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5题,30分)
1.( ) 是指由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的目标而引发的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满足。
A、内在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外来动机
2.( )主张先陈述内部心理过程的目标,然后列出表明这种内部心理变化的可观察的行为样例,使目标具体化。
A、马杰
B、格伦兰
C、安吉尔
D、布卢姆
3.在动作技能形成的(),必须排除过去经验中的习惯的干扰。
A、认知阶段
B、分解阶段
C、联系定位阶段
D、自动化阶段
4.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6 个层次
A、知识、领会、分析、综合、评价和运用
B、领会、知识、分析、综合、运用和评价
C、领会、知识、分析、综合、评价和运用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5.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的监视和控制称为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6.( )的思想来源于普莱西发明的教学机器,但程序教学的真正首创者应归功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
A、掌握学习
B、程序教学
C、合作学习
D、发现学习
7.( ) 就是具有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系列特定步骤(在教学中往往以公式、定律等形式体现),或可对问题进行穷尽一切可能的尝试。
A、算法
B、启发法
C、尝试法
D、类推法
8.( )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A、认知好奇心
B、成就动机
C、自我效能感
D、成就归因
9.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
A、爬山法
B、逆推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0.( )是人的认识活动赖以形成的心理结构,它是递进的、多层次的,由低级向高级水平发展的。
A、知识结构
B、品德结构
C、技能结构
D、认知结构
11.( )是把新概念归入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适当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东师答案请进:opzy.net或请联系微信:1095258436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12.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相互联系的四个主要阶段:认知阶段 、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和
A、自动化阶段
B、熟练阶段
C、巩固阶段
D、稳定阶段
13.( ) 是构成知识的基本单位。
A、命题
B、组块
C、产生式
D、概念
14.()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是人的个性中的一部分 ,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
A、个性
B、性格
C、品德
D、道德
15.教师期望效应是由 ( ) 研究发现的。
A、皮革马利翁
B、勒温
C、罗森塔尔
D、夸美纽斯
二、多选题(共10题,40分)
1.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 ( )过程。
A、渐进的
B、有目的
C、盲目的
D、尝试与错误的
2.运气是一个( )归因,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会减少自豪感,也不会期望下次还会成功。
A、内部的
B、外部的
C、稳定的
D、不稳定的
3.遗忘的进程是
A、均衡的
B、不均衡的
C、先快后慢
D、先慢快后
4.美国心理学家梅耶提出 ,知识包括三类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技能性知识
5.美国心理学家梅耶提出 ,知识包括三类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技能性知识
6.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的主律包括 .
A、强化律
B、准备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7.一般来说,()对个体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可以从“ 印刻现象 ”和“ 早期剥夺 ”的一定研究中得到证实。
A、生理成熟
B、早期经验
C、早期学习
D、终生学习
8.波多野和稻垣(1971)曾把认知的好奇心分为
A、社会好奇心
B、家庭好奇心
C、一般好奇心
D、特殊好奇心
9.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方法有
A、检查单法
B、移植综合法
C、侧向思维法
D、非逻辑联想法
10.教师的威信有 :
A、权力威信
B、信服威信
C、知识威信
D、人品威信
三、判断题(共15题,30分)
1.组织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信息间的附加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的策略。
A、错误
B、正确
2.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具有指引学生学习的作用。
A、错误
B、正确
3.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等同,二者完全是一回事,只不过说法不同而已 。
A、错误
B、正确
4.任务分析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技术,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需要学生习得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详加分析,为学习顺序的安排和教学条件的创设提供心理学依据 。
A、错误
B、正确
5.、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 。
A、错误
B、正确
6.教师自编测验是在学校教学评价中应用最多,也是教师最愿意用的测验 。
A、错误
B、正确
7.产生式是条件与动作的联结,即在某一条件下会产生某一动作的规则,它由条件项“如果”和动作项“那么”构成。
A、错误
B、正确
8.巴浦洛夫把一切行为分为应答性和操作性两种。
A、错误
B、正确
9.由于他人同时参加而使个人有意“偷懒”,从而降低个人人活动效率的现象叫做社会阻抑或叫社会干扰 。
A、错误
B、正确
10.学生在竞争的情境中,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会使学生尽自己的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激活思维,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这种情境下一般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外部动机。
A、错误
B、正确
11.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要坚持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A、错误
B、正确
12.认知好奇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它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认知好奇心被认为是外部动机的核心 。
A、错误
B、正确
13.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发展规律 。
A、错误
B、正确
14.品德和道德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A、错误
B、正确
15.调查法包括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主要的类型 。
A、错误
B、正确
教育心理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5题,30分)
1.( ) 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个体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A、学习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2.在动作技能形成的( ),必须排除过去经验中的习惯的干扰。
A、认知阶段
B、分解阶段
C、联系定位阶段
D、自动化阶段
3.程序教学属于一种 .
A、探究学习
B、个别化教学
C、合作学习
D、研究学习
4.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A、布鲁纳
B、奥苏伯尔
C、斯金纳
D、加涅
5.( ) 一个人或一组人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方法。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6.( )是构成知识的基本单位。
A、命题
B、组块
C、产生式
D、概念
7.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
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8.( ) 是指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强化,使其获得反馈信息,即回答问题后立刻可以看到答案,知道对错。
A、小步子原则
B、积极反应原则
C、及时反馈原则
D、自定步调原则
9.( )是指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时感到困难的知觉特点。
A、场独立性
B、场依存性
C、冲动型
D、沉思型
10.原有观念为上位,新学习的观念是原有观念的下位观念,这种学习称为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11.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合
12.布鲁纳提倡( )的形式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观察学习
D、指导学习
13.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提出来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独立型
B、冲动型
C、沉思型
D、整体-序列型
14.()主要是面对在心理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是矫正性的,重点解决学生与环境的协调问题。
A、发展性教育
B、补救性教育
C、思想品德教育
D、理想教育
15.下列能代表高成就动机者的描述是 .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二、多选题(共10题,40分)
1.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 .
A、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问题
B、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C、生物遗传
D、特殊的人格特征
2.教师在学校主要应该充当的角色有:学习的指导者、( )
A、行为规范的示范者;
B、心理保健者;
C、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
D、教育科研人员
3.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Gǎgne)认为学生学习之后要获得的学习结果包括:( )、态度、动作技能。
A、智力技能
B、言语信息
C、认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4.元认知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分别是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技能
C、元认知控制
D、元认知过程
5.我国心理学界比较流行的是品德的四要素说,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______ 等心理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信念
D、道德行为
6.根据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的有关研究,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采取以下多种方法 .
A、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
B、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C、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适当的自我归因
D、给学生以适当奖励
7.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的观点,通过信息加工,人们获得的知识有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自然科学知识
D、社会科学知识
8.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学说有.
A、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B、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发现说
9.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中的信息贮存库包括.
A、感觉记忆
B、工作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10.通常情况下,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表征问题,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 :
A、缺乏明确问题的经验
B、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C、急于得出答案
D、具有辐合思维倾向
三、判断题(共15题,30分)
1.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即向着与认知主义更为对立的另一方面发展。
A、错误
B、正确
2.品德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A、错误
B、正确
3.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陈述性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过程。
A、错误
B、正确
4.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和诱因是动机存在的必要条件 。
A、错误
B、正确
5.概念是构成知识的基本单位。
A、错误
B、正确
6.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A、错误
B、正确
7.奥苏伯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但他更强调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认为它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这正是教学的首要目标。
A、错误
B、正确
8.根据评价中所使用的测验的来源不同,可以将测验分为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A、错误
B、正确
9.负强化是使某一行为出现的频率减少而不是增加 。
A、错误
B、正确
10.维纳(Weiner,B)对成就行为的归因理论的研究影响最大,具有代表性 。
A、错误
B、正确
11.从总体学习成绩上来看,发现学习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更好。
A、错误
B、正确
12.资源管理策略是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
A、错误
B、正确
13.负强化也叫消极强化是指当某一刺激出现时所产生的行为减弱的效果 。
A、错误
B、正确
14.在应运提问技巧时老师要给与学生需要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
A、错误
B、正确
15.注意策略是注意在学习过程中的运用,其主要功能是保证注意指向于重要信息。
A、错误
B、正确
教育心理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5题,30分)
1.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每天( )的家庭作业是最佳的
A、1小时以内
B、1——2小时
C、2——3小时
D、3小时以上
2.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呈现的趋势是
A、时快时慢
B、快者愈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
3.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冯特
D、弗洛伊德
4.(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 ,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A、认知好奇心
B、成就动机
C、自我效能感
D、成就归因
5.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
A、冯特
B、桑代克
C、巴浦洛夫
D、华生
6.()是指由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的目标而引发的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满足。
A、内在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外来动机
7.在动作技能形成的( ),必须排除过去经验中的习惯的干扰。
A、认知阶段
B、分解阶段
C、联系定位阶段
D、自动化阶段
8.( )的思想来源于普莱西发明的教学机器,但程序教学的真正首创者应归功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
A、掌握学习
B、程序教学
C、合作学习
D、发现学习
9.由某些具体的道德情境引起的初级的态度体验叫
A、道德情绪
B、道德情感
C、道德情操
D、道德意志
10.()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A、资源管理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时间管理策略
11.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 ,则宜于采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12.维纳提出了学习动机的 :
A、强化论
B、自我效能感理论
C、成就动机论
D、归因理论
13.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桑代克
1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适当的评价的教学方法是
A、综合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提问法
15.()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包括如何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
A、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二、多选题(共10题,40分)
1.常见的记忆术有 .
A、位置法
B、关键词法
C、谐音法
D、首字母缩略词法
2.有效的讲授教学需要运用以下技巧 .
A、提供先行组织者
B、提供信息加工时间
C、提供总结
D、组织讨论
3.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即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复制过程
D、动机过程
4.创设问题情境是通过“设疑”引起认知矛盾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是( )
A、问题要小而具体;
B、问题要新颖有趣;
C、要有适当的难度;
D、要富有启发性。
5.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包括 .
A、发展性教育
B、补救性教育
C、思想品德教育
D、理想教育
6.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A、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
B、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C、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
D、理论联系实际
7.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 ,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调查题目
B、被调查者的自然状况
C、指导语
D、呈现要回答的问题
8.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 ,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调查题目
B、被调查者的自然状况
C、指导语
D、呈现要回答的问题
9.激发与维持内在动机的措施有 .
A、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求知欲
B、发现学习也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有效方法
C、培养学习兴趣
D、利用原有兴趣、动机的迁移
10.为了使成绩报告能起到加强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作用,教师在向学生及其家长报告测验成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分数报告力术准确、全面和( )
A、要对评分的标准或分数的含义作出适当的解释。
B、要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分数或等第通常不具有绝对的价值,只代表一种相对的意义。
C、鼓励学生本人参与对测验分数的解释,并用非测验因素如测验时的主观状态、平时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对取得的学习成绩加以补充说明或归因
D、从保护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的角度,成绩的报告不要采取公开的形式,而应采用一对一的形式。
三、判断题(共15题,30分)
1.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自律道德阶段到他律道德阶段的发展规律。
A、错误
B、正确
2.品德和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A、错误
B、正确
3.学习策略比认知策略所包容的范围更广。
A、错误
B、正确
4.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可作为行为派的代表学说 。
A、错误
B、正确
5.命题是知识或信息的最小单元 。
A、错误
B、正确
6.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由调查题目、被调查者的自然状况和呈现要回答的问题三部分构成。
A、错误
B、正确
7.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 、托尔曼和苛勒。
A、错误
B、正确
8.皮亚杰认为儿童可以不经历他律道德阶段直接进入到自律道德阶段。
A、错误
B、正确
9.斯金纳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创始人 ,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
A、错误
B、正确
10.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就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
A、错误
B、正确
11.从动作是否连贯的维度,可将动作技能分为连续的动作技能与不连续的动作技能。
A、错误
B、正确
12.教学的准备性原则是指教学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在教育学中也称之为“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
A、错误
B、正确
13.根据对教学评价资料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A、错误
B、正确
14.人的学习是掌握个体经验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15.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与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过程中的两个连续的阶段。最初获得的通常是一些陈述性的知识,而经过大量的练习,这些知识具有了自动化的特点之后,就变成了程序性知识。
A、错误
B、正确
教育心理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15题,30分)
1.提出“试误说 ”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巴甫洛夫
D、布鲁纳
2.现代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将()看作是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A、陈述性知识
B、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3.动机强度和学习效率的关系是
A、正比关系
B、U型曲线关系
C、倒U型曲线关系
D、反比关系
4.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放电影等方式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方法是指
A、综合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电化教学法
5.在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的主要特点是学习者忙于领会技能的基本要求,掌握技能的局部动作,因而注意范围比较狭窄,精神和全身肌肉紧张,动作忙乱,呆板而不协调,出现很多多余的动作,不能察觉自己动作的全部情况,难以发现错误和缺点。
A、认知阶段
B、分解阶段
C、联系定位阶段
D、自动化阶段
6.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A、一定的帮助
B、较弱的影响
C、间接的影响
D、直接的影响
7.()是指导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既非从属关系,也非总括关系,只是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整个内容具有一般的联系。
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8.( )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它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
A、认知好奇心
B、成就动机
C、自我效能感
D、成就归因
9.()主要是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是提高性的,致力于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侧重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A、发展性教育
B、补救性教育
C、思想品德教育
D、理想教育
10.所谓的及时复习 ,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11.()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感知、如何记忆、如何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即有关学习策略或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A、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2.()是指学前及小学低年级儿童(10岁之前)只关心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他人设定的外在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A、主观道德
B、客观道德
C、他律道德
D、自律道德
13.()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4.测验准备的第一个阶段就是
A、确定测验目的
B、测题的选择和准备
C、测验的实施
D、结果的反馈
15.( ) 是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即常模为参照点,从而比较分析某一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优劣。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二、多选题(共10题,40分)
1.哈罗认为动作技能一般包括三个成分.
A、动作或动作组
B、体能
C、智能
D、认知能力
2.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包括 .
A、发展性教育
B、补救性教育
C、思想品德教育
D、理想教育
3.动机由( )两个基本因素构成。
A、需要
B、内驱力
C、诱因
D、认知好奇心
4.认知策略主要包括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5.常用的启发法有以下几种 .
A、爬山法
B、试误法
C、逆推法
D、类推法
6.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特点 :
A、每课或每段的第一句话
B、看起来与众不同的内容
C、以多种方式呈现的内容
D、有趣的内容
7.系列位置效应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同时受到 ______的影响,因而遗忘最多。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8.工作记忆有以下三个特点
A、保持时间短
B、容量无限
C、容量有限
D、信息处于激活状态
9.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有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A、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B、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C、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D、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10.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中的信息贮存库包括.
A、感觉记忆
B、工作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三、判断题(共15题,30分)
1.所有的问题都含有两个基本成分: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
A、错误
B、正确
2.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的目标和情感领域的目标两大部分 。
A、错误
B、正确
3.人的学习是掌握个体经验的过程 。
A、错误
B、正确
4.运动技能中有动作的成分,但动作并不就是运动技能。
A、错误
B、正确
5.场独立性是指很容易地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
A、错误
B、正确
6.品德和道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A、错误
B、正确
7.所谓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 ,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A、错误
B、正确
8.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那些用已经组织好的形式传递给他们的知识 。
A、错误
B、正确
9.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谈话内容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 。
A、错误
B、正确
10.道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是人的个性中的一部分,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
A、错误
B、正确
11.教育心理学在运用实验法时更多地采用实验室实验。
A、错误
B、正确
12.准备性评价是指在教学之前为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评价。
A、错误
B、正确
13.教学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A、错误
B、正确
14.认知策略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有关方法和技术。
A、错误
B、正确
15.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