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秋《古代汉语》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1.“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句中“朝”的用法是( )。
A.名词用如动词
B.名词意动用法
C.名词使动用法
D.动词使动用法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中的“其”表示的语气是( )。
A.陈述
B.设问
C.感叹
D.反问
3.近体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的地方是( )。
A.第五句句尾
B.第二句句尾
C.第三句句尾
D.第一句句尾
4.“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出自( )。
A.里仁
B.学而
C.公治长
D.为政
5.“驱而之薛”中的“之”可以理解为( )。
A.疑问代词
B.指示代词
C.到某地区
D.人称代词
6.“卫君侍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句中的前置宾语是( )。
A.政
B.子
C.奚
D.卫君
7.关于“震”和“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震动”义近“震惊”,“振动”只是“摇动”
B.“震动”不同于“振动”
C.“振”是振动,“震”是雷震
D.“振救”的“振”可写作“震”
8.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感”的意思是( )。
A.让人感激
B.触动
C.感伤
D.使人心动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9.下列句中的“其”属于加重反问语气的是( )。
A.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B.其谁曰不然?
C.其谁不知?
D.其何以行之哉!
10.下列对曲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赘韵出现
B.平仄通押
C.不忌重韵
D.一韵到底
11.下列各句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 )。
A.骊山北构而西折
B.辇来于秦
C.朝歌夜弦
D.朝歌夜弦
12.“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这东篱醉了也”,下列解释正确的是哪几项( )
A.者,通“着”,是代词,代指下面说的内容
B.者,表示命令语气
C.北海,指庄子
D.北海,指孔融
13.下列各句,有动词有如使动的是( )。
A.纵敌患生,违天不详,必伐秦师
B.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C.晋解张御克,郑丘缓为右
D.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三、判断题 (共 12 道试题,共 48 分)
14.“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的正确翻译是:“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相似。”
15.“屈完及诸侯盟。”中的“盟”是订立盟约的意思
16.“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意思是“鲁仲连不尊称秦国为帝”。
17.“无怨无德,不知所报”可以翻译成:“没有怨恨,没有恩德,不知道拿什么报答”
18.“赵盾弑其君”中“弑”在古代是指下杀上。
19.“我闻忠善以损怨”中“损怨”的意思是减少怨恨。
20.齐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只是齐国的一任皇帝。
21.“是寡人之过也”的“也”表判断语气
22.“将立之而卒”的“卒”是士卒的意思。
23.“齐其闻之矣”中的“其”是句中语气气,表示反问语气。
24.无庸,将自及的“无”通“毋”。
25.古代的“社稷”指的是土神。
19秋《古代汉语》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一、单选题 (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1.“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中的“贯”表示的意思是( )。
A.钱币
B.离开
C.照顾
D.作风
2.“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中“涕泪”的意思是
A.鼻涕和眼泪
B.鼻涕
C.眼泪和鼻涕
D.眼泪
3.关于“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其中“隋堤”解释正确的是哪项( )。
A.是对堤的美称
B.是姓隋的工匠设计的,为纪念他而称隋堤
C.是姓隋的太守主持修造的,为纪念他故称隋堤
D.因为这条堤是隋朝所修,故称隋堤
4.“齐晋鞍之战”中战争的双方是( )。
A.齐国和赵国
B.齐国和秦国
C.齐国和晋国
D.晋国和赵国
5.“罪亦厚”中“厚”的意思是( )。
A.悄悄
B.头
C.大
D.厚重
6.“春日载阳,有鸣仓庚”中“载”的意思是。( )。
A.记载
B.栽种
C.暖和
D.开始
7.“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的“然”表示的意思是( )。
A.然而
B.然后
C.如果
D.可是
8.下列句子中,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是( )。
A.梁以此奇籍
B.故不如先斗秦赵
C.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D.五年卒亡其国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9.上古的入声字,已归入现代的( )。
A.阴声
B.平声
C.去声
D.上声
10.下列字属于古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是( )。
A.渠
B.厥
C.其
D.之
11.下列句子中的“行”,当动词讲的是
A.遵彼微行
B.左右陈行,戒我师旅
C.孔子行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对仗的类型有( )。
A.流水对
B.工对
C.宽队
D.借对
13.下列各句中的代词,属近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的是( )。
A.此天子气也
B.微斯人,吾谁与归?
C.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D.仁者固如此乎?
三、判断题 (共 12 道试题,共 48 分)
14.“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甚”字是“过分”的意思
15.“大叔完聚”中的“完聚”是一个词。
16.“君将不堪”中“堪”的意思是接受
17.佗邑唯命的“佗”同“他”。
18.“坟”的词义由“土堆”演变成“坟墓”,属于词义的缩小。
19.“天柱折,地维绝”的“维”字表示的意思是维系
20.无庸,将自及的“无”通“毋”。
21.“反不讨贼”中的“反”后来写作“返”。
22.“虽然,必告不谷。”中的“虽然”和现代的虽然意思一致
23.“不唯偪乎”中“偪”的通假字是“逼”。
24.“屈完及诸侯盟。”中的“盟”是订立盟约的意思
25.“响”的古义为“回声”,今义为“声音”。
19秋《古代汉语》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1.律诗一般可分为四联,关于这几联的名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
A.第六、七、八句称尾联
B.第二、三、四句为颔联
C.第一句为首联
D.每联上句称作出句,下句称为对句
2.在下列四组词中,在先秦不是双声连绵字的是( )。
A.觱发
B.蒹葭
C.缤纷
D.威望
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的“然”表示的意思是( )。
A.然而
B.然后
C.如果
D.可是
4.下列各组汉字,全为指事字的一组是( )。
A.瓜肉亦忍
B.止又寸中
C.日末一果
D.上下甘朱
5.下列句子中,属于形容词活用为使动用法的是( )。
A.梁以此奇籍
B.故不如先斗秦赵
C.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D.五年卒亡其国
6.下列句子中的“走”,当“逃跑”讲的是( )。
A.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
B.扁鹊望 桓侯而还走
C.双兔傍地走
D.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的“见”可以解释为( )。
A.见识
B.见解
C.看见
D.出现
8.“子”的词义由“子女”发展为今义“儿子”,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
A.词义转移
B.词义缩小
C.词义扩大
D.词义不变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9.“然”的意思有( )。
A.这样,那样
B.……的样子
C.烧
D.是的,对
10.下列句子中的“徒”,当步行讲的是。
A.无徒骥于锱坛之宫
B.我徒我御
C.君子耆老不徒行
D.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11.下列句子中的“央”字,表示中间,中心,正中之意的是( )。
A.我知天下之中央
B.年寿未究,而遭祸央
C.宛在水中央
D.中央之地位混沌
12.下列词句中含有连绵字的是哪几项( )
A.莫教踏碎琼瑶
B.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C.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13.古代的“之”有哪些意义( )。
A.指示代词
B.到……去
C.介词
D.人称代词
三、判断题 (共 12 道试题,共 48 分)
14.“反不讨贼”中的“反”后来写作“返”。
15.“师之出”的“之”是结构助词。
16.“崤有二陵焉。”中“陵”的意思是山。
17.“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的正确翻译是“在我还没有跌进沟里的时候想把他托付给你”。
18.“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中的“女”是女儿的意思
19.“恭”与“敬”是同义词,“恭”着重在外貌方面,“敬”着重的内心方面。
20.“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中的“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是分数表示法。( )。
2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中的两个“过”字词性是一样的,都表示犯了错误。
22.“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的正确翻译是:“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相似。”
23.“秦师遂东”中的“遂”是副词,意思是接着就。
24.“赵太后新用事”指的是赵太后刚刚办完喜事。
25.古代的“江”和“河”都是专有名词,分别指长江和黄河。
19秋《古代汉语》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一、单选题 (共 8 道试题,共 32 分)
1.“齐晋鞍之战”中战争的双方是( )。
A.齐国和赵国
B.齐国和秦国
C.齐国和晋国
D.晋国和赵国
2.“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句中“二毛”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隐喻
B.稽古
C.引经
D.代称
3.下列代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
A.管仲以其君霸
B.往之女家
C.师之所为,郑必知之
D.吾日三省吾身
4.下列各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
A.间益逐鸟
B.牧采取射
C.初齿网休
D.众若眉而
5.“及行迷之未远”中“及”的意思是( )。
A.趁着
B.由着
C.放任
D.及时
6.“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中“勤”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受苦
B.勤勉
C.勤劳
D.劳苦
7.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是( )。
A.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
C.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详
D.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8.“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出自( )。
A.里仁
B.学而
C.公治长
D.为政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9.注解常见的情况有三种,请选择正确的( )。
A.释词
B.通释全章大意
C.句读
D.串讲
10.“被”在古代有哪些意义( )。
A.遭到,受到
B.通“披”
C.被子
D.使用
11.汉魏六朝诗包括( )。
A.汉魏乐府古辞
B.民间诗
C.文人诗
D.南北朝乐府民歌
12.下列句子中属于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 )。
A.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B.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C.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D.以贤勇知
13.下列句子中的“去”,当“离开”讲的是。
A.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B.纪侯大去其国
C.明日
D.日始出时去人近
三、判断题 (共 12 道试题,共 48 分)
14.《晋灵公不君》中“君”的意思是君子。
15.“三进及溜”中的“及”是到的意思。
16.京城大叔的“大”后来写作“太”。
17.“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中的“嗜”字表示酷爱。
18.“姜氏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
19.在古代汉语里,“言”是自动的跟人说话,“语”是回答别人的问话。
2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中的两个“过”字词性是一样的,都表示犯了错误。
21.“宫之奇谏假道”中的“谏”是指用言辞纠正尊长的错误。
22.“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中的“将”在句子中作介词。
23.“曾不能疾走”中的“走”古代和现代意思是一致的。
24.“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的正确翻译是“于是辞别平原君而离开赵国,终身不再见面”。
25.“王齐国,子万民”中的“王”和“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