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唐宋古文研究》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讨武氏檄》是( )的作品
A.骆宾王
B.陈子昂
C.王勃
D.杨炯
2.欧阳修在史学方面,首开金石考古学,( )是金石考古学方面的第一部专著。
A.《集古录》
B.《诗人玉屑》
C.《笔说》
D.《新五代史》
3.不属于陈子昂骈文特点的是 ( )。
A.骈文源于徐庾体,珍重词采
B.讲求练词,但不涉于雕琢艳冶
C.讲求四六对句,严格规整
D.变骈俪为畅达
4.对韩愈《原道》理解有误的是( )。
A.根本是建立了一个各守其分的封建等级秩序和维护这个秩序所需的道德伦理观
B.包括君臣父子的等级规定
C.包括了仁义道德
D.不包括驱虫蛇、为之衣、为之食等百姓日用之道
5.以下不是韩柳对古文运动的贡献的( )
A.汲取各家之长,丰富了古文的表现力
B.把现实中的情感注入文学创作中
C.彻底摒弃六朝骈文,从根本上进行文风的革新
D.对前代的吸收不只局限在先秦两汉,只局限在儒家而是广收博取
6.不属于宋代对“道”的认识和运用的是( )。
A.突出明道之说,更发展成为载道理论
B.文风走向“常”、“自然”
C.宋代散文明道兼明心
D.不主张宗六经,古文要应时而变
7.骈文未起之前就有了丽词,从下列哪个方面不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
A.音韵变化
B.联想
C.对于技巧的追求
D.事证
8.唐初文风的缓慢变化不体现在哪个方面( )
A.绮艳而不放荡
B.纵欲已经没有了,有了一股清新之气
C.文学思想向教化说变
D.完全摆脱梁陈文风的影响。
9.不属于欧阳修文学主张的是 ( )。
A.要彻底摒弃骈文、西昆体
B.强调文学的特性
C.写作时要“纪大而略小”,“文简而意深”
D.写人要“不虚美,不溢恶”,要“事信言文”
10.“春秋辞令”是指下列那本书的语言特点的( )
A.《春秋》
B.《战国策》
C.《左传》
D.《国语》
11.韩愈《答刘正夫书》说:“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这体现了韩柳哪条文体理论( )。
A.气盛言宜
B.抒写日常情感
C.师其意,不师其辞
D.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
对苏轼文艺思想理解有误的是( )。
A.道与学均积之于平时,至临文之际,随时可以得来
B.通过生活实践获得对“道”进行认识
C.求物之妙,了然于心即是作者能够得事物之要
D.了然于口与手则是“工”的境界
13.唐初修类书与文学相关的目的是为了( )
A.骈丽徘偶文章之用
B.革新骈俪文风
C.研习散文之用
D.学习行文技巧
不是古文衰落与骈文复兴的表现的是( )
A.骈文在某些领域又恢复了一度被散文夺去的优势
B.骈文则在李商隐、温庭筠手中又有了新的发展
C.古文变得很少,也再没有出现过像韩柳这样的大家
D.中唐以后骈文又恢复了统治地位的现象
15.以下不能反映欧阳修文学观念的是( )。
A.要求“知明古道,而后履之以身,施之于事。”
B.推崇雅颂、排斥风骚的思想
C.批评时人“述三皇之大道,舍近取远,务高言而鲜事实。”
D.劝导人们正视民间疾苦和时政之弊,将文学兴讽、怨剌的职能置于首位
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韩柳仍然沿袭乐关教化,文关兴衰的旧说。
17.从东汉到隋这个时期是“文章之衰”。原因是文章逐渐雅化。
韩柳二人都深深介入现实,当他们把现实中的情感注入文学创作中时,就赋与文章强大的生命力。
韩柳否定了乐关教化,文关兴衰的旧说,将治国平天下的关键归结于修身正心,得人进贤,并提出了不论贵贱、唯问贤愚的取士原则。
20.欧阳修还写了《新五代史》、《新唐书》,他行文利求简洁,减去了史书中的文学意味,还原了史书的本色。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既然气盛,有独到之思,就应该理直气壮的表现出来,不管是什么形式。
散文发展到韩柳,其突出贡献也就是说使得他们的古文成为文学散文范式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作古文时把叙述与描写相结合,议论与叙事、抒情相结合。
23.建安三国时期,文风通脱,与东汉有所不同,但曹丕、曹植等人之文骈俪色彩很浓,近于西晋骈文。
所谓古文运动的衰落,一般是指中唐以后骈文又恢复了统治地位的现象而言。
宋代,统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分而为二,古文家自文统的观念,道学家也有其道统的观念。这都与韩愈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