征求下级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意见。高层管理者依据企业的总体规划,确定总预算体系和预算指标,从上而下逐级下达,落实到各级管理部门和各个员工。预算指标指令性强,主要体现了高层管理者对企业过去运作的评价和对未来的预期。预算的执行也是刚性的和强制性的。
(2)强加性预算主要缺点在于:①预算单位与公司整体的目标不一致;②容易产生预算单位短期行为;③预算单位在不能完成预算时可能会操纵信息。

16 简述什么是参与性预算,简述参与性预算的优缺点。
9.4 ★考核知识点:参与性预算。参见P229-230
附2.1.16(考核知识点解释):
(1)参与预算过程意味着有关部门及员工在预算编制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使人们感觉到“这是我们的预算”,而不是“你强加于我们的预算”,他们在实现预算目标时会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另外,参与的过程必然使企业内部沟通和讨论的机会增加,从而可以发现并集中企业内最聪明的想法而改进经营。预算参与的理论依据是现代管理理论,即企业经理和员工不仅仅是经济人,而且追求“自我实现”,参与会促使经理和员工改进绩效。
(2)为了真正达到参与预算的目的,高层经理人要全心全意地支持,这要求他们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与相关部门和员工进行沟通、讨论。如果没有这种支持,容易产生虚假的参与。
(3)参与预算也有其自身的缺点,主要是经理人员可能利用讨论的机会将自己负责的那部分预算编制得过于宽松,高估成本,低报收入,即所谓的预算松弛。

17 什么是Kaplan预算模式。
9.5 ★考核知识点:Kaplan预算模式。参见P232-233
附2.1.17(考核知识点解释):
(1)为了克服传统全面预算的缺陷,企业应实施战略导向型全面预算。企业经营的关键在于企业有无正确的战略。
(2)Kaplan预算模式以企业战略为起点,拓展了传统预算管理的流程,并将非财务指标纳入预算管理。通过平衡计分卡,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反馈都与战略相联系,确保了预算与战略的一致。
(3)Kaplan预算模式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财务结果,又可以揭示业绩的动因或业绩改善的关键因素,及时反映企业的状况和问题,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管理的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18.什么是超越预算模式。
9.5 ★考核知识点:超越预算模式。参见P233-234
附2.1.18(考核知识点解释):
所谓“超越预算”,就是在企业不编制预算的情况下,管理该企业的业绩,并将各决策环节的权力以授权管理的形式分权化。
主张放弃预算作为业绩指标的做法,“在事后的相对业绩契约 (大部分是非财务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业绩评价”。其中涉及到标杆法、平衡记分卡、流程优化以及战略理念的应用等若干内容。

19. 简述现代质量成本函数与传统质量成本函数的主要区别。
10.3 ★考核知识点:现代质量成本函数与传统质量成本函数。参见P262-64
附2.1.19(考核知识点解释):
(1)传统的质量成本观是可接受质量水平观(AQL),因而默许了(实际上是鼓励了)一定数量的次品生产。该种观点在20世纪70年代末,受到了零缺陷观的挑战。零缺陷的基本观点是,将不合格率降低为零,具有成本效益上的合理性,使企业更具竞争力。
(2)与传统的质量成本观相比,该模型中的质量成本曲线具有3个完全不同的特点:① 当产品质量接近零缺陷状态时,企业的控制成本并不会无限制地增加;② 随着产品质量接近零缺陷状态,控制成本可能先增加而后又减少;③ 损失成本可以趋向于零。

20. 简述约束股票激励计划使用的因素。
12.2 ★考核知识点:股票激励计划。参见P329
附2.1.20(考核知识点解释):
⑴ 管理者的行为和股票价格之间缺乏必然的因果联系。许多管理者所不能控制的随机事件,如竞争对手的行动、政府的政策、出乎意料的原料、能源短缺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等,都能抵消最出色或最差的管理业绩。
⑵ 风险厌恶问题。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已经把他们的人力资本投入到公司。如果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好,他们的声誉就会下降,他们在人力资本市场上可能很难找到新工作,即使能够找到工作其报酬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如果管理者的报酬有相当一部分以股票的形式投资于公司,则当公司经营状况下降时,管理者不仅人力资本财富受到影响,其物质财富也会有大幅度的减少。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高级管理者倾向于避免风险投资和风险决策。
⑶ 盈余管理问题。当股票激励建立在会计业绩指标的基础上时,可能会诱使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而不是提升公司价值。


(二)计算题
1. 某集团公司下设两个子公司:A公司和B公司。这两个子公司生产销售同样产品,产品按统一的市场价格出售。这两个公司20×2年度的有关计算资料如表1至表3所示。
表1

项         目 A公司 B公司
产量(件)
销售量(件)
单价(元/件)
100 000
100 000
8
300 000
100 000
8

表2                                          单位:元

    项         目 A公司 B公司
    直接材料 300 000 900 000
    直接人工 200 000 600 000
    变动制造费用 150 000 450 000
    固定制造费用 400 000 400 000
    生产成本合计 1 050 000 2 350 000
    销售及管理费用 100 000 100 000

表3                                       单位:元

项         目 A公司 B公司
销售收入
减:销售成本
毛  利
800 000
1 050 000
-250 000
800 000
783 333
16 667
减:销售及管理费用  10 000 10 000
利  润 -260 000 6 667

对于这两家子公司在同样的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下所取得的净利的巨大反差,集团公司经理感到十分困惑。
要求:假如你是该集团公司的财务经理,对上面这种情况,你将作何解释?并作评价。
3.1 ★考核知识点:变动成本法。参见P46-55
附2.2.1(参考答案)
根据资料可知,A、B两家子公司生产的产品售价、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都是一样的,并且损益表都采用完全成本法编制,唯一的不同在于生产量。由此,可以分析得出,两家子公司在同样的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下,取得的净利不同的原因在于计入当期损益的固定制造费用不同。
A公司生产100 000件,销售100 000件,本期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400 000全额计入当期损益,而B公司生产300 000件,销售100 000件,本期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400 000元,由已销产品负担计入当期损益的固定制造费用为133 333元(400 000/300 000×100 000),其余的266 667元由期末存货负担转入下一会计年度,从而使得B公司的产品销售成本比A公司少266 667元,相应地利润也就比A公司多266 667元。
尽管从报表上看,B公司的盈利状况好于A公司,但这只是账面上的,而且B公司有大量的存货积压,突显其内部存货管理的不足。

2. 华山设备制造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A、B两种产品1月的基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品名称 产量
(件)
单位产品机器小时
(小时/件)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
(元)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
(元)
A 100 1 50 40
B 200 2 80 30

(2) 华山公司每月制造费用总额 50,000元,与制造费用相关的作业有4个,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作业名称 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
(元)
作业动因数
A产品(元) B产品(元) 合计(元)
质量检验 检验次数 4 000 5 15 20
订单处理 生产订单份数 4 000 30 10 40
机器运行 机器小时数 40 000 200 800 1 000
设备调整准备 调整准备次数  2 000 6 4 10
合    计 50 000

要求:(1)用作业成本法计算华山设备制造公司A、B产品的单位成本;
(2)以机器小时为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A、B产品的单位成本。
(3)就本例情况,对作业成本法作出适当评价。
3.2 ★考核知识点:作业成本法。参见P65
附2.2.2(参考答案)
首先,用作业成本法计算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分配率,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

作业名称 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 作  业  量
A产品 B产品 合计 分配率
质量检验 检验次数 4 000 5 15 20 200
订单处理 生产订单份数 4 000 30 10 40 100
机器运行 机器小时数 40 000 200 800 1 000 40
设备调整准备 调整准备次数  2 000 6 4 10 200
合    计 50 000

下面计算作业成本法下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计算过程与结果如下:
A产品制造费用 =5×200+30×100+200×40+6×200 =13 200 (元)
B产品制造费用 =15×200+10×100+800×40+4×200 =36 800 (元)
(2)下面再利用传统成本计算法分别计算上述两种产品的制造费用。
A、B两种产品的机器小时总数分别为100和400,且制造费用总额为50 000元。所以:
制造费用分配率 =50 000/500 = 100(元/机器小时)
甲产品制造费用 =100×100=10 000 (元)
乙产品制造费用 =400×100=40 000 (元)
在计算完A、B两种产品所分配的制造费用之后,我们可以着手计算这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及单位成本。有关结果如下表所示。
A、B两种产品成本计算结果

项  目 A产品 (产量100件) B产品 (产量200件)
总成本 单位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传统方法 ABC法 传统方法 ABC法 传统方法 ABC法 传统方法 ABC法
直接材料  5 000  5 000  50 50 16 000 16 000  80  80
直接人工  4 000  4 000  40 40 6 000 6 000  30  30
制造费用 10 000 13 200 100 132 40 000 36 800 200 184
合  计 19 000 22 200 190 222 62 000 58 800 310 294

(3)从订单处理次数、机器调整准备次数等数据容易看出,A产品是小批量方式生产的产品,B产品则是批量较大,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产品。
本案例说明,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批量较大,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产品,其成本计算结果显著高于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结果。而对于小批量方式生产的产品,其计算结果则恰恰相反。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后一类产品每件所消耗的间接费用显著高于前一类,而传统成本计算法却无法对此作出反映。

3. 华联公司与升平公司产销同一种产品,但是两家公司竞争极为友善,可以自由交换成本、利润资料,而产品销售价格自由决定。
华联公司与升平公司在管理上却极不相同。华联公司的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直接人工按照固定工资来支付,而升平公司更多的是手工制造,以基本工资加奖金的形式来支付。同样,华联公司的销售人员以最低工资加提成来支付。升平公司经常对本公司成本能随产量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这一特点感到自豪,而取笑华联公司的成本缺乏弹性。
2017年度,两家公司的销售额相等,均为100 000元,而且此时净利润也相等,为10 000元。然而2018年底比较结果时,升平公司对下表所示的结果感到惊讶!

华联公司 升平公司
2017年 2018年 2017年 2018年
销售收入 100 000 120 000 100 000 150 000
成本费用 90 000 94 000 90 000 130 000
利润 10 000 26 000 10 000 20 000
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10% 21.67% 10% 13.33%

升平公司对设备利用不足进行了调查,却也没有发现成本不合理的任何证据。他们无法说明为何2018年销售量明显高于华联公司,而利润却低于华联公司。
两家公司的固定成本及费用如下:华联公司每年70 000元;升平公司每年10 000元。
试分析:
(1)虽然升平公司销量较高,而净利却比华联公司低的原因。
(2)计算升平公司若在2018年与华联公司获得相同的利润,需要的销售额。
(3)若两家公司的销售额减少,则两家公司的相对情况如何?
4.1 ★考核知识点:本量利分析。参见P75
附2.2.3(参考答案)
(1)升平公司的固定成本并不高,而其变动成本率却比华联公司高,升平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0.8,而华联公司的变动成本率为0.2,因此虽然相对来说销量比华联公司多,而变动成本所占的比重太大,以至于净利润反而低。
(2)由于升平公司变动成本率为0.8,所以边际贡献率为0.2。注意到边际贡献可表示为销售额与边际贡献率相乘,以及利润等于边际贡献减去固定成本,易知,所求销售额为180 000元。
(3)由于华联公司无论销售情况如何都要支付固定工资,而且其固定成本相对也高,因此若销售额减少,升平公司的状况会好一些。

4. 华艺公司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其单价分别为8万元和12万元,边际贡献率分别为10%和20%,企业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8,000万元,假设甲、乙两种产品预计销售均为10,000件。请计算:
(1)企业的临界点销售额以及甲、乙两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2)安全边际额和预计利润。
4.3 ★考核知识点:保本分析。参见P83
附2.2.4(参考答案)
计算销售比重: 甲:(8×10000/8×10000+12×10000)×100%=40%
乙:12×10000/8×10000+12×10000)×100%=60%
计算综合边际贡献率:40%×10%+60%×20%=16%
综合盈亏临界销售额:8000/16%不等于50000(万元)
甲产品的盈亏销售额:50000×40%=20000(万元)
乙产品的盈亏销售额:50000×60%=30000(万元)
(2)甲安全边际额:甲=8×10000-20000=60000(万元)
乙安全边际额:乙=12×10000-30000=90000(万元)
预计利润:(60000×10%+90000×20%)-8000=24000(万元)

5. 华天家具厂月固定制造费用为180万元,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为60万元,月目标利润为300万元,同时生产和销售课桌、椅子和书柜三种产品(假定生产量与销售量平衡),它们的销售量、售价和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
华天家具厂销售量、售价和成本数据

项 目 课桌 椅子 书柜
销售量(件) 40,000 60,000 50,000
销售单价(元) 150 120 125
单位变动成本(元) 90 80 90

要求:⑴ 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综合边际贡献率;
⑵ 计算整个企业综合保本额以及各种产品的保本额;
⑶ 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整个企业销售额以及各种产品的销售额。
4.3 ★考核知识点:多品种本量利分析。参见P83
附2.2.5(参考答案)
解:⑴ 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综合边际贡献率的过程见下表
华天家具厂综合边际贡献率计算表

  课桌 椅子 书柜 合计
销售量(件)① 40,000 60,000 50,000
销售单价(元)② 150 120 125
单位变动成本(元)③ 90 80 90
单位边际贡献(元)④=(③-②) 60 40 35
边际贡献率(%)⑤=(④÷②) 40 33.33 28
销售收入总额(元)⑥=(①×②) 6,000,000 7,200,000 6,250,000 19,450,000
销售比重(%)⑦ 30.85 37.02 32.13 100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⑧=(⑤×⑦) 12.34 12.34 9.00 33.68

综合边际贡献率=40.00%×30.85%+33.33%×37.02%+35%×32.13%=33.68%
⑵ 综合保本销售额=7,126,718(元)
甲产品保本销售额=7,126,718×30.85%=2,198,473(元)
乙产品保本销售额=7,126,718×37.02%=2,638,168(元)
丙产品保本销售额=7,126,718×32.13%=2,290,076(元)
⑶ 实现目标利润时综合销售额
=16,035,115(元)
实现目标利润时甲产品销售额=777,023×31.83%=4,946,565(元)
实现目标利润时乙产品销售额=777,023×35.01%=5,935,878(元)
实现目标利润时丙产品销售额=777,023×33.16%=5,152,672(元)

6. 华清电视机公司销售量变动前的销售量为30万台,单价1万元;如果销售量增加10%,单价不变。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表。
华清电视机公司的有关销售量、固定成本和其他有关资料

项目 销售量变动前 销售量变动后
销售收入 30亿元 33亿元
成本
  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6000元/台} 18亿元 19.8亿元
  固定成本 4.5亿元 4.5亿元
  成本合计 22.5亿元 24.3亿元
息税前利润 7.5亿元 8.7亿元

要求:(1)根据上表所提供的资料,分别运用理论公式和简化公式计算经营杠杆系数,并验证简化公式计算经营杠杆系数的正确性。
(2)分析经营杠杆系数、成本结构与公司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
4.3 ★考核知识点:经营杠杆。参见P87
附2.2.6(参考答案)
根据理论计算公式,得:

运用简化公式,得: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运用理论公式和简化公式计算得出的经营杠杆系数是相同的。
只要企业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固定成本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大,息税前利润的变动性也就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固定成本总额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同。
企业的成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本量利关系。固定成本比例高的公司有着相对较高的经营杠杆,较高经营杠杆促使销售收入的一个相对较小的增长中带来营业利润产生较大的增长。另一方面,具有较高经营杠杆的公司有着相对较高的损益平衡点,这给公司增加了—定风险。企业的最佳成本结构实际上是综合平衡的结果,公司管理者必须在较高经营杠杆所带来的收益和承担较大的固定成本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较高的损益平衡点的风险之间进行权衡。

7.华景公司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总成本模型为y=1500+6x。该企业今年9月份的实际销售量为35,000件,9月份的预计销售及相应的概率分别为:

销售量(件) 32,000 36,000 34,000
概率 0.2 0.3 0.5 (共1.0)

要求:(1)采用指数平滑法预计10月份销售量(设a=0.3)。
(2)预测10月份的总成本。
5.2 ★考核知识点:指数平滑法。参见P107
附2.2.7(参考答案)
(1)9月份的预计销量=32 000×0.2+36000×0.3+34000×0.5=34 200(件)
10月份的预计销量=0.3×35 000+(1-0.3)×34 200=34 440(件)
(2)10月份的预计总成本Y=1500+6×34 440=208 140(元)

8. 华辉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正常售价为16.5万元/件,生产能力为年产2万件。但目前生产能力尚剩余20%。现有一客户需要此产品3,000件,但其出价只有4万元/件。该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资料如下:

直接材料 2万元
直接人工 1万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 1万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 1.5万元
单位产品成本 5.5万元

问:(1)华辉公司是否应该接受该订货?
(2)若追加订货需华辉公司增加一台专用设备,价值4百万元,客户出价提高到6万元/件,华辉公司是否应该接受该订货?
7.1 ★考核知识点:特殊订单决策。参见P146
附2.2.8(参考答案)
(1)利益边际贡献法:边际贡献=[4-(2+1+1)]×3000=0
边际贡献为0  所以  公司不该接受订货。
(2)专属边际贡献=(6-4)×3000-400=5600百万元
因为边际贡献为5600百万元大于0,所以,公司应该接受该订货。

9.华生公司打算利用剩余生产设备生产某种产品。可以选择的方案有两个,分别是生产A产品和生产B产品,相应产量分别为100件和50件。但是如果生产A产品就不能生产B产品。这两种产品的售价和部分成本资料如下:

产品 单位售价
(万元)
直接材料
(万元)
直接人工
(万元)
变动制造费用
(万元)
变动成本总额
(万元)
A产品 50 18 12 8 38
B产品 60 11 16 10 37

另外,A、B两种产品的变动销售及管理费用均为零。
要求:华生公司应当选择哪种产品生产?
7.2 ★考核知识点:最优生产批量与最优生产批数。参见P150-151
附2.2.9(参考答案)
采用差量分析法,结果如下:

A产品(100件) B产品(50件) 差量
销售收入 5 000 3 000 2 000
变动成本总额 3 800 1 850 1 950
增加利润总额 1 200 1 150 50

通过上面的计算表可以看出,生产A产品能比生产B产品多提供50元的利润。因此,应该选择生产A产品。
另解:
采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计算过程如下:
A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50-38=12(元)
A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12×100=1 200(元)
B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60-37=23(元)
B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23×50=1 150(元)
比较A产品和B产品能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可以看出,A产品能比B产品多提供50元的边际贡献。因此,应该选择生产A产品。


10. 华宝公司的现有设备的年生产能力为20 000机器小时,可以用于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三种产品的相关成本资料如下:

产品 单位售价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产品消耗机器工时 市场最大需要 原材料约束
150 86 8 600 900
120 75 5 1 600 1 500
80 50 4 2 800 2 500

问;华宝公司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产品组合才能充分的利用企业的设备资源?可以获得多大的边际贡献?
7.2 ★考核知识点:生产决策。参见P157
附2.2.10(参考答案)
由于华宝公司生产产品受到生产能力,市场需求以及原材料供应不足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必须选择最佳生产组合以充分利用资源。由于这里代表了华宝公司生产能力的机器工时有限,因此应该按照单位机器工时能提供的边际贡献高低排序,安排产品生产。
列表分析得:

产品 单位
售价
单位
变动成本
单位
边际贡献
单位产品
消耗机器工时
单位机器工时
提供的边际贡献
市场最大
需要量
原材料
约束
150 86 64 8 8 600 900
120 75 45 5 9 1 600 1 500
80 50 30 4 7.5 2 800 2 500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按照单位机器工时提供的边际贡献高低排序,应该按照乙→甲→丙的顺序生产。则
安排生产产品乙1500件,消耗的机器工时:7 500小时(5×1 500)
安排生产产品甲600件,消耗机器工时:4 800小时(8×600)
则剩余的7 700(20 000-7 500-4 800)机器小时用于生产产品丙1925件(7700/4)
获得的边际贡献总额为:64×600+45×1500+30×1 925=163 650(元)

11.某公司全年需要A零件50,000个,每天能生产80个,每天领用40个。每批调整准备成本为50元,每件甲零件年持有成本为10元。
要求:计算A零件最优生产批量与最优生产批数。
7.3★考核知识点:最优生产批量与最优生产批数。参见P165
附2.2.11(参考答案)
A零件最优生产批量为:
最优生产批数为:


   — = ──── = 50(批)

A      50000
Q     1000

12. 企业目前生产中正在使用的一台设备是6年前购进的,原始价值为22 000元,估计净残值2 000元,预计尚可使用4年,年运营成本为6000元,若当前出售可作价8 000元。现在市场上有一同类性能优良的新设备,售价35 000元,预计使用10年,估计残值3 000元,年运营成本为3 000元,企业要求的投资最低报酬率为14%。
要求:对企业现在是否需要更新设备做出决策。
8.3 ★考核知识点:长期投资决策。参见P187
附2.2.12(参考答案)



新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

或: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年平均成本要比新设备的年平均成本少1218.6元(9554.9-8336.3)。
因此,应继续使用旧设备,这在经济上是有利的。

13. 华典公司正在考虑购买一套新的生产线,估计初始投资为3,000万元,预期每年可产生500万元的税前利润(按税法规定,生产线应以5年期直线法折旧,净残值率为10%,会计政策与此相同),并已用净现值法评价方案可行。然而,董事会对该生产线能否使用5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董事长认为该生产线只能使用4年,总经理认为能使用5年,还有人说类似生产线使用6年也是常见的。假设所得税税率25%,资本成本为10%,无论何时报废净残值收入均为300万元。要求:
(1)该项目可行的最短使用寿命是多少年(假设使用年限与净现值成线性关系,插补法求解,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董事会的争论是否有意义(是否影响该生产线的购置决策)?为什么?
8.3 ★考核知识点:长期投资决策。参见P178-188
附2.2.13(参考答案)
税法规定的年折旧额=3000×(1-10%)/5 =540(万元)
每年经营现金净流量=税后经营利润+折旧
=500×(1-25%)+540=915(万元)
(1)NPV(4)
=每年经营现金净流量现值+残值现值+清理净损失减税现值-原始投资
=915×(P/A,10%,4)+300×(P/F,10%,4)+540×25%×(P/F,10%,4)-3000
=915×3.1699+300×0.683+135×0.683-3000
=2900.46+204.9+92.21-3000
=197.57(万元)
NPV(3)=每年经营现金净流量现值+残值现值+清理净损失减税现值-原始投资
=915×(P/A,10%,3)+300×(P/F,10%,3)+540×2×25%×(P/F,10%,3)-3000
=915×2.4869+300×0.7513+540×2×0.25×0.7513-3000
=2275.51+225.39+202.85-3000=-296.25(万元)
n= =3.6(年)。
(2)他们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现金流入持续时间达到3.6年方案即为可行。

14.华飞公司拟进行一项资本投资,原始投资在第1年年初一次投入,共需投资550万元。该项投资的有效经济寿命为5年,按直线法提取折旧,投产后从第1年至第4年每年年末获得现金净流量250万元,第5年的现金净流量为300万元,具体的数据见下表。企业所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2%。
表                 华飞公司资本投资项目预计现金流量           单位:万元

项  目 第0年 第1-4年 第5年
资本投资 (500)
营运资本投资 (50)
营业现金流入 1000 1000
营业付现成本 700 700
年折旧额 100 100
所得税(25%) 50 50
营业现金净流量 250 250
回收营运资本 50
现金净流量 (550) 250 3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对该资本投资项目分别选择营业现金流入、营业付现成本、初始投资与资本成本作为不确定因素,分别对净现值指标作敏感分析。
8.4 ★考核知识点:长期投资决策。参见P194
附2.2.14(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⑴ 选择净现值作为敏感分析的对象,根据表提供的数据,可得该资本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
NPV=250×(P/A,12%,5)+50×(P/F,12%,5)-550
=380(万元)
⑵ 分别选择营业现金流入、营业付现成本、初始投资与资本成本作为不确定因素,分别对净现值指标作敏感分析。营业现金流入与净现值成同方向变化,营业付现成本、初始投资、资本成本与净现值成反方向变化。
设营业现金流入的变化率、营业付现成本的变化率、资本投资的变化率和资本成本的变化率的取值分别为±10%。±20%时,可以得到变化后的净现值,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      各因素变动对净现值的敏感分析(绝对数)             单位:万元

项 目 -20% -10% 0 10% 20%
营业现金流入 -161 109 380 650 920
营业付现成本 758 569 380 190 1
资本投资 462 421 380 339 298
资本成本率 439 409 380 352 326

根据上表净现值变动后的结果,可以计算净现值的变化率,见下表。
表        各因素变动对净现值的敏感分析(相对数)

项 目 -20% -10% 0 10% 20% 敏感性系数
营业现金流入 -142% -71% 0% 71% 142% 7.11
营业付现成本 99% 50% 0% -50% -100% -4.99
资本投资 22% 11% 0% -11% -22% -1.08
资本成本率 16% 8% 0% -7% -14% -0.71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各不确定因素的变化率相同的情况下,营业现金流入对净现值的影响程度最大(7.11),如营业现金流入的增加幅度为1%的情况下,净现值的增加幅度为7.11%;资本成本率对净现值的影响程度最小,在资本投资的增加幅度为1%的情况下,净现值的下降幅度为0.71%。因此,四个不确定因素中,最敏感的因素是营业现金流入,其次是营业付现成本,再次是资本投资,最不敏感的因素是资本成本率。
进一步分析可知,营业现金流入最大允许变动的幅度为-14%,即当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营业现金流入下降14%,该项目的净现值降到0这个临界点。如果该资本投资方案的营业现金流入很有可能下降14%,则该投资方案的风险很大,企业应当慎重,或放弃这一投资方案。

15. 华升公司生产一种A产品,单位定价100万元,经过预测分析,预算期销售30,000件、33,000件和36,000件的可能性分别为0.3、0.5和0.2。单位变动成本为210万元的概率为0.5,225万元的概率为0.3,240万元的概率是0.2。固定成本在上述产销量相关范围内不变,为240,0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华升公司预算期内销售利润的概率预算。
9.3 ★考核知识点:概率预算。参见P225
附2.2.15(参考答案)
华升公司销售利润的概率预算            单位:万元

销售量 概率 单位
变动
成本
概率 固定成本 利润
(1)×40
-(1)×(3)
-(5)
联合概率
(2)×(4)
利润期望值
(6)×(8)
1 2 3 4 5 6 8 9
28 0.5 35,000 85,000 0.1 8500
10,000 0.2 30 0.3 35,000 65,000 0.06 3900
32 0.2 35,000 45000 0.04 1800
28 0.5 35,000 97,000 0.25 24250
11,000 0.5 30 0.3 35,000 75,000 0.15 11250
32 0.2 35,000 53,000 0.1 5300
28 0.5 35,000 109,000 0.15 16350
12,000 0.3 30 0.3 35,000 85,000 0.09 7650
32 0.2 35,000 61,000 0.06 3660
1 82,660

16. 华文公司的某投资中心投资额为1000万元,年净利润为100万元,公司为该投资中心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5%。
要求(1)请计算该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
(2)计算投资利润率时,固定资产投资额应该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还是原值,为什么?
(3)和投资利润率相比,剩余收益指标有何优点?
11.2 ★考核知识点:投资中心业绩评价。参见P293
附2.2.16(参考答案)
(1) 投资利润率=净利润/投资额=100/1000=10%
剩余收益=100-1000×15%=-50万元
(2) 计算投资利润率时,固定资产应该用原值,因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是逐年递减的,如果按账面价值计算,经营净利润不变,也会表现为投资利润率的逐年提高,这种提高完全是“纸”上的东西,同生产经营的实际成果是脱节的,据以评价和考核有关部门工作的好坏,将给人以“假象”,得不出正确的结果,固定资产按原值计算,则可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3)和投资利润率相比,剩余收益指标优点是:把“剩余利润”作为衡量投资中心工作成果的尺度,可以鼓励投资中心负责人乐于接受比较有利的投资,使部门的回标和整个企业目标趋于一致。

17. 华德公司有A、B两个投资中心,它们最近一年的营业利润和投资额的资料如下:

A投资中心 B投资中心
利润 55 000元 131 250元
投资额 250 000元 750 000元

若华德公司为投资中心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4%。
要求:(1)试先用剩余收益指标来评价A、B两个投资中心的业绩,通过计算,你认为哪个投资中心较优?
(2)再试用投资报酬率指标来评价A、B两个投资中心的业绩,通过计算,你认为哪个投资中心较优?
(3)结合两个投资中心投资额情况,你认为哪个指标的评价比较正确? 为什么?
11.2 ★考核知识点: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参见P293-298
附2.2.17(参考答案)
(1)A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55 000-14%×250 000 = 20 000(元)
B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131 250-14%×750 000 = 26 250(元)
显然,如果仅以剩余收益指标评价上述两个投资中心业绩时,我们会得出A投资中心的业绩不如B投资中心的业绩的结论。
(2)A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55 000÷250 000 =22%
B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131 250÷750 000 =17.5%
显然,如果以投资报酬率指标评价上述两个投资中心业绩时,我们会得出A投资中心的业绩优于B投资中心的业绩的结论。
(3)尽管B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较A投资中心高31.25%,但是考虑到B投资中心的投资额是A投资中心的3倍,况且投资报酬率显著低于A投资中心,因此我们认为A投资中心的业绩优于B投资中心。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奥鹏作业网 » 南开19秋《高级管理会计》课程期末复习资料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