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春在线作业1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917年,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创办了( )杂志,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使心理卫生运动逐步在美国形成了一股热潮。
A.《心理健康》
B.《心理咨询》
C.《心理治疗》
D.《心理卫生》
2.只从自己的角度观察事物或考虑问题,用自己的经验去对待有关事物,不能设想他人观点、他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状态,被称作
A.自我中心
B.自我概念
C.自我意识
D.自我压抑
3.自卑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过分的责备自己
B.过分的毁损自己
C.以自我为中心
D.过度的嫌弃自己
4.( )是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是人类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产物.
A.感觉
B.知觉
C.想象
D.认知
5.动 机是( )
A.一个人自觉确定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
B.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C.指通过体验,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和事物与主观预期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D.指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6.注意是
A.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
B.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C.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D.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或形象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7.( )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信息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的策略。
A.精加工策略
B.注意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8.对相关信息进行归类和整理的过程,指的是 ( ) 。
A.精加工策略
B.注意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9.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地归纳为:
A.学习生活适应良好;人际关系良好
B.人格健全,自我意识发展较好
C.学习生活适应良好,自我意识发展较好
D.人格健全,人际关系良好
10.动机指的是( )
A.一个人自觉确定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
B.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C.指通过体验,对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和事物与主观预期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D.指心理活动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二、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1.以下关于小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表述,正确的为( )
A.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小学生认识过程的发展相适应,也与小学生在班集体中的集体活动经验有关。
B.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最初是建立在外部条件或偶然兴趣一致的基础之上的,如住在同一街道、同一幢楼房,同桌,父母相互熟悉等。
C.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往往是讲课有趣、喜欢体育运动、严格、耐心、公正、知识丰富、能为同学着想的教师。
D.同样是批评,如果来自于小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他们就会感到内疚、羞愧;如果来自于小学生所不喜欢的教师,他们就会反感和不满。
12.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包括 :( )
A.大脑功能失调
B.生化因素
C.遗传因素
D.环境剥夺和营养不良
13.从类型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
A.团体发展性教育
B.团体补救性教育
C.个别发展性教育
D.个别补救性教育
14.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 )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A.精神上
B.身体上
C.心理上
D.社会适应
15.为了保证讨论时的良好气氛,进行大脑风暴时须遵守以下规则:
A.允许批评别人的意见。
B.观点、意见越多越好。参与者提供的设想越多,找到解决问题的轨道越可能实现。想法越多,包含有价值创造的数量可能越多。
C.自由思考,容许异想天开的意见。目的也是为了大量地涌现想法,寻求非同寻常的观点,而不是局限于表面或已确定的观念上。
D.可以将别人的许多观点,加以组合成改进的意见。
16.一般来说,父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小学生施加影响:( )
A.教导,即父母通过言传身教,直接向小学生传授各种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
B.强化,即父母采取奖惩的方式强化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并巩固这些行为准则的地位
C.榜样,即父母往往是小学生最早开始模仿的对象,他们效仿父母,学习父母的行为方式
D.慰藉,即小学生对父母形成的依恋感使他们易于向父母倾诉不安和烦恼,以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帮助
17.小学生焦虑的原因主要有( )
A.家长经常向儿童诉说家中的问题
B.儿童缺乏母爱或被过分溺爱
C.老师、家长或学校对儿童的要求过高或过严
D.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要求不一致
18.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的特点
A.有意想象增强
B.想象更富于现实性
C.想象的创造成分减少
D.想象的创造成分增多
19.从途径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哪几个途径来实现:
A.心育教学
B.心理咨询
C.心理治疗
D.心理测试
20.在课程结束时 ,教师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A.回顾与检讨
B.计划与展望
C.祝福与道别
D.面质
21.以下的论述正确的有
A.厌恶疗法是一种帮助人们(包括患者)将所要戒除的靶行为(或症状)同某种使人厌恶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从而达到戒除或减少靶行为出现的目的。
B.行为塑造法是通过强化(即奖励)而造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
C.代币制疗法是通过某种奖励系统,在病人做出预期的良好行为表现时,马上就能获得奖励,即可得到强化,从而使患者所表现的良好行为得以形成和巩固,同时使其不良行为得以消退。
D.暴露疗法是让患者较长时间地想象恐怖的观念或置身于严重恐怖的环境,从而达到消退恐惧的目的。
22.关于情绪和情感的错误论 述有( )
A.情感具有外显性和即时性
B.情绪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反映形式
C.情感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稳定性
D.情感比情操具有更稳定和含蓄的特点
23.小学生焦虑的原因主要 包括( )
A.老师或家长自身有焦虑的情绪反应倾向
B.老师、家长或学校对儿童的要求过高或过严
C.老师或家长对某些危险或事物估计过高
D.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要求不一致
24.进行大脑风暴时,为了保证讨论时的良好气氛,须遵守以下规则:
A.允许批评别人的意见。
B.观点、意见越多越好。参与者提供的设想越多,找到解决问题的轨道越可能实现。想法越多,包含有价值创造的数量可能越多。
C.自由思考,容许异想天开的意见。目的也是为了大量地涌现想法,寻求非同寻常的观点,而不是局限于表面或已确定的观念上。
D.可以将别人的许多观点,加以组合成改进的意见。
25.从内容上,儿童的恐惧可分为( )
A.对身体损伤的恐惧
B.对自然事件的恐惧
C.对孤独的恐惧
D.对社交的恐惧
26.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为:
A.民主性原则
B.多样性原则
C.预防、发展和调治相结合的原则
D.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27.从类型上,心理健康教育可分为
A.团体发展性教育
B.团体补救性教育
C.个别发展性教育
D.个别补救性教育
28.关于小学生的人际交 往,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A.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小学生认识过程的发展相适应,也与小学生在班集体中的集体活动经验有关。
B.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最初是建立在外部条件或偶然兴趣一致的基础之上的,如住在同一街道、同一幢楼房,同桌,父母相互熟悉等。
C.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往往是讲课有趣、喜欢体育运动、严格、耐心、公正、知识丰富、能为同学着想的教师。
D.同样是批评,如果来自于小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他们就会感到内疚、羞愧;如果来自于小学生所不喜欢的教师,他们就会反感和不满。
29.小学生学习动机训练的方法包括:( )
A.通过设立目标、评价、奖励等外部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B.通过晕轮效应激发学习动机
C.通过鼓励学生提问题培养其学习动机
D.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
30.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有
A.认知法
B.操作法
C.集体讨论法
D.角色扮演法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31.意志的果断性是一种在行动中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而坚持到底的良好品质。
32.小学生意志果断性的特点表现在:一小学生的果断性随年级升高而不断发展;二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表现出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的特征。
33.暴露疗法是让患者较长时间地想象恐怖的观念或置身于严重恐怖的环境,从而达到消退恐惧的目的。
34.在个别心理辅导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沉默的出现。
35.赞美时要注意:一赞美应抓住对方的主要优点或特长,内容最好是具体的;二赞美不等于吹捧,不要离谱的阿谀奉承,更不要不怀好意的虚情假意,而是要实事求是;三赞美可以促进人际交往,要努力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大方地给予赞美;四接受赞美不是骄傲自大,对自己要有信心,要真心诚意地感谢对方。
36.斯滕伯格认为,操作成分又由编码、推理、联结、及应用四个环节构成。
37.心理咨询作为一种心理学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信息的收集,心理的诊断,信息的反馈,咨询目标的确立,帮助和改变以及结束等六个基本阶段。
38.冷处理就是当学生做出不良行为时,不予理睬,使他们得不到关注,久而久之这种不良行为就可消除。
39.观察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40.小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与同伴的交往、与父母的交往、与教师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