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书法》在线作业二-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 )为代表。一类是草书家。
A.蔡邕
B.杜度
C.张芝
D.崔瑗
2.“元光”、“青松子”、“松滋侯”是( )的雅号或戏称。
A.纸
B.笔
C.砚
D.墨
3.写横画提笔折锋时,提过了头,又会出现起笔切下的墨痕大、中锋行笔的笔道细,被称之为( )的病笔。
A.鸟啄
B.骨节
C.钉头
D.折木
4.隋智永称( )为“正书第一”,唐代褚遂良也极为称赞。
A.黄庭经
B.兰亭集序
C.乐毅论
D.东方朔画赞
5.《诗经·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这里称( )为“管”。
A.纸
B.笔
C.砚
D.墨
6.( )的文学内容为秦始皇诏,计144字。这种有着政令教喻性质的文字,是极其理性的产物。理性使书写中规中矩,尽在法则的藩篱之内。
A.《琅琊台刻石》
B.《泰山刻石》
C.《峄山刻石》
D.《兰亭序》
7.( )也称为“正书”、“真书”,说明了它是提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书体。
A.隶书
B.行书
C.草书
D.楷书
8.( )是指写竖画悬针出锋时,出现悬针的锋尖不在竖画的正中,而是偏到左边去了,右边锋刃不仅缺了一小块,并且还呈犬牙交错、干枯毛涩的状态。
A.鼠尾
B.锯齿
C.缺锋
D.散峰
9.盖在作品上首的叫( ),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
A.闲章
B.迎首章
C.押脚章
D.号章
10.( )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A.《祭侄稿》
B.《兰亭序》
C.《伯远帖》
D.《中秋帖》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1.一出戏有主角有配角,一幅画有近景有远景,一个字有主笔有次笔。主笔是指( )。
A.表现力最强的一笔
B.笔画最长,书写难度最大的一笔
C.笔画最短,书写难度最小的一笔
D.占有重要位置,起一字的主体支撑作用
12.就一般规律而言章法布局的要领是( ),以及终篇收势。
A.首字领篇
B.量纸定字
C.行气贯通
D.意在笔先
13.书法作品无论楷、行、隶、篆各体,都须讲究章法布局,尤其是行、草书表现得最为强烈和充分。
A.隶书
B.行书
C.草书
D.楷书
14.属于王羲之的代表作有( )。
A.黄庭经
B.荐季直表
C.宣示表
D.乐毅论
15.落款应根据所留地方而灵活变化,或增或减,应注意( )以及留有印位。
A.高低适中
B.距离恰当
C.字大款小
D.字古款今
16.乾隆时,曾经把( )合为“三希”,并以此命其斋名为“三希堂”。
A.《快雪时晴帖》
B.《兰亭序》
C.《伯远帖》
D.《中秋帖》
17.临帖,即在摹帖的基础上,对帖字的用笔、结字规律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对着帖写。临帖有( )这几种方法。
A.背临
B.格临
C.对临
D.向临
18.纸的选择方法包括:质地柔韧厚密,( ),依个性择纸。
A.表面光涩适中
B.色彩洁白
C.据碑帖择纸
D.吸墨适度
19.书法艺术本体包括笔法、( )等内容。
A.笔势
B.章法
C.字法
D.墨法
20.在中国古代,书法的功能是多样性的,比如( )。
A.满足审美愉悦的功能
B.宣教化为政治服务的功能
C.实用的文字记载功能
D.交流功能
三、判断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21.笔迟重取其妍美,急速方能流畅遒劲,所以运笔的迟与速,须作有机配合,方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22.所谓“五指执笔”,指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来说明的执笔方法。大意是要五指齐力,力聚管心,各司其责。由于这种方法要用到五指,所以又称“五指执笔法”。
23.欧阳询的《九成宫》是一件法则高度体现的作品。前人认为欧书“楷书之极则”。
24.双款是将书者和受书者的姓名都写上。受书者姓名叫“上款”,书者姓名叫“下款”。
25.对联还有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当正文内容字数多时,可分行书写。上联行次自左至右,下联行次自右至左,起首均不留空格,左右合抱,结成“龙门对”。
26.印章的字体以篆为主。分阴文(白字)和阳文(红字),有的印章上兼用阴文和阳文。
27.宿墨之法,其实并非书写时使用的方法,它并不是与笔画的完成同时的,而是在点画写完之后,乘笔画尚湿以水点于笔画之上,让墨冲出画外的用墨方法。
28.颜真卿的代表作《玄秘塔碑》,和柳公权的代表作《颜勤礼碑》,是初学毛笔字者入门佳帖。
29.唐人尚韵,说的是晋人崇尚潇洒飘逸、自然清新的韵致。晋人尚法,指的是唐人崇尚法度规矩,并以此作为创作范式,循规蹈矩,讲究出处,法则重于性情。
30.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正体世称“书之圣”。
31.渴墨亦为“燥笔”,是指点画中的墨浓重,但极少水分,像干皴之笔,一般在书法作品中不大量使用。
32.露锋收笔,是收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而有明显的锋芒的收笔方法,又称出锋收笔。
33.临帖的方式,与读帖的博与杂相反、是求精求专,特别是初入门的人,切不可频频换帖,今天写颜,明天学欧,朝三暮四地临习,这样不会有进步的。
34.行笔要“涩行”,所谓“涩行”,即是书写者人为地制造一种阻碍笔锋运行的力量,同时又克服这种力量而前行。
35.转和折实笔画转换方向的两种形式。转笔,是指转动笔管。
36.隶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
37.清代刘墉书法喜用浓墨,被誉为“浓墨宰相”。
38.楷书的横画有主次之分,势态有仰覆之别,起笔与收笔也有藏露方圆的不同。
39.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0.“五指执笔法”的优点是五指能够自然屈伸,用力齐均,笔在手中既稳当,又能前后左右地回旋运转,最便于对毛笔进行控制,坐在写字台前枕腕或悬腕写字最适合用这样的执笔法。
41.清代王文治喜用淡墨,曾被誉为“淡墨探花”。
42.先秦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也叫做金文,又由于这些铜器中以礼器、乐器居绝大多数,而礼器中以鼎为最多,乐器中以钟为最多,故又称金文为“铜鼎文”。
43.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杨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44.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叫做“隶变”,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45.有墨处必有笔,有笔处亦有墨,笔与墨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用墨之法也是笔法的一种辅助手段。
46.书法是指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
47.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发现最早的中国文字,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面的文字。
48.起笔、行笔、收笔是指书写一种点画笔锋运动的全过程,写任何一种点画都要经过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所谓“逆入、涩行、紧收”,便是这三种用笔方法的要决。
49.匾额取横式,在名胜、古迹、纪念馆多见。它需经书写和刻制两道手续,旧时称为“榜书”。
50.黄宾虹是精于墨法的大师,其点画浑厚华滋,韵味独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