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基础(一)20春在线作业2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赵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里“恣”的文中义是
A.恣意
B.听从
C.任凭
D.吸取
2.“歌、謌”的 关系是
A.繁简字
B.古今字
C.通假字
D.异体字
3.关于“子路问:‘闻斯行诸?’”中的“诸”字,说法正确的是.
A.语气词,表疑问语气
B.代词,可译为“它”
C.兼词,相当于“之乎”
D.助词,提前宾语
4.最通行的《礼记》注本,即所谓的《礼记注疏》,它的做注者和做疏者是
A.戴德,刘向
B.杜预,孔颖达
C.何晏,邢昺
D.郑玄,孔颖达
5.《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什么体著作
A.国别体
B.编年体
C.纪传体
D.语录体
6.“异乎三子者之撰 。”中的“撰”的文中义是
A.才干
B.观点
C.撰写
D.著作
7.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指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8.《礼记 》流传下来的两种本子中,戴德辑录的是
A.大戴礼记
B.小戴礼记
C.周礼
D.仪礼
9.“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存在的语法现象是
A.宾语前置
B.名词用作动词
C.使动用法
D.意动用法
10.“多行不义,必自毙。”中“毙”的文中义是
A.逃亡
B.仆倒
C.枪毙
D.毙命
11.记录和传递语言的社会性的书写符号体系是 :
A.文字
B.书信
C.语音
D.词义
12.《礼记》流传下来的有两种本子,都是汉人辑录的,其中戴圣辑录的是
A.《小戴礼记》
B.《大戴礼记》
C.《周礼》
D.《仪礼》
13.“日月逝矣,岁不我与。”中存在的语法现象是
A.宾语前置
B.名词用作动词
C.使动用法
D.意动用法
14.“群、羣”的关系是
A.繁简字
B.古今字
C.通假字
D.异体字
15.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店、河、帛、在、治 、”属于
A.指事
B.会意
C.象形
D.形声
16.“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中的“焉”相当于
A.之于
B.于是
C.之乎
D.恶乎
17.下列各句中,“朝”是使动用法的是
A.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
B.武丁朝诸侯。
C.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D.盛服将朝。
18.“小人閒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中“其”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
A.语气词,表委婉语气
B.代词,他的
C.连词,表承接
D.助词,相当于“的”
19.“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中的“是” 的词性和意义是
A.系词,是
B.形容词,对
C.代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D.动词,为
20.“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中“揭”于文中的意思是
A.翻开
B.起义
C.高举
D.拿着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21.秦以后文字,基本上属于今文字阶段,它包括
A.隶书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22.下列句子,属于名词性结构做谓语的判断句的是 .
A.彼所谓豪杰之士也。
B.百乘,显使也。
C.千金,重币也。
D.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23.下列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
A.村、邨
B.泪、涙
C.奉、捧
D.责、债
24.下列句子中,有倒装情况的是
A.王曰:“若是其甚与?”
B.“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C.孟尝君就国于薛。
D.异乎三子者之撰。
25.下列句子里的“以”字词性是介词的有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C.宫之奇以其族行。
D.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26.下列句子中 ,属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情况的是.
A.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B.是非君子之道也。
C.数罟不入洿池。
D.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27.如用“ 六书 ” 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下列属于形声字的是
A.更
B.河
C.在
D.治
28.对“王无异于百姓以王为爱也”这个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爱”是吝啬的意思。
B.“为”是动词。
C.“爱”是喜爱的意思。
D.“于”是介词。
29.汉初所传《论语》有三种本子,分别是
A.齐论
B.古论
C.鲁论
D.秦论
30.甲骨文也称龟甲兽骨文字 , 还称作
A.殷虚文字
B.贞卜文字
C.殷虚书契
D.甲骨卜辞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3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与“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中的“夫”用法不同。
32.狂草是草书的一种 ,只有艺术价值 ,没有使用价值 。
33.“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中的“趋”指“慢走”的意思。
34.“武丁朝诸侯。”中“朝”字是使动用法
35.狂草只有艺术价值 , 没有使用价值 。
36.“千金,重币也。”中“千金”是主语,“重币”是谓语 。
37.汉初所传的《论语》齐论、古论、鲁论之分。
38.“弃甲曳兵而走”与“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中的“走”是行走的意思。
39.“穆公访诸蹇叔 ”中的“ 访 ”的文中义是“拜访”。
40.《 战国策 》 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汉代刘向整理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