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开放专科)专业
《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
一、考核对象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开放专科)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目标
1.引导学习者检验并改进自己的学习;
2.评定学习者的知识学习结果;
3.检验学习者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设计活动、反思的能力;
三、考核依据
1.《国家开放大学学前教育(开放专科)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2.文字教材:周念丽主编.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北京: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2021.
3.本考核说明
本考核实行“双及格”的要求,即终结性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须同时及格,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课程成绩统一采用百分制计分,课程总成绩由各类型的形成性考核作业成绩和终结性成绩构成,形成性考核占50%,要求学习者边学习边进行考核,重在考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情况;终结性考试占50%,在学期末进行考试,重点考察学习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和计分方法
(一)形成性考核基本说明
形成性考核共计四次任务,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个部分。
形成性考核任务列表
形式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权重
形成性考核一 第3周 第4周末 20%
形成性考核二 第5周 第6周末 20%
形成性考核三 第8周 第10周末 30%
形成性考核四 第11周 第13周末 30%
注*:为突出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形成性考核有客观题与主观题,旨在考察、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实践操作能力,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请教学点老师予以高度重视,做好辅导。
(二)终结性考试基本说明
终结性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须达60分及格线,否则课程成绩为不合格,不能取得课程学分。
如遇特殊情况,考核方式相关信息以国家开放大学当学期发布的考试文件为准。
1.考试目的
评定学习者的学习结果。
2.命题原则
试题覆盖教材全部章节;
试题不超大纲。
3.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
4.考试时限
60分钟。
5.特殊说明
终结性考试不允许携带任何资料与工具。
五、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终结性考试试题初步拟定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20分)
例:格赛尔通过( A )断定,学前儿童的学习发展取决于生理成熟,成熟是推动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A.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B. 延迟满足实验
C. 感觉剥夺实验 D.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正确选项为A,考查对成熟势力发展理论的了解)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20分)
例: 3岁前婴幼儿身体生长非常迅速,遵循上下原则、头尾原则和远近原则。
(答案为正确)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题30分)
例:学前儿童意义记忆的效果为什么好于机械记忆?
解答规范:意义记忆是指个体通过理解识记材料的内容,把握材料的内在关系,联系自身经验形成的记忆,而机械记忆是指个体在不理解识记材料的情况下,依靠机械重复进行的记忆,它无法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的、有意义的、联系着的系统,因此,机械记忆的效果没有意义记忆好。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30分)
例:“不爱思考”的乔乔
乔乔3岁半了,活泼可爱,大家都认为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爸爸妈妈发现乔乔在做任何事情前不动脑筋。比如玩积木时,让她想好了再去搭,她却拿起积木就开始随便地搭,搭成什么样,就说搭的是什么。解决问题时也是如此,爸爸妈妈费尽心思要求她想好了再动手,可是乔乔很难做到。爸爸妈妈常常为此烦恼,担心日后影响孩子的学习。
请根据3~4岁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来分析乔乔父母的态度是否适当,并提出合理建议。
解答规范:案例中乔乔父母因为不理解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而给乔乔贴上不爱思考的标签,强迫乔乔超越其认知发展水平进行思维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0-3岁儿童的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为主。直觉行动思维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依靠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2~3岁幼儿身上表现最为突出。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学前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觉和知觉,即具体的情景;也离不开学前儿童自身的动作。学前儿童在进行这种思维时,只能反映自身动作所能触及的具体事物,依靠动作思考。案例中的乔乔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往往需要借助动作来进行思考,这是学前儿童正常的也是必经的心理发展过程。负面的评价,或者成人透露出来的负面情绪,都会挫伤儿童成长的信心,影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因此,广大父母要正确认识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给儿童成长的空间和时间,让儿童遵循其生命的自然节奏展开。
六、期末练习题
第一模块 单项选择题国开答案请进:opzy.net或请联系微信:1095258436
1.以教育为着眼点,把学前儿童期分为婴儿时期、幼稚时期、成童时期3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 克伯屈 B. 桑代克 C. 格赛尔 D.皮亚杰
2.格林斯潘在其著作中将0~5岁婴幼儿发展分成6个阶段,以下哪个表述是错误的。( )
A. 0~3个月婴儿进入阶段一:专注关心
B. 3~6个月婴儿进入阶段二:建立关系
C. 7~12个月婴儿进入阶段三:运用思想
D. 13~24个月幼儿进入阶段四:问题解决
3. 成熟势力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 )。
A. 格赛尔 B. 华生 C. 弗洛伊德 D. 皮亚杰
4. 格赛尔通过( )断定,学前儿童的学习发展取决于生理成熟,成熟是推动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A.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B. 延迟满足实验
C. 感觉剥夺实验 D.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5. 斯金纳将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 )。
A. 观察行为 B. 强化行为 C. 操作性行为 D.消退行为
6. 以下不属于观察学习组成部分的是( )。
A. 注意过程 B. 保持过程 C. 操作过程 D. 动作复现过程
7. 通过榜样的操作形成有系统的活动并向学习者传递动作的模式称为( )。
A. 象征模式 B. 抽象模式 C. 参与性模式 D. 行为模式
8. 以下属于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发展理论的观点是( )。
B. 强化理论 B. 认知发展理论 C. 同一性理论 D.自我效能理论
9. 皮亚杰认为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 )、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A. 经验 B. 知识 C.教育 D.运动
10. 以下不属于“活教育”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 )
A. 卢梭 B.杜威 C.陶行知 D.陈鹤琴
11.健康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三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以下不属于这三个要素的是( )。
A. 躯体健康 B. 精神健康 C. 心理健康 D. 社会适应能力
12. 以下不属于促进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的措施是( )。
A. 保护“胎儿脑” B. 营养“幼儿脑” C.收益“运动脑” D. 刺激“敏感脑”
13. 以下不属于脑科学最新研究方向的是( )。
A. 理解脑 B. 保护脑 C.运用脑 D. 模拟脑
14. 婴儿在出生的头3个月内,每天体重增加( )左右。
A. 10克 B. 25克 C. 50克 D. 500克
15. 由大肌肉控制的动作,包括四肢及全身的运动,如坐、爬行、站立、跑步、跳跃和器械运动等,称之为( )。
A. 粗大动作 B. 精细动作 C. 器械型运动技能 D. 开放型运动技能
16. 以下不属于学前儿童永久存在的无条件反射动作的是( )。
A. 呼吸反射 B. 眨眼反射 C. 吞咽反射 D. 巴宾斯基反射
17. 2岁前婴儿的直观行动思维使得他们的动作具有一些特点,以下错误的表述是( )。
A.动作有试误性 B.动作无计划性 C.精细动作发展迟缓 D.动作停止思维停止
18. 每个新的动作技能都是一种建构,当婴儿主动把已有动作技能重组为更为复杂的新动作系统时,这种建构就产生了。以上理论属于( )。
A. 经验论 B. 成熟论 C. 动力系统理论 D.遗传论
19. ( )只能适应固定不变的环境 。
A.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反射 D.刺激
20. 抱着婴儿直立,当其双脚接触到平面时,会出现像走路一样的迈步,被称之为( )。
A. 巴宾斯基反射 B. 抓握反射 C. 行走反射 D. 游泳反射
21. 幼儿正在听老师讲故事,突然进来一名家长,幼儿开始往门口张望,此时出现的注意是( )。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随意注意
22. “一目十行”和“耳听八方”说的是( )。
A. 注意的集中与分配 B. 注意的稳定与范围
C. 注意的范围与分配 D. 注意的范围与集中
23.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能熟练地背诵古诗,这是( )。
A.意义识记 B.机械记忆 C.有意识记 D.无意识记
24. 欢欢听到歌曲《小白兔,白又白》时,高兴地说:“老师教我们唱过。”这种记忆现象是( )。
A.再认 B.识记 C.保持 D.回忆
25. 幼儿听妈妈说:“看那个女孩长得多甜!”他问:“妈妈,你舔过她吗?”这反映出幼儿( )。
A.思维的片面性 B.思维的拟人性 C.思维的生动性 D.思维的表面性
26.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思维的发展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B. 思维的发生在感知、记忆过程之后
C. 思维的基本形式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D. 幼儿的思维常常按照逻辑推理进行思维
27. 2-6岁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迅速增加,词类范围不断扩大,该时期儿童掌握词汇的
顺序通常是( )。
A.动词、名词、形容词 B.动词、形容词、名词
C.名词、动词、形容词 D.名词、形容词、动词
28. 以下说法不属于儿童句子发展趋势的是( )。
A.从情境性言语到独白言语
B.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
C.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D.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29. 刚入园的孩子哭着要妈妈,会引起其他已经适应的幼儿也跟着哭,这是因为( )。
A. 情绪的外露性
B. 情绪的不稳定性
C. 情绪易受感染与暗示
D. 情绪的易冲动性
30. 幼儿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 )相联系的。
A.社会性需要
B.生理需要
C.安全感的需要
D.爱与被爱的需要
31. 认生出现在依恋关系发展的( )阶段。
A. 前依恋阶段 B.形成中的依恋阶段
C.清晰的依恋阶段 D.交互关系形成阶段
32.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 )。
A.与生俱来的 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
C.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D.在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实现
33. ( )的儿童是在群体中,常常被大多数同伴所冷落的孩子。
A.受欢迎型 B.被忽视型 C.一般型 D.被拒绝型
34. 关心学前儿童成长,善于倾听,并鼓励学前儿童参与家庭事务决策。属于( )教养类型。
A. 专制型 B. 溺爱型 C. 权威型 D. 忽视型
35. 学前特殊儿童虽然个体之间差异大,但是由于处于相同的年龄阶段,仍然表现出较为相近的心理发展特点。以下内容不属于的是( )。
A. 易遭受挫折,抗挫折能力差
B. 缺乏社交能力,难于建立和维持同伴关系
C. 注意力集中,能够有条理、有顺序进行活动
D. 自我认知能力较弱
36. 超常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显著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
A. 语言发展早且快速
B. 逻辑思维能力强
C. 很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D. 感知觉敏锐,善于观察
37. 能坦率地、流畅地讨论自己的童年经历,承认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事件和情绪。属于( )母亲依恋表征。
A. 自主型 B. 排斥型 C. 执迷型 D. 混乱型
38. 以下不属于托幼机构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性人格特征的是( )。
A. 安于现状,不具有进取心
B. 善于自我调节情绪
C. 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D. 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39. 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 社区婴幼儿关联工作者需要专业理念
B. 社区婴幼儿关联工作者需要专业素质
C. 社区婴幼儿关联工作者需要乐观开朗的个性特征
D. 社区婴幼儿关联工作者不需要与家长联系
40. 以下不属于托幼机构教师的职业理念的是( )。
A. 对职业价值的认知
B. 对师幼关系的认识
C. 对薪资待遇的期望
D. 核心教育教学观念
第二模块 判断题
1.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根据人对于社会化的兴趣的观点,把学前儿童期发展分成4个阶段。( )
2.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 )
3.学前儿童的生物性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发展不是孤立片面地成熟,而是与他们的情绪、语言和认知能力等发展相伴相随。( )
4.妊娠期妇女的情绪状态不会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
5.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人际关系主要有期待性和应答性。( )
6.学前儿童的身体类型和个性无关。( )
7.华生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S-R)的联结过程,由刺激可以预测反应,由反应也可以推断刺激。( )
8.刚入园的幼儿如果不哭闹,老师家长立即给予鼓励和表扬,就是正强化。( )
9.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
10.微系统是指学前儿童虽并未直接参与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系统,如邻里、城乡、都市、大众传媒、社会福利、法律服务等都是外层系统的影响因素。( )
11. 新生儿指从出生后脐带结扎到足28天的活产婴儿。( )
12. 3岁前婴幼儿身体生长非常迅速,遵循上下原则和近远原则。( )
13. 理解脑指的是促进智力发展,防治脑疾病的创伤。( )
14. 我国学前儿童营养保健现状,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并存。( )
15. 婴儿出生后才开始有了触觉。( )
16. 学前儿童动作发展有一定顺序,上部动作先于下部动作,大肌肉动作先于小肌肉动作。( )
17. 婴儿在出生后几个月中身体表现的蹬脚、挥臂、扭动躯干等是无条件反射活动。( )
18. 0~3岁儿童动作发展由无意识到有意识进发。( )
19. 粗大动作的发展涉及对身体躯干的控制,包括抬头、挺胸、坐、爬、站、走等。( )
20. 精细动作的完成需要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配合下用手部小肌肉或小肌肉群完成特定任务。( )
21. 注意力在同一活动范围内所维持的时间长短是注意的广度。( )
22.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体现了注意的指向性。( )
23. 最早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实验材料,对记忆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艾宾浩斯。( )
24. 在幼儿的记忆中,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 )
25. 具体形象思维的工具是表象。( )
26. 2岁左右,幼儿的思维开始萌芽。( )
27. 2~3岁是单词句阶段。( )
28. 1.5~2岁的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完整句。( )
29. 同情和移情是一种情绪反应。( )
30. 0~3岁学前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发展逐渐从生理性情绪表达向社会性情绪表达转化。( )
31.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母亲在与不在都紧张。( )
32. 慢热型幼儿主要表现为不活跃,情绪消极,时常安静和退缩,对环境反应温和、低调,适应慢。( )
33. 社会认知是指人对自我、他人和人际关系、社会事件、社会规范等的认识过程,以及这种认知与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推断。( )
34. 具有注意缺陷多动倾向的婴儿会显得格外活泼,易兴奋、多哭闹、少睡眠,难以养成规律的饮食、睡眠和排便习惯。( )
35. 超常学前儿童不属于特殊儿童。( )
36. 广泛性发育障碍学前儿童的认知功能方面表现不佳,他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弱,对新刺激的探索性不强,较为被动等。( )
37.具有自闭症谱系障碍倾向的学前儿童的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狭隘兴趣和刻板行为,且通常在12个月前就开始显现。( )
38. 父母在亲子活动中的敏感性是指父母在与学前儿童互动时,能否敏锐地洞察学前儿童的感受和意图,并做出迅速反应。( )
39. 托幼机构教师的心理特点不仅影响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而且影响其情绪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以及个性的形成。( )
40. 托幼机构中温暖安全的情感氛围是影响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 )
第三模块 简答题
1.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人文因素有哪些?
2. 简要回答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六个重要理论。
3. 简析“活教育”理论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4. 简述身体各感觉通道发展的基本特征。
5. 简述0-3岁儿童粗大动作发展规律。
6. 简述3-6岁儿童精细动作发展特点。
7. 学前儿童意义记忆的效果为什么好于机械记忆?
8. 简述学前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特点?
9. 简述3~6岁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
10.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11. 简论学前特殊儿童的分类依据。
12. 简析社区0~3岁婴幼儿关联工作者的专业理念。
第四模块 案例分析题
1.“妈妈,我藏好了,你快来找我呀!”
两岁多的沫沫,近一段时间特别喜欢缠着爸爸妈妈陪她一起玩躲猫猫游戏。每到沫沫自己要躲藏起来,父母来寻找的时候,她通常要么费劲地找一遮蔽物挡住自己的头部或者身体,要么藏身于桌椅后面,同时寻找镂空处窥探父母的动态,然后大喊着:“妈妈,我藏好了,你快来找我呀!”当成人假装找不到她的时候,她还会禁不住很得意地发出“咯咯”的笑声。
问题与思考:
请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来分析案例中两岁沫沫的表现。
2.特殊的浩浩
浩浩是一个3岁男性幼儿。浩浩爸爸为了减少他晚上起来小便的次数,就在临睡前用酸奶和糖哄他。久而久之,浩浩的牙齿受到了严重的腐蚀。牙齿的问题影响了浩浩正常饮食,他的身形一直很消瘦。最为严重的是,进入小班后,老师发现浩浩有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专家建议家长在生活中要关注儿童营养供给。浩浩妈妈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对孩子的牙齿进行修正和矫正处理,同时查阅了大量脑科学及营养学的书籍,在生活中关注孩子的科学照护及养育。现在的浩浩很阳光,喜欢跟同伴一起玩。
问题与思考:
请分析照护者在照料浩浩过程中有哪些问题?他们有哪些方法值得家长借鉴?
3.“不爱思考”的乔乔
乔乔3岁半了,活泼可爱,大家都认为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爸爸妈妈发现乔乔在做任何事情前不动脑筋。比如玩积木时,让她想好了再去搭,她却拿起积木就开始随便地搭,搭成什么样,就说搭的是什么。解决问题时也是如此,爸爸妈妈费尽心思要求她想好了再动手,可是乔乔很难做到。爸爸妈妈常常为此烦恼,担心日后影响孩子的学习。
问题与思考:
请根据3~4岁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来分析乔乔父母的态度是否适当,并提出合理建议。
4.面对淘气的丁丁
丁丁是个浑身有使不完劲的5岁小男孩,老师在给大家读绘本的时候,他一刻也坐不住,还不停地打扰别的幼儿。林老师见此状况,没有简单地说丁丁是个讨厌的孩子,也没有严厉地责备,而是和颜悦色地告诉丁丁:“你在老师讲故事的时候扭来扭去,别的小朋友听不清老师的故事,你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这让老师觉得很失望。请你坐好,眼睛看着老师,认真听故事好吗?”丁丁听了林老师的一番话后,很快安静下来了。
问题与思考:
1.请对林老师采取的策略进行分析。
2.深入讨论林老师为何能够采取这样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