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汉语修辞学》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张雪涛认为辞格设立方法上具有( )。
A.模式性
B.能产性
C.超越性
D.特定性
2.张雪涛认为辞格设立表达上具有( )。
A.模式性
B.能产性
C.超越性
D.特定性
3.运用对偶形成的极富中国特色的言语作品就是( )。
A.对联
B.句子
C.语言
D.排比
4.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叫( )。
A.对照
B.排比
C.通感
D.层递
5.使用“成为、等于”一类喻词的比喻方式是( )。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博喻
6.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方式叫( )。
A.排比
B.连珠
C.通感
D.双关
7.反复的基本类型包括:连续反复和( )。
A.间隔反复
B.对比反复
C.排比反复
D.对偶反复
8.对偶的基本类型包括:正对、反对、( )。
A.串对
B.方对
C.严对
D.比对
9.使用“是、变成”一类喻词的比喻方式是( )。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博喻
10.使用“仿佛、一般”一类喻词的比喻方式是( )。
A.明喻
B.暗喻
C.借喻
D.博喻
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1.反问也是明知故问。否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肯定的内容;肯定句用反问语气说出来,就表达否定的内容。
12.比喻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13.反复是一种语病,使人感到内容空虚,语言累赘。
14.辞趣是富有表现力的亚辞格的言语现象,及有助于提高表达效果的词语的音调或字形图符、书写款式所体现出来的情趣。
15.“语境”(Context)这个术语是由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于1923年提出来的
16.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修辞学中的“比喻”属于认知模型中典型的“隐喻”,它在两个概念领域中建立联系,是一个认知域在另一个认知域的整体投射。
17.运用排比,无论是多项全举,还是在多项之中举其要者,准确地使用提示语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
18.串对以并列复句的形式从两个角度表示相关的关系,内容上是互补的。
19.文学语言是一个规范场,任何描述对象的敷陈都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
20.修辞分析就是对修辞过程的逆向认知与把握,对修辞所用手段的价值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