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19秋在线作业1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语文综合性学习在第( )次课程改革中首次被正式提出。
A.八
B.五
C.二
D.三
2.经过初步的生字教学,学生对汉字这一复合刺激物的字形轮廓建立了模糊的暂时联系,这是掌握字形的( )
A.精确分化阶段
B.泛化阶段
C.巩固阶段
D.初步分化阶段
3.按( )为标准,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讨论、演讲、辩论、参观、访问、调查、表演等。
A.资源利用情况
B.课题性质
C.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D.活动形式
4.经过初步生字教学,学生对汉字这一复合刺激物的字形轮廓建立了模糊的暂时联系,这是掌握字形的( )
A.精确分化阶段
B.泛化阶段
C.巩固阶段
D.初步分化阶段
5.在1939年,那时的教育部公布了( ),规定开设“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科目,以代替原先的 分科教学法。
A.《高等师范课程标准》
B.《师范学院国文学系必修科目表》
C.《奏定学堂章程》
D.《修正师范学院规程》
6.( )语文教学方法的类型可以分为引导点拨型、领导管理型 、教导达标型。
A.跳摘训练型
B.感知体验型
C.引导启发型
D.发展训练型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目标进行了规定,小学阶段认识( )个左右常 用汉字即可。
A.3500
B.3000
C.2500
D.2000
8.( )就是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共同参与,将诉诸视觉 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言语。
A.默读
B.诵读
C.略读
D.朗读
9.( )曾经说过:“写作固然需要精熟的技巧,但更需要积极的思想和人格。”这说明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写作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鲁迅
B.林语堂
C.张志公
D.吕叔湘
10.按照( )标准进行分类,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国际理解、环境教育、信息教育、福利教育。
A.资源利用情况
B.课题性质
C.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D.活动形式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1.言语活动过程有两个基本过程:
A.认识过程
B.表达过程
C.感知与理解过程
D.实践过程
12.语文学习方法指导模式包括
A.诊疗模式
B.讲授模式
C.渗透模式
D.交流模式
13.语言都由( )三部分构成的符号系统。
A.语音(及文字)
B.语法
C.语句
D.词汇
14.说话能力结构包括( )
A.选择表达方式,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调节与选择说话的方式,表达符合口语习惯,简洁生动
B.语言材料与法则的内部储存,如词汇、习语、语法等
C.组织内容,根据特定的语境或规定的问题,兼顾听话对象的特点、场合等因素,确立话题和思想观点
D.发音,语音准确、清晰、响亮,语调高低、语速快慢恰当,节奏感强
15.小学阅读教学策略 指( )
A.强化积累,形成语感
B.强化体验,注重感悟
C.加强朗读和诵读教学
D.创设自主阅读过程
16.小学语文课程主要功能包括
A.知识教育功能
B.智能教育功能
C.文学教育功能
D.审美教育功能
17.下列属于提高识字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的是( )
A.音义联系法
B.联系语境法
C.查字典法
D.形义联想法
18.国外母语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有
A.面向全体,追求高质,适应时代发展和国际竞争
B.课程标准和评价紧密结合
C.培养公民责任感,形成国家观念,养成道德价值观
D.促进发展,培养个性
19.关于拼音书写的教学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 )
A.音节形体的掌握,重点应放在音节的复韵母和鼻韵母部分
B.要进行书写记忆
C.对字母的笔画及其组成有比较清晰准确的感知
D.对字母的整体有一个笼统的印象
20.说写训练四条途径( )
A.读后说写
B.看后说写
C.听后说写
D.做后说写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1.数量比指同一个认识者在同一时间单位内识字总数量的比率。
2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23.系统性原则是指通过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以提高学法指导效率。
24.语言是思维的发动者,也是思维过程的凭借与物质外壳,还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对于思维有着重要影响。
25.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6.20世纪初期,语文单独设科以后采用分散识字教学法,基本方法是随课文识字。
27.语文教材编写原则不包括时代精神的影响。
28.合作学习是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作为前提,合作学习要注意合作有效性,要选择适当的合作课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29.《昭明文选》是典型的文选教材。
30.50年代末,语文课程政治化;60年代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培养读写能力;十年动乱时期,在极左思想指导下,否定语文课程;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语文课程开始全面进行改革,朝着全面培养语文能力、注重提高素质的方向前进;90年代,大力推进语文素质教育;进入新世纪,开始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总之,建国以来,语文课程在曲折前进中有所发展,在不断 改革中逐步完善。
31.1963年教学大纲将侧重点放在培养读写能力上,强调多读多写,对听说训练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大纲中没有提出听说训练的要求,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
32.五四前,“ 国语”改成了“语文”。
33.主体观属于小学语文教学论研究的特点之一。
34.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包括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等多项功能。
35.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也是概念的体现者。
36.小学语文中的交流模式是在教师组织下,学生之间就语文学习的方法、经验等进行介绍、交流和讨论。
37.讲授模式就是把学习方法指导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掌握学习各种不同内容的方法。
38.五四前,“国语”改为“语文”。
39.访谈法就是研究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语文教学情况作分析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40.小学第三学段(5~6年级)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主要有: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形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