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前练兵
1.[单选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答案资料下载请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C——
2.[单选题] 金融资本是()
A.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互渗透,融合生长而形成的新型的资本形态.
B.银行垄断资本.
C.工业垄断资本.
D.一般的资本.
答:——A——
3.[单选题]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实质
答:——C——
4.[单选题]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A.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万面
B.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不同万面
C.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次劳动
D.不同劳动过程中相同的劳动形式
答:————
5.[单选题] 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答:————
6.[单选题] 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奥鹏东财答案点击 ap5u.com 或 q1647861640
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答:————
7.[单选题]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答:————
8.[单选题] 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国家政权问题
答:————
9.[单选题]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答:————
10.[单选题] 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
答:————
11.[单选题] 在帝国主义条件下,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
A.垄断消灭竞争.
B.垄断产生竞争,竞争产生着垄断.
C.竞争减弱.
D.垄断不能消灭竞争,竞争更加剧烈,更加深刻,更带有破坏性.
答:————
12.[单选题] 跨国公司是()
A.一种国际性的垄断组织
B.国际卡特尔.
C.在流通领域结成的国际垄断同盟.
D.新科技革命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
答:————
13.[单选题] 资本输出的基础是()
A.大量的过剩资本
B.垄断.
C.许多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瓦解,并逐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D.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了资本家的垄断同盟.
答:————
14.[单选题]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答:————
15.[单选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答:————
16.[单选题]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答:————
17.[单选题]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答:————
18.[单选题] 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答:————
19.[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
答:————
20.[单选题]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B.社会物质生产和社会精神生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答:————
21.[单选题] 生产关系包括很多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劳动者的分工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答:————
22.[单选题] 一定的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
A.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B.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和政府组织部门
C.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答:————
23.[单选题] 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答:————
24.[单选题] 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答:————
25.[单选题]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答:————
26.[单选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A.矛盾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
答:————
27.[单选题]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
A.资本积聚
B.劳动力供给的增加
C.资本集中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答:————
28.[单选题] 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直接原因是().
A.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答:————
29.[单选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
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B.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发展的方向
C.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D.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答:————
30.[单选题]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为().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答:————
31.[问答题] 如何认识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的论断?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