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福师22秋《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标准答案】

可做奥鹏国开全部院校作业论文!答案请添加qq:599792888 或 微信:1095258436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共5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36题,72分)

1.儿童不能理解从一堆小钱中拿出来的小钱,是这一堆小钱中的一部分,这时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直觉思维阶段

D、运算阶段

2.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做()。

A、适应现象

B、对比现象

C、适合现象

D、对应现象

3.婴儿能找到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藏起来的客体。这属于皮亚杰所说的儿童注意发展的()。

A、第一阶段(出生到2个月)

B、第二阶段(1-4月)

C、第五阶段(12-13月)

D、第六阶段(15-18月)

4.()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A、自然实验法

B、教育心理实验法

C、实验室试验法

D、观察法

5.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 )。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6.下面对幼儿的无意想象,认识错误的是()。

A、想像有预定目的

B、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C、想像的主题不稳定

D、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7.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⑴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⑵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⑶让学生对自己的失败进行归因;()

A、(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B、(4)确定问题所在

C、(4)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方法

D、(4)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活动

8.1885年()出版《论记忆》一书后

A、奥苏贝尔

B、艾宾浩斯

C、华生

D、罗杰斯

9.一个5岁三个月的女孩说:“我想画小猫咪、小花、还想画人”她基本上按所说的去画了。说明她的想象是( )。

A、仍以无意想象为主

B、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C、有计划的、但想象内容零碎、缺乏组织

D、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10.幼儿能发现别人说话中的语法错误,他的根据是( )。

A、语法规则

B、成人的提示

C、自己的言语习惯

D、不存在的

11.儿童的视觉发展主要包括颜色视觉和( )的发展。

A、形状视觉

B、空间视觉

C、大小视觉

D、视觉敏度

12.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容易出现( )。

A、对父母的依恋情绪

B、对父母的反抗行为

C、对自己身体的探索行为

D、对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感

13.儿童创造想象的特点不包括()。

A、独立性

B、非模仿性

C、知觉性

D、新颖性

14.视知觉已经有( )参与。

A、记忆

B、思维

C、经验

D、想像

15.()指客体的映象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化

A、知觉恒常性

B、形状知觉性

C、视觉恒常性

D、嗅觉恒常性

16.吃过甜食以后再吃苹果,会感到苹果发酸,这是()。

A、同时对比

B、先后对比

C、先后适应

D、同时适应

17.董奇等将元认知的学习能力划分为三个方面:学习活动前的自我监控、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

A、学习活动开始的自我监控

B、学习活动后的自我监控

C、学习活动完的自我监控

D、学习活动完毕后的自我监控

18.当物体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种现象称为( )。

A、抓握反射

B、惊跳反射

C、蜷缩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福师答案请进:opzy.net或请联系微信:1095258436

19.幼儿主要活动方式是( )。

A、游戏

B、模仿

C、逻辑推理

D、阅读识字

20.从判断的内容看,儿童的判断首先是( )。

A、以直接判断为主

B、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

C、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依据

D、没有意识到判断的根据

21.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

A、幼儿期

B、婴儿期

C、先学前期

D、学龄期

22.科学家的创造发明、作家创作小说、建筑工人按设计图纸建造大楼等,都是( )。

A、无意想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23.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维持、调整

A、启发

B、灌输

C、指向

D、调动

24.幼儿再造想像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幼儿的想像常常依赖于自己的语言描述

B、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C、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极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

D、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

25.运用谈话法研究儿童心理时应注意谈话的( )。

A、形式和内容都可以是自由的

B、形式可以自由,但内容要围绕研究目的展开

C、形式和内容都要严格控制

D、内容可以自由,但形式要严格控制

26.香水洒多了,闻不到香味,这是( )。

A、对比现象

B、嗅觉适应

C、味觉适应

D、肤觉适应

27.幼儿在独立讲述中,逻辑性水平逐渐提高主要表现在( )。

A、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楚

B、对话言语逐渐减少,独白言语逐渐增多

C、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

D、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的迅速发展

28.注意的()是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

A、指向性

B、集中性

C、特质性

D、顺序性

29.儿童逐渐出现比较完整的句子是在( )。

A、1岁半左右

B、2岁以后

C、2岁半左右

D、3岁以后

30.一个3岁左右的幼儿抱着一个娃娃,可能完全不进行想象,只是静静地坐着,当老师走过来,说“娃娃要睡觉了,咱们抱娃娃睡觉吧!”或者说“娃娃要出去玩玩了!”这时,幼儿的想象才活跃起来。这是因为( )。

A、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B、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C、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

D、幼儿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1.在皮亚杰所说的()认知阶段,儿童逐渐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或形象图式。

A、前运算阶段

B、抽象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2.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低年龄幼儿只是有高兴或不高兴的表情,年龄大了一些,喜、怒、哀、乐、惧,越来越丰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具体到抽象

C、从被动到主动

D、从零乱到成体系

33.()是同一分析器同时产生的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A、同时对比

B、先后对比

C、先后适应

D、同时适应

34.()说“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者都是一种完善的教育科学所必须的,没有哪一个能代替另一个。……(1978)”

A、乔纳森

B、班杜拉

C、华生

D、奥苏贝尔

35.()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掌握别人的经验。

A、游戏

B、活动

C、劳动

D、模仿

36.归因理论首先是由()提出的,后来由归因理论心理学学家韦纳作进一步的发展,创立了归因的模式。

A、海德

B、邓恩

C、塞利格曼

D、罗斯

二、多选题(共4题,8分)

1.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以及观察方法等方面。

A、目的性

B、持续性

C、细致性

D、概括性

2.下面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A、我们阅读《西游记》,在头脑中形成了孙倍空的形象

B、建筑工人看着设计图纸,头脑中浮现出了将要建成的大楼的模样

C、小朋友们听老师讲《龟免赛跑》的故事,仿佛看见了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情境

D、做梦

3.下列哪些方法可以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A、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B、制定并严格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

C、适当控制幼儿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D、不要反复地向儿童提要求

E、要求、鼓励孩子做事到底,有始有终

4.注意具有哪些功能 ?()。

A、选择功能

B、维持功能

C、调节功能

D、指向功能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儿童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早于对他人性别的认识。

A、错误

B、正确

2.德西效应:过分运用奖赏来增强学生的外部动机,反而会削弱其内部动机

A、错误

B、正确

3.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多为工具性攻击行为。

A、错误

B、正确

4.特瑞奇勒(Trechler):学习一般有1%通过味觉、4.5%通过触觉、0.5%通过嗅觉、11%通过听觉、83%通过视觉。

A、错误

B、正确

5.认知风格:个体的特征和一贯性的组织和加工信息的方式。

A、错误

B、正确

6.威特金(H。Witkin)曾经用倾斜小屋对知觉进行了研究:

A、错误

B、正确

7.儿童的思维虽处于人类思维发展的低级阶段,但它具有思维的本质特点——反映的概括性、间接性,已经是典型的人类思维。

A、错误

B、正确

8.新生儿的听觉偏好于母亲的声音

A、错误

B、正确

9.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是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的事物及其关系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10.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A、错误

B、正确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共5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36题,72分)

1.儿童不能理解从一堆小钱中拿出来的小钱,是这一堆小钱中的一部分,这时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直觉思维阶段

D、运算阶段

2.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做()。

A、适应现象

B、对比现象

C、适合现象

D、对应现象

3.婴儿能找到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藏起来的客体。这属于皮亚杰所说的儿童注意发展的()。

A、第一阶段(出生到2个月)

B、第二阶段(1-4月)

C、第五阶段(12-13月)

D、第六阶段(15-18月)

4.()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A、自然实验法

B、教育心理实验法

C、实验室试验法

D、观察法

5.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 )。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6.下面对幼儿的无意想象,认识错误的是()。

A、想像有预定目的

B、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C、想像的主题不稳定

D、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7.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⑴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⑵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⑶让学生对自己的失败进行归因;()

A、(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B、(4)确定问题所在

C、(4)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方法

D、(4)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活动

8.1885年()出版《论记忆》一书后

A、奥苏贝尔

B、艾宾浩斯

C、华生

D、罗杰斯

9.一个5岁三个月的女孩说:“我想画小猫咪、小花、还想画人”她基本上按所说的去画了。说明她的想象是( )。

A、仍以无意想象为主

B、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C、有计划的、但想象内容零碎、缺乏组织

D、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10.幼儿能发现别人说话中的语法错误,他的根据是( )。

A、语法规则

B、成人的提示

C、自己的言语习惯

D、不存在的

11.儿童的视觉发展主要包括颜色视觉和( )的发展。

A、形状视觉

B、空间视觉

C、大小视觉

D、视觉敏度

12.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容易出现( )。

A、对父母的依恋情绪

B、对父母的反抗行为

C、对自己身体的探索行为

D、对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感

13.儿童创造想象的特点不包括()。

A、独立性

B、非模仿性

C、知觉性

D、新颖性

14.视知觉已经有( )参与。

A、记忆

B、思维

C、经验

D、想像

15.()指客体的映象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化

A、知觉恒常性

B、形状知觉性

C、视觉恒常性

D、嗅觉恒常性

16.吃过甜食以后再吃苹果,会感到苹果发酸,这是()。

A、同时对比

B、先后对比

C、先后适应

D、同时适应

17.董奇等将元认知的学习能力划分为三个方面:学习活动前的自我监控、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

A、学习活动开始的自我监控

B、学习活动后的自我监控

C、学习活动完的自我监控

D、学习活动完毕后的自我监控

18.当物体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种现象称为( )。

A、抓握反射

B、惊跳反射

C、蜷缩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19.幼儿主要活动方式是( )。

A、游戏

B、模仿

C、逻辑推理

D、阅读识字

20.从判断的内容看,儿童的判断首先是( )。

A、以直接判断为主

B、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

C、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依据

D、没有意识到判断的根据

21.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

A、幼儿期

B、婴儿期

C、先学前期

D、学龄期

22.科学家的创造发明、作家创作小说、建筑工人按设计图纸建造大楼等,都是( )。

A、无意想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23.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维持、调整

A、启发

B、灌输

C、指向

D、调动

24.幼儿再造想像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幼儿的想像常常依赖于自己的语言描述

B、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C、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极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

D、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

25.运用谈话法研究儿童心理时应注意谈话的( )。

A、形式和内容都可以是自由的

B、形式可以自由,但内容要围绕研究目的展开

C、形式和内容都要严格控制

D、内容可以自由,但形式要严格控制

26.香水洒多了,闻不到香味,这是( )。

A、对比现象

B、嗅觉适应

C、味觉适应

D、肤觉适应

27.幼儿在独立讲述中,逻辑性水平逐渐提高主要表现在( )。

A、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楚

B、对话言语逐渐减少,独白言语逐渐增多

C、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

D、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的迅速发展

28.注意的()是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

A、指向性

B、集中性

C、特质性

D、顺序性

29.儿童逐渐出现比较完整的句子是在( )。

A、1岁半左右

B、2岁以后

C、2岁半左右

D、3岁以后

30.一个3岁左右的幼儿抱着一个娃娃,可能完全不进行想象,只是静静地坐着,当老师走过来,说“娃娃要睡觉了,咱们抱娃娃睡觉吧!”或者说“娃娃要出去玩玩了!”这时,幼儿的想象才活跃起来。这是因为( )。

A、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B、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C、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

D、幼儿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1.在皮亚杰所说的()认知阶段,儿童逐渐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或形象图式。

A、前运算阶段

B、抽象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2.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低年龄幼儿只是有高兴或不高兴的表情,年龄大了一些,喜、怒、哀、乐、惧,越来越丰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

A、从简单到复杂

B、从具体到抽象

C、从被动到主动

D、从零乱到成体系

33.()是同一分析器同时产生的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A、同时对比

B、先后对比

C、先后适应

D、同时适应

34.()说“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者都是一种完善的教育科学所必须的,没有哪一个能代替另一个。……(1978)”

A、乔纳森

B、班杜拉

C、华生

D、奥苏贝尔

35.()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掌握别人的经验。

A、游戏

B、活动

C、劳动

D、模仿

36.归因理论首先是由()提出的,后来由归因理论心理学学家韦纳作进一步的发展,创立了归因的模式。

A、海德

B、邓恩

C、塞利格曼

D、罗斯

二、多选题(共4题,8分)

1.幼儿观察的发展,表现在观察的()以及观察方法等方面。

A、目的性

B、持续性

C、细致性

D、概括性

2.下面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A、我们阅读《西游记》,在头脑中形成了孙倍空的形象

B、建筑工人看着设计图纸,头脑中浮现出了将要建成的大楼的模样

C、小朋友们听老师讲《龟免赛跑》的故事,仿佛看见了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情境

D、做梦

3.下列哪些方法可以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A、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B、制定并严格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

C、适当控制幼儿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D、不要反复地向儿童提要求

E、要求、鼓励孩子做事到底,有始有终

4.注意具有哪些功能 ?()。

A、选择功能

B、维持功能

C、调节功能

D、指向功能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儿童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早于对他人性别的认识。

A、错误

B、正确

2.德西效应:过分运用奖赏来增强学生的外部动机,反而会削弱其内部动机

A、错误

B、正确

3.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多为工具性攻击行为。

A、错误

B、正确

4.特瑞奇勒(Trechler):学习一般有1%通过味觉、4.5%通过触觉、0.5%通过嗅觉、11%通过听觉、83%通过视觉。

A、错误

B、正确

5.认知风格:个体的特征和一贯性的组织和加工信息的方式。

A、错误

B、正确

6.威特金(H。Witkin)曾经用倾斜小屋对知觉进行了研究:

A、错误

B、正确

7.儿童的思维虽处于人类思维发展的低级阶段,但它具有思维的本质特点——反映的概括性、间接性,已经是典型的人类思维。

A、错误

B、正确

8.新生儿的听觉偏好于母亲的声音

A、错误

B、正确

9.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是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的事物及其关系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10.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A、错误

B、正确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共5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36题,72分)

1.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 )。

A、3个月左右

B、4个月左右

C、5个月左右

D、6个月左右

2.视知觉已经有( )参与。

A、记忆

B、思维

C、经验

D、想像

3.“兴趣”、“能力”、“性格”是人的()心理特征。

A、认知

B、情绪

C、意志

D、个性

4.儿童心理的(),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A、关键期

B、原始期

C、最近发展区

D、最佳期

5.中班主要依靠()进行思维。

A、逻辑

B、动作

C、行动

D、表象

6.人类特有的言语和思维活动,是在儿童( )开始真正形成的。

A、3岁以后

B、1岁以前

C、6、7岁时

D、2岁左右

7.儿童出生后第一个月内就逐渐出现和成人的"眼睛对话",这种现象说明( )。

A、儿童出现了人际交往的需要

B、儿童出现了视觉的集中

C、儿童形成了觅食反射

D、儿童可以辨别熟人和陌生人

8.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

A、幼儿期

B、婴儿期

C、先学前期

D、学龄期

9.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和避免失败的倾向组成。

A、对成就的向往

B、追求成功的倾向

C、树立目标

D、对目标的向往

10.对幼儿来说,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中,哪种图形最容易?()

A、圆

B、长方形

C、正方形

D、五边形

11.()个月的婴儿能够敏感地识别母亲的声音。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12.儿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是逐渐发生发展的。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以分三个阶段,这不包括()。

A、直观的概括

B、动作的概括

C、语词的概括

D、抽象概括

13.新生儿心理发生的基础是()

A、儿童的本能

B、儿童的生理成熟

C、条件反射的出现

D、儿童感知觉的发生

14.一个3岁左右的幼儿抱着一个娃娃,可能完全不进行想象,只是静静地坐着,当老师走过来,说“娃娃要睡觉了,咱们抱娃娃睡觉吧!”或者说“娃娃要出去玩玩了!”这时,幼儿的想象才活跃起来。这是因为( )。

A、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B、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C、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

D、幼儿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15.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是( )。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学龄初期

D、学龄中期

16.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 )。

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

B、幼儿的意志力差

C、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D、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

17.学前儿童理智感已有明显的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幼儿很喜欢做游戏

B、幼儿很喜欢提问题

C、幼儿已能控制自己的不愉快情绪

D、幼儿不愉快的情绪表现明显下降

18.1岁左右的孩子常常用“嘀嘀”一词代表汽车,还用“嘀嘀”代表去坐车,说明他对“嘀嘀”一词的理解是( )。

A、非常具体的

B、笼统的

C、错误的

D、表面的

19.自然实验法的特点是( )。

A、所有实验条件是严格控制的

B、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些条件是受控制的

C、在儿童的正常生活条件中观察其行为

D、根据一定的实验项目和量表,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别

20.在皮亚杰所说的()认知阶段,儿童逐渐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或形象图式。

A、前运算阶段

B、抽象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 )。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22.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

A、直观性

B、行动性

C、具体形象性

D、抽象逻辑性

23.“幼年健忘”指的是( )的现象。

A、3岁前儿童记忆力超常

B、3岁前儿童记忆力丧失

C、3岁前儿童记忆不能永久保持

D、3岁前儿童神经系统的一种病症

24.下面不属于皮亚杰提出的7岁前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阶段的是()。

A、前运算阶段

B、运算阶段

C、感知阶段

D、反射练习阶段

25.儿童心理发展中出现“危机”是由于( )。

A、儿童无法理解成人的要求

B、成人对儿童提出过多的要求

C、成人没有正确引导儿童

D、儿童心理发展迅速导致的心理不适应

26.“一个没有学过学习理论的教师,也许可以成为一个好教师,也可以成为一个差教师,但好却好得好的有限,而差却可能每况愈下。”这是()说的。

A、布鲁纳

B、艾宾浩斯

C、华生

D、布卢姆

27.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够正确地根据形状来概括,如区别船和熨斗,井和亭,而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如塔和磨,则通常不能概括。这是()

A、直观的概括

B、动作的概括

C、语词的概括

D、抽象概括

28.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⑴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⑵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⑶让学生对自己的失败进行归因;()

A、(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B、(4)确定问题所在

C、(4)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方法

D、(4)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活动

29.成为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是( )。

A、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

B、开始知道自己长什么样

C、掌握代名词“我”

D、开始我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30.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容易出现( )。

A、对父母的依恋情绪

B、对父母的反抗行为

C、对自己身体的探索行为

D、对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感

31.注意的(),不仅指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上,而且也指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

A、指向性

B、集中性

C、特质性

D、顺序性

32.注意的()是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

A、指向性

B、集中性

C、特质性

D、顺序性

33.看到天上的白云,马上想到它的形状很像一匹飞奔的骏马,是(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34.插图可以使儿童理解文学作品的水平有所提高。是因为( )。

A、幼儿常常只能理解图画中最突出的人物

B、幼儿常常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

C、幼儿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

D、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常常受到其情感态度的影响

35.()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

A、发展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学前教育学

D、儿童解剖生理学

36.奥地利生态学家()在研究鸟类自然习性时发现,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A、洛仑兹

B、达尔文

C、劳伦兹

D、马赫

二、多选题(共4题,8分)

1.记忆的过程包括(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2.学习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有:()

A、学习时间

B、学习结果

C、学习过程

D、学习规律与条件

3.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有两层含义:()

A、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B、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C、教学应适当超前

D、教学是教师说了算

4.儿童常见的记忆策略有哪些?

A、反复背诵

B、自我复述

C、记忆材料系统化

D、间接的意义识记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在整个幼儿期,集中性对引起注意有重要作用。

A、错误

B、正确

2.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幼儿的有意注意。

A、错误

B、正确

3.无意想像(不随意想像)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像。幼儿的想像活动主要属于无意想像。

A、错误

B、正确

4.新生儿最佳视距在20厘米左右,相当于母亲抱着孩子喂奶时,两人脸对脸之间的距离。

A、错误

B、正确

5.学前儿童的利他行为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A、错误

B、正确

6.霍特海墨认为,有些人知觉时较多地受他所看到的环境信息的影响;有些人则较多地受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的影响。

A、错误

B、正确

7.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感觉

A、错误

B、正确

8.婴儿期的记忆仍主要是再认形式。

A、错误

B、正确

9.华生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

A、错误

B、正确

10.先行组织者:在教新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知识更抽象、概括和综合,并且能清楚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与新学习任务的联系。

A、错误

B、正确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共5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36题,72分)

1.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和避免失败的倾向组成。

A、对成就的向往

B、追求成功的倾向

C、树立目标

D、对目标的向往

2.物体或气流刺激眼毛、眼皮或眼角时,新生儿会做出眨跟动作。属于()。

A、吮吸反射

B、眨眼反射

C、怀抱反射

D、抓握反射

3.新生儿的口腔触觉探索要( )手的触觉探索。

A、晚于

B、滞后于

C、早于

D、同步于

4.()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从而使学生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知和理解。

A、随机通达教学

B、认知学艺模式

C、锚式教学

D、支架式教学

5.幼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云彩高兴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小孩骑大马。”这是属于()。

A、想象

B、判断

C、直觉

D、下定义

6.幼儿的想象是( )。

A、幻想形式的想象

B、一种简单的创造性思维

C、可以作为思维的一个部分

D、一端接近于记忆,另一端接近于创造性思维的阶段

7.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 )。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8.从判断的内容看,儿童的判断首先是( )。

A、以直接判断为主

B、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

C、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依据

D、没有意识到判断的根据

9.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

A、适应

B、对比

C、适合

D、对应

10.()又称达尔文反射。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

A、吮吸反射

B、眨眼反射

C、怀抱反射

D、抓握反射

11.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 )。

A、以思维的成熟为标志

B、以心理成熟为标志

C、以年龄为标志

D、以言语的出现为标志

12.消极词汇是指( )。

A、不能理解也不能运用的词汇

B、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

C、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

D、能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

13.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做()。

A、适应现象

B、对比现象

C、适合现象

D、对应现象

14.一位4岁幼儿绘画时,无意画了个圆圈,一看很像面包,于是,便高兴地说:“啊呀,我画了个大面包,真香真好吃!”这说明幼儿( )。

A、想象无预定目的

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15.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是( )。

A、同情

B、移情

C、分享

D、合作

16.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 )。

A、神经活动参与

B、口腔与手的协调

C、手与脚的协调

D、眼手协调

17.()是指通过强化每一个小的进步来达到预期行为目标的方法。

A、练习律

B、反应律

C、塑造

D、同化律

18.奥地利生态学家()在研究鸟类自然习性时发现,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A、洛仑兹

B、达尔文

C、劳伦兹

D、马赫

19.幼儿在独立讲述中,逻辑性水平逐渐提高主要表现在( )。

A、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楚

B、对话言语逐渐减少,独白言语逐渐增多

C、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

D、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的迅速发展

20.幼儿能发现别人说话中的语法错误,他的根据是( )。

A、语法规则

B、成人的提示

C、自己的言语习惯

D、不存在的

21.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⑴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⑵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⑶让学生对自己的失败进行归因;()

A、(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B、(4)确定问题所在

C、(4)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方法

D、(4)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活动

22.与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是( )。

A、脑的成熟

B、肌肉运动

C、生理需要

D、社会需要

23.下面不属于皮亚杰提出的7岁前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阶段的是()。

A、前运算阶段

B、运算阶段

C、感知阶段

D、反射练习阶段

24.()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

A、发展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学前教育学

D、儿童解剖生理学

25.“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

A、独立性的

B、个别方面的

C、多方面的

D、依从性的

26.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 )。

A、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

B、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C、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

D、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27.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 )。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28.儿童不能理解从一堆小钱中拿出来的小钱,是这一堆小钱中的一部分,这时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直觉思维阶段

D、运算阶段

29.以下不属于幼儿期性格典型特点的是( )。

A、活泼好动

B、独立性强

C、好奇好问

D、模仿性强

30.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榜样

B、强化

C、父母的惩罚

D、挫折

31.当物体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种现象称为( )。

A、抓握反射

B、惊跳反射

C、蜷缩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32.解决问题有两种基本策略:算法式策略与()

A、搜索式策略

B、启发式策略

C、探究策略

D、脑图策略

33.近1岁的婴儿如对他做笑脸,他会笑。如果接着立即对他拉长脸,作出严厉的表情,他会马上哭起来,这是因为( )。

A、他已经产生了社会性需要

B、他的哭和笑已带有社会意义

C、他已能模仿成人的表情

D、他已经能够笼统地辨别成人的表情

34.儿童产生想象的原材料是( )。

A、过去感知过的事物

B、老师语言的描述

C、头脑中已有的表象

D、丰富的游戏内容

35.幼儿学会了5+2=7后,不经过进一步学习,不知道2+5=7,这说明幼儿( )。

A、主要依靠具体形象进行理解

B、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

C、不能客观地理解事物

D、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36.()说“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者都是一种完善的教育科学所必须的,没有哪一个能代替另一个。……(1978)”

A、乔纳森

B、班杜拉

C、华生

D、奥苏贝尔

二、多选题(共4题,8分)

1.半岁以后,手的动作的发展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五指分工

B、双手配合

C、摆弄物体

D、重复连锁动作

2.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的具体表现为()。

A、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B、从想像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

C、一切都是直觉发展的结果

D、从想像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3.()、()、()、()等方面的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学习的实质提供了坚实的神经生理基础。

A、病理学

B、脑生理学

C、生物化学

D、认知神经科学

E、发展神经科学

4.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不是()性质的记忆。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再现)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本能的定向性注意在成人的活动中会消失。

A、错误

B、正确

2.一个人为得到人们的正确评价和认可,而努力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动机。这种动机是由外部的目标所激起的,是内部动机。

A、错误

B、正确

3.儿童的思维发生在感知、记忆等过程发生之后,与言语真正发生的时间相同,即2岁左右。

A、错误

B、正确

4.注意的转移可以发生在同一活动的不同对象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活动之间。

A、错误

B、正确

5.华生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

A、错误

B、正确

6.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A、错误

B、正确

7.儿童痛觉阈限值比成人要大

A、错误

B、正确

8.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年健忘”。

A、错误

B、正确

9.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是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也就是想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是一种外部动机。

A、错误

B、正确

10.根据想像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像可以划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象。

A、错误

B、正确

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

共5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36题,72分)

1.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和避免失败的倾向组成。

A、对成就的向往

B、追求成功的倾向

C、树立目标

D、对目标的向往

2.物体或气流刺激眼毛、眼皮或眼角时,新生儿会做出眨跟动作。属于()。

A、吮吸反射

B、眨眼反射

C、怀抱反射

D、抓握反射

3.新生儿的口腔触觉探索要( )手的触觉探索。

A、晚于

B、滞后于

C、早于

D、同步于

4.()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从而使学生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知和理解。

A、随机通达教学

B、认知学艺模式

C、锚式教学

D、支架式教学

5.幼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云彩高兴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小孩骑大马。”这是属于()。

A、想象

B、判断

C、直觉

D、下定义

6.幼儿的想象是( )。

A、幻想形式的想象

B、一种简单的创造性思维

C、可以作为思维的一个部分

D、一端接近于记忆,另一端接近于创造性思维的阶段

7.哪一种感觉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 )。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8.从判断的内容看,儿童的判断首先是( )。

A、以直接判断为主

B、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

C、以对待生活的态度为依据

D、没有意识到判断的根据

9.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

A、适应

B、对比

C、适合

D、对应

10.()又称达尔文反射。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

A、吮吸反射

B、眨眼反射

C、怀抱反射

D、抓握反射

11.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 )。

A、以思维的成熟为标志

B、以心理成熟为标志

C、以年龄为标志

D、以言语的出现为标志

12.消极词汇是指( )。

A、不能理解也不能运用的词汇

B、不能理解但能运用的词汇

C、能理解但不能运用的词汇

D、能理解也能运用的词汇

13.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做()。

A、适应现象

B、对比现象

C、适合现象

D、对应现象

14.一位4岁幼儿绘画时,无意画了个圆圈,一看很像面包,于是,便高兴地说:“啊呀,我画了个大面包,真香真好吃!”这说明幼儿( )。

A、想象无预定目的

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15.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是( )。

A、同情

B、移情

C、分享

D、合作

16.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 )。

A、神经活动参与

B、口腔与手的协调

C、手与脚的协调

D、眼手协调

17.()是指通过强化每一个小的进步来达到预期行为目标的方法。

A、练习律

B、反应律

C、塑造

D、同化律

18.奥地利生态学家()在研究鸟类自然习性时发现,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A、洛仑兹

B、达尔文

C、劳伦兹

D、马赫

19.幼儿在独立讲述中,逻辑性水平逐渐提高主要表现在( )。

A、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楚

B、对话言语逐渐减少,独白言语逐渐增多

C、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

D、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的迅速发展

20.幼儿能发现别人说话中的语法错误,他的根据是( )。

A、语法规则

B、成人的提示

C、自己的言语习惯

D、不存在的

21.归因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⑴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⑵让学生进行某种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⑶让学生对自己的失败进行归因;()

A、(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B、(4)确定问题所在

C、(4)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方法

D、(4)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活动

22.与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是( )。

A、脑的成熟

B、肌肉运动

C、生理需要

D、社会需要

23.下面不属于皮亚杰提出的7岁前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阶段的是()。

A、前运算阶段

B、运算阶段

C、感知阶段

D、反射练习阶段

24.()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

A、发展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学前教育学

D、儿童解剖生理学

25.“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

A、独立性的

B、个别方面的

C、多方面的

D、依从性的

26.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 )。

A、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

B、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

C、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

D、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

27.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 )。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28.儿童不能理解从一堆小钱中拿出来的小钱,是这一堆小钱中的一部分,这时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直觉思维阶段

D、运算阶段

29.以下不属于幼儿期性格典型特点的是( )。

A、活泼好动

B、独立性强

C、好奇好问

D、模仿性强

30.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榜样

B、强化

C、父母的惩罚

D、挫折

31.当物体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种现象称为( )。

A、抓握反射

B、惊跳反射

C、蜷缩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32.解决问题有两种基本策略:算法式策略与()

A、搜索式策略

B、启发式策略

C、探究策略

D、脑图策略

33.近1岁的婴儿如对他做笑脸,他会笑。如果接着立即对他拉长脸,作出严厉的表情,他会马上哭起来,这是因为( )。

A、他已经产生了社会性需要

B、他的哭和笑已带有社会意义

C、他已能模仿成人的表情

D、他已经能够笼统地辨别成人的表情

34.儿童产生想象的原材料是( )。

A、过去感知过的事物

B、老师语言的描述

C、头脑中已有的表象

D、丰富的游戏内容

35.幼儿学会了5+2=7后,不经过进一步学习,不知道2+5=7,这说明幼儿( )。

A、主要依靠具体形象进行理解

B、只能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

C、不能客观地理解事物

D、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36.()说“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者都是一种完善的教育科学所必须的,没有哪一个能代替另一个。……(1978)”

A、乔纳森

B、班杜拉

C、华生

D、奥苏贝尔

二、多选题(共4题,8分)

1.半岁以后,手的动作的发展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五指分工

B、双手配合

C、摆弄物体

D、重复连锁动作

2.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的具体表现为()。

A、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B、从想像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

C、一切都是直觉发展的结果

D、从想像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3.()、()、()、()等方面的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学习的实质提供了坚实的神经生理基础。

A、病理学

B、脑生理学

C、生物化学

D、认知神经科学

E、发展神经科学

4.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不是()性质的记忆。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再现)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本能的定向性注意在成人的活动中会消失。

A、错误

B、正确

2.一个人为得到人们的正确评价和认可,而努力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动机。这种动机是由外部的目标所激起的,是内部动机。

A、错误

B、正确

3.儿童的思维发生在感知、记忆等过程发生之后,与言语真正发生的时间相同,即2岁左右。

A、错误

B、正确

4.注意的转移可以发生在同一活动的不同对象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活动之间。

A、错误

B、正确

5.华生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

A、错误

B、正确

6.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A、错误

B、正确

7.儿童痛觉阈限值比成人要大

A、错误

B、正确

8.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年健忘”。

A、错误

B、正确

9.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是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也就是想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是一种外部动机。

A、错误

B、正确

10.根据想像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像可以划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象。

A、错误

B、正确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奥鹏作业网 » 福师22秋《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标准答案】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