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20秋在线作业1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指出七斤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哪部作品()
A.《风波》
B.《离婚》
C.《孤独者》
D.《明石》
2.茅盾小说《动摇》中的胡国光是()
A.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B.土豪劣绅
C.革命者
D.反动军官
3.下列属于秧歌剧的作品是()
A.《刘胡兰》
B.《王秀鸾》
C.《兄妹开荒》
D.《赤叶河》
4.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作家是()
A.张天翼
B.叶绍钧
C.冰心
D.茅盾
5.抗战初期散文最有战绩的是()
A.抒情散文
B.报告文学
C.杂文
D.小品文
6.活跃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
A.九叶诗派
B.七月诗派
C.现代诗派
D.中国诗歌会
7.下列符合沈从文主要创作思想的表述是()
A.文学表现人生的苦难
B.文学讴歌人性
C.文学表现自我
D.文学为时代、政治服务
8.初期革命文学倡导发生在()
A.1921年
B.1925年
C.1927年~1928年
D.1923年~1924年
9.老舍是()
A.汉族作家
B.回族作家
C.满族作家
D.蒙族作家
10.”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发难文章是()
A.《文学革命论》
B.《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C.《什么是新文学》
D.《文学改良刍议》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被称为”好一记鞭子”的街头剧是指哪几个剧作()
A.《三江好》
B.《东北好》
C.《最后一计》
D.《举起你的鞭子》
E.《放下你的鞭子》
12.鲁迅进化论”思路”轰毁和思想变化的原因是()
A.四一二事变的血的教训
B.马克思主义的学习
C.与共产党人的联系
D.赴苏联参观学习
E.深刻的自我解剖
13.九叶诗派的主要成员是()
A.陈敬容
B.杜运燮
C.郑敏
D.穆旦
E.辛笛
14.巴金的描写家庭生活、抨击旧式家庭腐朽罪恶题材的系列创作是()
A.《家》
B.《春》
C.《秋》
D.《冬》
E.《憩园》
15.茅盾创作的短篇《农村三部曲》是()
A.《春蚕》
B.《夏熟》
C.《林家铺子》
D.《秋收》
E.《残冬》
16.文学研究会的乡土文学作家有()
A.鲁彦
B.许杰
C.台静农
D.彭家煌
E.蹇先艾
17.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表现在()
A.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民族、土地、人民的深沉的爱
B.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
C.鲜明深刻的意象
D.有色调有光彩,诗中有画奥鹏东师答案q599792222 或请进 opzy.net
E.散文式诗句自由抒写的自由体形式
18.闻一多的格律诗理论,主张新诗要有()
A.音乐美
B.形式美
C.绘画美
D.文字美
E.建筑美
19.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的”乡土文学”的特色是()
A.继承了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
B.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民族化追求
C.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化色彩
D.在人物性格、人物与环境关系上取得较高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
E.采用了现代主义艺术手法与技巧
20.新剧从繁荣走向衰落的原因是()
A.从政治戏转为伦理戏
B.新剧商品化,内容庸俗
C.多为幕表戏,没有剧本
D.演员演技低劣
E.文学革命批判堕落的新剧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1.《新青年》的最初创办人是鲁迅。
22.文学的民族形式的论争发生于抗战中期。
23.主张文学应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是周作人。
24.历史题材作品中,掺进部分现代生活内容,具有古今杂糅(或古今交融)艺术特色的作品是鲁迅的《故事新编》。
25.以浓郁的“京味”为显著创作特色的作家是老舍。
26.《晨报副刊?诗镌》提倡和发表的主要是格律诗。
27.鲁迅的《呐喊》、《彷徨》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表现方法,革新了中国小说的结构形式。
28.在理论上主张“诗体的大解放”的是胡适。
29.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团结大会师的盛会,继往开来的大会指的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
30.小型、通俗的抗日文学作品,如街头诗、传单诗、街头剧、报告文学的涌现是在抗战初期。对
31.左翼作家倘若不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对革命抱着罗曼蒂克幻想,自以为高于一切人,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发表上述重要思想的是周扬。
32.大规模反映中国半殖民地大都市生活的现代都市文学是《子夜》。
33.心理分析派小说最主要的代表作家是施蛰存。
34.曹禺剧作中,以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为主旨的是《日出》。
35.《原野》中复仇悲剧的主人公是仇龙。
36.左联成立后,对初期革命文学创作中的错误倾向进行批判、清算,错误倾向中最主要的是革命的罗曼蒂克。
37.创作讽刺喜剧《一只马蜂》、《压迫》的剧作家是陈白尘。
38.新月社的成立时间是1924年。
39.臧克家控诉帝国主义罪恶的诗篇是《罪恶的黑手》。
40.“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是左联在和梁实秋论战中的一段话。说这段话的是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