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在古代汉语里,谓语动词在—定条件下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用法就叫()
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
C.词类活用
D.对动用法
2.“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中的“殊”字的词义是()
A.特殊
B.殊死
C.独特
D.特别
3.“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千”字属于词类活用 ,其用法是
A.形容词用作名词
B.量词用作形容词
C.名词用作动词
D.数词用作动词
4.“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选也。”中“选”的文中义是
A.选举者
B.提拔的人
C.选拔出来的人物
D.当权者
5.“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中的“ 胡 ”字词性为
A.疑问代词
B.连词
C.语气词
D.副词
6.“慚”与“慙”的关系是
A.繁简字
B.古今字
C.通假字
D.异体字
7.“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中“来” 的用法是.
A.为动用法
B.使动用法
C.意动用法
D.对动用法
8.在“王顾左右而言他”里,“他”的词性是
A.疑问代词
B.第三人称代词
C.旁指代词
D.反身代词
9.“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中“直”的词性和词义是()
A.副词,的确
B.副词,只是
C.代词,没有谁
D.形容词,正直
10.“百乘 , 显使也 ”是什么句式
A.叙述句
B.省略句
C.被动句
D.判断句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1.先秦文字除甲骨文外,还包括
A.六国古文
B.金文
C.籀文
D.小篆
12.下面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有
A.夫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百乘,显使也。
C.愿受一廛而为氓。
D.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13.关于“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说法正确的有
A.“诸”是兼词
B.“诸”相当于“于之”
C.“其”是语气词,表委婉语气
D.“诸”相当于“之于”
14.下列各句子中,属于判断句的是
A.彼所谓豪杰之士也。
B.百乘,显使也。
C.千金,重币也。
D.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15.下列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
A.村、邨
B.泪、涙
C.奉、捧
D.责、债
16.下面各句里,“ 为 ” 字是动词的是
A.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
B.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
C.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D.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17.关于“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个“过”是动词,第二个“过”是名词
B.第一个“过”是名词,第二个“过”是动词
C.第一个“过”是犯错误,第二个“过”是错误
D.第一个“过”是错误,第二个“过”是犯错误
18.下列句子中含有名词用作动词用法的有()()()()
A.师还,馆于虞
B.晋军函陵,晋军氾南
C.从左右,皆肘之
D.晋灵公不君
19.含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句子有()()()()
A.日饮食得无衰乎
B.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C.鲁仲连义不帝秦
D.孟尝君客我
20.下面句子中,“以为”是动词的有()()()()
A.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B.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
C.无以为家
D.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50 分)
21.“宫之奇以其族行。”中“以其族”是介宾词组做状语。
22.狂草只有艺术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23.“哀公赐之桃与黍”中“赐”是“赐予”的意思。
24.“请以遗之” 中“遗” 的词性是动词,可译为是“留给”。
25.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指的是象形、会意、形声、假借四种造字法。
26.“公赐之食。食舍肉”中“舍”与“捨”的关系是古今字。
27.“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中“杖”是“拄着”的意思。
28.“三进及溜,而后视之。”中“溜”的文中义是“停留 ”。
29.金文又被称作钟鼎文。
30.谓语与宾语的关系需译为“把……看作”、“认为……怎幺样”, 有主观上认为“宾语怎幺样”或“把宾语当作什幺”的意思,这种用法是使动用法。
31.“惟天为大,惟尧则之。”中“则”字本指法则,这里用如动词 ,当“ 效法 ”讲 。
32.四体二用说最先提出者是清代戴震。
33.有时,不及物动词后边不出现宾语,也可能是使动用法。
34.“大臣强谏”中的“强”是“强迫”的意思.
35.“岳、嶽”的关系属于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
36.“穆公访诸蹇叔”中的“访”是拜访的意思。
37.“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中“乃”是 副词,意义是“ 才 ”。
38.“孟尝君就国于薛。 ”中的“就”字的文中义指“成就 ”。
39.省略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省略句子的某个成分,省去的部分不能补出来.
40.“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译为“众衙役因为他年幼而忽略了他,未来得及阻止他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