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二)》课程期末复习资料
注:本复习资料为依据本教材编制的课堂教学课件,分别用sp/yp/mp/qp指代宋代文学史、元代文学史、明代文学史和清代文学史。
客观部分:
单项选择
第一编 宋代文学史
SP7 第一章北宋诗文 第一节 北宋初期诗文
1.下列诗人不属于宋代白体诗人的是
A. 李昉 B林逋
C. 徐铉 D. 王禹偁
考核知识点:
白体,白体诗人
附5.1.1(考核知识点详解):
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白体,昆体,晚唐体三派的分别,白体因模仿白居易的诗作而得名,包括李昉,徐铉,王禹偁等。
SP7 第一章北宋诗文 第一节 北宋初期诗文
2. 下列诗人不属于宋代贾姚体诗人的是
A. 林逋 B. 潘阆
C. “九僧” D. 杨亿
考核知识点:
贾姚体,贾姚体诗人
附5.1.2(详见讲稿章节):
贾姚体又名晚唐体,因模仿晚唐诗人贾岛,姚合而得名,代表诗人,林逋,潘阆,“九僧”等
SP7第一章北宋诗文 第一节 北宋初期诗文
3. 下列诗人不属于宋代李商隐体诗人的是
A. 徐铉 B刘筠
C. 钱惟演 D. 杨亿
考核知识点:
李商隐体,李商隐体诗人
附5.1.2(考核知识点详解):
李商隐体又叫西昆体,宋初,杨亿奉命编写《历代君臣事迹》,其编写班子发起唱喝活动,后杨亿把唱和的诗歌进行整理,编成了《西昆酬唱集》,西昆体由此得名,西昆体作诗宗法李商隐,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功力,代表诗人杨亿,钱惟演,刘钧等
SP7第一章北宋诗文 第一节 北宋初期诗文
4.下面是李商隐体诗人代表作的是
A. 《柳枝辞》 B. 《对雪》
C. 《西昆酬唱集》 D《山园小梅》
考核知识点:
李商隐体诗人的代表作
附5.1.2(考核知识点详解):
李商隐体又叫西昆体,宋初,杨亿奉命编写《历代君臣事迹》,其编写班子发起唱喝活动,后杨亿把唱和的诗歌进行整理,编成了《西昆酬唱集》。《柳枝辞》是白体诗人徐铉的作品,《对雪》是白体诗人王禹偁的作品,《山园小梅》是晚唐体即贾姚体诗人林逋作品。
SP7第一章北宋诗文 第一节 北宋初期诗文
5.下面不是欧阳修作品的是
A. 《朋党论》 B. 《与高司谏书》
C. 《醉翁亭记》 D. 《六国论》
考核知识点: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
欧阳修的散文代表作有《朋党论》,《也高司谏书》,《醉翁亭记》,《秋声赋》。《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洵的作品。
SP11-12 第二节:欧阳修与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
6.以下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 苏轼 B. 曾巩
C. 黄庭坚 D. 王安石
考核知识点: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得名于明代茅坤所编的《八大家文抄》,指的是唐宋时期八位在散文创作中取得很大成就的散文家,包括: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其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词与诗歌方面。
SP17第三节: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 其他作家
7.下列不属于黄庭坚诗歌理论的是
A. 点铁成金 B. 夺胎换骨
C. 奇字僻典,刻意苦吟 D. 圆活流转
考核知识点:
黄庭坚诗歌理论
附4.1(考核知识点详解)
黄庭坚以为诗做得不好,与作者读书不多和缺乏艺术技巧有关,于是提倡多读书,要以学问为诗。他主张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他力避常规的用滥了的俗典,注重对典故的改造和发挥,或取其一端生发开去,或将几个可沾联的典故溶为一炉,营造新的意境。“圆或流转”是江西诗派中后期诗人吕本中的诗歌创作理论。
SP19第四节: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8. 不属于“一祖三宗”之说中的诗人是
A. 杜甫 B. 陈师道
C. 陈与义 D. 吕本中
考核知识点:
一祖三宗
附4.2(考核知识点详解)
江西诗派的鼓吹者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倡导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他说的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陈师道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他的诗被称为“后山体”,与黄庭坚的“山谷体”并称,是典型的宋诗。陈与义虽名列三宗之位,可作诗并不株守江西诗派的成规,他才情颇高,能参透各
家而融会贯通,创造出“简斋体”诗的新风格。
SP21第四节: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9. 以下作为宋代前中期词的共同特色错误的说法是
A. 在体制上以长调为主。
B. 在题材上主要写男女相思、感时伤别,较为狭窄。
C. 在语言上以典雅精巧、清丽流畅为主要特色。
D. 在表现手法上,以委婉细腻、含蓄温柔为主。
考核知识点:
北宋前期词的特色
附2.1(考核知识点详解)
北宋前中期词承袭五代词风,在体制上仍以小令为主,偶有长调的创作,但长调不占主导地位,题材上主要写男女相思,感时伤别,语言典雅精巧,清丽流畅,表现手法上多用比兴,异委婉细腻,含蓄温柔为主。
SP24第二章 词的起源与北宋前期词
第一节 词的起源
10. 以下不属于柳永对词的艺术方面的贡献的是
A. 发展了慢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力。
B. 多描写具有现实感情和现实环境中的女性。
C. 语言上雅俗结合。
D. 音调优美,格律考究。
考核知识点:
柳永词的艺术成就
附2.3(考核知识点详解)
柳永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大量的填写慢词,奠定了长调的形式和体制;由于柳永长期混迹于市井中,有人认为他的词是民间的不是士大夫的,虽然未必尽然,但柳词确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所以他词中有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柳永词的语言雅俗共赏,他融合了大量的口语,俚语入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就是很好的写照,另外柳永还以赋为词,善于融合曲词和辞赋的长处。
SP31第三节 柳永
11. 下列说法不属于秦观词的艺术特色的是
A. 擅长描绘凄迷感伤的意境,将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结合起来,极具艺术感染力
B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写景、抒情更为形象生动。
C. 语言精美而平易,遣词典雅凝练,雅俗共赏。
D风格强劲,具有力量之美。
考核知识点:
秦观词的艺术特色
附2.4(考核知识点详解)
秦观是北宋后期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家,他的词把传统应歌之词难免的淫靡气息作了一番洗涤和净化,变病态的描写为真情的歌颂。秦词的婉约,多于融合情景处而得之,既不像苏词那样豪纵奔放,一泻千里,又不像柳词那样骫骳从俗,坦陈胸臆,而是讲究含蓄蕴藉,饶有情致,力求维护词体的本色,或者说维护词体的相对独立性,另外秦观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写景、抒情更为形象生动。秦词语言精美而平易,遣词典雅凝练,雅俗共赏。秦词的风格为婉约而非强劲。
SP35第四节 北宋后期词人
12. 下列不是周邦彦词的艺术特点的是
A. 善于铺叙,结构谨严;描摹物态,曲尽其妙。
B讲究才学,重视才气与学问。
C. 奇警,辞气高华,造语精工,风格浑厚和雅。
D句法精于声律,音韵优美。
考核知识点:
周邦彦词的艺术特点
附2.4(考核知识点详解)
周邦彦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的铺叙手法,兼收秦词的柔软,贺词的艳丽,综合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周词善于体物言情,描摹物态,曲尽其妙;周词还具有语言流畅精美,声韵协律的长处,他善于融化前人的诗句入词;周邦彦妙解音律,工于倚声填词,不仅注重制腔造铺,播诸弦管,还讲究文字声律的清浊轻重,以四声入词,求谐于喉舌,用歌词自身的节奏变化体现燕乐乐音运动的旋律,以文字之声律应和乐曲的音调,达到了词与乐的完美结合。
SP37第四节 北宋后期词人
13. 下列不属于中兴四大诗人的是
A. 范成大
B尤袤
C. 黄庭坚
D. 杨万里
考核知识点:
中兴四大诗人
附7.2(考核知识点详解)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包括陆游,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黄庭坚是北宋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
SP47第二节南宋中期诗歌
14. 姜夔词的风格特点是“清空”,下列不属于“清空”内涵的是
A. 词中的语言、意象偏向艳丽新奇。
B词中的情感,多属于文人士大夫那种高洁清雅的意趣。
C. 在表现手法上,多追求言外之意和空灵的的神韵。
D词的意境以疏朗开阔为主,结构上有跳跃性。
考核知识点:
姜夔词清空的含义
附8.1(考核知识点详解)
张炎《词源》拈出“清空”,“骚雅”作为白石词的总评,得到了后世多数人的赞同。所谓“清空”指风格而言,关键在一个“清”字,清雅的人品,清刚的笔法,清虚的情韵等。无论是咏怀,酬应,咏物,还是写恋情,姜夔都选择与“清”的情思相应的景象事物,取其神理而不著色相,呈现出“以清虚为体”而空灵淡远的风格特征。姜夔以清刚笔调。,写出了高士的寂寞情怀和孤高雅洁,在写法上多用单行散句,并吸收了江西诗法以虚字腾挪的技巧,写景后将情思宕开去,遂创造出一种清劲,拗折,古雅峭拔语境,为前此词中所未有。
SP68第二节 南宋中后期词
15.下列不是对于吴文英词风描述的是
A. 他的词风以密丽取胜。
B其词在艺术上注意锻炼字面,意旨幽深,结构跳荡。
C. 张炎曾拟之如“七宝楼台”。
D他的词在语言上注意雕琢,故国之感深沉。
考核知识点:
吴文英的词风
附8.2(考核知识点详解)
吴文英词讲究字面漂亮和章法绵密,长于修辞和隶事,以纤丽为工,以奇彩为妙,他喜用一些情绪性,装饰性极强的组词,而且喜用僻典和代字,在叙述方法上,多依赖感情的联系而不是逻辑的连接,时间的跳跃和空间场景的切换较为随意。吴文英的梦窗词能灵活的运用借喻,暗示,等修辞手法,再加上主语的省略,将现实感觉和心理活动的意象巧妙地重叠在一起,构成一种局部形象鲜明而总体意境朦胧的画面。张炎《词源》认为:“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SP70第二节 南宋中后期词
16. 下列不属于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的是
A. 以苍凉、雄奇、沉郁为主导风格,但不拘一格。
B多用比兴,博征典故,语言繁富。
C. 意境开阔,气势飞动。
D词中的情感,多属于文人士大夫那种高洁清雅的意趣。
考核知识点: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
附6.3(考核知识点详解)
辛弃疾是一位具有英雄豪气的作家,他把词从写儿女柔情为主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引向比东坡词更广阔更激荡的天地,使之具有英风豪气。辛词多用比兴手法,运动大量的典故来写词,语言风格也是多样化,除以文为词,用典多而精当,语句精炼警策而雄放雅丽外,还有吸收民间语言而通俗化,口语化的优点。辛词的情感多表达英雄失路,壮志难酬的愤慨,而非文人士大夫那种高洁清雅的意趣。
SP75第四节 辛弃疾
17. 下列属于元代社会的特点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的是
A. 文士发达,雅文学兴盛。
B疆域辽阔,经济繁荣,俗文学兴盛。
C. 民族压迫,矛盾尖锐,反抗意识强烈。
D多民族杂居,各民族文化融合,形成元代文学独特的风格。
考核知识点:
元代社会的特点对于元代文学的影响
附1.1(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代是由游牧民族蒙古族建立起来的王朝,幅员辽阔,但由于其民族政策,汉族文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用,元代民族压迫,矛盾尖锐,反抗意识强烈。
第二编 元代文学史
YP3-6元代文学绪论
18.属于元杂剧后期作家的是
A. 郑光祖
B. 关汉卿
C. 王实甫
D马致远
考核知识点
元杂剧后期创作作家
附4.1(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统一中国后,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和经济文化中心的难移,自元成宗大德年间开始,元杂剧的创作中心逐渐由北方的大都转移到了南方的古杭,元杂剧的创作也进入到后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乔吉,秦简夫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是元代前期作家。
YP7元代文学绪论
19. 属于元诗后期作家的是
A. 杨维桢
B. 刘因
C. 卢挚
D. 赵孟頫
考核知识点:
元诗的分期问题
附6.1(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初诗坛作家较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有耶律楚材,刘因,赵孟頫,卢挚,姚燧等人,元代后期的诗人以萨都剌,杨维桢为代表。
YP8元代文学绪论
20. 对窦娥的形象分析错误的是
A. 是中国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的典型,一个悲剧形象。
B是饱经风霜,世故机智的妇女形象。
C. 是遵守封建道德,尽孝守节的本分善良的妇女形象。
D是反抗封建压迫、富有斗争精神的形象。
考核知识点:
窦娥的形象
附3.4(知识点详解)
窦娥是关汉卿最著名的悲剧作品,居中的主人公窦娥,是封建社会里“孝女”和“节妇”的典型,她三岁丧母,家中一贫如洗,随功名未遂的父亲窦天章流落到楚州。因父亲借了蔡婆婆二十两银子的高利贷无力偿还,她七岁时即被卖到蔡家作了童养媳,到了十七岁时与丈夫完婚,可当年夫君就因病去世,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后又被张驴儿父子陷害,丢了性命,她敢于承担,疾恶如仇,死时发下三个愿望,又可以看出她反抗封建压迫,富有斗争形象的精神。
第一章 关汉卿
第二节 悲剧《窦娥冤》
YP13
21.下列不是关汉卿杂剧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是
A. 窦娥
B. 赵盼儿
C. 宋引章
D. 崔莺莺
考核知识点: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
附6.3.2.3(核心知识点详解)
窦娥是关汉卿悲剧《窦娥冤》里面的人物,赵盼儿,宋引章是关汉卿爱情风月剧《救风尘》里面的人物。崔莺莺是王实甫《西厢记》里面的人物形象。
YP11第一节 生平和创作
22. 下列不属于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的是
A. 华丽修饰的语言特色。
B. 戏剧结构多为一人一事,主脑清楚;剧情发展迅速,又曲折多变。
C. 善于塑造不同身份性格的鲜明人物形象。
D.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
考核知识点:
关汉卿的杂剧成就
附6.3.3
关汉卿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场面的冷热调剂,张弛交替。善于设置悬念。关汉卿既立足于戏剧语言性格化,对博彩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语言素材,包括谚语,俚语,成语,口头禅等,融合于作品中,形成一个自然真切,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关汉卿戏剧语言质朴自然,而非华丽修饰。
YP20第四节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23. 不属于《西厢记》的故事创作源流的是
A. 《会真记》
B. “东海孝妇”的故事
C. 《蝶恋花鼓子词》
D. 《西厢记诸宫调》
考核知识点:
《西厢记》的故事源流
附6.2.3(考核知识点详解)
《西厢记》的故事源流可以追溯到唐代元稹的《会真记》,辽金时期的《蝶恋花鼓子词》,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东海孝妇”的故事是《窦娥冤》的创作源流。
YP22第二章王实甫与西厢记
第二节 《西厢记》的故事创作源流和剧情梗概、脚色扮演
24. 王实甫为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家,其剧作语言被朱权的《太和正音谱》称为“如花间美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语言雅中有俗,自然流畅,善于吸收民间口语。
B人物语言个性化,作者用不同的语言表现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
C. 语言本色自然,善于化用前人诗词句。
D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名曲为《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正宫] 端正好》。
考核知识点:
《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附6.2.3(考核知识点详解)
《西厢记》在关目的设置,语言运用的技巧等方面,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人物语言都是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的,形成了抒情诗般的歌唱语言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语言,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作者以经过提炼的当时民间口语为主,适当地融合前人的诗词佳句,从而形成既明白通畅,又清丽华美的语言风格。本色而富于文采,具有浓郁的诗意。《西厢记》的语言以华美清丽为主。
YP28第四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
25. 下列不属于《汉宫秋》对历史人物进行了改造的是
A. 将民族和睦的象征或政治的牺牲品的王昭君改写成带有悲剧色彩的爱国女英雄。
B马致远将正史中的汉强匈奴弱改为汉弱匈奴强
C. 将好色而昏庸的汉元帝改写成一个有双重性格的人物形象:既昏庸无能又忠于爱情。作者对其既有批判,又有同情。
D将毛延寿由画工身份改变为中大夫,从一般小人变为卖国汉奸,意在批判宋末变节投降元军的卖国奸臣。
考核知识点:
《汉宫秋》的对于历史的新改造
附6.2.2(考核知识点详解)
《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是马致远最著名的历史剧,此剧对历史主题作了很大的改造,女主人公昭君为了国家的安定而选择嫁给匈奴,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汉元帝有昏庸软弱,贪淫好色的一面,是一个典型的亡国之君的形象。可是出于“君王圣明,臣罪当诛”的传统思维定势,作者在一些具体剧情描写中,把悲剧的根源推到奸臣毛延寿及满朝文武身上,有意或无意地对汉元帝做了“美化”的处理,把他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才子式的人物。历史上的画工毛延寿在剧中变成了中大夫,卖国求荣,投降匈奴。
YP42第三章 元代前期剧坛
第一节 白朴与马致远
26.下列作者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 康进之和《李逵负荆》
B马致远和《潇湘雨》
C. 王实甫和《倩女离魂》
D. 关汉卿和《墙头马上》
考核知识点:
元杂剧的作家与作品
附6.2.4(考核知识点详解)
《潇湘雨》是杨显之的杂剧作品,《倩女离魂》是郑光祖的作品,《墙头马上》是白仆的作品。
YP21,34,47,50第四章 元代后期剧坛
27.下列南戏体制错误的是
A. 以出为单位,可十几出至几十出。第一出为副末开场介绍剧情,从第二出开始才是正戏。
B以南方歌曲为主,有入声。曲词组织一般有引子、过曲、尾声。
C. 只有生旦角色可演唱。
D脚色有生、旦、净、丑、末、杂。
考核知识点:
南戏的体制
附6.7.3
南戏又称为南曲戏文,原是宋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它以出为单位,可十几出至几十出,第一出为副末开场介绍剧情,从第二出开始才是正戏。
以南方歌曲为主,有入声。曲词组织一般有引子、过曲、尾声。表演时不拘一格,有独唱,有对唱,还有轮唱和合唱,各类角色都能歌唱,谁上场就谁唱,脚色有生、旦、净、丑、末、杂。
YP67第六章 宋元南戏
第一节 南戏的概述及其体制
28.下列关于《琵琶记》的 艺术特色说法错误的是
A. 悲剧特色:善于塑造苦境,抒发苦情,以情动人。主要以苦境苦情塑造赵五娘历尽苦难的悲剧形象。如第二十出“五娘吃糠”、第二十四出“五娘剪发卖发”等。
B双线结构,交叉发展,对比映衬。
C. 语言特色:以文采之美为主,兼有质朴自然。
D语言兼顾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具体环境。如赵五娘的曲词多质朴自然,蔡伯喈的曲词多文雅绮丽。
考核知识点:
《琵琶记》的艺术特色
附6.7.4(考核知识点详解)
《琵琶记》是高明的代表作品是一部悲剧作品,它描写了蔡伯喈与赵五娘的悲欢离合故事,是一部悲剧作品,剧中采用双线交错的结构手法,一条线是蔡伯喈登第,为官,入赘,在牛丞相家享荣华富贵;另一条是赵五娘在家苦守,劝慰公婆,糟糠自咽,剪发买葬。一环套一环,然后再汇到一起,关目的安排别具匠心,《琵琶记》的曲词也写得很出色。作者体贴人情,委屈必尽,描写物态,如在目前,能根据剧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处境,写出不同风格的词来。如牛小姐的唱词就写得比较文雅华丽,而赵五娘唱的曲子则是凄婉质朴,纯是本色语。是牛小姐而非蔡伯喈的曲词多文雅绮丽。
YP471-72节 高明与《琵琶记》
29. 韦皋与韩玉箫是下面哪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A. 《两世姻缘》 B. 《东堂老》
C. 《倩女离魂》 D. 《西厢记》
考核知识点
《两世姻缘》
附6.4.2(考核知识点详解)
《两世姻缘》是乔吉的代表作,写洛阳名妓与书生韦皋相恋,因鸨母从中作梗,迫使韦皋赴京应举,至使玉萧相思成疾,一病身亡。玉萧临死时嘱其母以自画像往寻韦皋,她死后转世为荆襄节度使张延赏的义女。韦皋则中举后镇守边疆十八年,因出征吐蕃有功而班师回朝,途中在张延赏的宴席上与貌似玉萧的张女相见,欲娶为妻,遭张延赏拒绝。后韩母赶至,出示玉萧的自画像,说明张女即玉萧转世,双方消除误会,经皇帝做媒结成姻缘。故此剧名为《玉萧两世姻缘》。
YP54第四章 元代后期剧坛
第三节 其他后期杂剧作家
30.下列哪一项不是散曲的来源
A. 宋词 B. 诸宫调
C. 北方民歌 D. 唐诗
考核知识点:
散曲的形成
附6.5.1
散曲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它是在宋词,诸宫调,北方民歌基础上形成的。
YP59第五章 元代散曲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体制特点
31.下列哪一个不是散曲的体制和特点
A. 多用衬字。 B无入声。
C. 抒情含蓄。 D分为小令和套数两大类,小令只有一段,句句押韵。
考核知识点:
散曲的体制和特点
附6.5.1(考核知识点详解)
在元代散曲一般被称为乐府和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小令只有一段,句句押韵,散曲多用衬字,无入声,抒情大胆直露。
YP60第五章 元代散曲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体制特点
32.下列属于元散曲的豪放派作家的是
A. 张可久 B. 马致远
C. 白朴 D. 乔吉
考核知识点:
元散曲的派别
附6.5.1(考核知识点详解)
乔吉和张可久的作品以清丽见长,无论写叹世和归隐,还是写山水景物和怀古,均能做到律精词丽,对仗工巧,艺术上刻意求工,有诗词化的倾向,乔吉的散曲写得清新自然,飘逸脱俗,是元代散曲清丽派的宗师,马致远是前期散曲创作的大家,其作品带有更多的恋世与愤世交织的旷放意气,擅长于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马致远属于豪放派。
YP60第五章 元代散曲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体制特点
33. 在元代被誉为“曲状元”,有散曲集《东篱乐府》的作家是
A. 张可久 B. 王和卿
C. 白朴 D. 马致远
考核知识点
马致远的散曲创作
附6.2.2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他在梨园享有盛誉,被称为“曲状元”,有散曲集《东篱乐府》。
YP62第二节 元代前期散曲
34. 下列哪项不是南戏现存的作品
A.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B元末明初四大传奇
C. 《西厢记》 D. 《琵琶记》
考核知识点
南戏的作品
附6.7.1
《西厢记》是著名的杂剧作品。
YP66第六章 宋元南戏
第一节 南戏的概述及其体制
35.明前期诗文,从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风行的是
A. “三杨”。
B茶陵派。
C. 前七子。
D唐宋派。
★考核知识点: 明代诗歌
附3.1.2(考核知识点解释):
明前期诗文,从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风行的是“三杨”台阁体。
第三编:明代文学史
MP10第一章 明代诗文
36.以下对于明代章回小说形式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全书的开场和收尾时,往往以一首诗或一首词作起或作结。
B每一回的开场,大都没有诗或词,但每一回的结尾,必定有诗。
C. 在正文中,受变文、鼓子词、话本的影响,也适当插入诗词。
D在叙述方面,它很注意说与听的关系。
★考核知识点: 章回小说的形式特征。
附3.3.1(考核知识点解释):
章回体小说的形式特征:章回体小说在形式上采用散韵结合的方式,保留着早期讲史的痕迹,其中散文是主体,韵文是过渡、装饰。韵文的安排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在全书的开场和收尾时,往往以一首诗或一首词作起或作结。其次,每一回的开场,大都没有诗或词,个别如《西游记》有几回是由一首诗或一首词引起。但每一回的结尾,大多有诗,通常是两句七言诗。第三,在正文中,受变文、鼓子词、话本的影响,也插入或多或少的诗词。
MP15第二章 三国演义
37. 下列不属于罗贯中在对作品进行艺术虚构时,主要采用的技法是
A. 细心穿插、巧于构思。
B于史无征、采用传说。
C. 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
D本末倒置、改变史实。
★考核知识点:罗贯中对作品进行艺术虚构的主要技法。
附3.3.4(考核知识点解释):
罗贯中在对作品进行艺术虚构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技法:第一,细心穿插、巧于构思;第二,于史无征、采用传说;第三,本末倒置、改变史实;第四,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第五,妙笔生花、善于铺垫。
MP22第二章 三国演义
第四节 三国演义艺术成就
38. 下列不属于《水浒传》与绿林文化的政治特征的是
A“逼上梁山”是多数梁山好汉上山聚义的共同原因。
B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C. “替天行道”是梁山好汉的政治行动纲领。
D“接受招安”是梁山起义的必然结局。
★考核知识点:《水浒传》的思想文化内容。
附3.4.2(考核知识点解释):
《水浒传》中表现的绿林文化政治特征:第一,“逼上梁山”是多数梁山好汉上山聚义的共同原因;第二,“替天行道”是梁山好汉的政治行动纲领;第三,“以贤为能,纪律严明”是梁山好汉的组织原则;第四,“接受招安”是梁山起义的必然结局。
MP30
39.下列不属于《西游记》的艺术精神的是
A. 在语言风格方面,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说话”艺术的语言特色
B. 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
C. 集动物性、神性和人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
D. 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
★考核知识点:《西游记》独特的艺术风貌。
附3.5.3(考核知识点解释):
《西游记》的艺术特点:首先,它以绮丽的幻想,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其次,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法力和人的意志精神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神魔皆有人性,精魅亦通世故”。第三,“寓庄于谐”的手法淋漓尽致。第四,采用单线发展的线性结构形式,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独立性,又被一根贯穿的线串在一起。第五,语言方面大量使用谐词戏语,轻松活泼、明快洗练、乐观幽默、富有趣味。特别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和直接性,力求把人物的音容笑貌、交战的场面气氛、山河的奇形异态,都压进作品之中。语言散韵相间,同时还吸收了方言口语中生动传神的词语,显得活泼清新。
MP44
40.下列属于清初入仕诗人的是
A. 施闰章 B顾炎武
C. 黄宗羲 D. 王夫之
★考核知识点:清初入仕诗人。
附4.1.2(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初入仕诗人主要有钱谦益、吴伟业和被称为“南施北宋”的施闰章和宋琬。
QP8第二节 清初入仕诗人
41.关于性灵诗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强调“道统”对文学的控制和统驭。
B. 真正与宗唐、宗宋诗派相对。
C. 对“道统”文学观发起进攻。
D. 能够继承晚明以来的主情传统。
★考核知识点:性灵诗派的文学主张。
附4.1.5(考核知识点解释):
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真正与宗唐、宗宋诗派相对,能够继承晚明以来的主情传统,对“道统”文学观发起进攻。
QP12第五节 袁枚与性灵诗派
42.下列不属于性灵诗派的代表诗人的是
A. 郑燮 B. 钱谦益
C. 袁枚 D. 黄景仁
★考核知识点:性灵诗派。
附4.1.5(考核知识点解释):
性灵诗派的代表诗人是袁枚。
QP13第五节 袁枚与性灵诗派
43.下列哪一项不是从清代开始词坛出现全面中兴的局面的表现
A. 词的创作数量超过宋元明三代。
B. 词学理论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C. 对“道统”文学观发起进攻。
D. 清代在词作的整理和编辑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考核知识点:清代词坛全面中兴的表现。
附4.2(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代词坛全面中兴的具体表现:首先,创作数量不仅超过元明两代,而且也超过了宋代。其次,词学理论得到很大的发展。第三,清代在词作的整理和编辑方面有很大的成就。
QP15第二章 清代词
44.下列是阳羡派代表人物的是
A. 郑燮 B. 陈维崧
C. 袁枚 D. 黄景仁
★考核知识点:阳羡派。
附4.2.1(考核知识点解释):
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属于这一派的作家还有曹贞吉、蒋士铨、沈雄、陈崿等。
QP15第一节:阳羡派、浙西派及清初词坛
45.下列是浙西派代表人物的是
A. 纳兰性德 B. 陈维崧
C. 朱彝尊 D. 黄景仁
★考核知识点:浙西派。
附4.2.1(考核知识点解释):
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是朱彝尊。
QP16第一节:阳羡派、浙西派及清初词坛
46.下列是常州词派代表人物的是
A. 纳兰性德 B. 陈维崧
C. 朱彝尊 D. 张惠言
★考核知识点:常州词派。
附4.2.2(考核知识点解释):
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张惠言、张琦、周济等人。
QP17第二节:常州派与清中叶词坛
47.下列对于常州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常州词派的作家有张琦、董士锡、周之琦、周济等人。
B. 虽然不乏壮怀激烈,然而有失粗率。
C. 长于工巧而短于乏情。
D. 能够继承晚明以来的主情传统。
★考核知识点:常州词派。
附4.2.2(考核知识点解释):
常州词派的作家有张惠言、张琦、董士锡、周之琦、周济等人。张惠言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寄托比兴。提倡“以国风、离骚之情趣,铸温、韦、周、辛之面目”,要求词要通过比兴手法表达“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并讲求文辞之“深美闳约”的体式。之后的周济不仅强调词的社会功能,而且主张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
QP18第二节:常州派与清中叶词坛
48.下列对于阳羡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阳羡派的作家有张琦、董士锡、周之琦、周济等人。
B. 虽然不乏壮怀激烈,然而有失粗率。
C. 长于工巧而短于乏情。
D. 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寄托比兴。
★考核知识点:阳羡词派。
附4.2.1(考核知识点解释):
阳羡派的人物有陈维崧、曹贞吉、蒋士铨、沈雄、陈崿等。其中代表人物陈维崧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豪放苍凉的词风,写豪放词长短并用,即使是极短的小令,也能挥洒自如,豪情奔放。虽然不乏壮怀激烈,然而有失粗率。
QP16第一节:阳羡派、浙西派及清初词坛
49.下列对于浙西词派说法错误的是
A. 浙西词派的以朱彝尊为代表人物。
B. 虽然不乏壮怀激烈,然而有失粗率。
C. 长于工巧而短于乏情。
D. 浙西派起到了廓清遗习,开创清代词坛风气的作用。
★考核知识点:浙西词派。
附4.2.1(考核知识点解释):
以陈维崧为代表的阳羡派和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以及自成一家的纳兰性德真正廓清遗习,开创了清代词坛风气。浙西词派朱彝尊推崇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作品,认为张炎所标举的“清空”境界为词的最高标准。实际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长于工巧而短于乏情。
QP15第一节:阳羡派、浙西派及清初词坛
50.对于周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他的词论强调词的社会功能。
B. 主张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
C. 长于工巧而短于乏情。
D.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词对寄托的过分粘连,体现出词体形式的超然一面。
★考核知识点:常州词派。
附4.2.2(考核知识点解释):
周济不仅强调词的社会功能,而且主张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词对寄托的过分粘连,体现出词体形式的超然一面。
QP19第二节:常州派与清中叶词坛
51.关于清代散文与骈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清代散文与骈文的争奇斗艳。
B. 制约二者之间消长变化的内在杠杆则是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观念和强调文学独立价值和抒情功能的进步文学观念之间的交锋和对峙。
C. 从时间上看,清初散文的走向主要是正统文学观念在封建政权的支持下扭转晚明的鲜活文风,同时骈文则在酝酿中兴。
D. 清代散文从质量上看明显已经超过了唐宋散文的水平。
★考核知识点:清代散文与骈文。
附4.3(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代散文的突出特点:第一,散文与骈文的争奇斗艳。第二,制约二者之间消长变化的内在杠杆则是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观念和强调文学独立价值和抒情功能的进步文学观念之间的交锋和对峙。第三,从时间上看,清初散文的走向主要是正统文学观念在封建政权的支持下扭转晚明的鲜活文风,同时骈文则在酝酿中兴。第四,清代中期则是作为正统文学代表的桐城派崛起并统治文坛,同时骈文也出现中兴,并呈现出与桐城派散文分庭抗礼的局面。
QP20第三章 清代散文与骈文
52. 主要从文章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的空疏,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的清初散文作家不包括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黄景仁
★考核知识点:清初散文
附4.3.1(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初启蒙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主要从文章内容上抨击晚明散文的空疏,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被称为“学人之文”。
QP21第一节:清初散文
53.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的纤佻,提出恢复唐宋散文的传统的清初散文作家包括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王夫之 D. 侯方域
★考核知识点:清初散文
附4.3.1(考核知识点解释):
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主要从文章风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的纤佻,提出恢复唐宋散文的传统,被称为“文人之文”。
QP21第一节:清初散文
54.对于清初散文“学人之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大力倡导经世致用之文。
B. 强调文章“须有益于天下”。
C. 主张文章应当言之有物。
D. 主张散文应该“徒欲激昂于篇章字句之间”。
★考核知识点:清初散文
附4.3.1(考核知识点解释):
“学人之文”大力倡导经世致用之文,强调文章“须有益于天下”,主张文章应言之有物,反对那些“徒欲激昂于篇章字句之间”,而内容“空无一物”的文章。
QP21第一节:清初散文
55. 对于清初散文“文人之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力倡导经世致用之文。
B. “文人之文”的三位作家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
C. 主张文章应当言之有物。
D. 强调文章“须有益于天下”。
★考核知识点:清初散文
附4.3.1(考核知识点解释):
“文人之文”的三位作家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更注重自身的文学渊源,散文比较注意从文风上纠正晚明散文的放诞和纤佻习气,主张恢复唐宋散文的醇厚传统。
QP21第一节:清初散文
56.下列对于“清初三大家”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虽然不乏汉族文人起码的民族意识,但行为上却比较温和。
B. “文人之文”的三位作家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
C. 他们对散文的认识不像黄宗羲等人那样强调社会意义,而是更注意其自身的文学渊源。
D. 强调文章“须有益于天下”。
★考核知识点:清初散文
附4.3.1(考核知识点解释):
“文人之文”的三位作家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虽然不乏汉族文人起码的民族意识,但行为上却比较温和,更注重自身的文学渊源,散文比较注意从文风上纠正晚明散文的放诞和纤佻习气,主张恢复唐宋散文的醇厚传统。
QP22第一节:清初散文
57.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A. 方苞 B刘大櫆
C. 姚鼐 D侯方域
★考核知识点: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
附4.3.2(考核知识点解释):
桐城派代表人物为方苞、刘大櫆、姚鼐。
QP23第二节: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
58.关于桐城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桐城派散文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
B. 桐城派散文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
C. 他们对散文的认识不像黄宗羲等人那样强调社会意义,而是更注意其自身的文学渊源。
D. 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
★考核知识点: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
附4.3.2(考核知识点解释):
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QP24第二节: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
59. 关于方苞的“义法”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
B. 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
C. 他论文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
D. 方苞的散文大多为崇经明道之作,以及墓志碑传之类的应用文。
★考核知识点: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
附4.3.2(考核知识点解释):
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并具体解释为“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其散文大多为崇经明道之作,以及墓志碑传之类的应用文。姚鼐论文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
QP25第二节: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
60.对于姚鼐对古文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他主张用乾嘉学派的考据功夫为义理和辞章服务。
B. 他总结了前人关于艺术风格的各种归纳,将多种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
C. 他论文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
D. 姚鼐的散文大多为崇经明道之作,以及墓志碑传之类的应用文。
★考核知识点: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
附4.3.2(考核知识点解释):
姚鼐的古文理论:第一,论文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其次,为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他还提出用“八要”来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融合落到实处。第三,总结了前人关于艺术风格的各种归纳,将多种艺术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
QP26第二节: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
61. 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创作观点的作家是
A. 汤显祖 B. 袁宏道
C. 徐渭 D. 李贽
★考核知识点: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
附4.3.2(考核知识点解释):
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创作观点的作家是公安派的袁宏道。
QP13
62.下列哪项是清代骈文的代表作家
A. 方苞
B. 汪中
C. 姚鼐
D. 侯方域
★考核知识点:清代骈文
附4.3.3(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代骈文的代表作家为汪中。
QP27第三节:汪中与清代骈文的复兴
63.清代文学的主要样式是
A. 小说
B. 诗歌
C. 词
D. 戏曲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1(考核知识点解释):
小说是清代文学的主要样式。
QP28第四章 清代小说
64.清代小说的变化与特征表现不包括
A. 小说观念不断更新
B. 小说题材类型的不断扩大
C. 小说字数不断增加
D. 小说编创方式的不断成熟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1(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代小说的变化与特征包括:小说观念不断更新,相当多的作品由重个人情欲转向重社会家庭;题材类型不断扩大,衍变出才子佳人小说、公案小说等;编创方式不断成熟,大多是文人独创作品。
第一节:清代小说的变化与特征
QP28-31
65.清代小说观念不断更新的表现不包括
A. 清代小说则由重社会、重道统转向重个人
B. 人们更加注重小说扬善惩恶的社会功能。
C. 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上,人们更注重生活自身的面貌,因而在艺术上更加强调写实精神
D. 在人物塑造问题上,清代人从理论到小说创作实践都对典型人物的独特性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1(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代小说观念不断更新的表现:第一,相当多的作品由重个人情欲转向重社会家庭。第二,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上,人们更注重生活自身的面貌,因而在艺术上更加强调写实精神。第三,在人物塑造问题上,清代人从理论到小说创作实践都对典型人物的独特性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QP28-29第一节:清代小说的变化与特征
66.下列哪项属于白话小说在清代演变出的新品种
A. 历史演义
B. 才子佳人小说
C. 英雄传奇
D. 世情小说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1(考核知识点解释):
白话小说在明代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四大类型的基础上,又衍变出才子佳人小说、才学小说、讽刺小说、公案小说等新的品种。
QP30第一节:清代小说的变化与特征
67.开启了清代文人独创小说的风气的是
A. 历史演义
B. 才子佳人小说
C. 英雄传奇
D. 世情小说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1(考核知识点解释):
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尽管艺术上不尽成熟,有概念化、公式化的倾向,但开启了清代文人独创小说的风气。
QP28第一节:清代小说的变化与特征
68.《水浒》续书三种不包括
A. 《续水浒传》
B. 《水浒后传》
C. 《后水浒传》
D. 《结水浒传》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2(考核知识点解释):
《水浒》续书三种有《水浒后传》、《后水浒传》、《结水浒传》。
QP32第二节: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与公案小说
69.主旨是“尊王灭寇”,维护封建统治的《水浒》续书是
A. 《续水浒传》
B. 《水浒后传》
C. 《后水浒传》
D. 《结水浒传》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2(考核知识点解释):
《结水浒传》的主旨是“尊王灭寇”,维护封建统治。
QP33第二节: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与公案小说
70.以写“水浒”为名,实写南宋杨幺的洞庭起义的《水浒》续书是
A. 《续水浒传》
B. 《水浒后传》
C. 《后水浒传》
D. 《结水浒传》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2(考核知识点解释):
以写“水浒”为名,实写南宋杨幺的洞庭起义的《水浒》续书是《后水浒传》。
QP32第二节: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与公案小说
71.清代历史演义小说影响较大的不包括
A. 《说岳全传》
B. 《水浒后传》
C. 《隋唐演义》
D. 《说唐全传》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2(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代历史演义小说影响较大的有《说岳全传》、《隋唐演义》、《说唐全传》等。
QP33第二节: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与公案小说
72.下列对于清代公案小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清代公案小说沿袭明代传统
B. 反映民间冤苦和政治腐败
C. .宣扬封建道德的主题却得到加强
D. 《施公案》是其代表作品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2(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代公案小说沿袭明代传统,没有反映民间冤苦和政治腐败,相反宣传封建道德的主题却得到加强,《施公案》是其代表作品。
QP34第二节: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与公案小说
73.清代的讽刺小说主题不包括
A. 借神魔题材讽刺现实,如刘璋的《斩鬼传》和张南庄的《何典》
B. 直接以写实态度讽刺现实,反思传统文化,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C. 通过家庭琐事来反映社会面貌,寄托人生理想,以《红楼梦》为代表
D. 以喜剧笔调和幻化题材相融汇,以才学见长,具有很强的抽象意味和喜剧精神,如《镜花缘》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4(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代讽刺小说的主题:借神魔题材讽刺现实,如刘璋的《斩鬼传》和张南庄的《何典》;直接以写实态度讽刺现实,反思传统文化,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喜剧笔调和幻化题材相融汇,以才学见长,具有很强的抽象意味和喜剧精神,如《镜花缘》。
QP36第四节:讽刺小说与才学小说
74.清代才学小说影响较大的不包括
A. 《镜花缘》
B. 《燕山外史》
C. 《野叟曝言》
D. 《说唐全传》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4(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代才学小说影响较大的包括:《镜花缘》《蟫史》《野叟曝言》《燕山外史》等。
QP37第四节:讽刺小说与才学小说
75.下列对于《聊斋志异》与清初文化价值取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明末主情浪漫思潮的延续
B. 蒲松龄没有处理好主情浪漫与经世致用之间的矛盾对立
C. 清代经世致用思潮的反映
D. 主情浪漫与经世致用思潮的交融与并举
★考核知识点:《聊斋志异》
附4.5.2(考核知识点解释):
《聊斋志异》与清初文化价值取向:晚明主情浪漫思潮的延续;清代经世致用思潮的理解和运用;将主情浪漫与经世致用二者的真谛交融并汇后达到了对二者的超越,进入了魏晋文人倡导的“有情而不为情所累”的逍遥状态;全书总体风格和氛围与清代总体文化思潮中的感伤情调极为吻合。
QP44-45第五章 聊斋志异
第二节:《聊斋志异》与清初文化价值取向
76.下列对于《儒林外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出于对魏晋风度的仰慕和追崇,对文人群体人格复归的强烈愿望,才使得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出了与魏晋风度相似和对立的两组人物。
B. 《儒林外史》对讽刺艺术最大的贡献就是从儒林群丑可笑的喜剧表面去挖掘其内在的悲剧意蕴
C. 《儒林外史》结构独特。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他一些人物作陪衬,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
D. 其主要缺陷施缺少主干情节和中心人物,所以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和否定
★考核知识点:《儒林外史》
附4.6.3(考核知识点解释):
《儒林外史》的内容与艺术特色:第一,出于对魏晋风度的仰慕和追崇,对文人群体人格复归的强烈愿望,才使得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出了与魏晋风度相似和对立的两组人物。第二,《儒林外史》对讽刺艺术最大的贡献就是从儒林群丑可笑的喜剧表面去挖掘其内在的悲剧意蕴。第三,《儒林外史》结构独特。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他一些人物作陪衬,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表面来看缺少主干情节和中心人物,实际上并非“有枝无干”,而是追求表面松散而内中见骨的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散点透视原则。
QP53-55第六章 儒林外史
77.《红楼梦》的悲剧意义不包括
A. 从小说的题材表层意义看,《红楼梦》写出了由家庭悲剧构成的社会悲剧
B. 道德文化悲剧,对以仁爱为核心和以个人服从社会为前提的儒家思想提出了大胆的质疑
C. 《红楼梦》抛弃了那种自欺欺人,始终幻想喜从天降的浅薄悲剧意识,而是将人生无所不在的悲剧现象上升到哲学高度来认识其永恒的不幸。
D. 曹雪芹不仅昭示了人生无所不在的悲剧,而且认为解决人生悲剧的方法是不存在的。
★考核知识点:《红楼梦》
附4.7.2(考核知识点解释):
《红楼梦》的悲剧意义:第一,从小说的题材表层意义看,《红楼梦》写出了由家庭悲剧构成的社会悲剧。第二,道德文化悲剧,对以仁爱为核心和以个人服从社会为前提的儒家思想提出了大胆的质疑。第三,《红楼梦》抛弃了那种自欺欺人,始终幻想喜从天降的浅薄悲剧意识,而是将人生无所不在的悲剧现象上升到哲学高度来认识其永恒的不幸。另外,曹雪芹不仅昭示了人生无所不在的悲剧,而且还以贾宝玉出家的方式提出了解决人生悲剧的方法。
QP58-62第七章 红楼梦
第二节:《红楼梦》的悲剧意义
78.古代小说的艺术巅峰之作指的是
A.《红楼梦》
B. 《水浒传》
C. 《三国演义》
D. 《西游记》
★考核知识点:《红楼梦》
附4.7.3(考核知识点解释):
古代小说的艺术巅峰之作指的是《红楼梦》。
QP62第三节:古代小说的艺术巅峰
79.苏州派是明末清初之际活动在苏州一带的重要戏剧流派,它的代表人物是
A. 李玉
B. 吴伟业
C. 李渔
D. 孔尚任
★考核知识点:清代戏剧
附4.8.2(考核知识点解释):
苏州派是明末清初之际活动在苏州一带的重要戏剧流派,它以李玉为代表,包括朱素臣、朱佐朝、毕魏、叶时章、陈二白、丘园、张大复等。
QP68第八章 清代戏剧
第一节:清代戏剧概述
80.下列对于《长生殿》的思想蕴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作品爱情主题和政治主题这两个方面是紧密关联,相反而相成的
B. 作者充分看到人的情感生活与社会角色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并以此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才使他对社会和人生彻底失望,从而最终得出“情缘总归虚幻”的结论
C. 作者对李杨的情缘充满了不满和抨击的态度,否定人间真挚的爱情
D. 《长生殿》主张对双重主题的矛盾这个永恒的遗憾用佛家出世的思想进行顿悟和超越
★考核知识点:《长生殿》
附4.9.2(考核知识点解释):
《长生殿》爱情主题和政治主题两方面是紧密联系、相反相成的,正是因为作者充分看到人的情感生活与社会角色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并以此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才使他对社会和人生彻底失望,从而最终得出“情缘总归虚幻”的结论。另外《长生殿》主张对双重主题的矛盾这个永恒的遗憾用佛家出世的思想进行顿悟和超越。
多项选择题
01 宋代文学的特点( ) sp4
A 充满了政治关怀与道德意识 B 讲究理趣,但思想较为保守
C 不讲究格律技巧和用典 D 浪漫主义精神减少
考核知识点:
宋代文学的特点
附第五编序言(考核知识点详解)
宋代自建立起就存在严重的内忧外患,这促使士大夫有很浓厚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宋代文人的浪漫主义也不像唐人那样强烈,代替的是现实主义精神在士人心态中占主要地位。宋代兴起的理学,是官方的意识形态,一些诗人作诗受到理学的影响在诗中讲究理趣;宋代文学追求“自然”与“平淡”,不事雕琢。所以ABCD都对。
02 宋初重文一派的理论主张是( ) sp8
A 在内容上“传道” B 在内容是“明心”
C 艺术上讲究自由流畅、亦骈亦散的风格 D 过复兴古文来复兴儒道
考核知识点:
宋代重文一派的理论主张
附5.1.1
宋初重文一派,在内容上注重“传道”,“明心”,在艺术上讲究自由流畅,宜骈宜散的风格,复兴古文不仅仅是为了复兴儒道,而是提倡一种实用的文风。
03 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有( ) sp19
A 点铁成金 B 夺胎换骨
C 追求格韵高绝的境界,好用拗律,押险韵D 好用奇字僻典,刻意苦吟
考核知识点:
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
附5.4.1
黄庭坚主张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他力避常规的用滥了的俗典,注重对典故的改造和发挥,或取其一端生发开区,或将几个典故融为一炉,营造新的意境。
04 下面有关词的说法正确的有( ) sp22
A 燕乐的风行,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词调
B 词在唐五代时期通常称“曲子”或“曲子词”
C 现存最早的民间词是于1900年在敦煌发现的曲子词
D 大多数都是文人词
考核知识点:
词的产生与特点
词的产生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词是在燕乐的基础上形成了,词在唐五代时期常称为“曲子”或“曲子词”,现存最早的民间词是与1900年在敦煌发现的曲子词,词在一开始并不是大多数都是文人词,主要是一些民间之词与歌妓之词。
05 宋代前中期词的共同特色( )sp28
A 在体制上以小令、中调为主,长调也不少
B 在题材上主要写男女相思、感时伤别,较为狭窄
C 在语言上以典雅精巧、清丽流畅为主要特色
D 以委婉细腻、含蓄温柔为主
考核知识点:
宋代前中期词的特色
附5.1.3(考核知识点详解)
宋代前中期词上承五代词风,在体制上以小令为主,偶有长调创作,题材上主要写男女相思,感伤离别,语言典雅精巧,清丽流畅,词风委婉细腻,含蓄温柔。
06 柳永对词的内容方面贡献主要体现在( )sp30
A 多描写具有现实感情 B 发展了慢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力
C 擅长写作描写离别与羁旅之情的词 D 音调优美,格律考究
考核知识点:
柳永词内容的创新
附5.5.1(考核知识点详解)
柳永对于词内容的创新在于他把描写目光转向现实人生,在柳永的词里有都市的繁华,下层社会的歌妓;另一方面柳永的羁旅行役词不减唐人高处。BC主要是柳永在词的体制,音律上的创新。
07 秦观词的艺术特点( ) sp35
A 擅长描绘凄迷感伤的意境,将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结合起来
B 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段
C 语言精美而平易,遣词典雅凝练 D 风格较弱,缺少力量之美
考核知识点:
秦观词的艺术特点
附5.5.2(考核知识点详解)
秦观是北宋后期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家,他的词把传统应歌之词难免的淫靡气息作了一番洗涤和净化,变病态的描写为真情的歌颂。秦词的婉约,多于融合情景处而得之,既不像苏词那样豪纵奔放,一泻千里,又不像柳词那样骫骳从俗,坦陈胸臆,而是讲究含蓄蕴藉,饶有情致,力求维护词体的本色,或者说维护词体的相对独立性,另外秦观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写景、抒情更为形象生动。秦词语言精美而平易,遣词典雅凝练,雅俗共赏。秦词的风格较弱,缺乏力量之美。
08 周邦彦词的艺术特点是( )sp37
A 善于铺叙,结构谨严 B 擅长描绘凄迷感伤的意境
C 描摹物态,曲尽其妙 D 精于声律,音韵优美
考核知识点:
周邦彦词的艺术特点
附5.5.3(考核知识点详解)
周邦彦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的铺叙手法,兼收秦词的柔软,贺词的艳丽,综合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周词善于体物言情,描摹物态,曲尽其妙;周词还具有语言流畅精美,声韵协律的长处,他善于融化前人的诗句入词;周邦彦妙解音律,工于倚声填词,不仅注重制腔造铺,播诸弦管,还讲究文字声律的清浊轻重,以四声入词,求谐于喉舌,用歌词自身的节奏变化体现燕乐乐音运动的旋律,以文字之声律应和乐曲的音调,达到了词与乐的完美结合。
09 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有( ) sp39
A 《留侯论》 B 《教战守策》 C 《超然台记》 D 《赤壁赋》
考核知识点:
苏轼的叙事记游文创作
附5.3.2
苏轼的政论文有《留侯论》,《教战守策》,叙事记游文为《超然台记》,《赤壁赋》
10 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 sp40
A 讲究才学,重视才气与学问 B 多发议论
C 善用比喻 D 时有雅谑
考核知识点:
苏轼的诗歌特色
附5.3.3
苏轼诗歌的创作特点:首先以才学为诗,其次以议论为诗,另外苏轼的诗歌还擅长用比喻,语言偶有雅谑。
11 苏轼词风可分哪几类( ) sp43
A 豪放风格 D 细腻风格 C 旷达风格 D 婉约风格
考核知识点:
苏轼的词风
附5.3.4
苏轼的词风有豪放之作,婉约之作,旷放之作
12 陆游诗歌的创作主题分为哪几个方面( ) sp51
A 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迈理想 B 描写农村生活的诗歌
C 爱情诗,如有《沈园二首》 D 羁旅行役之作,如《踏莎行》
考核知识点:
陆游的诗歌创作
附5.7.1
陆游的诗歌创作主要包括热心报国之作,描写农村生活的田园之作,也要描写与表妹唐婉的爱情之作。
13 南宋中后期笔记散文的特点( )sp59
A 笔记散文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B 形式长短不拘,自由灵活
C 兼具记事、议论、抒情等功能 D 可读性、趣味性强,文学性突出
考核知识点:
南宋后期的笔记创作
附5.9.1
南宋笔记创作繁盛,笔记内容丰富,保罗万象,形式长短不拘一格,自由灵活,笔记兼具记事,议论,抒情等功能,具有极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强,文学性强。
14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 ) sp63
A 善于捕捉细小而生动的形象 B 渊源各家,风格多样,众体皆工
C 语言精工自然,雅俗共赏 D 对偶工整,语言精致
考核知识点: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附5.5.4(考核知识点详解)
李清照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以为女词人,她的词作被称为易安体。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她发扬了柳词语句浅近的风格,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使“浅俗之语”为婉约词生辉添彩;李清照作词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而是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故其“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
15 姜夔词“清空”的主要内涵是( ) sp69
A 文人士大夫那种高洁清雅的意趣 B 多追求言外之意和空灵的的神韵
C 词中的语言、意象偏向淡雅素净 D 意境以疏朗开阔为主,结构上有跳跃性
考核知识点:
姜夔词清空的含义
附8.1(考核知识点详解)
张炎《词源》拈出“清空”,“骚雅”作为白石词的总评,得到了后世多数人的赞同。所谓“清空”指风格而言,关键在一个“清”字,清雅的人品,清刚的笔法,清虚的情韵等。无论是咏怀,酬应,咏物,还是写恋情,姜夔都选择与“清”的情思相应的景象事物,取其神理而不著色相,呈现出“以清虚为体”而空灵淡远的风格特征。姜夔以清刚笔调。,写出了高士的寂寞情怀和孤高雅洁,在写法上多用单行散句,并吸收了江西诗法以虚字腾挪的技巧,写景后将情思宕开去,遂创造出一种清劲,拗折,古雅峭拔语境,为前此词中所未有。
16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 ) sp75
A 对偶工整,语言精致 B 以苍凉、雄奇、沉郁为主导风格
C 意境开阔,气势飞动 D 多用比兴,博征典故,语言繁富
考核知识点: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
附5.6.3(考核知识点详解)
辛弃疾是具有英雄气概的词人,是南宋词坛的第一大家。他才气纵横,笔力超拔,以散文句法入词,以经,子,诗,赋入词,以词说理,带来了词体的大解放;无论作长调或小令,都是他才情的发挥和人格的体现,继苏轼之后极大地拓宽了词境。一,辛弃疾继承了东坡“以诗为词”的创新精神,使词与乐分离后,仍然能够作为一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化的新体格律诗独立存在,二,辛弃疾词多以豪放格调出之,又不失温婉的本色,三,辛弃疾词的语言艺术突出,他仿效楚辞,陶体,花间体,易安体者都有,又以散文句法入词,《诗》,《论》,《庄》,《骚》等经史子集语拉杂运用,无不得心应手。四,用典多而精当,语句精炼警策而雄放雅丽外,还有吸收民间语言而通俗化,口语化的优点。
17 辛弃疾和苏轼的不同之处在于( ) sp75
A 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 B 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
C 苏轼词风旷达 D 辛弃疾词风豪健
考核知识点: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
附5.6.3(考核知识点详解)
辛弃疾和苏轼不同之处在于辛弃疾是一位英雄,苏轼是一位典型的文人士大夫,苏轼比辛弃疾多了几分的洒脱,苏轼一生坎坷,但却能用儒释道的思想调节自己,于苦难中见乐观,辛弃疾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看着祖国的山河谷地难免愤慨。
18 南宋中后期理学家代表有( ) sp59
A 朱熹 B 吕祖谦 C 陆九渊 D 叶适
考核知识点:
南宋的理学家
附5.9.3(考核知识点详解)
南宋中后期的理学家主要包括 朱熹,吕祖谦,陆九渊,叶适。
19 为何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在当时被推为“文采第一”( ) 抒写性情,sp58
A 广寓识见 B 含纳丰富,意韵丰厚 C 精秀清婉 D 典赡博雅
考核知识点:
李清照散文的艺术特色
附5.5.4(考核知识点详解)
《金石录后序》是李清照整理丈夫赵明诚关于金石方面的资料时所作的一个序言,内容广寓识见,含纳丰富,意韵丰厚,风格精秀清婉,典赡博雅。
20 以下关于江湖诗派说法正确的有( ) sp54
A 抒写性情,广寓识见 B 他们的诗歌题材以平民生活和世俗人情为主
C 风格率真自然,感情直露 D 精秀清婉
考核知识点:
江湖诗派的艺术特色
附5.9.2(考核知识点详解)
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江湖是隐士布衣的栖游之地,江湖诗人大都是一些落第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登显禄者极少。江湖派诗人多效“四灵”之体,宗尚晚唐体的轻巧构思,他们多属意于苦吟,反对江西派运用古典成语的“资书以为诗”,要“捐诗以为诗”,所以尽量白描,以不用事为贵。
21 下列关于南戏说法正确的有( ) yp66
A 它是由南方语言和南方音乐组合而成的戏曲样式 B 最初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
C 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D 著名的南戏为高明的《琵琶记》
考核知识点:
南戏的体制
附6.7.3
南戏又称为南曲戏文,原是宋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它以出为单位,可十几出至几十出,第一出为副末开场介绍剧情,从第二出开始才是正戏。
以南方歌曲为主,有入声。曲词组织一般有引子、过曲、尾声。表演时不拘一格,有独唱,有对唱,还有轮唱和合唱,各类角色都能歌唱,谁上场就谁唱,脚色有生、旦、净、丑、末、杂。南戏最初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所以又被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南戏著名的代表作品有《琵琶记》,“荆,刘,拜,杀”。
22 元杂剧的演唱体制是( ) yp9
A 用北方歌曲演唱 B 每折只采用一种宫调,四折的宫调可重复
C 流行的宫调有五宫四调 D 每剧一般只用一人主唱,其他脚色只有说白
考核知识点:
元杂剧的体制
附6.7.3(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杂剧又叫做北杂剧或北曲,因为它具有北方戏曲声腔特点,受“武夫马上之歌”的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是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在体制上四折一楔子,用北方曲调演唱,每剧一般只用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每折限用一种宫调,四折宫调不可重复。
23 元杂剧的宾白不正确的有( ) yp10
A 剧中称为“白”,指剧中人的说白 B有韵白和散白两类
C 韵白为散句,散白为诗文 D剧本中称为“背云”、“带云”、“内云”等
考核知识点:
元杂剧的体制
附6.7.3(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杂剧以唱为主,所以把说白叫做宾白,但不一定是剧中人的说白,白分为韵白和散白。韵白为诗文,散白为散句。
24 《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是( ) yp13
A 是中国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的典型 B 一个悲剧形象
C 尽孝守节的本分善良的妇女形象 D 富有斗争精神的形象
考核知识点:
窦娥的形象
参见6.3.4
附6.3.4(知识点详解)
窦娥是关汉卿最著名的悲剧作品,居中的主人公窦娥,是封建社会里“孝女”和“节妇”的典型,她三岁丧母,家中一贫如洗,随功名未遂的父亲窦天章流落到楚州。因父亲借了蔡婆婆二十两银子的高利贷无力偿还,她七岁时即被卖到蔡家作了童养媳,到了十七岁时与丈夫完婚,可当年夫君就因病去世,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后又被张驴儿父子陷害,丢了性命,她敢于承担,疾恶如仇,死时发下三个愿望,又可以看出她反抗封建压迫,富有斗争形象的精神。
25 《窦娥冤》的语言特色是( ) yp14
A 质朴自然 B 酣畅泼辣 C 关汉卿为文采派语言大师 D 生动形象
考核知识点:
窦娥的形象
参见6.3.4
附6.3.4(知识点详解)
《窦娥冤》语言质朴自然,生动形象,酣畅泼辣,关汉卿为本色派大师。
26 关汉卿的杂剧艺术成就( )yp20
A 善于塑造不同身份性格的鲜明人物形象B 戏剧结构多为一人一事,主脑清楚
C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 D 本色自然的语言特色
考核知识点:
关汉卿的杂剧成就
附6.3.3
关汉卿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场面的冷热调剂,张弛交替。善于设置悬念。关汉卿既立足于戏剧语言性格化,对博彩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语言素材,包括谚语,俚语,成语,口头禅等,融合于作品中,形成一个自然真切,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关汉卿戏剧语言质朴自然,而非华丽修饰。
27 王实甫《西厢记》的对于前代是如何借鉴的( )yp22
A 吸收了《蝶恋花鼓子词》同情莺莺悲剧命运的观点
B 借鉴了《西厢记诸宫调》改负心人张生为痴情种的写法
C 由一个始乱终弃的悲剧改为战胜封建礼教的喜剧
D 是一部爱情杰作
考核知识点:
《西厢记》的故事演变
附6.2.3(考核知识点详解)
《西厢记》的故事是从唐代元稹《会真记》,金元《蝶恋花鼓子词》,董解元《西厢记》演化而来,在主题上由一个始乱终弃的悲剧改为战胜封建礼教的喜剧,人物形象上把张生的始乱终弃改为至死不渝,热情的歌颂男女之间的自由恋情,同情女性的社会地位。
28 文采派的语言特色( )yp28
A 语言文雅绮丽 B 善于化用前人诗词句
C 作者用不同的语言表现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D 语言雅中有俗
考核知识点:
文采派的语言特色
附6.2.3(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杂剧的文采派语言文雅绮丽,善于化用前人诗词句,作者用不同的语言表现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语言雅中有俗。所以全选。
29 《墙头马上》是通过哪些对比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yp36
A 李千金勇于抗争的坚强性格和裴少俊、裴行俭等人物的对比
B 裴行俭的虚伪与李千金的真诚亦形成鲜明对比
C 皇亲国戚和裴行俭的对比 D 少俊的软弱与千金的坚强形成对比
考核知识点
《墙头马上》的内容
附6.2.1(考核知识点详解)
《墙头马上》是元代剧作家白朴的作品,此剧写唐才子裴少俊奉命到洛阳选采花卉,骑马路过李家后花园时,与李家小姐千金墙头马上一见钟情。李千金随裴少俊私奔,在裴家后花园隐藏七年,生有一子一女。不料清明节时被裴少俊的父亲裴尚书发现,逼裴少俊写下休书。裴少俊中状元后到李家认亲,李千金先不肯认,后因裴尚书赔罪和子女哀求,才改变了主意,一家人团圆。剧中主角李千金大胆,泼辣,爽朗,与裴行俭形成鲜明对比,但文中并未提及皇亲国戚问题。
30 马致远对《汉宫秋》的改造有( )yp40
A 首先是对主题的改造 B 其次是对历史人物进行了改造
C 政治的牺牲品的王昭君改写成带有悲剧色彩的爱国女英雄
D 将原故事表现民族和睦的主题改为反抗民族压迫的主题
考核知识点:
《汉宫秋》的对于历史的新改造
附6.2.2(考核知识点详解)
《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是马致远最著名的历史剧,此剧对历史主题作了很大的改造,女主人公昭君为了国家的安定而选择嫁给匈奴,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汉元帝有昏庸软弱,贪淫好色的一面,是一个典型的亡国之君的形象。可是出于“君王圣明,臣罪当诛”的传统思维定势,作者在一些具体剧情描写中,把悲剧的根源推到奸臣毛延寿及满朝文武身上,有意或无意地对汉元帝做了“美化”的处理,把他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才子式的人物。历史上的画工毛延寿在剧中变成了中大夫,卖国求荣,投降匈奴。
31 《倩女离魂》中倩女的形象是( )yp53
A 大胆反抗封建礼教 B 热烈追求自由幸福
C 有沉重的精神负担 D 但是有母亲支持,所以很勇敢
考核知识点:
《倩女离魂》中倩女的形象
附6.4.4(考核知识点详解)
《倩女离魂》是元代剧作家郑光祖的代表作,倩女和王文举原为“指腹为婚”,只因王文举父母双亡,不曾成就这门亲事,但倩女始终爱着王文举,魂魄毅然随王文举而去,她敢于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己的幸福,在父母都不同意这门婚事的前提下,自己却要坚持,所以她有着沉重的精神负担。
32 为何在元代包公戏很盛行( ) yp57
A 元代吏治腐败 B 人民渴望政治清明
C 寄寓于包公式的清官 D 《陈州粜米》是元代包公戏中的优秀作品
考核知识点:
元代的包公戏创作
附6.3.4(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代包公戏盛行究其原因是因为元代吏治腐败,人民渴望政治清明,希望有更多能像包公那样的清官。《陈州籴米》是包公戏里比较有代表性的。
33 什么叫做散曲( ) yp59
A 散曲是在元代出现的新诗体 B 可以用随意的歌曲演唱
C 散曲小令也叫街市小令 D 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形式
考核知识点:
散曲的形成
附6.5.1
散曲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它是在宋词,诸宫调,北方民歌基础上形成的。它并非可以随意演唱,而是按一定的宫调进行演唱。
34 散曲的来源有( ) yp59
A 不少曲调从词调发展而来 B 诸宫调 C 唐诗 D 北方民歌
考核知识点:
散曲的形成
附6.5.1(考核知识点详解)
散曲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它是在宋词,诸宫调,北方民歌基础上形成的。它并非可以随意演唱,而是按一定的宫调进行演唱。
35 散曲的体制是怎么样的( )yp60
A 分为小令和套数两大类 B 在小令和套数之间有带过曲
C 多用衬字 D 无入声
考核知识点:
散曲的体制和特点
附6.5.1(考核知识点详解)
在元代散曲一般被称为乐府和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小令只有一段,句句押韵,散曲多用衬字,无入声,抒情大胆直露。
36 属于散曲清丽派的作家有( ) yp60
A 马致远 B 张养浩 C 白朴 D 张可久
考核知识点:
元散曲的派别
附6.5.1(考核知识点详解)
乔吉和张可久的作品以清丽见长,无论写叹世和归隐,还是写山水景物和怀古,均能做到律精词丽,对仗工巧,艺术上刻意求工,有诗词化的倾向,乔吉的散曲写得清新自然,飘逸脱俗,是元代散曲清丽派的宗师,马致远是前期散曲创作的大家,其作品带有更多的恋世与愤世交织的旷放意气,擅长于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马致远属于豪放派。
37 南戏现存的作品有( ) yp66
A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B 元末明初四大传奇
C 《琵琶记》 D 《牡丹亭》
考核知识点:
南戏的作品
附6.7.3(考核知识点详解)
现存的南戏作品有《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元末明初四大传奇,《琵琶记》,《牡丹亭》是名传奇作品。
38 《琵琶记》的主题思想是( ) yp68
A 客观上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们的伤害 B 官场的贪污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C 歌颂了劳动人民善良、坚忍、互助友爱的美德 D 统治阶级的专横不法的批判
考核知识点:
《琵琶记》的主题思想
附6.7.4(考核知识点详解)
《琵琶记》讲述了蔡伯喈与赵五娘的故事,描写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及其家庭的摧残,悲凉之感油然而生,同时也写了赵五娘的善良,坚忍,也披露了官场的贪污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统治阶级的专横不法。
39 《琵琶记》的艺术特色有( ) yp71
A 善于塑造苦境,抒发苦情,以情动人 B 双线结构,交叉发展,对比映衬
C 以质朴自然为主,兼有文采之美 D 客观上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们的伤害
考核知识点:
《琵琶记》的艺术特色
附6.7.4(考核知识点详解)
《琵琶记》是高明的代表作品是一部悲剧作品,它描写了蔡伯喈与赵五娘的悲欢离合故事,是一部悲剧作品,剧中采用双线交错的结构手法,一条线是蔡伯喈登第,为官,入赘,在牛丞相家享荣华富贵;另一条是赵五娘在家苦守,劝慰公婆,糟糠自咽,剪发买葬。一环套一环,然后再汇到一起,关目的安排别具匠心,《琵琶记》的曲词也写得很出色。作者体贴人情,委屈必尽,描写物态,如在目前,能根据剧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处境,写出不同风格的词来。如牛小姐的唱词就写得比较文雅华丽,而赵五娘唱的曲子则是凄婉质朴,纯是本色语。是牛小姐而非蔡伯喈的曲词多文雅绮丽。
40 元诗四大家是( ) yp73
A 虞集 B 揭傒斯 C 萨都剌 D 王冕
考核知识点:
元诗四家
附6.6.2(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诗四家指的是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41 刘因《念奴娇.忆仲良》的艺术特色有( ) yp75
A 用词刚健 B 境界开阔 C 有苏轼豪放词的风味 D 议论精辟
考核知识点:
刘因《念奴娇.亿仲良》
附6.6.1(考核知识点详解)
刘因的《念奴娇.亿仲良》是一首著名的友情词,作者用虚笔回忆了好友的一生,感情真挚,虽然这份感情深沉,但作者并没有沉溺于此,而是用刚健之笔描写真挚之情,境界开阔,有苏轼豪放词的风味。
42 下列关于萨都剌的诗词说法正确的有( ) yp76
A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B 风格既刚健俊爽而又清丽婉转
C 边塞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D 格调沉郁苍凉,语言刚劲
考核知识点:
萨都剌的诗词特色
附6.6.3(考核知识点详解)
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人。萨都剌身上还保持着本民族的性格气质,常自称为“北人”。可他长期受汉文化的熏陶,后半生又生活在山水明丽的江南,其感情既有热烈豪放的一面,也有清婉细腻的一面,两个方面的融合,使他的诗词作品具有清新俊逸的风格特征。萨都剌还写了一些以宫廷生活为题材的宫词和格调与宫调相近的丽情乐府,统称为艳体诗。萨都剌的宫词以清丽清婉取胜。有的写生活在宫殿里的女性的无聊和空虚,将“宫怨”寓于绮丽景致的描写中,有讽刺的意味。
43 有关台阁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mp7
A 代表人物是“三杨” B 内容大多为应制、颂圣或应酬、题赠之作
C 形式上工丽华贵 D 缺乏实际内容
★考核知识点:台阁体
附3.1.2(考核知识点解释):
台阁体的代表人物均为台阁重臣,以宰辅权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其内容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风格上雍容华贵、典雅工丽,所采用的文体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其中除朝廷诏令奏议外,多属应酬、题赠或应制、颂圣之作。
44 公安派的主张有( ) mp12
A 代表人物是“公安三袁” B 袁中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C 注重有感而发 D能够打破陈规陋习
★考核知识点:公安派
附3.1.4(考核知识点解释):
公安派的代表人物为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又称“公安三袁”,其中以袁宏道最为知名,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并要求“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于楮墨之间”。提出诗歌要脱离“理”的束缚而能够自由地抒发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
45 晚明小品文的代表有( ) mp13
A 公安派 B 竟陵派 C 张岱 D 王思任
★考核知识点:晚明小品文
附3.2.3(考核知识点解释):
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主要有:“公安三袁”、陈继儒、王思任、祁彪佳、张岱等。
46 章回体的文体特征是( ) mp14
A 艺术上的严格所述性 B 叙述方面的注意说与听的关系
C 结尾处很随意,但开头必须要用诗开头 D 叙述角度可以是各种人称
★考核知识点:章回体小说的文体特征
附3.3.1(考核知识点解释):
章回体小说有以下文体特征:第一,艺术特征。要求情节连贯,故事完整,意向明朗,头绪尽量避免纷杂,尽量不使用倒叙手法,叙述角度上基本上是第三人称等。第二,形式特征。章回体小说在形式上采用散韵结合的方式,保留着早期讲史的痕迹,其中散文是主体,韵文是过渡、装饰。韵文的安排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在全书的开场和收尾时,往往以一首诗或一首词作起或作结;每一回的开场,大都没有诗或词,个别如《西游记》有几回是由一首诗或一首词引起。但每一回的结尾,大多有诗,通常是两句七言诗;在正文中,受变文、鼓子词、话本的影响,也插入或多或少的诗词。第三,叙事特征方面,很注意说与听的关系。绝大多数章回小说前面都有一个入话,注意保存讲说的痕迹,为了吸引读者兴趣常采用“卖关子”、“吊胃口”的手法。
47 《三国演义》的悲剧为什么在古代悲剧中突出( ) mp19
A 一方面对刘备集团赋予美好但是又置其于失败的境地
B 读者受到强烈的美的冲刷
C 读者又受到悲剧的净化
D 表现了古代市民阶层理想政治图景的破灭
★考核知识点:《三国演义》
附3.3.3(考核知识点解释):
《三国演义》作者出于“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将一切可能的正面美好因素全都赋予了刘备集团一方,但又以细腻的笔触一笔一笔地写出刘备集团是如何走向了衰败和灭亡,读者受到强烈的美的冲刷,又受到悲剧的净化,表现了古代市民阶层理想政治图景的破灭。
48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有( ) mp21
A 虚实相间的艺术成就 B 类型化的人物塑造
C 从全知全能到限知限能的叙事方式 D 独特的扇形结构
★考核知识点:《三国演义》
附3.3.4(考核知识点解释):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七实三虚”虚实相间的艺术手法;类型化人物塑造方式;以全知全能为主,出现限知叙事的萌芽;扇形网状结构。
49 《水浒传》与绿林文化的政治特征( ) mp29
A “逼上梁山”是多数梁山好汉上山聚义的共同原因 B “替天行道”是政治行动纲领
C “以贤为能,纪律严明”是组织原则 D “接受招安”是梁山起义的必然结局
★考核知识点:《水浒传》
附3.4.2(考核知识点解释):
《水浒传》绿林文化的政治特征:“逼上梁山”是多数梁山好汉上山聚义的共同原因;“替天行道”是梁山好汉的政治行动纲领;“以贤为能,纪律严明”是梁山好汉的组织原则;“接受招安”是梁山起义的必然结局。
50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 mp42
A 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 B 集动物性、神性和人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
C 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 D 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
★考核知识点:《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附3.5.3(考核知识点解释):
《西游记》的艺术特点:首先,它以绮丽的幻想,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其次,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法力和人的意志精神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神魔皆有人性,精魅亦通世故”。第三,“寓庄于谐”的手法淋漓尽致。第四,采用单线发展的线性结构形式,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独立性,又被一根贯穿的线串在一起。第五,语言方面大量使用谐词戏语,轻松活泼、明快洗练、乐观幽默、富有趣味。特别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和直接性,力求把人物的音容笑貌、交战的场面气氛、山河的奇形异态,都压进作品之中。语言散韵相间,同时还吸收了方言口语中生动传神的词语,显得活泼清新。
51 《金瓶梅》的社会意义主要是( )mp49
A 女性世界的社会悲剧 B 从西门庆形象看金钱的巨大能量
C 世态炎凉的丑剧 D 对后世社会的警醒
★考核知识点:《金瓶梅》
附3.6.2(考核知识点解释):
第一,从西门庆形象看金钱的巨大能量。第二,女性世界的社会悲剧。第三,世态炎凉的丑剧。
52 《金瓶梅》为什么说是世情小说的代表( ) mp51
A 审美取向的趣味变异 B 从类型化人物到性格化人物
C 网状结构的高度成熟 D 口语化的市井语言
★考核知识点:《金瓶梅》
附3.6.3(考核知识点解释):
第一,《金瓶梅》的出现标志着小说描写对象从远离人间的神或魔开始走向市人,走向普通人的生活,从而体现出文学向“人”自身的靠拢。第二,《金瓶梅》把审美触角伸向了人世间丑恶的一面。第三,基本上实现了从类型化人物到性格化人物的转变。第四,圆形网状结构。第五,口语化的市井语言。
53 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有( )mp54
A 统治者对小说的控制程度 B 社会对商品经济看法的变化
C 小说生产能力的因素 D 写小说的作家多
★考核知识点:明代小说
附3.7.1(考核知识点解释):
明代小说繁荣的原因:统治者对小说的控制程度;社会对商品经济看法的变化;小说生产能力的因素;更多文人的直接参与。
54 以下属于英雄传奇小说的有( ) mp57
A 《大唐秦王词话》 B 《列国志传》 C 《隋唐两朝志传》 D 《唐书志传》
★考核知识点:明代小说
附3.7.2(考核知识点解释):
明代英雄传奇小说主要集中在说唐、说岳、说杨三大系列上。说唐系列包括《大唐秦王词话》、《隋唐两朝志传》、《唐书志传》。说岳系列包括《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岳武穆精忠传》。说杨系列包括《北宋志传》、《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
55 神魔小说的说法正确的有( ) mp59
A 题材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和六朝志怪小说 B 由宗教故事演化而来
C 由讲史故事分化而来 D 由民间传说故事演化而来
★考核知识点:明代小说
附3.7.3(考核知识点解释):
神魔小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和六朝志怪小说,只要文体渊源主要来自宋代说话艺术。题材上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从宗教故事演化而来;从讲史故事分化而来;由民间传说故事演化而来。
56 拟话本小说的体制( ) mp61
A 话本一般都有一个煞尾,它与本事的结局相同 B 题目是故事的主要标记
C 话本小说必须以一首诗或词作为开头 D 在话本的诗词、入话之后再插入一段故事
★考核知识点:明代拟话本小说
附3.8.1(考核知识点解释):
拟话本小说的体制:第一,题目。题目是故事的主要标记。第二,篇首。常用一首诗或一首词作为开头。第三,入话。在篇首诗词之后加上一番解释,然后引到正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头回。在话本的诗词、入话之后再插入一段故事。第五,正话。话本小说的故事主体,以比较复杂的情节塑造人物,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第六,篇尾。话本一般都有一个煞尾,它与本事的结局不同。
57 三言雅俗共赏的艺术主要表现在( ) mp64
A 在编织故事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B 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C 语言使用更能体现其雅俗共赏的特征 D 对传统贞节观念的突破
★考核知识点:明代拟话本小说
附3.8.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三言雅俗共赏的艺术表现:在编织故事方面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果,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语言使用方面能体现其雅俗共赏的特征。
58 二拍的社会内容有( ) mp65
A 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B 爱情题材的新突破
C 对传统贞节观念的突破 D 超前的社会批判精神
★考核知识点:明代拟话本小说
附3.8.3(考核知识点解释):
二拍的社会内容:第一,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第二,爱情题材的新突破。更加突出女性在择偶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并对她们自主婚姻给予充分的肯定;男女平等思想;对传统贞节观念的突破。第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59 和元代相比,明代杂剧在形式上有( )演进 mp67
A 在结构上,形式比较自由 B 在曲调上,可以兼用南北曲
C 在演唱方式上,更是可以随意,自由 D 题目正名,明杂剧把其提至第一折前
★考核知识点:明代戏剧
附3.9.1(考核知识点解释):
明代杂剧形式的具体表现:首先,在结构上,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一楔子的程式,结构比较自由。其次,在曲调上,兼用南北曲。第三,演唱方式上,打破了元杂剧一个角色唱到底的模式,有时对唱,有时轮唱,有时合唱,显得比较自由。第四,明杂剧把题目正名提前到第一折前,也有的采用南戏中“副末开场”的形式介绍剧情。
60 关于明代传奇的说法正确的有( ) mp76
A 传奇比较质朴的民间戏剧形式 B 传奇体制上更加的宏伟和精美
C 传奇用宫调区分曲牌 D 传奇被文人雅化过
★考核知识点:明代戏剧
附3.9.1(考核知识点解释):
体制规模上更加自由和庞大;曲调曲牌上,可以“借宫犯调”;有多种演唱方式,抒情和叙事的形式更加自由灵活;角色行当上,划分更为细致;审美风格雅化。
61 明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有( ) mp71
A 数量众多 B 题材多样 C 审美风格的雅化 D 演出规模很大
★考核知识点:明代戏剧
附3.9.1(考核知识点解释):
明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数量众多、题材多样、审美风格雅化。
62 徐渭在杂剧方面的作品有( )mp74
A 《渔阳弄》 B 《女驸马》 C 《雌木兰》 D 《玉禅师》
★考核知识点:明代戏剧
附3.9.2(考核知识点解释):
徐渭的杂剧作品:《四声猿》,是《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玉禅师》的合称。
63 代表明代传奇在内容题材和唱腔方面都发生改变的传奇有( )mp76
A 《宝剑记》 B 《鸣凤记》 C 《浣纱记》 D 《香囊记》
★考核知识点:明代戏剧
附3.9.3(考核知识点解释):
嘉靖年间开始,明代传奇在内容题材、声腔演变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转变的标志是李开先《宝剑记》、相传为王世贞所作的《鸣凤记》和梁辰鱼《浣纱记》三大传奇的出现。
64 清初遗民诗歌的共同特点是( ) qp6
A 坚持民族气节 B 揭露清兵暴行 C 颂扬抗清英烈 D 寄托故国哀思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4.1.1(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初遗民诗人诗歌的共同特点:能够坚持民族气节;揭露清兵暴行;颂扬抗清英烈;寄托故国哀思。
65 清初入仕诗人有( )qp7
A 钱谦益 B 吴伟业 C 施闰章 D 宋琬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4.1.2(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初入仕诗人有钱谦益、吴伟业和被称为“南施北宋” 的施闰章和宋琬。
66 神韵说的基本观点有( ) qp10
A 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 B 含蓄蕴藉的语言
C 强调诗歌排闲解愁的消遣娱乐功能 D 婉转玲珑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4.1.3(考核知识点解释):
神韵说的基本观点: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性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而更多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更加强调诗歌排闲解愁的消遣娱乐功能。
67 肌理说的基本观点有( )qp12
A 所谓“肌理”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 B 也包括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
C 要求以学问为根底 D 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4.1.4(考核知识点解释):
肌理说的基本观点:所谓“肌理”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
68 袁枚和公安派相比不同点有( ) qp13
A 袁枚主要是在散文方面成就更大 B 近体诗成就比较大,尤其是七律和七绝
C 诗构思新颖 D 笔调轻灵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4.1.5(考核知识点解释):
袁枚与公安派的不同点:公安派的创作实绩主要体现在小品散文方面,而以袁枚为首的性灵派成就则主要为诗歌。他的近体诗成就较高,其中以七绝和七律尤佳。他的诗构思新颖,笔调轻灵,婉转玲珑,变化多姿。
69 词中兴的表现有哪些( ) qp15
A 词的创作数量超过宋元明三代 B 词学理论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C 在词作的整理和编辑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D 出现很多的词人
★考核知识点:清代词坛全面中兴的表现。
附4.2(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代词坛全面中兴的具体表现:首先,创作数量不仅超过元明两代,而且也超过了宋代。其次,词学理论得到很大的发展。第三,清代在词作的整理和编辑方面有很大的成就。
70 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有( ) qp17
A 张琦 D 董士锡 C 周之琦 D 周济
★考核知识点:常州词派。
附4.2.2(考核知识点解释):
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张惠言、张琦、周之琦、周济等人。
71 周济的主要观点主要有( ) qp19
A 主张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 B 他只取周邦彦、辛弃疾、王沂孙、吴文英四家
C 强调词的社会功能 D 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
★考核知识点:常州词派。
附4.2.2(考核知识点解释):
周济不仅强调词的社会功能,而且主张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词对寄托的过分粘连,体现出词体形式的超然一面。只取周邦彦、辛弃疾、王沂孙、吴文英四家。
72 “学人之文”的观点有( ) qp21
A 大力倡导经世致用之文 B 强调文章“须有益于天下”
C 主张文章应当言之有物 D 反对那些“徒欲激昂于篇章字句之间”
★考核知识点:清初散文。
附4.3.1(考核知识点解释):
“学人之文”大力倡导经世致用之文,强调文章“须有益于天下”,主张文章应言之有物,反对那些“徒欲激昂于篇章字句之间”,而内容“空无一物”的文章。
73 清初三大家是( ) qp22
A 钱谦益 B 侯方域 C 魏禧 D 汪琬
★考核知识点:清初散文。
附4.3.1(考核知识点解释):
“文人之文”的三位作家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
74 桐城派姚鼐的观点有( ) qp24
A 他论文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
B 主张用乾嘉学派的考据功夫为义理和辞章服务
C 姚鼐的文章比较重视形象
D 提出用八要来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融合落到实处
★考核知识点: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
附4.3.2(考核知识点解释):
姚鼐的古文理论:第一,论文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主张用乾嘉学派的考据功夫为义理和辞章服务。其次,为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他还提出用“八要”来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融合落到实处。第三,总结了前人关于艺术风格的各种归纳,将多种艺术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另外姚鼐本人的文章比较重视形象、意蕴和辞藻所显示的内在意蕴。
75 阳湖派的观点有( ) qp26
A 取法六经语孟和唐宋八家之外 B 兼取子史百家
C 把骈文的笔法引人古文 D 散文也具备骈文博雅工丽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
附4.3.2(考核知识点解释):
阳湖派的观点:一是在桐城派规定的取法六经语孟和唐宋八家之外,同时兼取子史百家;二是把骈文的笔法引入古文,使散文也具备骈文博雅工丽的特征。
76 清代小说变化在( ) qp28
A 小说观念不断更新 B 小说题材类型的不断扩大
C 小说编创方式的不断成熟 D 人们更加注重小说扬善惩恶的社会功能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1(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代小说观念不断更新的表现:第一,相当多的作品由重个人情欲转向重社会家庭。第二,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上,人们更注重生活自身的面貌,因而在艺术上更加强调写实精神。第三,在人物塑造问题上,清代人从理论到小说创作实践都对典型人物的独特性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77 《聊斋志异》和清初文化价值取向有哪些联系( )qp44
A 明末主情浪漫思潮的延续 B 清代经世致用思潮的反映
C 主情浪漫与经世致用思潮的交融与并举 D 感伤的情怀
★考核知识点:《聊斋志异》
附4.5.2(考核知识点解释):
《聊斋志异》与清初文化价值取向:晚明主情浪漫思潮的延续;清代经世致用思潮的理解和运用;将主情浪漫与经世致用二者的真谛交融并汇后达到了对二者的超越,进入了魏晋文人倡导的“有情而不为情所累”的逍遥状态;全书总体风格和氛围与清代总体文化思潮中的感伤情调极为吻合。
78 为什么说《儒林外史》是小说艺术的杰出创造( ) qp53
A 讽刺文学的典范 B 散中有骨的结构方式
C 从儒林群丑可笑的喜剧表面去挖掘其内在的悲剧意蕴 D 《儒林外史》结构独特
★考核知识点:《儒林外史》
附4.6.3(考核知识点解释):
《儒林外史》的内容与艺术特色:第一,出于对魏晋风度的仰慕和追崇,对文人群体人格复归的强烈愿望,才使得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出了与魏晋风度相似和对立的两组人物。第二,《儒林外史》对讽刺艺术最大的贡献就是从儒林群丑可笑的喜剧表面去挖掘其内在的悲剧意蕴。第三,《儒林外史》结构独特。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他一些人物作陪衬,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表面来看缺少主干情节和中心人物,实际上并非“有枝无干”,而是追求表面松散而内中见骨的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散点透视原则。
79 《红楼梦》的艺术巅峰体现在( ) qp62
A 写实题材的成熟认识 B 典型化人物的最终完成
C 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 D 精美绝伦的结构艺术
★考核知识点:《红楼梦》
附4.7.3(考核知识点解释):
《红楼梦》艺术巅峰的具体表现:写实题材的成熟认识;典型化人物的最终完成;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精美绝伦的结构艺术。
80 一人永占有哪些( ) qp70
A 《一捧雪》 B 《人兽关》 C 《永团圆》 D 《占花魁》
★考核知识点:《红楼梦》
附4.8.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一人永占”清代苏州派代表李玉的作品,包括《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多项选择题答案:
1-5 ABCD ABC ABCD ABC BCD
6-10AC ABCD ACD CD ABCD
11-15ACD ABC ABCD AC ABCD
16-20BCD ABCD ABCD ABCD BC
21-25ABCD ACD AC ABCD AB
26-30ABCD ABCD ABCD ABD ABCD
31-35ABC ABCD ACD ABD ABCD
36-40CD ABC ABCD ABC AB
41-45ABC ABCD ABCD ACD ABCD
46-50AB ABCD ABCD ABCD ABCD
51-55ABC ABCD ABC ACD ABCD
56-60BD ABC ABCD ABCD BCD
61-65ABC ABCD ABC ABCD ABCD
66-70ABC ABCD ABCD ABC ABCD
71-75ABC ABCD BCD ABCD ABCD
76-80ABC ABCD AB ABCD ABCD
(三)判断题:
01 宋代文学的特点之一是主题充满了政治关怀与道德意识。( ) SP4
考核知识点:
宋代文学的特点
附第五编序言(考核知识点详解)
宋代自建立起就存在严重的内忧外患,这促使士大夫有很浓厚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宋代文人的浪漫主义也不像唐人那样强烈,代替的是现实主义精神在士人心态中占主要地位。宋代兴起的理学,是官方的意识形态,一些诗人作诗受到理学的影响在诗中讲究理趣;宋代文学追求“自然”与“平淡”,不事雕琢。
02 宋代文学的特点浪漫主义精神减少了,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张扬,恢宏雄健的气概削弱。( )
同上 SP5
03 宋文在思想内容上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总体风格是平易自然、流畅婉转。( )SP6
同上
04 宋代俗文学如说话、杂剧、南戏取得很大成就。( ) sp6
考核知识点:
宋代俗文学成就
附5.7.1
宋代俗文学如说话,南戏取得很大成就,而杂剧在宋代刚刚萌芽。
05 宋初重文的一派,以柳开、穆修为代表,主张通过复兴古文来复兴儒道。( )sp6
考核知识点:
宋代重文一派的理论主张
附5.1.1
宋初重文一派,在内容上注重“传道”,“明心”,在艺术上讲究自由流畅,宜骈宜散的风格,复兴古文不仅仅是为了复兴儒道,而是提倡一种实用的文风。
06宋初诗歌三大流派白居易体,贾岛姚合体和李商隐体。( )sp7
考核知识点:
宋初三体
附5.1.1
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白体,昆体,晚唐体三派的分别。
07宋初以王禹偁为代表的散文派主张在内容上“传道”与“明心”结合,艺术上讲究自由流畅、亦骈亦散的风格。( ) sp8
考核知识点:
王禹偁的散文理论
附5.1.1
王禹偁散文提倡“传道”,“明心”在文以传道之外,又要求文以明心,在传道之文里发抒自己的政见和内心感受,做到叙事言理与主观抒情相结合。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他的古文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导。
08该运动在北宋初年即已开始,并且理论上和创作上取得明显成就。( )sp9
考核知识点:
宋初的散文理论
附5.1.1
柳开等人的理论为欧阳修主持的古文运动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09欧阳修在文学上和政治上的先进性都主要是通过散文体现出来的。( )sp11
考核知识点: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
附5.2.1
欧阳修在文学上和政治上的先进性都是通过散文体现出来的,他通过散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文学理论与政治主张。
10欧阳修的散文可以分为论道之文,论政之文和抒情之文。( )sp11
考核知识点: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
附5.2.1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可以分为论道之文,论证之文和抒情之文。
11 欧阳修诗歌总体艺术特色是:风格以平淡为主,但含意深婉,脉络细密。( )sp13
考核知识点: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
附5.2.1
欧诗风格平易,核心是追求表达上的深入浅出和明白易懂,在构思上能立足人情物理写景叙事议论,不以感情的鲜明热烈取胜,而以思致的宽和通达见长,从而为说理的内容进入诗歌创造了新的表现方式。
12 梅尧臣以诗歌创作驰名,代表作有《城南感怀呈永叔》。( )sp15
考核知识点:
梅尧臣的诗歌创作
附5.2.2
《城南感怀呈永叔》为苏舜钦所作
13王安石其诗歌的成就总体上要超过散文,从内容上可分为4类:政治诗,怀古诗,咏怀诗,写景诗。( )sp16
考核知识点:
王安石的诗歌创作
附5.2.3(考核知识点详解)
王安石的诗歌成就总体上要比散文高,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政治诗,怀古诗,咏怀诗,写景诗。
14苏洵与两个儿子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代表作有《战国论》等。( )sp17
考核知识点: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得名于明代茅坤所编的《八大家文抄》,指的是唐宋时期八位在散文创作中取得很大成就的散文家,包括:。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曾巩。苏洵的代表作是《战国论》
15黄庭坚在思想上与苏轼接近,以道家为本位。( )sp18
考核知识点:
黄庭坚诗歌理论
附5.4.1(考核知识点详解)
黄庭坚的奉收儒家,又通融佛老。
16黄庭坚的文学主张,主要侧重在创作技巧方面,对宋诗的艺术作出了贡献。()sp19
考核知识点:
黄庭坚诗歌理论
附4.1(考核知识点详解)
黄庭坚以为诗做得不好,与作者读书不多和缺乏艺术技巧有关,于是提倡多读书,要以学问为诗。他主张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他力避常规的用滥了的俗典,注重对典故的改造和发挥,或取其一端生发开去,或将几个可沾联的典故溶为一炉,营造新的意境。
17元代方回又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为“三宗”,明确提出“一祖三宗”之说。( ) sp21
考核知识点:
一祖三宗
附4.2(考核知识点详解)
江西诗派的鼓吹者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倡导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他说的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陈师道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他的诗被称为“后山体”,与黄庭坚的“山谷体”并称,是典型的宋诗。陈与义虽名列三宗之位,可作诗并不株守江西诗派的成规,他才情颇高,能参透各
家而融会贯通,创造出“简斋体”诗的新风格。
18燕乐的风行,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词调。( )sp22
考核知识点:
词的产生与特点
附4.10.1
词的产生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词是在燕乐的基础上形成
19词体进入唐五代以后就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 ( )sp23
考核知识点:
词的产生与特点
附4.10.1
词体进入唐五代以后并没有一开始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以柔婉为美的审美规范。
20王禹偁的《点绛唇》虽说篇幅小,境界却颇为远大,是北宋初期词中的佳作。( ) sp24
考核知识点:
王禹偁的词创作
附5.1.1(考核知识点详解)
《点绛唇·感兴》是宋代词人王禹偁传世的唯一词作,收录于《全宋词》中。此词以清丽的笔触、沉郁而高旷的格调,即事即目,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物景色,并通过描绘江南雨景,寄寓了作者积极用世、渴望有所作为的政治理想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情怀。全词寓情于景,因情绘景,风格清丽,感情质朴,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词境,其影响及于两宋词家。
21晏殊、欧阳修、张先承袭了晚唐以来的婉约词风题材不外是花前樽下、儿女情长,风格旖旎柔靡,也没有开拓。( )sp25
考核知识点:
北宋早期的词创作
附5.1.3(考核知识点详解)
晏殊,欧阳修,张先承袭了晚唐以来的婉约词风,但也有新的开拓,题材上倾向于抒发自己的感情,增加了抒情的密度,风格于柔靡中见清丽。
2 2苏轼的词以其雄大的才力开创了新的境界与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文人词的面目。 ( ) sp25
考核知识点:
苏轼对于词的开拓
附5.3.4(考核知识点详解)
在苏轼之前,词为应歌的曲子词,以男女相思为主题,写花间词婉转绸缪之态,创为激越声调,发抒磊落纵横豪放之情怀,能充分表现作者的人格个性。苏轼改变了过去那种以歌妓口吻作词以便女声演唱的传统,把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并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题材,故苏祠多为感事之作。另外苏轼以诗为词,使得诗所反映的内容的扩大。
23晏殊的词主要受冯延巳的影响,语言清淡自然,以白描为主,不失精巧之美。 ( )sp26
考核知识点:
北宋早期的词创作
附5.1.3(考核知识点详解)
晏殊词言语清丽,写景抒情细腻,结构精巧。
24晏几道的词以写爱情为主,在深沉中露出奔放,在温柔中显示真率。在创作方式上以追忆为主要特色。( ) sp27
考核知识点:
晏几道的词创作
参见讲稿章节:第五编第五章第二节
附5.5.5(考核知识点详解)
晏几道字叔原,著有《小山词》世称“小晏”,小晏是位至情至性的性情中人,在亲历了一个显赫家住的逐步衰落之后,用词抒发生活中切身体验到的哀愁,有一种出于不能自己的真情实感。晏几道禀性孤介,不屑官场争斗,选择冶游来放纵自己的感情生命,又因了多情的气质,转而沉溺于醉,梦中。所以小山词常借梦境抒情,在缥缈幽微的梦境里,捕捉那更深,更细,更微妙的心灵颤动。晏几道的小山词,善于运用不同的构思方式表现相似的题材,多用情境互衬的手法,造语曲折深婉,浅处皆深,不露雕琢的痕迹。
25宋代前中期词的共同特色在体制上以小令、中调为主,长调也很多。( )sp28
考核知识点:
宋代前中期词的特色
附5.1.3(考核知识点详解)
宋代前中期词上承五代词风,在体制上以小令为主,偶有长调创作,题材上主要写男女相思,感伤离别,语言典雅精巧,清丽流畅,词风委婉细腻,含蓄温柔。
26柳永的词集名《乐章集》,存词200多首,堪称是宋代第一位专业词人。( )sp30
考核知识点:
柳永词的创作
附5.5.1(考核知识点详解)
柳永,词收于《乐章集》,柳永对于词内容的创新在于他把描写目光转向现实人生,在柳永的词里有都市的繁华,下层社会的歌妓;另一方面柳永的羁旅行役词不减唐人高处。柳永在词的体制,大量的创作慢词,语言通俗,时而夹杂市井俚语;音调优美,格律考究。
27柳永对词的艺术方面的贡献发展了慢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力,音调优美,格律考究。 ( )sp31
同上
28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其俗词上承敦煌词的传统,下启金元散曲谐俗语言风格的开端。
同上 ( )sp31
29北宋后期词作非常繁荣,主要是沿着柳永和苏轼开创的路子走的。( )sp32
考核知识点:
北宋后期的词创作
附5.5.3(考核知识点详解)
北宋词坛创作呈现出一个多样化的状态,并非主要沿着柳永和苏轼开创的路子走的。
30黄庭坚的词集名《山谷琴趣外篇》,一名《山谷词》,存词180多首。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 )sp33
考核知识点:
黄庭坚词创作
附4.1(考核知识点详解)
黄庭坚的山谷词,流传下来的约有一百八十余首,在北宋可称有影响的一家,当时有人将他与秦观并称为秦七黄九,山谷词有极纤浓,极俚俗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31秦观被后人称为“古今伤心人”。 ( )sp34
考核知识点:
秦观的词创作
附5.5.2(考核知识点详解)
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一变婉约为凄厉,秦观被称为“古今伤心人”。
32秦观词的艺术特色之一是擅长描绘凄迷感伤的意境,将外在之景与内在之情结合起来,极具艺术感染力。 ( )sp35
考核知识点:
秦观词的艺术特点
附5.5.2(考核知识点详解)
秦观是北宋后期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家,他的词把传统应歌之词难免的淫靡气息作了一番洗涤和净化,变病态的描写为真情的歌颂。秦词的婉约,多于融合情景处而得之,既不像苏词那样豪纵奔放,一泻千里,又不像柳词那样骫骳从俗,坦陈胸臆,而是讲究含蓄蕴藉,饶有情致,力求维护词体的本色,或者说维护词体的相对独立性,另外秦观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写景、抒情更为形象生动。秦词语言精美而平易,遣词典雅凝练,雅俗共赏。秦词的风格较弱,缺乏力量之美。
33张耒在《东山词集序》中概括贺铸词有盛丽、妖冶、幽洁、悲壮四种风格,总体上具备刚柔相济的特点。 ( )sp35
考核知识点:
贺铸词的艺术特点
附5.5.2(考核知识点详解)
贺铸在词的风格方面做了多方面探索,其风格有 幽雅,盛丽,奇崛,悲壮。
34周邦彦擅长用精致的语言和形式描写一般士人的情感,被后人誉为“结北开南”的重要人物。 ( )sp37
考核知识点:
周邦彦词的艺术特点
附5.5.3(考核知识点详解)
周邦彦发展了柳永以赋为词的铺叙手法,兼收秦词的柔软,贺词的艳丽,综合形成自己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周词善于体物言情,描摹物态,曲尽其妙;周词还具有语言流畅精美,声韵协律的长处,他善于融化前人的诗句入词;周邦彦妙解音律,工于倚声填词,不仅注重制腔造铺,播诸弦管,还讲究文字声律的清浊轻重,以四声入词,求谐于喉舌,用歌词自身的节奏变化体现燕乐乐音运动的旋律,以文字之声律应和乐曲的音调,达到了词与乐的完美结合。他被称为“结北开南”的重要人物。
35苏轼的思想特点是:主儒术而不迂腐,参佛老而不沉溺。( )sp38
考核知识点:
苏轼的思想
附5.3.4(考核知识点详解)
苏轼思想出入于儒释道,但都能做到一种通达的地步。
36苏轼的散文有两种,即论述文,叙事记游之文。 ( ) sp39
考核知识点:
苏轼的散文创作
附5.3.2
苏轼的散文有政论文,叙事记游文,小品文。
37苏轼的最大特色就是善于从自然中体悟人生哲理,如《和子由渑池怀旧》、《题西林壁》等。 ( )sp40
考核知识点:
苏轼的文学创作特点
附5.3.2
苏轼擅长说理,所以他的文学到处体现着理趣。
38苏轼的词风有两类即旷达风格和豪放风格。 ( )sp42
考核知识点:
苏轼的词创作
附5.3.4
苏轼的词风有旷达,豪放,婉约,清丽等,风格多样。
39陈与义是南宋前期诗坛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突破此江西诗派自成格局,被后人推为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 ( ) sp45
考核知识点:
陈与义的文学成就
附5.4.2(考核知识点详解)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南北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创作可以以南渡为届,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抒怀,咏物,唱和之类的作品,其中那些表现个人生活情趣的流连光景之作,词句明净,风格清新可喜。突破江西诗派的成规,自成一家,,被尊为江西诗派的一宗。
40南宋前中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即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均以诗歌擅名天下。其中杨万里影响最大。 ( )sp47
考核知识点:
中兴四大诗人
参见7.2
附7.2(考核知识点详解)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包括陆游,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是其中名气最大的。
41陆游的诗歌对偶工整,语言精致。 ( )sp52
考核知识点:
陆游的诗歌创作
附5.7.1
陆游的诗歌好对偶,语言精致。
42江湖诗派是指在南宋后期以江湖游士为主要成员,以献诗卖文为生活,主要成员有“四灵”、戴复古等。 ( )sp54
考核知识点:
江湖诗派
附5.9.2(考核知识点详解)
江湖诗派是南宋后期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派,因陈起刊刻的《江湖集》而得名。江湖是隐士布衣的栖游之地,江湖诗人大都是一些落第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登显禄者极少。江湖派诗人多效“四灵”之体,宗尚晚唐体的轻巧构思,他们多属意于苦吟,反对江西派运用古典成语的“资书以为诗”,要“捐诗以为诗”,所以尽量白描,以不用事为贵。
43汪元量的诗全面地记录了南宋覆灭和王室北迁的情景,具有高度的纪实性,被称为“宋亡之诗史” 。( )sp56
考核知识点:
汪元量诗歌的创作
附5.9.3(考核知识点详解)
从汪元量留存下来的全部作品看,他学的是江湖派,有时也借用些黄庭坚,陈师道的句式,但感情的表达要真挚沉痛得多,带有亡国人的血泪,当时就有人称他的诗为宋亡“史诗”。
44 李清照代表作《金石录后序》是以血泪写成的“史”作,堪称南北宋之交第一流的文艺性散文。 ( )sp58
考核知识点
《金石录后序》
附5.5.4
《金石录后序》是一篇带有作者自传性的散文,介绍了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的经过和《金石录》的内容与成书过程,回忆了婚后三十四年间的忧患得失,婉转曲折,细密详实,语言简洁流畅。这是一篇风格清新、词采俊逸的佳作,它的特点主要在一个“真”字,李清照把她对丈夫赵明诚的真挚而深婉的感情,倾注于行云流水般的文笔中,娓娓动人地叙述着自己的经历和衷曲,使读者随着她的欢欣而欢欣,随着她的悲切而悲切,心驰神往,掩卷凄然。
45理学家散文逐渐兴起。代表作家有朱熹、吕祖谦、陆九渊、叶适等。( )sp59
考核知识点:
南宋的理学家的散文
附5.9.3(考核知识点详解)
南宋中后期的理学家散文创作主要包括 朱熹,吕祖谦,陆九渊,叶适。
46南宋词坛开始成就最高的是朱敦儒,其次是李清照。( )sp63
考核知识点
南宋词坛
附5.5.4(考核知识点详解)
南宋词坛成就最高的时李清照。
47李清照的词主要就是写闺中之愁。( )sp63
考核知识点
李清照的词的内容
附5.5.4(考核知识点详解)
李清照的词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为写闺中之愁,后期都为家国之痛。
48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善于捕捉细小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自己难以言传的感受和情感上的微妙变化。( )sp63
考核知识点: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附5.5.4(考核知识点详解)
李清照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以为女词人,她的词作被称为易安体。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她发扬了柳词语句浅近的风格,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使“浅俗之语”为婉约词生辉添彩;李清照作词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绮靡,而是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故其“易安体”倜傥有丈夫气。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善于捕捉细小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自己难以言传的感受和情感上的微妙变化。李清照词在南宋初年即开始流传,并被宋人誉为南宋女词人之首。
49李清照的词在南宋初年即开始流传,并被宋人誉为南宋女词人之首。( )sp64
同上
50张孝祥是从苏轼到辛弃疾豪放词派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 )sp65
考核知识点
张孝祥
附5.6.4(考核知识点详解)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他是南宋初年促使词风转变的著名作家,他的词还长于借景抒情,除忧愤深广的作品外,颇多以清隽为宗的即景抒情之作,他善于用自然美景衬托情况胸襟,洒脱处似苏轼
51南宋后期主要是辛派词人和姜夔追随者。( )sp67
考核知识点
张孝祥
附5.8.3(考核知识点详解)
南宋后期词坛为辛派词人和姜夔追随者。
52辛弃疾的词主要有爱国词,闲适词,农村词和言情词。( )sp74
考核知识点:
辛弃疾词的内容
附5.6.2(考核知识点详解)
辛弃疾的词可分为爱国词,闲适词,农村词,艳情词。
53一般分为一剧四折一楔子,剧末附“题目正名”。四折戏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束来安排。( )yp9
考核知识点:
元杂剧的体制
附6.7.3(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杂剧又叫做北杂剧或北曲,因为它具有北方戏曲声腔特点,受“武夫马上之歌”的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是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在体制上四折一楔子,用北方曲调演唱,每剧一般只用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每折限用一种宫调,四折宫调不可重复。
54元杂剧每折只采用一种宫调,四折的宫调可以重复。每剧一般只用一人主唱,其他脚色只有说白。( )yp9
同上
55 关汉卿现存剧目68种,剧本18种。代表作为悲剧《窦娥冤》、喜剧《救风尘》、历史剧《单刀会》。 ( )yp11
考核知识点: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
附6.3.1(考核知识点详解)
关汉卿现存剧目68种,剧本18种。代表作为悲剧《窦娥冤》、喜剧《救风尘》、历史剧《单刀会》。
56关汉卿为本色派语言大师,此剧的语言既然质朴自然,又酣畅泼辣,体现其大师风格。名曲有第三折 [滚绣球]。( )yp14
考核知识点:
关汉卿的戏剧特色
附6.3.3
关汉卿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场面的冷热调剂,张弛交替。善于设置悬念。关汉卿既立足于戏剧语言性格化,对博彩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语言素材,包括谚语,俚语,成语,口头禅等,融合于作品中,形成一个自然真切,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关汉卿戏剧语言质朴自然,而非华丽修饰。关汉卿杂剧的最大特色是语言通俗。
57关汉卿杂剧最大的特色是善于塑造不同身份性格的鲜明人物形象。( )yp20
同上
58王实甫现存剧目11种,剧本3种,《西厢记》为其代表作。( )yp21
考核知识点:
关汉卿的戏剧特色
附6.2.3(考核知识点详解)
王实甫创作的杂剧十四种,但存留下来的仅《西厢记》,《丽堂春》,《破窑记》。
59《西厢记》结尾曲词:“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是该剧的点睛之笔( )yp24
考核知识点:
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
附6.2.3(考核知识点详解)
《西厢记》在最后喊出“愿普天下有请的都成了眷属”,是该剧的点睛之作。
60 《西厢记》突破一本四折的惯例,为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中各有小高潮,各本之间环环相扣。( )yp27
考核知识点:
王实甫《西厢记》的体制
附6.2.3(考核知识点详解)
《西厢记》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结构体制,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来叙写崔张的恋爱故事,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
61王实甫为元杂剧文采派的代表作家,其剧作语言被朱权的《太和正音谱》称为“如花间美人”( )yp28
考核知识点:
王实甫的语言特点
附6.2.3(考核知识点详解)
王实甫杂剧语言清丽,被朱权称为“花间美人”。
62 白朴,马致远和关汉卿以及王实甫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yp30
考核知识点:
元曲四大家
附6.2.3(考核知识点详解)
关郑白马为元曲四大家。
63 《梧桐雨》取材于白居易的叙事长诗《长恨歌》,写安史之乱中唐明皇与杨贵
妃的爱情故事()
考核知识点:
白朴《梧桐雨》
附 6.2.1(考核知识点详解)
《梧桐雨》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抒写了人世沧桑之感,语言清丽
风格哀婉。
64 《梧桐雨》的语言质朴自然,用以塑造大胆泼辣的李千金的形象。( )yp34
同上
65 《倩女离魂》取材唐代陈玄祐传奇小说《离魂记》。( )yp50
考核知识点:
《倩女离魂》中倩女的形象
附6.4.4(考核知识点详解)
《倩女离魂》是元代剧作家郑光祖的代表作,取材于陈玄祐的《离魂记》。倩女和王文举原为“指腹为婚”,只因王文举父母双亡,不曾成就这门亲事,但倩女始终爱着王文举,魂魄毅然随王文举而去,她敢于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己的幸福,在父母都不同意这门婚事的前提下,自己却要坚持,所以她有着沉重的精神负担。
66 《东堂老》曲词清丽华美,与郑光祖杂剧的风格比较接近。名曲为第二折的 [商调集贤宾]。( )yp56
考核知识点:
《东堂老》
附6.4.2(考核知识点详解)
《东堂老》是秦简夫的作品,语言质朴通俗。
67 散曲是在元代出现的新诗体,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形式。( )yp59
考核知识点:
散曲的概念
附6.5.1(考核知识点详解)
散曲是起源于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是在元代出现的一种新诗体。
68 元散曲的流派大致分为豪放与清丽两大流派。豪放派以张可久为首。( )yp60
考核知识点:
散曲的派别
附6.5.1(考核知识点详解)
散曲可分为豪放派和清丽派两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张养浩。
69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亦简称戏文,是宋元时用南方歌曲演唱的戏曲形式。( ) yp66
考核知识点:
南戏的体制
附6.7.3
南戏又称为南曲戏文,原是宋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它以出为单位,可十几出至几十出,第一出为副末开场介绍剧情,从第二出开始才是正戏。
以南方歌曲为主,有入声。曲词组织一般有引子、过曲、尾声。表演时不拘一格,有独唱,有对唱,还有轮唱和合唱,各类角色都能歌唱,谁上场就谁唱,脚色有生、旦、净、丑、末、杂。
70 元代前期诗人有被称为“元诗四家”的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 )y
p73
考核知识点:
元诗四家
附6.6.2(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代前期诗人有被称为“元诗四家”的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
71 章回体小说每一回的开场,大都没有诗或词,但每一回的结尾,必定有诗( )
mp14
★考核知识点:明代章回体小说
附3.3.1(考核知识点解释):
章回体小说的形式特征:章回体小说在形式上采用散韵结合的方式,保留着早期讲史的痕迹,其中散文是主体,韵文是过渡、装饰。韵文的安排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在全书的开场和收尾时,往往以一首诗或一首词作起或作结。其次,每一回的开场,大都没有诗或词,个别如《西游记》有几回是由一首诗或一首词引起。但每一回的结尾,大多有诗,通常是两句七言诗。第三,在正文中,受变文、鼓子词、话本的影响,也插入或多或少的诗词。
72 《金瓶梅》小说打破了单一性格色彩“扁平人物”旧套,出现了许多多色调的、立体的“圆形人物”。( )mp52
★考核知识点:《金瓶梅》
附3.6.3(考核知识点解释):
《金瓶梅》改变了人物的单一色调,基本上实现了从类型化人物到性格化人物的转变。小说打破了单一性格色彩“扁平人物”旧套,出现了许多多色调的、立体的“圆形人物”。
73 冯梦龙和凌濛初都是拟话本小说家的代表人物。其中冯梦龙的“二拍”成就很大。 ( )mp66
★考核知识点:明代拟话本小说
附3.8.2(考核知识点解释):
冯梦龙拟话本小说为《三言》,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74 明代杂剧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一楔子的程式,结构比较自由。( )mp67
★考核知识点:明代戏剧
附3.9.1(考核知识点解释):
明代杂剧形式的具体表现:首先,在结构上,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一楔子的程式,结构比较自由。其次,在曲调上,兼用南北曲。第三,演唱方式上,打破了元杂剧一个角色唱到底的模式,有时对唱,有时轮唱,有时合唱,显得比较自由。第四,明杂剧把题目正名提前到第一折前,也有的采用南戏中“副末开场”的形式介绍剧情。
75 朱有燉博学多才,擅长鼓琴,尤好杂剧,信奉道家思想,自称作杂剧十二种,现存二种。
★考核知识点:明代戏剧
附3.9.2(考核知识点解释):
朱权博学多才,擅长鼓琴,尤好杂剧,信奉道家思想,自称作杂剧十二种,现存二种。朱有燉作有杂剧三十一种,合集为《诚斋乐府》。
76 明中叶最负盛名的杂剧作家是徐渭。( )mp73
★考核知识点:明代戏剧
附3.9.2(考核知识点解释):
明中叶最负盛名的杂剧作家是徐渭,创作有《四声猿》。
77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表现了秋天的失落之梦。( )mp87
★考核知识点:《牡丹亭》
附3.10.2(考核知识点解释):
《牡丹亭》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由爱情的无比热爱和热情礼赞。
78 遗民诗歌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坚持民族气节,揭露清兵暴行,颂扬抗清英烈,寄托故国哀思。( )qp6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4.1.1(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初遗民诗歌的共同特点:能够坚持民族气节,揭露清兵暴行,颂扬抗清英烈,寄托故国哀思。
79 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都是清前期词派。( )qp15
★考核知识点:清代词
附4.2.1(考核知识点解释):
常州词派为清中后期的词派。
80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 )qp23
★考核知识点:清代散文
附4.3.2(考核知识点解释):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
判断题答案:
01-05 对对对错错 06-10 对对错对对 11-15 对错对错错 16-20 对对对错对
21-25 错对对对错 26-30 对对对错错 31-35 对对对对对 36-40 错对错对错
41-45 对错对对对 46-50 错错对对对 51-55 对对对错对 56-60 对错错对对
61-65 对错对错对 66-70 错对错对错 71-75 对对错对错 76-80 对错对错对
二、主观部分:
(一)、填空部分
宋词被称为“一代之文学”,词人与词作众多,风格总体上偏于艳科,特别讲究抒情性与音乐性,并形成 与 两大流派。
考核知识点
宋代词派
附5.1.1(考核知识点详解)
宋词被称为“一代之文学”,词人与词作众多,风格总体上偏于艳科,特别讲究抒情性与音乐性,并形成豪放与婉约两大流派。
第一编 宋代文学史
绪论:宋代文学概述 SP5
宋代 在思想内容上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总体风格是平易自然、流畅婉转。
考核知识点
宋代散文
附5.1.1(考核知识点详解)
宋代散文在思想内容上与现实政治关系密切,总体风格是平易自然,流畅婉转。
绪论:宋代文学概述 SP6
宋初诗歌的三大流派是 。
考核知识点:
宋初三体
附5.1.1(考核知识点详解)
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白体,昆体,晚唐体三派的分别
第一章北宋诗文
第一节 北宋初期诗文 SP7
白居易体的代表人物是 与 。
考核知识点:
白体,白体诗人
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白体,昆体,晚唐体三派的分别,白体因模仿白居易的诗作而得名,包括李昉,徐铉,王禹偁等
第一章北宋诗文
第一节 北宋初期诗文 SP7
贾岛、姚合体境界狭仄、语言工巧。代表人物是林逋、潘阆以及“九僧”。林逋的代表作是《 》。
考核知识点:
贾姚体,贾姚体诗人
贾姚体又名晚唐体,因模仿晚唐诗人贾岛,姚合而得名,代表诗人,林逋,潘阆,“九僧”等,林逋《山园小梅》。
第一章北宋诗文
第一节 北宋初期诗文 SP7
体绵密富丽,代表人物是杨亿、刘筠、钱惟演,其唱和诗集名《西昆酬唱集》
考核知识点:
李商隐体诗人的代表作
李商隐体又叫西昆体,宋初,杨亿奉命编写《历代君臣事迹》,其编写班子发起唱喝活动,后杨亿把唱和的诗歌进行整理,编成了《西昆酬唱集》。
第一章北宋诗文
第一节 北宋初期诗文 SP7
宋初散文分为两派,一派是 ,以柳开、穆修为代表,主张通过复兴古文来复兴儒道。一派是 ,以王禹偁为代表,主张在内容上“传道”与“明心”结合,艺术上讲究自由流畅、亦骈亦散的风格。
考核知识点:
宋初散文
附5.1.1(考核知识点详解)
宋初散文分为两派,一派是重道,以柳开、穆修为代表,主张通过复兴古文来复兴儒道。一派是重文,以王禹偁为代表,主张在内容上“传道”与“明心”结合,艺术上讲究自由流畅、亦骈亦散的风格。
第一章北宋诗文
第一节 北宋初期诗文 SP8
在文学上和政治上的先进性都主要是通过散文体现出来的。他的散文可分为三类:论道之文、论政之文、论政之文。
考核知识点:
欧阳修的散文创作
附5.2.1
欧阳修在文学上和政治上的先进性都是通过散文体现出来的,他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文学理论与政治主张。
第二节:欧阳修与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 SP11
与 并称“苏梅”,在诗文革新运动中,欧阳修的贡献主要在散文方面,而“苏梅”的贡献则主要在诗歌方面。后代学者称赞他们开创了宋诗的新格局。
考核知识点:
苏梅
附5.2.2(考核知识点详解)
苏舜钦和梅尧臣并称“苏梅”,在诗文革新运动中,欧阳修的贡献主要在散文方面,而“苏梅”的贡献则主要在诗歌方面。后代学者称赞他们开创了宋诗的新格局。
第三节: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 其他作家 SP14
王安石诗歌的成就总体上要超过散文,从内容上可分为4类: 诗,怀古诗,咏怀诗,写景诗。
考核知识点
王安石的诗歌创作
附5.2.3(考核知识点详解)
王安石其诗歌的成就总体上要超过散文,从内容上可分为4类:政治诗,怀古诗,咏怀诗,写景诗。
第三节: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 其他作家 SP16
“三苏”是指 、 、
考核知识点
三苏
附5.3.1(考核知识点详解)
三苏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
第三节: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 其他作家 SP17
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诗歌理论: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
考核知识点
黄庭坚
附4.1(考核知识点详解)
黄庭坚以为诗做得不好,与作者读书不多和缺乏艺术技巧有关,于是提倡多读书,要以学问为诗。他主张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他力避常规的用滥了的俗典,注重对典故的改造和发挥,或取其一端生发开去,或将几个可沾联的典故溶为一炉,营造新的意境。
第三节: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 其他作家 SP18
由于黄庭坚的诗歌在当时形成了很大的影响,许多诗人都追随他的诗风,逐渐形成了“ 诗派”。
考核知识点:
江西诗派
附5.4.1(考核知识点详解)
围绕着黄庭坚形成了江西诗派。
第三节: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 其他作家 SP20
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派宗社图》,首列 、陈师道、 三人,下附诗人20余人,江西诗派的名称由此而来。
考核知识点:
江西诗派
附5.4.1(考核知识点详解)
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派宗社图》,首列黄庭坚、陈师道 陈与义 三人,下附诗人20余人,江西诗派的名称由此而来。
第三节: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 其他作家 SP21
燕乐的风行,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词调。由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词在唐五代时期通常称“ ”或“曲子词”。
考核知识点:
词的产生与特点
词的产生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词是在燕乐的基础上形成了,词在唐五代时期常称为“曲子”或“曲子词”。
第二章 词的起源与北宋前期词
第一节 词的起源 SP22
词体进入晚唐五代以后,经文士的改造与加工而渐趋成熟;又经“花间鼻祖” 的创造和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煜的强化,进一步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
考核知识点:
词的起源
附4.10.2(考核知识点讲解)
词体进入晚唐五代以后,经文士的改造与加工而渐趋成熟;又经“花间鼻祖” 温庭筠的创造和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煜的强化,进一步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
第二章 词的起源与北宋前期词
第一节 词的起源 SP23
的词集名《珠玉集》,代表作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等。他的词主要受冯延巳的影响,语言清淡自然,以白描为主,不失精巧之美。
考核知识点:
晏殊的词创作
附5.1.3(考核知识点详解)
晏殊的词集名《珠玉集》,代表作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等。他的词主要受冯延巳的影响,语言清淡自然,以白描为主,不失精巧之美。
第二节 北宋前期词人 SP26
,字子野。生性浪漫。有“张三中”、“张三影”之称。词集名《张子野词》。
考核知识点:
张先的词创作
附5.1.3(考核知识点详解)
张先字子野。生性浪漫。有“张三中”、“张三影”之称。词集名《张子野词》。
第二节 北宋前期词人 SP26
是北宋前中期的文坛领袖。他的词主要受到冯延巳的影响。词集名《六一词》、《醉翁琴趣外篇》等,存词240多首。
考核知识点:
张先的词创作
附5.2.3(考核知识点详解)
欧阳修是北宋前中期的文坛领袖,他的词主要受到冯延巳的影响。词集名《六一词》、《醉翁琴趣外篇》等,存词240多首。
第二节 北宋前期词人 SP27
晏几道的词以写 为主题,在深沉中露出奔放,在温柔中显示真率。在创作方式上以追忆为主要特色。
考核知识点 :
晏几道
附5.5.2(考核知识点详解)
晏几道的词以写爱情为主题,在深沉中露出奔放,在温柔中显示真率,在创作方式上以追忆为主要特色
第二节 北宋前期词人 SP27
的词集名《乐章集》,存词200多首,堪称是宋代第一位专业词人。
考核知识点:
柳永的词作
附5.5.1(考核知识点详解)
柳永的词集名《乐章集》,存词200多首,堪称是宋代第一位专业词人。
第三节 柳永 SP30
更多地继承了民间词的传统,多写长调慢词,题材以市民生活为主,为宋词的长足发展开辟了道路。
考核知识点:
柳永的词作
附5.5.1(考核知识点详解)
柳永更多地继承了民间词的传统,多写长调慢词,题材以市民生活为主,为宋词的长足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三节 柳永 SP31
“苏门四学士” 、 、 、
考核知识点:
苏门四学士
附5.3.1(考核知识点详解)
苏门四学士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
第四节 北宋后期词人 SP33
年轻时即受到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赏识,他的一生也因为与苏轼的关系而沉浮不定,后人称他为“古之伤心人”。其词集名《淮海居士长短句》
考核知识点:
秦观的词创作
附5.5.2(考核知识点详解)
秦观年轻时即受到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赏识,他的一生也因为与苏轼的关系而沉浮不定,后人称他为“古之伤心人”。其词集名《淮海居士长短句》。
第四节 北宋后期词人 SP34
周邦彦的词集名《 》,一名《片玉词》。他擅长用精致的语言和形式描写一般士人的情感,但在艺术上,把北宋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被后人誉为“结北开南”的重要人物。
考核知识点:
周邦彦的词创作
附5.5.2(考核知识点详解)
周邦彦的词集名《清真集》一名《片玉词》。他擅长用精致的语言和形式描写一般士人的情感,但在艺术上,把北宋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被后人誉为“结北开南”的重要人物。
第四节
北宋后期词人 SP37
散文的主要风格是:自由畅达,随物赋形,也是北宋继柳永之后第二位对词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词人。
考核知识点
苏轼的散文
附5.3.2(考核知识点详解)
苏轼散文的主要风格是:自由畅达,随物赋形,也是北宋继柳永之后第二位对词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词人。
第三章 苏轼 SP40
苏轼的词被称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的词可分为三类: 、 、 苏轼词风可分三类: 、 、 。
考核知识点
苏轼的词
附5.3.2(考核知识点详解)
苏轼的词被称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的词可分为三类抒情词、咏物词、农村词,苏轼的词风可分为豪放风格、旷达风格、婉约风格。
第三节 苏轼的词 SP41
是南宋前期诗坛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他身为江西诗派的一员,却能突破此派的藩篱而自成格局,被后人推为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
考核知识点:
陈与义的文学成就
附5.4.2(考核知识点详解)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南北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创作可以以南渡为届,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抒怀,咏物,唱和之类的作品,其中那些表现个人生活情趣的流连光景之作,词句明净,风格清新可喜。突破江西诗派的成规,自成一家,,被尊为江西诗派的一宗。
第一节南宋初期诗歌 SP45
吕本中和曾几都是 诗派诗风转变的关键性人物,也是在南北宋诗风嬗变过中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诗人。
考核知识点:
吕本中和曾几
附5.4.2(考核知识点详解)
吕本中和曾几都是江西诗派诗风转变的关键性人物,也是在南北宋诗风嬗变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诗人。
第一节南宋初期诗歌 SP45
南宋中期诗坛再度出现繁荣的局面,被称为宋诗的中兴期,涌现出“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 、尤袤,形成了宋诗创作的第二个高峰。
考核知识点:
中兴四大诗人
附5.7.2(考核知识点详解)
中兴四大诗人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第二节南宋中期诗歌 SP47
所作诗歌构思新颖奇特,善于表现人物情态和稍纵即逝的场景;笔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活泼,风格爽朗轻快,被称为“诚斋体”。
考核知识点:
杨万里
附5.7.2(考核知识点详解)
杨万里所作诗歌构思新颖奇特,善于表现人物情态和稍纵即逝的场景,笔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活泼,风格爽朗轻快,被称为“诚斋体”。
第二节南宋中期诗歌 SP49
陆游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其诗集名《 》
考核知识点:
陆游
附5.7.2(考核知识点详解)
陆游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其诗集名《剑南诗稿》。
第二节南宋中期诗歌 SP51
的词,风格多样,既有表现忧愤之情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也有表现其精神气质的《卜算子》(驿外断桥边),还有表现自己爱情经历的《钗头风》(红酥手),等等。
考核知识点:
陆游的词
附5.7.2(考核知识点详解)
陆游的词风格多样,既有表现忧愤之情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也有表现其精神气质的《卜算子》(驿外断桥边),还有表现自己爱情经历的《钗头风》(红酥手),等等。
第二节南宋中期诗歌 SP51
“ ”是指南宋后期生长在浙江永嘉的四个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号灵秀;翁卷,字灵舒。
考核知识点:
永嘉四灵
附5.9.1(考核知识点详解)
永嘉四灵
是指南宋后期生长在浙江永嘉的四个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号灵秀;翁卷,字灵舒。
第三节南宋后期诗歌 SP53
诗派是指在南宋后期以江湖游士为主要成员,以献诗卖文为生活,基本上依附于权贵的一个文人群体,主要成员有刘克庄、戴复古等。
考核知识点:
江湖诗派
附5.9.1(考核知识点详解)
江湖诗派是指在南宋后期以江湖游士为主要成员,以献诗卖文为生活,基本上依附于权贵的一个文人群体,主要成员有刘克庄、戴复古等。
第三节南宋后期诗歌 SP54
是以民族英雄和爱国作家的双重身分出现在宋末文坛的,其诗多与时事密切结合,表现出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斗争意志,正气浩然,感人至深。
考核知识点:
文天祥的诗歌
附5.9.3(考核知识点详解)
文天祥是以民族英雄和爱国作家的双重身分出现在宋末文坛的,其诗多与时事密切结合,表现出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斗争意志,正气浩然,感人至深。
第三节南宋后期诗歌 SP56
南宋前期散文文坛的突出现象之一是论 之文与论 之文高度结合,成为散文创作的主要内容;突出现象之二是呼吁 与抨击 高度结合,成为散文创作重要主题。
考核知识点:
南宋的散文创作
附5.9.3(考核知识点详解)
南宋前期散文文坛的突出现象之一是论论政之文、 之文与论论兵之文 之文高度结合,成为散文创作的主要内容;突出现象之二是呼吁抗敌御侮与抨击 抨击卖国误国行径 高度结合,成为散文创作重要主题。
第一节 南宋前期散文 SP57
李清照的词集名《 》,存词40余首。她的词在情感上以“愁”为主.
考核知识点:
李清照的词作
附5.5.3(考核知识点详解)
李清照的词集名为《漱玉词》,存词40余首
第一节 南宋前期散文 SP63
李清照的词可以 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围绕自己的闺阁生活来写,以闺愁和夫妇别离之愁为主;后期词的“愁”情则以家国之思为主。
考核知识点:
李清照的词作
附5.5.3(考核知识点详解)
李清照的词可以《漱玉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围绕自己的闺阁生活来写,以闺愁和夫妇别离之愁为主;后期词的“愁”情则以家国之思为主。
第一节 南宋前期散文 SP64
南宋中期,伟大词人 的出现,标志着宋词的创作又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他完成了爱国豪放词思想与艺术的双重开拓和完美结合,开创了婉约词与豪放词分镳并驰、长期共存的新格局。
考核知识点:
辛弃疾的词作
附5.6.1(考核知识点详解)
南宋中期,伟大词人辛弃疾的出现,标志着宋词的创作又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他完成了爱国豪放词思想与艺术的双重开拓和完美结合,开创了婉约词与豪放词分镳并驰、长期共存的新格局。
第二节 南宋中后期词 SP66
是与辛弃疾双峰并峙的另一词坛领袖,他进一步深化词艺,增强了传统词体的思想意蕴与艺术表现力,使词坛走向新变,在他的影响下, 词派应运而生。
考核知识点:
姜夔的词作
附5.8.1(考核知识点详解)
姜夔是与辛弃疾双峰并峙的另一词坛领袖,他进一步深化词艺,增强了传统词体的思想意蕴与艺术表现力,使词坛走向新变,在他的影响下,格律词派应运而生。
第二节 南宋中后期词 SP67
南宋后期的词坛渐趋多样化,基本上是沿着辛弃疾和姜夔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并形成了两大创作阵营:一派是辛词的继承人刘克庄、 等,内容多感时伤世,情调则沉痛悲郁;另一派是姜词的追随者 、周密、王沂孙等,内容上多抒发凄凉怨情,情调上追求高雅脱俗。
考核知识点:
南宋后期的词作
附5.8.1(考核知识点详解)
南宋后期的词坛渐趋多样化,基本上是沿着辛弃疾和姜夔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并形成了两大创作阵营:一派是辛词的继承人刘克庄、文天祥 等,内容多感时伤世,情调则沉痛悲郁;另一派是姜词的追随者吴文英、周密、王沂孙等,内容上多抒发凄凉怨情,情调上追求高雅脱俗。
第二节 南宋中后期词 SP67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精通音乐,兼擅多艺,以词的成就最高,著有词集《 》,存词80余首。
考核知识点:
姜夔的词作
附5.8.1(考核知识点详解)
姜夔,著有词集《白石词》。
第二节 南宋中后期词 SP68
词的风格特点是“清空”,这一评价最初是由张炎提出的。
考核知识点:
姜夔词的清空
参见8.1
附8.1(考核知识点详解)
张炎《词源》拈出“清空”,“骚雅”作为白石词的总评,得到了后世多数人的赞同。
著有白石道人歌曲
第二节 南宋中后期词 SP68
的词风以密丽取胜,代表作有《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等。其词在艺术上注意锻炼字面,意旨幽深,结构跳荡。张炎曾拟之如“七宝楼台”。
考核知识点:
吴文英的词作
附5.8.2(考核知识点详解)
吴文英的词风以蜜丽取胜,代表作有《八声甘州》,《风入松》。
第二节 南宋中后期词 SP69
辛弃疾的词集名《 》,存词600余首。大致可分为三类: 、 、
考核知识点:
辛弃疾的词作
附5.6.2(考核知识点详解)
辛弃疾的词集名《《稼轩长短句》、,存词600余首。大致可分为三类:爱国词、农村词、闲适词与言情。
第四节 辛弃疾 SP74
元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元曲,元曲分 和 两种。
考核知识点:
元代文学
附6.1.1(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元曲,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
第二编 元代文学史
元代文学绪论 YP7
在元代南方还流行着另一种戏曲形式—— 。它是由南方语言和南方音乐组合而成的戏曲样式,最初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著名的南戏为高明的《 》。
考核知识点:
南戏
附6.7.3(考核知识点详解)
在元代南方还流行着另一种戏曲形式—— 南戏。它是由南方语言和南方音乐组合而成的戏曲样式,最初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著名的南戏为高明的《 琵琶记》。
第六章 宋元南戏 YP7
是元代出现的新诗体,分小令和套数两种。
考核知识点:
散曲
附6.5.1(考核知识点详解)
散曲是元代出现的新诗体,分小令和套数两种。
元代文学绪论 YP8
元杂剧剧本结构一般分为一剧四折一楔子,剧末附“ ”。
考核知识点:
元杂剧的体制
附6.2.1(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杂剧剧本结构一般分为一剧四折一楔子,剧末附“题目正名”。
元代文学绪论 YP8
元杂剧角色分为 、 、 、 四大行当。
考核知识点:
元杂剧的体制
附6.2.1(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四大行当。
元代文学绪论 YP9
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为元代剧坛的领袖。代表作为悲剧《 》、喜剧《救风尘》、历史剧《 》。
考核知识点:
元杂剧的体制
附6.2.1(考核知识点详解)
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为元代剧坛的领袖。代表作为悲剧《 窦娥冤》、喜剧《救风尘》、历史剧《单刀会》。
第一章 关汉卿 YP11
《西厢记》运用“ ”法,充分展开情节,刻划人物,指在情节描写中认真地搓那、辗开,把很简单的剧情也写出寻人耐味的好戏来。如《前候》、《闹简》等折。
考核知识点:
《西厢记》的体制
附6.2.3(考核知识点详解)
《西厢记》运用那辗法,充分展开情节,刻划人物,指在情节描写中认真地搓那、辗开,把很简单的剧情也写出寻人耐味的好戏来。如《前候》、《闹简》等折。
第二章王实甫与西厢记
第四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 YP28
《西厢记》杂剧与明代的《 》、清代的《 》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中三大爱情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地位。
考核知识点:
《西厢记》
附6.2.3(考核知识点详解)
《西厢记》杂剧与明代的《牡丹亭》、清代的《红楼梦》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中三大爱情作品,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地位。
第四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 YP29
“元曲四大家” 、 、 、
考核知识点:
元曲四大家
附6.2.3(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曲四大家:白朴、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第三章 元代前期剧坛
第三章 元代前期剧坛 YP30
《 》是一部历史剧,写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
考核知识点:
《汉宫秋》的对于历史的新改造
附6.2.2(考核知识点详解)
《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是马致远最著名的历史剧。
第三章 元代前期剧坛
第三章 元代前期剧坛 YP40
《 》取材唐代陈玄祐传奇小说《离魂记》。
考核知识点:
《倩女离魂》
附6.4.4(考核知识点详解)
《倩女离魂》是元代剧作家郑光祖的代表作,取材于陈玄祐的《离魂记》。
第四章 元代后期剧坛 YP50
第一节 郑光祖和《倩女离魂》
是在元代出现的新诗体,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形式,因多用北方歌曲演唱,也叫北曲。
考核知识点:
散曲的形成
附6.5.1
散曲作为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它是在宋词,诸宫调,北方民歌基础上形成的。
第五章 元代散曲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体制特点 YP59
元散曲的流派大致分为豪放与清丽两大流派。豪放派以 为首,其他作家有 、贯云石等。清丽派以 为首,其他作家有白朴、乔吉等。
考核知识点:
散曲的流派
附6.5.1
元散曲的流派大致分为豪放与清丽两大流派。豪放派以马致远为首,其他作家有贯云石等。清丽派以 张可久 为首,其他作家有白朴、乔吉等。
第五章 元代散曲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体制特点 YP60
元散曲前期的创作中心在大都,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王和卿、马致远、白朴、卢挚、张养浩等,以 的成就为高。元散曲的后期创作中心在杭州,主要作家有张可久、乔吉、贯云石、睢景臣等,以 的成就为突出。
考核知识点:
散曲的创作
附6.5.1(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散曲前期的创作中心在大都,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王和卿、马致远、白朴、卢挚、张养浩等,以马致远的成就为高。元散曲的后期创作中心在杭州,主要作家有张可久、乔吉、贯云石、睢景臣等,以张可久的成就为突出。
第五章 元代散曲
第一节 散曲的兴起和体制特点 YP61
在元代被誉为“曲状元”,有散曲集《 》。
考核知识点
马致远的散曲创作
附6.2.2(考核知识点详解)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他在梨园享有盛誉,被称为“曲状元”,有散曲集《东篱乐府》。
第二节 元代前期散曲 YP62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为《 》,被称为“秋思之祖”。
考核知识点
马致远的散曲创作
附6.2.2(考核知识点详解)
马致远的小令名作为《 天净沙 秋思 》,被称为“秋思之祖”。
第二节 元代前期散曲 YP62
,字伯远,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他与马致远被誉为“元曲双璧”。有散曲集《小山乐府》。
考核知识点
张可九的散曲创作
附6.5.2(考核知识点详解)
张可九字伯远,号小山,庆元(今浙江宁波)人。他与马致远被誉为“元曲双璧”。有散曲集《小山乐府》。
第三节 元代后期散曲 YP64
是南曲戏文的简称,亦简称戏文,是宋元时用南方歌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它最初流行于浙东温州(永嘉)等地,故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考核知识点:
南戏的体制
附6.7.3
南戏又称为南曲戏文,原是宋以来南方浙,闽一带用村坊小曲演唱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技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它以出为单位,可十几出至几十出,第一出为副末开场介绍剧情,从第二出开始才是正戏。
以南方歌曲为主,有入声。曲词组织一般有引子、过曲、尾声。表演时不拘一格,有独唱,有对唱,还有轮唱和合唱,各类角色都能歌唱,谁上场就谁唱,脚色有生、旦、净、丑、末、杂。
第六章 宋元南戏
第一节 南戏的概述及其体制 YP66
为元代最杰出的少数民族诗人,诗作题材广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考核知识点:
萨都剌
附6.6.3(考核知识点详解)
萨都剌,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人。萨都剌身上还保持着本民族的性格气质,常自称为“北人”。可他长期受汉文化的熏陶,后半生又生活在山水明丽的江南,其感情既有热烈豪放的一面,也有清婉细腻的一面,两个方面的融合,使他的诗词作品具有清新俊逸的风格特征。萨都剌还写了一些以宫廷生活为题材的宫词和格调与宫调相近的丽情乐府,统称为艳体诗。萨都剌的宫词以清丽清婉取胜。有的写生活在宫殿里的女性的无聊和空虚,将“宫怨”寓于绮丽景致的描写中,有讽刺的意味。
第三节、萨都剌的诗和词 YP70
在美学风格上,清代诗歌鲜明地表现出清代审美思潮中 和 这两大潮流的特色。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4.1.1(考核知识点解释):在美学风格上,清代诗歌鲜明地表现出清代审美思潮中重实和感伤这两大潮流的特色。
第四编:清代文学史
清代文学绪论 QP7
67.清初诗人依对清政权的态度不同,可分为 诗人和 诗人两类。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4.1.1(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初诗人可分为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种。
清代文学绪论 QP8
68.真正主宰清初诗坛的是入清后入仕的诗人钱谦益、吴伟业和被称为“南施北宋”的 和 。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4.1.2(考核知识点解释):
真正主宰清初诗坛的是入清后入仕的诗人钱谦益、吴伟业和被称为“南施北宋”的施闰章和宋琬。
第二节 清初入仕诗人 QP8
69. 从司空图和严羽的“妙悟”说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说法中找到了诗歌的真谛所在,提出了影响一代诗人的“ 说”。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4.1.3(考核知识点解释):
王士禛从司空图和严羽的“妙悟”说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说法中找到了诗歌的真谛所在,提出了影响一代诗人的“神韵说”。
第三节 王士禛与清前期其他诗人 QP10
70.所谓“ 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4.1.4(考核知识点解释):
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
第四节:清中期宗法唐、宋的诗歌流派 SP11
71.翁方纲认为神韵说失之空泛,格调说的毛病则在于食古不化。所以他提出“ 说”对二者加以匡正。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4.1.4(考核知识点解释):
翁方纲认为神韵说失之空泛,格调说的毛病则在于食古不化。所以他提出“肌理说”对二者加以匡正。
第四节:清中期宗法唐、宋的诗歌流派 QP12
72.真正与宗唐、宗宋诗派相对,能够继承晚明以来的主情传统,对“道统”文学观发起进攻的是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 诗派。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4.1.5(考核知识点解释):
真正与宗唐、宗宋诗派相对,能够继承晚明以来的主情传统,对“道统”文学观发起进攻的是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
第五节 袁枚与性灵诗派 QP12
73.真正廓清遗习,开创清代词坛风气的却是以陈维崧为首的 派和以朱彝尊为首的 派,以及自成一家的 。
★考核知识点:清代词
附4.2.1(考核知识点解释):
真正廓清遗习,开创清代词坛风气的却是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派和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派,以及自成一家的纳兰性德。
第二章 清代词
第一节:阳羡派、浙西派及清初词坛 QP16
74. 对词坛的贡献主要在词论。他不仅强调词的社会功能,而且主张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
★考核知识点:清代词
附4.2.2(考核知识点解释):
周济对词坛的贡献主要在词论。他不仅强调词的社会功能,而且主张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
第二节:常州派与清中叶词坛 QP19
75.清初散文作家可分为两派:一以清初启蒙主义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代表;称为 。另一派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称为 。
★考核知识点:清代散文
附4.3.1(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初散文作家可分为两派:一以清初启蒙主义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代表;称为学人之文。另一派以侯方域、魏禧、汪琬为代表,称为文人之文。
第三章 清代散文与骈文
第三章 清代散文与骈文 QP21
76.“文人之文”的三位作家 、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
★考核知识点:清代散文
附4.3.1(考核知识点解释):
“文人之文”的三位作家侯方域 、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
第一节:清初散文 QP21
77. 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考核知识点:清代散文
附4.3.2(考核知识点解释):
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第二节: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 QP23
78.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 ”二字。
★考核知识点:清代散文
附4.3.2(考核知识点解释):
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
第二节: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 QP23
79. 不仅发展了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且还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桐城派散文体系,他门下的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号称“四大弟子”。
★考核知识点:清代散文
附4.3.2(考核知识点解释):
姚鼐不仅发展了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且还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桐城派散文体系,他门下的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号称“四大弟子”。
第二节:桐城派与清代中期散文 QP25
80.嘉庆年间,当桐城派极盛之际,恽敬和张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又对桐城派的理论作了一些修正,也产生一定影响。因二人及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所以被称为“ 派”。
★考核知识点:清代散文
附4.3.2(考核知识点解释):
嘉庆年间,当桐城派极盛之际,恽敬和张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又对桐城派的理论作了一些修正,也产生一定影响。因二人及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所以被称为“阳湖派”。
填空题答案:
婉约 豪放
散文
白居易体 贾岛、姚合体 李商隐体
徐铉 王禹偁
《山园小梅》
李商隐体
重道的一派 重文的一派
欧阳修
梅尧臣与苏舜钦
政治
苏洵、苏轼、苏辙
黄庭坚
江西诗派
黄庭坚、陈与义
曲子
温庭筠
晏殊
张先
欧阳修
爱情
柳永
柳永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
秦观
清真集
苏轼
抒情词、咏物词、农村词
豪放风格、旷达风格、婉约风格
陈与义
江西诗派
陆游、范成大
杨万里
剑南诗稿
陆游
四灵诗人
江湖诗派
文天祥
论政之文、论兵之文
抗敌御侮、抨击卖国误国行径
漱玉词
北宋南渡
辛弃疾
姜夔、格律词派
文天祥、吴文英
白石道人歌曲
姜夔
吴文英
《稼轩长短句》、爱国词、农村词、闲适词与言情词
杂剧和散曲
南戏、琵琶记
散曲
题目正名
旦、末、净、杂
窦娥冤、单刀会
“那辗”
牡丹亭、红楼梦
白朴、马致远、关汉卿、郑光祖
汉宫秋
倩女离魂
散曲
马致远、张可久
马致远、张可久
马致远、《东篱乐府》
天净沙·秋思
张可久
南戏
萨都剌
重实和感伤
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
施闰章和宋琬
王士禛、神韵说
格调说
肌理说
性灵诗派
阳羡派、浙西派、纳兰性德
周济
学人之文、文人之文
侯方域
桐城
义理
姚鼐
阳湖派
(二)、名词解释
第一编宋代
三苏
考核知识点
三苏
附1.3(考核知识点详解)
苏洵与两个儿子苏轼、苏辙
唐宋八大家
考核知识点
唐宋八大家
附1.3(考核知识点详解)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江西诗派
考核知识点
江西诗派
由于黄庭坚的诗歌在当时形成了很大的影响,许多诗人都追随他的诗风,逐渐形成了“江西诗派”。 南宋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派宗社图》,首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下附诗人20余人,江西诗派的名称由此而来。
曲子词
考核知识点
曲子词
附2.1(考核知识点详解)
燕乐的风行,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词调。由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词在唐五代时期通常称“曲子”或“曲子词”。
花间集
考核知识点
花间集
附2.1(考核知识点详解)
《花间集》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词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本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
乐章集
考核知识点
柳永的词集
附2.3(考核知识点详解)
柳永的词集名《乐章集》,存词200多首,堪称是宋代第一位专业词人。
清真集
考核知识点
清真集
附2.4(考核知识点详解)
周邦彦的词集名《清真集》,一名《片玉词》,存词200余首。他的词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反而抽掉了柳永词中的市民情趣,擅长用精致的语言和形式描写一般士人的情感,但在艺术上,把北宋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被后人誉为“结北开南”的重要人物。
中兴四大诗人
考核知识点
四大中兴诗人
附3.2(考核知识点详解)
南宋中期诗坛再度出现繁荣的局面,被称为宋诗的中兴期,涌现出“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形成了宋诗创作的第二个高峰。这些作家几乎都从学江西诗法入手,但最终又都能从根本上摆脱江西诗派的束缚,各具独创精神,均能自成体格,打开了宋诗的新局面。
漱玉词
考核知识点
漱玉词
附4.1(考核知识点详解)
李清照的词集名《漱玉词》,存词40余首。她的词在情感上以“愁”为主,可以北宋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围绕自己的闺阁生活来写,以闺愁和夫妇别离之愁为主;后期词的“愁”情则以家国之思为主。
稼轩长短句
考核知识点
稼轩长短句
附4.4(考核知识点详解)
辛弃疾的词集名《稼轩长短句》,存词600余首。大致可分为三类:
(1)爱国词。(2)农村词。(3)闲适词与言情词。辛弃疾词的内容虽有差别,但都贯串着爱国主义的英雄情怀。
11、江湖诗派
考核知识点
江湖诗派
附3.3(考核知识点详解)
江湖诗派是指在南宋后期以江湖游士为主要成员,以献诗卖文为生活,基本上依附于权贵的一个文人群体,主要成员有范成大、戴复古等。
杭州书商陈起于1225年把以江湖诗人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汇刻为《江湖集》,江湖诗派因而得名。他们的诗歌题材以平民生活和世俗人情为主,风格率真自然,感情直露。
第二编元代
12.散曲
考核知识点
散曲
附:绪论
散曲是元代出现的新诗体,分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是单支曲,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宫调相同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也称套数、散套。
13.南戏
考核知识点
南戏
附绪论二
在元代南方还流行着另一种戏曲形式——南戏。它是由南方语言和南方音乐组合而成的戏曲样式,最初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著名的南戏为高明的《琵琶记》。
14.关汉卿
考核知识点
关汉卿
附1.1(考核知识点详解)
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为元代剧坛的领袖。关汉卿现存剧目68种,剧本18种。代表作为悲剧《窦娥冤》、喜剧《救风尘》、历史剧《单刀会》。
15、西厢记
考核知识点
《西厢记》
附2.2(考核知识点详解)
王实甫代表作,吸收了《蝶恋花鼓子词》同情莺莺悲剧命运的观点,借鉴了《西厢记诸宫调》改负心人张生为痴情种的写法,将崔、张故事由一个始乱终弃的悲剧改为青年男女的自主婚姻战胜封建礼教的喜剧,从主题思想到人物性格都有重大突破,成为一部爱情戏的杰作。
16、元曲四大家
考核知识点
元曲四大家
附3.1(考核知识点详解)
白朴与马致远是元代前期剧坛地位仅次于关汉卿和王实甫的重要杂剧作家,与关汉卿和元代后期杂剧作家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17、琵琶记
考核知识点
《琵琶记》
附6.2(考核知识点详解)
南戏、高明作。《琵琶记》取材宋代南戏《赵贞女蔡二郎》,但从主题到人物都有重大改造,将蔡伯喈弃亲背妇的负心故事,改变为蔡伯喈全忠全孝、大团圆结局的故事,宣传“忠孝节烈”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18、元诗四家
考核知识点
元诗四家
参见讲稿章节:第七章第一节
附7.1(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后期诗人有被称为“元诗四家”的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
第三编明代
19、台阁体
★考核知识点:台阁体
附1.1(考核知识点解释):
明前期诗文,从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风行的是以“三杨”(杨荣、杨敷、杨士奇)为代表的“台阁体”的创作。内容大多为应制、颂圣或应酬、题赠之作。形式上工丽华贵,缺乏实际内容。
20、唐宋派
★考核知识点:唐宋派
附1.2(考核知识点解释):
嘉靖年间,文坛上又有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唐宋派从学秦汉转为学唐宋,是要借与当时距离不远的唐宋名家比较通顺的文风,写出自己的个性,因此,他们的创作中也较多表现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富有感情色彩的篇章。
21、晚明小品文
★考核知识点:小品文
附1.3(考核知识点解释):
晚明小品文代表了晚明散文所具有的时代特色。代表人物除公安派、竟陵派而外,还有张岱、王思任等人。晚明小品文内容题材上的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
22、童心说
★考核知识点:童心说
附1.3(考核知识点解释):
李贽是晚明文学的重要人物。在文学思想上,他提出了“童心说”,“童心”就是真心,就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和文学观念相一致,李贽的文学作品也均能直抒胸臆,流畅自然,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23、公安派
★考核知识点:唐宋派
附1.3(考核知识点解释):
公安派是晚明文学的重要派别,其首要人物袁宏道明确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他们的作品也能打破传统诗文的陈规陋习,注重有感而发,清新流畅。
24、章回小说
★考核知识点:章回小说
附2.1(考核知识点解释):
章回小说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体裁。它是在民间说话艺术中讲史一家中发展演变而来的。每次讲说前,艺人们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就是回目的来源。后来的长篇小说普遍采用了这样的体制。
25、拟话本
★考核知识点:拟话本小说
附7.1(考核知识点解释):
从明代开始,由过去供艺人讲述的底本变而为社会上普通读者的案头阅读物,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这就是后来人们通常所说的“拟话本”,或“拟宋市人小说”。
26、三言二拍
★考核知识点:三言二拍
附7.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作者为明代冯梦龙。“二拍”则是中国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
27、明代传奇
★考核知识点:明传奇
附8.1(考核知识点解释):
明代传奇是指在宋元南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
28、四声猿
★考核知识点:明代戏剧
附8.2(考核知识点解释):
明中叶最负盛名的杂剧作家是徐渭。他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杂剧《四声猿》。《四声猿》是《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玉禅师》四个杂剧的合称。
29、临川四梦
★考核知识点:明代戏剧
附9.1(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归隐临川期间,汤显祖先后创作了《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连同以前所写的《紫钗记》,合称为“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
30、四大声腔
★考核知识点:明代戏剧
参见讲稿章节:第八章第一节
附8.1(考核知识点解释):
明代嘉靖年间,已经有了所谓“四大声腔”。它们是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弋阳腔和昆山腔。
第四编清代
31、神韵说
★考核知识点:神韵说
附1.3(考核知识点解释):
王士禛从司空图和严羽的“妙悟”说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说法中找到了诗歌的真谛所在,提出了影响一代诗人的“神韵说”。• 所谓“神韵说”就是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性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而更多地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更加强调诗歌排闲解愁的消遣娱乐功能。
32、格调说
★考核知识点:格调说
附1.3(考核知识点解释):
沈德潜与王士禛同样师法唐诗,但他有感于王士禛“神韵说”内容上的空疏和把握上的虚无缥缈,所以提出诗歌中的“格调说”加以匡正。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
33、桐城派
★考核知识点:桐城派
附3.2(考核知识点解释):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34、清初遗民诗人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1.1(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初诗人依对清政权的态度不同,可分为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两类诗人由于处境和心态不同,其诗歌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遗民诗人保持民族气节,对明末清初的战乱和民生疾苦铭刻在心,发之为诗,因而在他们的诗中自然流露出关注现实的重实倾向;遗民诗歌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坚持民族气节,揭露清兵暴行,颂扬抗清英烈,寄托故国哀思。
与明末诗歌相比,他们的诗歌显然有回归诗骚和汉魏风骨传统的趋向,表现出诗歌服务于社会的道统文学观念。其代表人物为顾炎武、吴嘉纪和屈大均。还有王夫之、黄宗羲、阎尔索、钱澄之、杜濬、陈恭尹、归庄等人也可被称为“遗民诗人”。
35、性灵诗派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1.5(考核知识点解释):
真正与宗唐、宗宋诗派相对,能够继承晚明以来的主情传统,对“道统”文学观发起进攻的是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袁枚的文学主张是晚明公安派思想的重振和延续,但在创作实践方面却取得了比公安派更大的成就。公安派的创作实绩主要体现在小品散文方面,而以袁枚为首的性灵派的成就却主要为诗歌。他的近体诗成就较高,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他的诗构思新颖,笔调轻灵,婉转玲珑,变化多姿。
36、常州派
★考核知识点:清代词
附2.2(考核知识点解释):
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寄托比兴。
属于常州词派的作家还有张琦、董士锡、周之琦、周济等人。其中影响较大是周济。
37、清代才学小说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代中期以来,随着考据学的兴盛,出现许多炫耀学问,以才学见长的小说。这些小说的创作意图主要是炫耀学问,因此作者往往不把思想意图放在重要位置。这就使得这些小说在内容上没有相对统一的倾向。其中有的虽然追奇猎异,却能够反映和揭露一定的现实问题,如《镜花缘》、《蟫史》;有的则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功名利禄和因果报应,如《野叟曝言》、《燕山外史》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镜花缘》。
38、聊斋志异
★考核知识点:《聊斋志异》
附5(考核知识点解释):
《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作 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主要描写鬼狐怪异故事。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之巅峰。
39、南洪北孔
★考核知识点:清代戏剧
附8.1(考核知识点解释):
“南洪北孔”的历史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40、一人永占
★考核知识点:清代戏剧
附8.2(考核知识点解释):
李玉撰有传奇三十余种,今存十八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号称“一人永占”的《一笠庵四种曲》,包括《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三)简答题
宋代文学史
简答宋初诗歌的三大流派及其基本特色?
考核知识点
宋初三体的特色
附5.1.1(考核知识点详解)
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白体,昆体,晚唐体三派的分别。李昉等宋初白体诗人倡导学习的是白居易后期的唱和诗,多反映官场生活的应酬,消遣之作,流连光景,吟玩情形,依韵相酬,属对工切而浅近刻露,圆熟平易。
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是以杨亿为首的17位宋初馆阁文臣互相唱和、点缀升平的诗歌总集,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它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艺术上大多师法晚唐诗人李商隐,片面发展了李商隐追求形式美的倾向,其诗雕润密丽、音调铿锵、辞藻华丽、声律和谐、对仗工整,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但是从总体上看,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诗歌思想内容贫乏空虚,脱离社会现实,缺乏真情实感。
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代表诗人”九僧”,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潘阆、魏野、林逋等隐士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句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
简答宋代前中期词的共同特色?
考核知识点
宋代前中期词的共同特色
附5.2.1(考核知识点详解)
北宋词坛是小令,慢词同时并存的阶段。当时小令的作者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他们继承南塘词风,把文人词更加美化,深化,其个人抒情之作,致力于提高令词的风格,一些词寓以诗人句法,显示出诗宋词而不是南唐词。
简答柳永对词的内容及艺术方面的贡献?
考核知识点:
柳永词的艺术成就
参见讲义2.3
附2.3(考核知识点详解)
柳永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大量的填写慢词,奠定了长调的形式和体制;由于柳永长期混迹于市井中,有人认为他的词是民间的不是士大夫的,虽然未必尽然,但柳词确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所以他词中有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柳永词的语言雅俗共赏,他融合了大量的口语,俚语入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就是很好的写照,另外柳永还以赋为词,善于融合曲词和辞赋的长处。
简答苏轼词在内容及风格方面的突破?
考核知识点
苏轼词在对于词的创新
附5.3.2(考核知识点详解)
在苏轼之前,词为应歌的曲子词,以男女相思为主题,写花间词婉转绸缪之态,创为激越声调,发抒磊落纵横豪放之情怀,能充分表现作者的人格个性。苏轼改变了过去那种以歌妓口吻作词以便女声演唱的传统,把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并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题材,故苏祠多为感事之作。另外苏轼以诗为词,使得诗所反映的内容的扩大。
简答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考核知识点
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附5.7.1(考核知识点详解)
陆游的诗既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又具有浪漫主义的色调,是二者的完美结合。他的诗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南宋社会的生活面貌,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被称为一代“诗史”,这方面他主要是继承了杜诗的现实精神,但在反映现实的手法上,他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重情节画面,而是把事实压缩在极其精炼的诗句内,着重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同时他又常常通过奇丽的梦境和幻想来表达爱国情思,极力突出诗人的自我形象,情感炽热,神采飞扬,被称为“小太白”,与李白的浪漫气息相当接近,但陆诗的想象和梦幻中的内容,都与抗金复国的理想有关,具有一种悲壮、崇高之美,比李白的诗具有更为坚实的现实基础、更为充实的社会内涵、更为强烈的战斗精神。
陆游广泛师法前人,兼容多样风格,杜甫之沉郁顿挫与李白之飘逸奔放对其影响尤大,他善于把这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有机地熔为一炉,并铸造成自己的独特诗风:既沉郁悲壮,又恢宏雄放。
陆游的诗无体不备,各体皆工,尤其擅长七言诗的创作,七古、七律和七绝的成就都很高。其七古诗内蕴丰富,气象阔大,“看似华藻,实则雅洁;看似奔放,实则谨严”,最能代表陆诗的特色。其七律诗对仗工整,使事熨贴,气格高昂,意境警拔,在南宋当推第一。其七绝诗笔致流转,富于神韵,颇具唐人风味。
陆游诗的语言不拘一格,爱国诗多雄壮豪放语,农村诗多平淡古朴语,闲适、田园诗多清新精致语,但这些诗的语言又具有共同的特色,即明朗晓畅,精炼自然。
简答朱熹散文的艺术特色?
考核知识点
朱熹的散文艺术特色
附5.5.2(考核知识点详解)
在朱熹的散文中比较富于文学意味的有三类一以写景为主包括游记、亭台记等二以记人为主包括墓志、行状中的片断及记人物言行的短文等三以抒情为主包括序跋、书札等。他的散文写得既平正周详又简练明快是宋代理学家中成就最高的。
简答苏轼词与辛弃疾词在艺术特点上的异同?
考核知识点
苏辛词的异同
附5.5.2(考核知识点详解)
苏轼和苏轼都是宋词史上的重要作家,二人都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但二人艺术特点还相同中存在着不同。苏轼以诗为词极大的拓展了词境,辛弃疾以文为词带来了词体的大解放;苏轼的词风有清旷,豪放,婉约;辛弃疾的词于豪放之中带有愤慨;苏词的语言文雅,带有士大夫的气质,辛弃疾词语言风格多样,有通俗化的一面。
元代文学史
8、简答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考核知识点:
元杂剧的体制
附6.7.3(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杂剧又叫做北杂剧或北曲,因为它具有北方戏曲声腔特点,受“武夫马上之歌”的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是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在体制上四折一楔子,用北方曲调演唱,每剧一般只用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每折限用一种宫调,四折宫调不可重复。
简答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考核知识点:
关汉卿的杂剧成就
附6.3.3
关汉卿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入戏”,注意处理戏剧冲突的节奏,注意场面的冷热调剂,张弛交替。善于设置悬念。关汉卿既立足于戏剧语言性格化,对博彩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语言素材,包括谚语,俚语,成语,口头禅等,融合于作品中,形成一个自然真切,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关汉卿戏剧语言质朴自然,而非华丽修饰。
简要介绍《西厢记》的故事创作源流?
考核知识点:
《西厢记》的故事演变
附6.2.3(考核知识点详解)
《西厢记》的故事是从唐代元稹《会真记》,金元《蝶恋花鼓子词》,董解元《西厢记》演化而来,在主题上由一个始乱终弃的悲剧改为战胜封建礼教的喜剧,人物形象上把张生的始乱终弃改为至死不渝,热情的歌颂男女之间的自由恋情,同情女性的社会地位。
简答《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
考核知识点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
附6.2.3(考核知识点详解)
《西厢记》从两条线索来展开剧情,一条是张生,莺莺的自由恋爱与老夫人恪守世族观念和封建礼教的矛盾,另一条是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性格冲突;《西厢记》还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结构体制,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来叙写崔张的恋爱故事,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西厢记》善于塑造心理丰富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除了塑造出性格鲜明,令人喜爱的人物形象之外,《西厢记》在关目的设置,语言运用的技巧等方面,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人物语言都是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的,形成了抒情诗般的歌唱语言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语言,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
12.简答白朴《梧桐雨》的艺术特色?
考核知识点
《梧桐雨》的艺术特色
附6.2.1(考核知识点详解)
《梧桐雨》直接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但基本思想倾向和意境情调,均与原作有很大不同。《长恨歌》在涉及李隆基和杨玉环关系时,有意掩盖了李隆基夺儿媳的丑行,而《梧桐雨》不但一开始就交待了李隆基夺儿媳的过程,而且还揭露了杨贵妃和安禄山之间的私情。故《梧桐雨》剧显然不是要歌颂李、杨的爱情,而是通过对李、杨故事的描写,抒写人世沧桑之感,并借剧中人物李隆基晚年孤独凄苦的处境和悔恨哀怨的感受,表达作者自己对战乱不幸生活的切身体验。此剧在艺术上也独具特色。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作者将李、杨故事放到这一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上来表现,并将全剧的重心和高潮放在第四折,写战乱平息后,失去贵妃和权位的唐明皇的孤寂生活,并着重写他在秋夜雨声中回忆往事的心理感受,情景交融,动人心魄。而作品的更动人之处,还在于剧中处处融进了作者自己对战乱不幸的切身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简答马致远《汉宫秋》的艺术特色?
考核知识点
《汉宫秋》的艺术特色
附6.2.1(考核知识点详解)
著名历史剧《汉宫秋》元代作家马致远的代表作,取材昭君出塞的故事。把“和亲”之举作为国家衰弱的征象,写历史兴亡的感慨,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在剧情描写中,作者把悲剧的根源推倒奸臣毛延寿及满朝文武身上,有意或无意地对汉元帝做了“美化”的处理,把他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才子式的人物,并在剧中以大量的篇幅表现汉元帝失去王昭君时的悲愁别恨。艺术上:剧中许多唱词写得声情并茂,以塞北风光和宫中秋景,衬托离别之恨和思念之苦,意境优美,音节嘹亮跌宕,极富艺术感染力。
14.简答郑光祖《倩女离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考核知识点
《倩女离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附6.4.1(考核知识点详解)
《倩女离魂》改自唐人传奇《离魂记》,写张倩女热恋书生王文举而魂不附体的一段爱情故事。倩女与王文举原为“指腹为婚”的未婚妻,只因王文举父母双亡,不曾成就这门亲事。王文举上京应试前到张家拜见岳母,张老夫人要他与倩女以兄妹相称,待进京取得功名和官职后在成亲。离魂是剧中的主要情节,剧作家处理得比较出色和巧妙,将倩女的灵魂与躯体分开后,一方面可以细致真切地表现她魂魄无拘无束时的大胆与执著,写出其不愿受封建道德伦理束缚而追求婚姻的真性情,另一方面则可通过病体所受的折磨,反映现实中多情女子相恋的痛苦。郑光祖创作的爱情剧已带有较浓的道德说教气息,以父母之命作为婚姻的基础,把获取功名当做恋爱成功的保证,这虽可以说是当时社会世俗观念的反映,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作品的积极意义和艺术感染力。
15.简答元代散曲的体制和特点?
考核知识点
元代散曲的体制和特点
附6.5.1(考核知识点详解)
散曲,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
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但小令除了单片只曲外,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它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
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第二,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
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16.简答元散曲作家的流派和分期?
考核知识点:
散曲的派别
附6.5.1(考核知识点详解)
散曲可分为豪放派和清丽派两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张养浩。乔吉和张可久的作品以清丽见长,无论写叹世和归隐,还是写山水景物和怀古,均能做到律精词丽,对仗工巧,艺术上刻意求工,有诗词化的倾向,乔吉的散曲写得清新自然,飘逸脱俗,是元代散曲清丽派的宗师,马致远是前期散曲创作的大家,其作品带有更多的恋世与愤世交织的旷放意气,擅长于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马致远属于豪放派。
17.简答高明《琵琶记》的艺术特色?
考核知识点:
《琵琶记》的艺术特色
附6.7.4(考核知识点详解)
《琵琶记》是高明的代表作品是一部悲剧作品,它描写了蔡伯喈与赵五娘的悲欢离合故事,是一部悲剧作品,剧中采用双线交错的结构手法,一条线是蔡伯喈登第,为官,入赘,在牛丞相家享荣华富贵;另一条是赵五娘在家苦守,劝慰公婆,糟糠自咽,剪发买葬。一环套一环,然后再汇到一起,关目的安排别具匠心,《琵琶记》的曲词也写得很出色。作者体贴人情,委屈必尽,描写物态,如在目前,能根据剧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处境,写出不同风格的词来。如牛小姐的唱词就写得比较文雅华丽,而赵五娘唱的曲子则是凄婉质朴,纯是本色语。是牛小姐而非蔡伯喈的曲词多文雅绮丽。
明代文学史
18、简答明代中期复古文学思潮中“前七子”与“后七子”的主要理论主张?★考核知识点:明代诗歌
附3.1.3(考核知识点解释):
“前七子”的主要理论主张:“前七子”是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廷相、徐祯卿等人的文学群体。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目的在于扫荡台阁体的无聊文风,从而为由“文道合一”向“文”“道”分离这样有利于文学自身发展的文学走向开启了门径。但由于他们的理论自身的局限性且创作落后于理论,所以没有提供成功的实践例证。
“后七子”的主要理论主张:“后七子”指嘉靖、隆庆时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包括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内的文学群体。从总体上看他们一方面继承了前七子关于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观点,同时也沿着前七子的复古道路走的更远。但后七子成员之间的文学主张和创作风格具有较大差异,并不是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完全统一的文学流派。
何为明代“小品”散文?
★考核知识点:明代小品文
附3.1.3(考核知识点解释):
“小品”一词为佛教用语。佛教称大部佛经的简本为“小品”,明代后期开始用来指一般文章。明人提出这一概念,主要是为了区别以往那些关乎国家政典、理学精义的“高文大册”,而提倡一种灵活便利、抒发真情的新体散文。它并不特指某种专门文体,那些尺牍、游记、杂记、随笔、书信、日记、传记、序跋等均可包括在内。晚明的小品文以袁宏道和张岱成就最高。
简要介绍章回小说的文体特征?
★考核知识点:明代小说
附3.2.1(考核知识点解释):
章回体小说的文体特征:
艺术特征:要求情节连贯,故事完整,意向明朗,头绪尽量避免纷繁,尽量不使用倒叙手法,叙述角度上基本是第三人称等。
形式特征:章回体小说在形式上采用散韵结合的方式,保留着早期讲史的痕迹,其中散文是主体,韵文是过渡、装饰。韵文的安排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在全书的开场和收尾时,往往以一首诗或一首词作起或作结。其次,每一回的开场,大都没有诗或词,个别如《西游记》有几回是由一首诗或一首词引起。但每一回的结尾,大多有诗,通常是两句七言诗。第三,在正文中,受变文、鼓子词、话本的影响,也插入或多或少的诗词。
叙事特征:很注意说与听的关系。一是绝大多数章回小说前面都有一个入话,或叫做“楔子”,或称“笑耍头回”“得胜头回”。即正式故事前的带有插科打诨意味的短小故事或小插曲之类。二是注意保存讲说的痕迹。三是为了吸引读者兴趣,章回体小说常常采用“卖关子”“吊胃口”的手法,在情节的关键之处戛然而止,以调动听众或者读者对情节的急切关心,创造“票房价值”。
简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考核知识点:《三国演义》
附3.2.4(考核知识点解释):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的关系方面:“七实三虚”的手法,采用细心穿插、巧于构思;于史无征、采用传说;本末倒置、改变史实;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妙笔生花、善于铺叙的技法。
人物塑造方面:类型化人物的塑造方法。其中类型化人物具有单一性,即重要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它在形象内部诸因素中占有决定性位置。另外《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内部诸因素处在古典式的和谐之中,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这种和谐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回避现象与本质的矛盾,二是回避理智与情感的矛盾。
叙事方式上:以全知全能为主,开始出现限知叙事萌芽。限知叙事往往生发出虚实相生的叙事机制。限制的视野之内为实,视野之外为虚。叙事者落笔在实处,心在虚处。
简答《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考核知识点:《水浒传》
附3.3.2(考核知识点解释):
主要内容:绿林文化的政治特征。第一,“逼上梁山”是多数梁上好汉上山聚义的共同原因。第二,“替天行道” 是梁山好汉的政治行动纲领。第三,“以贤为能,纪律严明”是梁山好汉的组织原则。第四,“接受招安”是梁山起义的必然结局。
主题思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仗义疏财”“勇武阳刚”之气。其中抱打不平和仗义疏财是好汉人格的外在之形,勇武豪爽的阳刚之气是好汉人格的内在之神。神为形显,形为神立,双方依存,构成以“义”为中心的“好汉”人格。
简答《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考核知识点:《西游记》
附3.4.3(考核知识点解释):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首先,它以绮丽的幻想,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其次,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法力和人的意志精神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神魔皆有人性,精魅亦通世故”。第三,“寓庄于谐”的手法淋漓尽致。第四,采用单线发展的线性结构形式,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独立性,又被一根贯穿的线串在一起。第五,语言方面大量使用谐词戏语,轻松活泼、明快洗练、乐观幽默、富有趣味。特别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和直接性,力求把人物的音容笑貌、交战的场面气氛、山河的奇形异态,都压进作品之中。语言散韵相间,同时还吸收了方言口语中生动传神的词语,显得活泼清新。
简要介绍《金瓶梅》对于中国小说发展的贡献?
★考核知识点:《金瓶梅》
附3.5.3(考核知识点解释):
从小说艺术的角度看,《金瓶梅》开始逐渐摆脱说唱艺术的影响,开始向近代小说的方向转变,为古代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发展的里程碑。第一,《金瓶梅》的出现标志着小说描写对象从远离人间的神或魔开始走向市人,走向普通人的生活,从而体现出文学向“人”自身的靠拢。第二,《金瓶梅》把审美触角伸向了人世间丑恶的一面。以生活的丑作为作品的题材,作者对丑恶的现实怀着强烈的憎恶之情。第三,基本上实现了从类型化人物到性格化人物的转变。它打破了单一性格色彩“扁平人物”旧套,出现了许多多色调的、立体的“圆形人物”。第四,圆形网状结构。圆心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其中西门庆一家的兴衰构成了纵的主轴,这个家庭与社会的上下联系构成了一条条经线;而西门庆和金、瓶、梅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好比横的轴线,其他人物的命运便构成了一条条纬线;经纬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圆形网状的结构形式。第五,口语化的市井语言。书中采用了与市井人物的身份、地位、环境、性格相适应的市井语言,包括大量的俗语、谚语、歇后语、比喻等,显示出粗俗、琐细、活泼、丰富的语言特征。
25、简答冯梦龙的文学思想?
★考核知识点:明代拟话本小说
附3.7.2(考核知识点解释):
冯梦龙的文学思想:首先,他将李贽的“童心说”贯彻到文学领域,提出尚“真”主“情”的文学思想。其次,他明确地将通俗文学的归宿概括为“适俗”的思想。第三,他从时代发展、文学进化的角度阐述通俗文学值得肯定的原因所在。
简答明代戏剧的基本特征?
★考核知识点:明代戏剧
附3.8.1(考核知识点解释):
明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数量众多、题材多样、审美风格雅化。
简答汤显祖“临川四梦”的基本内容?
★考核知识点:“临川四梦”
附3.9.1(考核知识点解释):
“临川四梦”是《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的合称。
《紫钗记》是《紫箫记》的改写,故事取材唐代小说《霍小玉传》。只是把女主人公的身份由妓女改为良家女子。其中重要的改动是将原小说中李益负心与小玉痴情的矛盾改为多情的霍小玉与专横的卢太尉之间的对立,而李益只是在二者之间游移不定,最后通过具有特殊身份的黄杉客的成全,二人才得以团圆。
《牡丹亭》全剧共五十五出,在汤显祖的剧作中最长。略述南宋时江西安南府太守杜宝请腐儒陈最良教女儿杜丽娘读儒家圣贤书籍。丽娘受《诗经》中情歌的启发,萌动春心。在游园赏春时更加牵动情思,梦见少年书生柳梦梅。从此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杜宝将其葬于牡丹亭畔。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赴试,经过丽娘墓地,拾得丽娘画像,终日欣赏倾慕。使丽娘幽灵出现相会,并得还魂再生,私自结合。但杜宝视女儿为妖孽,诬梦梅盗掘女坟。经丽娘上朝申诉,柳梦梅金榜题名,遂由皇帝做主,杜宝承认了女儿的婚姻。
《南柯记》取材于唐代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叙主人公淳于芬因愤于功名不成,梦入大槐安国,被国王招为驸马,并封为南柯太守。虽然他因此一度飞黄腾达,但好景不长,不幸妻子染病身亡。淳于芬不甘室中空虚,与姨妹等群交同寝,终因秽声四闻而被逐出宫廷,回到人间。
《邯郸记》取材唐代传奇小说《枕中记》,写卢生科考失意后在邯郸道中旅社遇到道士吕洞宾,送他一个磁枕,进入梦中。梦中他历尽宦海沉浮,享尽荣华富贵,醒来方知是一场春梦,店中黄粱犹未蒸熟。卢生遂悟破人生,随吕洞宾而去。
清代文学史
简答清代诗歌的基本美学风格?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4.1.1(考核知识点解释):
在美学风格上,清代诗歌鲜明地表现出清代审美思潮中重实和感伤这两大潮流的特色。由于明清易代鼎革之变的重创,文人们的心态被迫内敛,由明末的汪洋恣肆转而为对现实实务的关注;另一方面,对民族耻辱和个人情怀压抑的深深痛苦,又使得他们的诗歌蒙上了浓重的感伤色彩。二者在诗歌方面的表现,就是分别从宋诗的淳实和唐诗的缠绵中寻找自己艺术上的源泉。因而形成清诗宗唐和宗宋并举的局面。不过相对而言,清诗的宗宋和宗唐都不像明人那么绝对,而是显示出包容的胸怀,所以唐宋诗歌的优点在清诗中都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这同时也意味着清诗中感伤和重实两大思潮并非水火不容,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简答清代中期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主张?
★考核知识点:桐城派
附4.3.2(考核知识点解释):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为方苞、刘大櫆和姚鼐。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并具体解释为“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其散文大多为崇经明道之作,以及墓志碑传之类的应用文。
刘大櫆继承了方苞的“义法”理论,又稍稍加以修正。他认为如果写文章“专以理为主者,则犹未尽其妙也”,因而他比较强调“义法”理论中的“法”。他着重探讨了文章写作中“神气”、“音节”、“字句”三者之间的关系。
姚鼐的古文理论:第一,论文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主张用乾嘉学派的考据功夫为义理和辞章服务。其次,为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他还提出用“八要”来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融合落到实处。第三,总结了前人关于艺术风格的各种归纳,将多种艺术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另外姚鼐本人的文章比较重视形象、意蕴和辞藻所显示的内在意蕴。
简答清代小说较前代变化的基本表现?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1(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代小说的变化与特征包括:
第一,小说观念不断更新。主要表现为相当多的作品由重个人情欲转向重社会家庭;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上,人们更注重生活自身的面貌,因而在艺术上更加强调写实精神;,在人物塑造问题上,清代人从理论到小说创作实践都对典型人物的独特性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第二,题材类型不断扩大,衍变出才子佳人小说、公案小说等。
第三,编创方式不断成熟,大多是文人独创作品。
简答清代世情小说的多元化表现?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3(考核知识点解释):
明代以《金瓶梅》为代表的世情小说发展到清代,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有的不满于《金瓶梅》中露骨的肉欲描写,主张用封建礼教去克服个人欲望,这就是明末清初以来才子佳人小说的用意;有的则继承《金瓶梅》的肉欲描写,专以色情描写为能事,这是清初以来一批淫秽小说的动因;还有的继承《金瓶梅》的艺术精神,通过家庭琐事来反映社会面貌,寄托人生理想,这就是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世情小说。其中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世情小说代表了这一类小说的正确方向和最高成就。
《镜花缘》的审美风格有何独特之处?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4(考核知识点解释):
首先,作者有感于唐敖怀才不遇、花神受制于权势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不公正事件,所以将唐敖父女的结局都安排为入仙山求仙。作者将隐逸的归宿和解脱从传统的山林隐逸变化为海外游历和猎异追奇,让海外奇闻奇景代替那些屡见不鲜的山林隐逸之所,这就为传统的隐逸思想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活力。
其次,小说中主人公的坎坷遭遇本来悲凉愁苦,作者将书名取意于“镜花水月”,并将刻有众花神名字的石碑放在泣红亭内,显然是受到《红楼梦》的影响,蕴含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味。但作者却一反《红楼梦》的悲剧风格,以充满赞美和向往的心态和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遭受不幸后的众花神重新聚会时的欢乐和达观,并以渊博的知识,将古代神话传说《山海经》中那些殊方异国记载信手拈来,赋予具有时代精神的点化和诠释,为读者描绘出令人向往的崭新境界。
另外,作者借海外异域殊俗来调侃、讽刺社会黑暗面,借大胆想象表达对社会人生问题的看法和理想,均有其妙而老辣之笔。
《聊斋志异》体现了清初怎样的文化价值取向?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5.2(考核知识点解释):
《聊斋志异》与清初文化价值取向:
晚明主情浪漫思潮的延续;
清代经世致用思潮的理解和运用;
将主情浪漫与经世致用二者的真谛交融并汇后达到了对二者的超越,进入了魏晋文人倡导的“有情而不为情所累”的逍遥状态;
全书总体风格和氛围与清代总体文化思潮中的感伤情调极为吻合。
《聊斋志异》的写作手法有何特色?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5.2(考核知识点解释):
第一,《聊斋志异》注重运用志怪题材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同时在情节设计、人物塑造上惨淡经营,使作品无论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艺术表现的摇曳多姿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书中大多以志怪反映现实,且使用传奇手法,所以兼具志怪、传奇二体的特点,以至成为成熟的短篇小说杰作。
第三,不仅继承了唐传奇的艺术手法,还超越了它。具体表现为:一是从故事体到人物体。《聊斋志异》在人物描写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其表现不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而且刻画出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二是环境描写。《聊斋志异》加强、发展了环境描写,并使之与刻画人物相互表里。三是心理描写。唐传奇中像《红线》写红线取金盒归来的喜悦心情是唐传奇中少见的心理描写,然而在《聊斋志异》中却不乏其例。
简答《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
★考核知识点:《儒林外史》
附4.6.3(考核知识点解释):
《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第一,出于对魏晋风度的仰慕和追崇,对文人群体人格复归的强烈愿望,才使得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出了与魏晋风度相似和对立的两组人物。第二,《儒林外史》对讽刺艺术最大的贡献就是从儒林群丑可笑的喜剧表面去挖掘其内在的悲剧意蕴。第三,《儒林外史》结构独特。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他一些人物作陪衬,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表面来看缺少主干情节和中心人物,实际上并非“有枝无干”,而是追求表面松散而内中见骨的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散点透视原则。
怎样理解《红楼梦》的悲剧意义?
★考核知识点:《红楼梦》
附4.7.2(考核知识点解释):
《红楼梦》的悲剧意义:第一,从小说的题材表层意义看,《红楼梦》写出了由家庭悲剧构成的社会悲剧。第二,道德文化悲剧,对以仁爱为核心和以个人服从社会为前提的儒家思想提出了大胆的质疑。第三,《红楼梦》抛弃了那种自欺欺人,始终幻想喜从天降的浅薄悲剧意识,而是将人生无所不在的悲剧现象上升到哲学高度来认识其永恒的不幸。另外,曹雪芹不仅昭示了人生无所不在的悲剧,而且还以贾宝玉出家的方式提出了解决人生悲剧的方法。
为什么说《红楼梦》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巅峰?
★考核知识点:《红楼梦》
附4.7.3(考核知识点解释):
第一,《红楼梦》达到了对写实精神的成熟认识。《红楼梦》对世情小说写实精神的重要贡献就在于它认真总结了《金瓶梅》和后来猥亵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的失误教训,提出了超越男女肉欲描写的“意淫说”和超越才子佳人公式化描写的“情理说”,使世情小说的写实精神达到了最高境界。
第二,《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达到了个性与共性高度统一的典型高度。《红楼梦》虽然以贾府的家庭为背景,但出场人物却达六百多人。其中活动频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下数十人。
第三,限知叙事在整个小说叙事中所占的比重及其所达到的深度,如何处理好全知叙事和限知叙事的关系两个方面《红楼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不仅将限知叙事的比重和深度达到较高的程度,而且在处理全知与限知叙事的关系上,也取得了极为成功的经验。
第四,圆形网状结构。《红楼梦》以贾府这样一个具有深刻典型性的封建家庭为圆心,从纵横两个方面展开其网状结构:纵的方面,它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兴衰历史为轴线,与之相关的社会上下左右联系形成了一条条众多的经线;横的方面,它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轴线,而金陵十二钗及其他诸多女子的爱情婚姻悲剧和命运悲剧则构成一条条纬线。经线和纬线纵横交错,相互关联。
简答洪昇《长生殿》的思想内容?
★考核知识点:《长生殿》
附4.9.2(考核知识点解释):
《长生殿》的主题思想实际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李杨二人乐极生悲的故事,总结福祸互倚的人生哲理以垂戒来世;二是让李杨二人在历尽劫难、遍尝悲欢离合的人生况味后大彻大悟,终于跳出爱河情海,以佛家色空观念否定他们的情欲,宣布“情缘总归虚幻”,促使沉迷情海者“遽然梦觉”。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深化。
简答洪昇《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考核知识点:《长生殿》
附4.9.2(考核知识点解释):
自唐代以来,有关李杨情缘故事的正史记载和各种传说材料层见迭出,洪昇根据自己表达情缘虚幻主题的需要,对各种材料进行了大胆的剪裁和提炼,从而能够得心应手地表现主题,塑造人物。
为了表现情缘虚幻的主题,作者在剧本结构方面颇具匠心。长达五十出的剧本,场面壮观宏伟,情节曲折细密,而组织排场却相当严密周全。为了用爱情和政治的矛盾来说明人生的虚幻,作者有意设计了爱情和政治两条线索。其中李杨爱情线索为主线,国家政治命运为副线。
《长生殿》情缘虚幻主题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得力于其优美抒情、流畅细致的曲词。作者善于吸收唐诗宋词元曲的语言艺术营养,创造出生动活泼而又充满诗意的戏剧语言。既不失诗词曲语的典雅,又与剧中情节人物水乳交融。
简答孔尚任《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考核知识点:《桃花扇》
附4.10.3(考核知识点解释):
第一,《桃花扇》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在《桃花扇纲领》中将剧中人物分为左、右、奇、偶、经五部。其中左、右两部与“儿女之情”有关,下分正、间、合、润四色,共十六人;奇、偶两部与“兴亡之事”有关,下分中、戾、余、煞四气,共十二人;经部为总括全书的人物,即经星张瑶星和纬星老赞礼。其中既有主次之分,也有褒贬之别,即使是同一部的人物,作者也注意写出其性格差异。
第二,完成了对中国古代戏曲结构艺术新的探索。主要表现为:以主要人物的爱情悲欢作为铺演情节的基点;以典型道具作为贯穿全剧的主线;以中介人物作为联结正邪双方的纽带。
第三,曲词以工整典雅见长。作者对曲词和宾白的语言特征以及在剧本中承担任务的区别认识的十分清楚,因而对曲词宾白的安排匀称合度。另外能根据剧情和人物不同,使用不同风格的曲词。
(四)论述题
宋代文学
1请详细论述宋代文学总体特点和宋代文学的分体特点
考核知识点
宋代文学的总体特点
附绪言(考核知识点详解)
宋代文学的总体特点表现为与现实紧密联系,多议论,自然平淡,以俗为雅。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古期的第二段。崇文抑武的国策,理学的兴盛,文以载道说的流行,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使得宋代文学的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
儒释道三家的有机结合使得宋代士大夫的文化迥异于前人,宋代文人的生命范式更加冷静,理性和脚踏实地,超越了青春的躁动,而臻于成熟之境,宋代的诗文,情感强度不如唐代,但思想的深度则有所超越,不追求高华绚丽。而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士大夫的优裕生活促进了词的兴盛,使词成为宋代一代之文学。
宋代散文的风格丰富多彩,几位大家各具鲜明的艺术个性。就整体倾向而言,宋文的风格是趋于平易畅达,简洁明快,从而在韩文之雄肆,柳文之峻切之外开辟出新的艺术境界。
宋诗在题材和语言上趋于通俗化,描写平凡,琐细的日常生活捏,并采用俗字俚语,这种趋势是从杜甫开始的,中唐韩愈,白居易,孟郊,贾岛及晚唐皮日休,罗隐等人又有所发展,而宋代诗人则沿其流而扬其波。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但缺乏唐诗那种源于浪漫精神的奇情壮彩。
作为有宋一代文学之胜的是宋词。在词史上,宋词占有无与伦比的巅峰地位。宋词在题材内容和风格倾向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晚唐五代词,大多是风格柔软的艳词,宋代词人继承并改造了这个传统,创作出大量的抒情意味更浓的美丽动人的爱情词,弥补了古代诗歌爱情题材的不足。
2请举例说明宋初诗歌的三大流派
考核知识点
宋初三体的特色
附5.1.1(考核知识点详解)
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白体,昆体,晚唐体三派的分别。李昉等宋初白体诗人倡导学习的是白居易后期的唱和诗,多反映官场生活的应酬,消遣之作,流连光景,吟玩情形,依韵相酬,属对工切而浅近刻露,圆熟平易。
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盛的一个诗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是以杨亿为首的17位宋初馆阁文臣互相唱和、点缀升平的诗歌总集,其诗人中成就较高的有杨亿、刘筠、钱惟演。它是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艺术上大多师法晚唐诗人李商隐,片面发展了李商隐追求形式美的倾向,其诗雕润密丽、音调铿锵、辞藻华丽、声律和谐、对仗工整,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但是从总体上看,西昆体诗的思想内容是比较贫乏的,诗歌思想内容贫乏空虚,脱离社会现实,缺乏真情实感。
晚唐体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代表诗人”九僧”,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潘阆、魏野、林逋等隐士一方面模仿贾岛的字句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
3请详细论述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
北宋诗文的革新运动
附5.2.1(考核知识点详解)
北宋诗文运动与政治紧密结合,所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仅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而且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究“气格”,产生了“以文为诗”的现象,所以人们习惯于将发生在北宋中叶的这场文学变革成为诗文革新运动。
4欧阳修散文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
考核知识点
欧阳修的散文类型
附5.2.1(考核知识点详解)
欧阳修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主要有议论文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叙事文如《醉翁亭记》。其特色为:从内容上看,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发,有感而发。他的议论文有些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例如早年所作的《与高司谏书》。有些议论文与现实政治并无直接关系,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如《伶官传序》。他的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如《五代史记》。
从形式上看,作品题材多样。古文、辞赋、四六都是他擅长的文体。对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创造了文赋。如《秋声赋》。对四六进行了革新,常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给四六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上随州钱相公启》、《蔡州乞致仕第二表》。
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如《醉翁亭记》。很强的感情色彩。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如《释秘演诗集序》。实用性质、审美性质的充分显示,叙事、议论、抒情的有机融合。
5请详细论述黄庭坚的诗歌理论。
考核知识点:
黄庭坚诗歌理论
附4.1(考核知识点详解)
黄庭坚以为诗做得不好,与作者读书不多和缺乏艺术技巧有关,于是提倡多读书,要以学问为诗。他主张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他力避常规的用滥了的俗典,注重对典故的改造和发挥,或取其一端生发开去,或将几个可沾联的典故溶为一炉,营造新的意境。“圆或流转”是江西诗派中后期诗人吕本中的诗歌创作理论。
6请论述江西诗派的由来与发展。
考核知识点:
江西诗派的由来和发展
附4.1(考核知识点详解)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宗“一祖三宗”之说,形成了诗歌流派。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且诗派成员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风格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在南宋初期,江西诗派在艺术风格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黄庭坚的诗论中本来就包含求新求变、自成一家的精神,江西诗派中几个比较杰出诗论家都理解并继承了这种精神。曾季貍在《艇斋诗话》中指出:“后山论诗说换骨,东湖论诗说中的,东莱论诗说活法,子苍论诗说饱参。入处虽不同,然其实皆一关捩,要知非悟入不可。的确,从陈师道、徐俯到吕本中、韩驹,江西诗派成员的诗学观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在黄庭坚诗论基本精神的首推吕本中的“活法”之说。
7请论述宋代前中期词的共同特色。
考核知识点
宋代前中期词
附5.2.1(考核知识点详解)
在内容上,前中期词仍以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恨伤别为主;在体制上以小令为主,兼有长调,风格上以婉约为主。
8请分别论述柳永词在内容和艺术两方面对词的贡献。
考核知识点:
柳永词的艺术成就
附2.3(考核知识点详解)
柳永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大量的填写慢词,奠定了长调的形式和体制;由于柳永长期混迹于市井中,有人认为他的词是民间的不是士大夫的,虽然未必尽然,但柳词确以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所以他词中有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柳永词的语言雅俗共赏,他融合了大量的口语,俚语入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就是很好的写照,另外柳永还以赋为词,善于融合曲词和辞赋的长处,形成了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
9请论述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考核知识点:
柳永词的艺术成就
附2.3(考核知识点详解)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又说沈唐、李甲、孔夷、孔榘、晁端礼、万俟咏等六人“皆在佳句”,“源流从柳氏来”。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
柳词在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景物的描写、意象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都给苏轼以启示,故苏轼作词,一方面力求在“柳七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另一方面,又充分吸取了柳词的表现方法和革新精神,从而开创出词的一代新风。黄庭坚和秦观的俗词与柳词更是一脉相承,秦观的雅词长调,其铺叙点染之法,也是从柳词变化而出;周邦彦慢词的章法结构,同样是从柳词脱胎。
10请举例说明苏轼词主要分为哪几类,其词风分为哪几类
考核知识点
苏轼的词与词风
附5.3.2(考核知识点详解)
苏轼的词有抒发历史兴亡之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有抒发人生感受之作如《定风波》,有悼亡之作如《江城子》,词风有旷放,豪放,婉约的区别。
元代文学
1元代社会的特点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
元代社会的特点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附绪论: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建立的统一政权,它对广大汉族地区的占据和统治明显带有掠夺性质,他们把国民分为蒙古,色目,汉人,男人四个等级,元代前期废除了科举制,导致文人报国无门,所以他们投入了文学创作,元代叙事文学兴盛,元代文学做品中有大量反对黑暗社会的作品,如在元代兴起的包公戏;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趋向于自然与显畅,大异于温柔敦厚;元代散文和小说,基本只是继承宋代创作的成就,很少创新;加之散文和程朱理学纠缠在一起,思想贫乏,绝大多数是应用文字,缺少情致。文字模仿唐代韩、柳、宋代欧、苏,成就不高。世称元代古文二大家的姚燧和虞集,他们的散文也多为碑志和应制之作,文字虽典雅,但无特色。
小说多经明朝人修改,具体写作年代很难判断,能够指为元人所作,只有陆显之《好儿赵正》(《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一篇,其余不是残篇,即属推测莫定之作。惟历史平话,如《三国志平话》等数种,基本可断定是元代作品,其所叙史实,多系真假参杂,虚实并行,乃是说书人备用的话本。
统观元代文学,传统的诗词虽然也产生了一些优秀或较好的作品,但整个说来,成就不高。而戏曲出现了伟大作家和许多优秀或比较优秀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2请论述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考核知识点:
元杂剧的体制
附6.7.3(考核知识点详解)
元杂剧又叫做北杂剧或北曲,因为它具有北方戏曲声腔特点,受“武夫马上之歌”的少数民族音乐的影响,是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在体制上四折一楔子,用北方曲调演唱,每剧一般只用一人主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每折限用一种宫调,四折宫调不可重复
3请论述《窦娥冤》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考核知识点:
《窦娥冤》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附6.3.4(考核知识点详解)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不成,将毒药下在汤中要毒死蔡婆婆结果误毒死了其父。张驴儿反而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窦天章最后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楚州听闻此事,最后为窦娥平反昭雪。
《窦娥冤》是一部表现了深刻的现实主义和强烈的理想色彩的优秀悲剧作品。如果分开来看,前两折主要是现实主义的写作,后两折,表现了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两者的结合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现实主义描写,就不可能将造成窦娥悲剧的社会原因揭示得那么深刻,就不可能使观众、读者认识到吃人的社会现实是如何把一个善良、高尚的弱女子一步步逼向苦难的深渊;如果没有那些闪耀着理想色彩的浪漫主义的描写,就难以使人强烈地受到窦娥不屈意志的震撼,感受不到真理终将战胜邪恶,黑暗终将让位给光明。
剧作主脑清楚,矛盾集中,情节紧凑,形象突出。 《窦娥冤》写了窦娥20年的人生经历,但前19年的生活,包括被卖蔡家、结婚、守寡等重大事情,仅在楔子和第一折中简单带过,窦娥一登场,便面临着张驴儿父子强要“入赘”,戏剧矛盾步步展开,窦娥的命运紧紧地揪住观众和读者的心,而窦娥的性格也在抗拒张驴儿、陈述冤屈、立誓发愿等情节中渐渐凸显。
语言本色当行,如王国维所说“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宋元戏剧史》)。臧懋循《元曲选序二》也赞其“雅俗兼收,串合无痕”。作者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性格、情境,恰当地安排唱词。如窦娥受刑后唱的[滚绣球]。又如窦娥在法场和婆婆哭别的一支[快话三]: 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列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4请简要分析《救风尘》中赵盼儿的形象特点,以此来说明《救风尘》的艺术特色。
考核知识点
赵盼儿的艺术想象
附6.3.3(考核知识点详解)
赵盼儿是一个妓女,作为一个年轻貌美、热爱生活的女性,她曾盼望过能与一个理想的男性结合,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但是,多年的风尘生涯,使她深知这很可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多半兑不了现的:“待嫁一个老实的,又怕尽世儿难成对;待嫁一个聪俊的,又怕半路里轻抛弃”。因此,她对“从良嫁人”一事,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在结拜妹妹宋引章(另一个妓女)要嫁给花花公子周舍时,极力劝阻。果然,宋引章一进周舍家门便先吃了五十杀威棒,以后又受尽各种虐待。赵盼儿为了救出宋引章,便利用周舍酷好女色又喜新厌旧的特点,假意答应嫁给周舍,让周舍写下一纸休书给宋引章,自己再宣布与周舍“拜拜”。当周舍责问她说:“曾说过誓”要嫁自己时,赵盼儿回答说,你不是老逛妓院的吗?咱们这些妓女,谁不是逢场作戏,对着明香宝烛,指着皇天后土,赌着鬼戮神诛!“若信这咒盟言,早死得绝户。”终于以其人之道还冶其人之身,用自己对周舍的欺骗,回敬了周舍对宋引章的欺骗,不但大快人心,而且充分展示了她的机智和勇敢。
5请论述关汉卿《单刀会》的历史剧特色。
考核知识点
《单刀会》的历史剧特色
附6.3.2(考核知识点详解)
《单刀会》全名《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是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此剧写三国时东吴的鲁肃,借庆贺“进退曹兵,玄德称主汉中”为名,邀蜀国的荆州守将关羽过江赴宴,预谋索取荆州。此举构思很有特点,善于用铺垫和渲染手法塑造人物,该剧的风格沉雄壮烈,许多唱词写得大气包举,具有雄浑苍劲的意境。
6请论述《西厢记》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
考核知识点
《西厢记》的历史剧特色
附6.1.2(考核知识点详解)
《西厢记》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巧妙的矛盾设置、丰满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精炼的语言技巧。
《西厢记》主要两条线索贯穿戏剧的始终。一条是以老夫人为一方同以崔莺莺、张生、红娘为另一方之间的冲突线;另外一条是崔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冲突。这两个矛盾冲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戏剧紧凑合理的结构框架。莺莺、张生同老夫人之间的冲突的实质,是反对封建礼教、藐视门阀观念、追求婚姻自主的封建制度叛逆者,同维护封建礼教、维护门第利益的封建制度代表人物之间的矛盾斗争。这一冲突,贯穿全剧,有时表面化,造成强烈的戏剧动作;有时又以潜在的状态,制约着戏剧情节的发展。作者从地点和时间的安排上下手,地点试在六根清静的佛寺。而此时莺莺的父亲也刚好还在佛寺里搁着,这让故事的发生构成了强烈的矛盾,这也是对封建礼教的无情嘲弄,是整个戏剧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莺莺有思念张生而又无法与之交流的痛苦,而被莺莺看来是奉老夫人之命对自己实行“行监坐守”的丫环红娘使她不得不有所防范,从而无法对她坦诚相对,这种强烈的心理冲突推动者情节曲折地向前发展。《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最终是在妥协中得到解决的:老夫人方面,维护门第利益,不招白衣女婿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张生、莺莺方面,在执着相爱的基础上,终于结为夫妻,也得到了满足。
《西厢记》的人物并不多,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十分丰满。这主要是因为每一个人物既有鲜明突出的个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多重性,就是说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得到了多侧面的刻画。张生的戏剧动作,主要是执着地追求与崔莺莺的爱情。王实甫笔下的张生,他黑去掉在功名利禄面前的庸俗,以及在封建家长面前的怯儒。而突出了“志诚种,甚至是“傻角”的个性特征。张生出场时,作品还强调了他的“才高难入俗人机,时乖不遂男儿志”的情志;通过他的眼睛,对九曲黄河壮观景色的描写,也表现了他的胸襟。这样,张生就不是某一概念的化身,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崔莺莺的形象也是如此,她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作为一个相国小姐而能够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主的婚姻,同时,作品也十分真实地表现了这位相国小姐在反抗封建礼教过程中的动摇和矛盾,这也就是她的“假意儿”的实质。正因为作品充分、细致地表现了莺莺性格的复杂性,这一形象才具有了真实感人的艺术魅力。她的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正义感和聪明机智。红娘本是一个地位卑贱的丫环,但她却在崔和张实现爱情理想的过程中发挥极大的作用,并在与老夫人斗争中取得胜利。这不寻常的结果,都是红娘性格光辉的表现。在这过程中,作品细腻地写出了她的坚定、勇敢以及胜利的喜悦,同时也写出了她的恐惧、气愤以及蒙受委屈时的痛苦。
戏剧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戏剧的生命之所在。《西厢记》的语言,一向受到人们的称赞。徐复称赞它“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所谓的“当行”,是指《西厢记》的语言符合戏剧的特点,能和表演结合,具有丰富的动作性。《西厢记》的语言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即使是唱词,作者也考虑到人物身份、地位、品格不同,使之呈现不同的风格。张生的文雅,郑恒的鄙俗,莺莺的婉媚,红娘的泼辣,无不具有独特的色彩。综观《西厢记》全剧语言的艺术成就,最突出的是把典雅的文学语言与白描性的白话口语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下一种既文采华丽,又朴实淡雅的风格。如果说“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相”富有浓郁的文学语言色彩,那么,第四本第三折中,“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则显然又是充分的白话口语,二者自然熔为一炉,正是《西厢记》的风格。它的语言使人读来兴味盎然,满口生香。
7请举例说明《墙头马上》艺术特色。
考核知识点
《墙头马上》的特色
附6.2.1(考核知识点详解)
《墙头马上》是元代剧作家白朴的作品,此剧写唐才子裴少俊奉命到洛阳选采花卉,骑马路过李家后花园时,与李家小姐千金墙头马上一见钟情。李千金随裴少俊私奔,在裴家后花园隐藏七年,生有一子一女。不料清明节时被裴少俊的父亲裴尚书发现,逼裴少俊写下休书。裴少俊中状元后到李家认亲,李千金先不肯认,后因裴尚书赔罪和子女哀求,才改变了主意,一家人团圆。剧中主角李千金大胆,泼辣,爽朗,与裴行俭形成鲜明对比,但文中并未提及皇亲国戚问题。
8请具体说明《汉宫秋》改造历史材料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并论述其艺术特色。
考核知识点:
《汉宫秋》的对于历史的新改造
附6.2.2(考核知识点详解)
《汉宫秋》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是马致远最著名的历史剧,此剧对历史主题作了很大的改造,女主人公昭君为了国家的安定而选择嫁给匈奴,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汉元帝有昏庸软弱,贪淫好色的一面,是一个典型的亡国之君的形象。可是出于“君王圣明,臣罪当诛”的传统思维定势,作者在一些具体剧情描写中,把悲剧的根源推到奸臣毛延寿及满朝文武身上,有意或无意地对汉元帝做了“美化”的处理,把他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才子式的人物。历史上的画工毛延寿在剧中变成了中大夫,卖国求荣,投降匈奴。
9请简要论述散曲的来源、体制和特点,并说出元代散曲的代表人物。
考核知识点:
散曲的体制和特点
附6.5.1(考核知识点详解)
在元代散曲一般被称为乐府和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小令只有一段,句句押韵,散曲多用衬字,无入声,抒情大胆直露。乔吉和张可久的作品以清丽见长,无论写叹世和归隐,还是写山水景物和怀古,均能做到律精词丽,对仗工巧,艺术上刻意求工,有诗词化的倾向,乔吉的散曲写得清新自然,飘逸脱俗,是元代散曲清丽派的宗师,马致远是前期散曲创作的大家,其作品带有更多的恋世与愤世交织的旷放意气,擅长于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马致远属于豪放派。
10请论述《琵琶记》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考核知识点:
《琵琶记》的艺术特色
附6.7.4(考核知识点详解)
《琵琶记》是高明的代表作品是一部悲剧作品,它描写了蔡伯喈与赵五娘的悲欢离合故事,是一部悲剧作品,剧中采用双线交错的结构手法,一条线是蔡伯喈登第,为官,入赘,在牛丞相家享荣华富贵;另一条是赵五娘在家苦守,劝慰公婆,糟糠自咽,剪发买葬。一环套一环,然后再汇到一起,关目的安排别具匠心,《琵琶记》的曲词也写得很出色。作者体贴人情,委屈必尽,描写物态,如在目前,能根据剧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处境,写出不同风格的词来。如牛小姐的唱词就写得比较文雅华丽,而赵五娘唱的曲子则是凄婉质朴,纯是本色语。是牛小姐而非蔡伯喈的曲词多文雅绮丽。
明代文学
1.请论述章回体小说的文体特征。
★考核知识点:明代小说
附3.2.1(考核知识点解释):
章回体小说的文体特征:
艺术特征:要求情节连贯,故事完整,意向明朗,头绪尽量避免纷繁,尽量不使用倒叙手法,叙述角度上基本是第三人称等。
形式特征:章回体小说在形式上采用散韵结合的方式,保留着早期讲史的痕迹,其中散文是主体,韵文是过渡、装饰。韵文的安排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在全书的开场和收尾时,往往以一首诗或一首词作起或作结。其次,每一回的开场,大都没有诗或词,个别如《西游记》有几回是由一首诗或一首词引起。但每一回的结尾,大多有诗,通常是两句七言诗。第三,在正文中,受变文、鼓子词、话本的影响,也插入或多或少的诗词。
叙事特征:很注意说与听的关系。一是绝大多数章回小说前面都有一个入话,或叫做“楔子”,或称“笑耍头回”“得胜头回”。即正式故事前的带有插科打诨意味的短小故事或小插曲之类。二是注意保存讲说的痕迹。三是为了吸引读者兴趣,章回体小说常常采用“卖关子”“吊胃口”的手法,在情节的关键之处戛然而止,以调动听众或者读者对情节的急切关心,创造“票房价值”。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进行艺术虚构主要采用了哪几种技法?请举例说明。
★考核知识点:《三国演义》
附3.2.4(考核知识点解释):
采用细心穿插、巧于构思;于史无征、采用传说;本末倒置、改变史实;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妙笔生花、善于铺叙的技法。
3.请论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考核知识点:《三国演义》
附3.2.4(考核知识点解释):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的关系方面:“七实三虚”的手法,采用细心穿插、巧于构思;于史无征、采用传说;本末倒置、改变史实;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妙笔生花、善于铺叙的技法。
人物塑造方面:类型化人物的塑造方法。其中类型化人物具有单一性,即重要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它在形象内部诸因素中占有决定性位置。另外《三国演义》人物形象内部诸因素处在古典式的和谐之中,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这种和谐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回避现象与本质的矛盾,二是回避理智与情感的矛盾。
叙事方式上:以全知全能为主,开始出现限知叙事萌芽。限知叙事往往生发出虚实相生的叙事机制。限制的视野之内为实,视野之外为虚。叙事者落笔在实处,心在虚处。
4.请论述《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考核知识点:《水浒传》
附3.3.3(考核知识点解释):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人物塑造上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从类型化向性格化人物过渡的趋向。一方面作品中的绿林豪侠继承了古代英雄的特征,作为“勇”和“力”的化身,具有类型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又体现了社会下层尤其是市民阶层的道德理想和生活情趣,具有比较突出的个性特征。
叙事技巧方面的自由性。主要表现为限知叙事的流动视角和以局部的限知组成整体的全知。
结构主要是单线发展,每组情节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是环环相扣,互相贯连,是珠串式线性结构。
语言风格方面,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说话”艺术的语言特色。以口语为基础,加工成一种成熟的书面语言。主要特色是简洁明快、生动含蓄,表现力很强;写人叙事,多用白描,不用长段抒写,往往几个字便意态毕肖。
请论述一下《水浒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说明其对后世的影响。
★考核知识点:《水浒传》
附3.3.4(考核知识点解释):
《水浒传》所创制的英雄传奇小说的体式,对后代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并且对历史演义小说和公案侠义小说都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水浒传》中有关市井生活的生动描写,对人情小说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金瓶梅》就是突出的例子。
后代小说中还出现了专门接续《水浒传》的续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后水浒传》《水浒后传》和《结水浒传》。
《水浒传》对其他艺术形式如戏剧、曲艺、绘画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水浒传》在国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迄今为止,《水浒传》已经有了十几种文字的数十种译本,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6.请论述一下《西游记》的艺术精神
★考核知识点:《西游记》
附3.4.3(考核知识点解释):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首先,它以绮丽的幻想,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其次,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法力和人的意志精神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神魔皆有人性,精魅亦通世故”。第三,“寓庄于谐”的手法淋漓尽致。第四,采用单线发展的线性结构形式,每个故事既有相对独立性,又被一根贯穿的线串在一起。第五,语言方面大量使用谐词戏语,轻松活泼、明快洗练、乐观幽默、富有趣味。特别注意语言的形象性和直接性,力求把人物的音容笑貌、交战的场面气氛、山河的奇形异态,都压进作品之中。语言散韵相间,同时还吸收了方言口语中生动传神的词语,显得活泼清新。
请简述《金瓶梅》的主要内容,并具体说明《金瓶梅》中西门庆家族故事的社会意义。
★考核知识点:《金瓶梅》
附3.5.3(考核知识点解释):
主要内容:《金瓶梅》的书名由书中三个重要女性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的名字合成。故事是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嫁接而起。书中记事了从北宋徽宗政和二年至南宋建炎元年共十六年,但实际上却是明代中叶以后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全书内容大致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回至第二十八回,写西门庆发家的历史,第二部分是第二十九回至第五十四回,写西门庆由经济上的发达到政治上的得势,第三部分是第五十五回至第七十九回,写西门庆乐极生悲、不得善终的下场,第四部分是第八十回至第一百回,写西门庆死后其妻妾的结局。
社会意义:
从西门庆形象看金钱的巨大能量
女性世界的社会悲剧
世态炎凉的丑剧
《金瓶梅》对中国小说发展的贡献有哪些?请结合作品进行具体回答。
★考核知识点:《金瓶梅》
附3.5.3(考核知识点解释):
从小说艺术的角度看,《金瓶梅》开始逐渐摆脱说唱艺术的影响,开始向近代小说的方向转变,为古代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发展的里程碑。第一,《金瓶梅》的出现标志着小说描写对象从远离人间的神或魔开始走向市人,走向普通人的生活,从而体现出文学向“人”自身的靠拢。第二,《金瓶梅》把审美触角伸向了人世间丑恶的一面。以生活的丑作为作品的题材,作者对丑恶的现实怀着强烈的憎恶之情。第三,基本上实现了从类型化人物到性格化人物的转变。它打破了单一性格色彩“扁平人物”旧套,出现了许多多色调的、立体的“圆形人物”。第四,圆形网状结构。圆心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庭。其中西门庆一家的兴衰构成了纵的主轴,这个家庭与社会的上下联系构成了一条条经线;而西门庆和金、瓶、梅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好比横的轴线,其他人物的命运便构成了一条条纬线;经纬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圆形网状的结构形式。第五,口语化的市井语言。书中采用了与市井人物的身份、地位、环境、性格相适应的市井语言,包括大量的俗语、谚语、歇后语、比喻等,显示出粗俗、琐细、活泼、丰富的语言特征。
请简述一下拟话本小说的产生,结合具体作品说明拟话本小说的体制及其特点
★考核知识点:明代拟话本小说
附7.8.1(考核知识点解释):
拟话本小说的产生:从明代开始,尤其是到了明代后期的天启、崇祯年间,随着社会上长篇通俗小说的繁荣,人们对小说的阅读兴趣也不断增强。尤其是小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进步,使话本小说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供艺人讲述的底本变为社会上普通读者的案头阅读物,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这就是后来的“拟话本”或“拟宋市人小说”。
拟话本小说的体制:第一,题目。题目是故事的主要标记。第二,篇首。常用一首诗或一首词作为开头。第三,入话。在篇首诗词之后加上一番解释,然后引到正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头回。在话本的诗词、入话之后再插入一段故事。第五,正话。话本小说的故事主体,以比较复杂的情节塑造人物,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第六,篇尾。话本一般都有一个煞尾,它与本事的结局不同。
特点:一方面,拟话本主要从历史旧籍中挖掘材料加以改制,因而市民生活气息淡化,文人的典雅情调开始注入其中,说教的成分开始增加,情节上也开始趋于复杂。另一方面,拟话本也的确去除了早期话本中的一些低级庸俗成分,使之能够起到“喻世”“警世”和“醒世”的作用,并且也调整了早期话本中那些不工整的回目和不甚雅观的文字,使拟话本具有雅俗共赏的性质。
10请分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人物形象,通过具体人物的塑造谈一谈《牡丹亭》浪漫主义的艺术成就。
★考核知识点:《牡丹亭》
附3.9.2(考核知识点解释):
杜丽娘的人物形象:她出生在名门世家,自幼受到无所不在的封建文化教育和严格管束。陈最良对于《关雎》一诗“后妃之德”的解释没有得到杜丽娘的认同和接受,反而激发了她青春的觉醒,打开了她久锢的心灵。在后花园的游览中第一次发现了大自然春天的美,第一次发现自己对于外界大千世界的渴望,萌发了对幸福人生的憧憬和对理想异性的渴望。然而她的生存环境没有给这种憧憬和渴望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所以她只有去梦中去寻找自己的理想、憧憬和追求,醒来的丽娘在“寻梦”一折中由于忘记梦境和现实的区别而到处寻找梦中的理想。可是面对封建礼教的压迫,现实中她没有办法获得自己的爱情,最终只能郁郁而终。然而其真情感动了天地鬼神,最终还魂而生,在经历了无数坎坷后和柳梦梅终成眷属。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显示出的是人性中浓烈的情,此情让”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强调了人欲乃是人的根本,天地不可以灭,直接抨击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这一理论。
艺术成就: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
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的笔法,倾泻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清代文学
1请分别论述清初遗民诗人与入仕诗人的特色。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4.1.1(考核知识点解释):
遗民诗人:清初诗人依对清政权的态度不同,可分为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两类诗人由于处境和心态不同,其诗歌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遗民诗人保持民族气节,对明末清初的战乱和民生疾苦铭刻在心,发之为诗,因而在他们的诗中自然流露出关注现实的重实倾向;遗民诗歌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坚持民族气节,揭露清兵暴行,颂扬抗清英烈,寄托故国哀思。
与明末诗歌相比,他们的诗歌显然有回归诗骚和汉魏风骨传统的趋向,表现出诗歌服务于社会的道统文学观念。其代表人物为顾炎武、吴嘉纪和屈大均。还有王夫之、黄宗羲、阎尔索、钱澄之、杜濬、陈恭尹、归庄等人也可被称为“遗民诗人”。
入仕诗人:清初入仕诗人主要是钱谦益、吴伟业和被称为“南施北宋”的施闰章和宋琬。从总体上看,这些入仕诗人常常为自己的政治选择而懊恼,因而显示出思想上的内在矛盾;在文学上,他们能够与明末诗文领域的各种思想相衔接,并能批判地继承明末各种文学思潮的长处,因而在艺术手法上兼容并蓄,呈现出清初诗歌的崭新面貌。
2请分别叙述清代诗歌的宗唐派、宗宋派和性灵派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人物。
★考核知识点:清代诗歌
附4.1.4(考核知识点解释):
宗唐派:以沈德潜的“格调说”为代表。所谓“格调说”就是用唐诗的格调去表现封建政治和伦理思想。所以,他重提“诗教”传统,提出“诗教之尊,可以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感神明”的口号,实际上是让诗歌为封建政治和伦理道德服务。
宗宋派:以厉鹗、翁方纲为代表。厉鹗论诗取法南朝谢灵运、谢眺和唐代王孟韦柳一派,但以师奉宋人为主,故为查慎行以后倡导宋诗的大家。翁方纲则提出“肌理说”,所谓“肌理”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实际上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
性灵派:真正与宗唐、宗宋诗派相对,能够继承晚明以来的主情传统,对“道统”文学观发起进攻的是乾隆年间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袁枚的文学主张是晚明公安派思想的重振和延续,但在创作实践方面却取得了比公安派更大的成就。公安派的创作实绩主要体现在小品散文方面,而以袁枚为首的性灵派的成就却主要为诗歌。他的近体诗成就较高,其中七绝和七律尤佳。他的诗构思新颖,笔调轻灵,婉转玲珑,变化多姿。
3请简要说明桐城派散文的特点、理论主张和代表人物。
★考核知识点:桐城派
附4.3.2(考核知识点解释):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为方苞、刘大櫆和姚鼐。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并具体解释为“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其散文大多为崇经明道之作,以及墓志碑传之类的应用文。
刘大櫆继承了方苞的“义法”理论,又稍稍加以修正。他认为如果写文章“专以理为主者,则犹未尽其妙也”,因而他比较强调“义法”理论中的“法”。他着重探讨了文章写作中“神气”、“音节”、“字句”三者之间的关系。
姚鼐的古文理论:第一,论文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主张用乾嘉学派的考据功夫为义理和辞章服务。其次,为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他还提出用“八要”来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融合落到实处。第三,总结了前人关于艺术风格的各种归纳,将多种艺术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另外姚鼐本人的文章比较重视形象、意蕴和辞藻所显示的内在意蕴。
4请论述清代小说的变化与特征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4.1(考核知识点解释):
清代小说的变化与特征包括:
第一,小说观念不断更新。主要表现为相当多的作品由重个人情欲转向重社会家庭;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上,人们更注重生活自身的面貌,因而在艺术上更加强调写实精神;,在人物塑造问题上,清代人从理论到小说创作实践都对典型人物的独特性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第二,题材类型不断扩大,衍变出才子佳人小说、公案小说等。
第三,编创方式不断成熟,大多是文人独创作品。
5请论述《聊斋志异》所表现的文化价值取向,举例说明。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5.2(考核知识点解释):
《聊斋志异》与清初文化价值取向:
第一,晚明主情浪漫思潮的延续;
第二,清代经世致用思潮的理解和运用;
第三,将主情浪漫与经世致用二者的真谛交融并汇后达到了对二者的超越,进入了魏晋文人倡导的“有情而不为情所累”的逍遥状态;
第四,全书总体风格和氛围与清代总体文化思潮中的感伤情调极为吻合。
6请详细论述《聊斋志异》的写作笔法。
★考核知识点:清代小说
附4.5.2(考核知识点解释):
第一,《聊斋志异》注重运用志怪题材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同时在情节设计、人物塑造上惨淡经营,使作品无论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艺术表现的摇曳多姿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书中大多以志怪反映现实,且使用传奇手法,所以兼具志怪、传奇二体的特点,以至成为成熟的短篇小说杰作。
第三,不仅继承了唐传奇的艺术手法,还超越了它。具体表现为:一是从故事体到人物体。《聊斋志异》在人物描写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其表现不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而且刻画出人物复杂的性格特征。二是环境描写。《聊斋志异》加强、发展了环境描写,并使之与刻画人物相互表里。三是心理描写。唐传奇中像《红线》写红线取金盒归来的喜悦心情是唐传奇中少见的心理描写,然而在《聊斋志异》中却不乏其例。
7请详细论述《红楼梦》的悲剧意义。
★考核知识点:《红楼梦》
附4.7.2(考核知识点解释):
《红楼梦》的悲剧意义:第一,从小说的题材表层意义看,《红楼梦》写出了由家庭悲剧构成的社会悲剧。第二,道德文化悲剧,对以仁爱为核心和以个人服从社会为前提的儒家思想提出了大胆的质疑。第三,《红楼梦》抛弃了那种自欺欺人,始终幻想喜从天降的浅薄悲剧意识,而是将人生无所不在的悲剧现象上升到哲学高度来认识其永恒的不幸。另外,曹雪芹不仅昭示了人生无所不在的悲剧,而且还以贾宝玉出家的方式提出了解决人生悲剧的方法。
8为什么《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巅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考核知识点:《红楼梦》
附4.7.3(考核知识点解释):
第一,《红楼梦》达到了对写实精神的成熟认识。《红楼梦》对世情小说写实精神的重要贡献就在于它认真总结了《金瓶梅》和后来猥亵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的失误教训,提出了超越男女肉欲描写的“意淫说”和超越才子佳人公式化描写的“情理说”,使世情小说的写实精神达到了最高境界。
第二,《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达到了个性与共性高度统一的典型高度。《红楼梦》虽然以贾府的家庭为背景,但出场人物却达六百多人。其中活动频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下数十人。
第三,限知叙事在整个小说叙事中所占的比重及其所达到的深度,如何处理好全知叙事和限知叙事的关系两个方面《红楼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不仅将限知叙事的比重和深度达到较高的程度,而且在处理全知与限知叙事的关系上,也取得了极为成功的经验。
第四,圆形网状结构。《红楼梦》以贾府这样一个具有深刻典型性的封建家庭为圆心,从纵横两个方面展开其网状结构:纵的方面,它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兴衰历史为轴线,与之相关的社会上下左右联系形成了一条条众多的经线;横的方面,它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轴线,而金陵十二钗及其他诸多女子的爱情婚姻悲剧和命运悲剧则构成一条条纬线。经线和纬线纵横交错,相互关联。
9请分别论述《长生殿》的思想蕴含和艺术特色。
★考核知识点:《长生殿》
附4.9.2(考核知识点解释):
思想蕴含:
《长生殿》的主题思想实际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李杨二人乐极生悲的故事,总结福祸互倚的人生哲理以垂戒来世;二是让李杨二人在历尽劫难、遍尝悲欢离合的人生况味后大彻大悟,终于跳出爱河情海,以佛家色空观念否定他们的情欲,宣布“情缘总归虚幻”,促使沉迷情海者“遽然梦觉”。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深化。
艺术特色:
第一,自唐代以来,有关李杨情缘故事的正史记载和各种传说材料层见迭出,洪昇根据自己表达情缘虚幻主题的需要,对各种材料进行了大胆的剪裁和提炼,从而能够得心应手地表现主题,塑造人物。
第二,为了表现情缘虚幻的主题,作者在剧本结构方面颇具匠心。长达五十出的剧本,场面壮观宏伟,情节曲折细密,而组织排场却相当严密周全。为了用爱情和政治的矛盾来说明人生的虚幻,作者有意设计了爱情和政治两条线索。其中李杨爱情线索为主线,国家政治命运为副线。
第三,《长生殿》情缘虚幻主题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得力于其优美抒情、流畅细致的曲词。作者善于吸收唐诗宋词元曲的语言艺术营养,创造出生动活泼而又充满诗意的戏剧语言。既不失诗词曲语的典雅,又与剧中情节人物水乳交融。
10请论述《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考核知识点:《桃花扇》
附4.10.3(考核知识点解释):
第一,《桃花扇》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在《桃花扇纲领》中将剧中人物分为左、右、奇、偶、经五部。其中左、右两部与“儿女之情”有关,下分正、间、合、润四色,共十六人;奇、偶两部与“兴亡之事”有关,下分中、戾、余、煞四气,共十二人;经部为总括全书的人物,即经星张瑶星和纬星老赞礼。其中既有主次之分,也有褒贬之别,即使是同一部的人物,作者也注意写出其性格差异。
第二,完成了对中国古代戏曲结构艺术新的探索。主要表现为:以主要人物的爱情悲欢作为铺演情节的基点;以典型道具作为贯穿全剧的主线;以中介人物作为联结正邪双方的纽带。
第三,曲词以工整典雅见长。作者对曲词和宾白的语言特征以及在剧本中承担任务的区别认识的十分清楚,因而对曲词宾白的安排匀称合度。另外能根据剧情和人物不同,使用不同风格的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