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甲与乙有仇,准备了猎枪杀害乙。一日,二人在路上相遇,甲对乙扬言说:“你等着,我迟早要收拾你的。”由于甲未将猎枪带在身上,当日甲并未对乙有任何伤害行为。甲的扬言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意表示
2.我国第一部刑法典的生效时间是( )
A.1997年3月14日
B.1997年10月1日
C.1980年1月1日
D.1979年7月1日
3.甲向乙讨债不成,遂将乙劫持并关押月余。甲的行为是()
A.连续犯
B.继续犯
C.结合犯
D.牵连犯
4.按照刑法规定,追诉时效中断的条件之一是追诉期限内()
A.犯罪分子逃避审判
B.犯罪分子逃避侦查
C.犯罪分子还有其他违法行为
D.犯罪分子又犯新罪
5.根据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的联系形式的不同,可将危害结果分为()
A.直接危害结果和间接危害结果
B.物质性危害结果和非物质性危害结果
C.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和不属于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D.严重危害结果和非严重危害结果
6.甲参加了一黑社会性质组织,在未来得及实施其他犯罪活动前就被公安机关抓获。甲的行为属于()
A.预备犯
B.未遂犯
C.帮助犯
D.实行犯
7.养花专业户甲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某日晚,乙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甲对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是( )
A.间接故意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直接故意
D.疏忽大意的过失
8.在紧急避险的情况下,行为人所造成的损害( )
A.特殊情况下可以没有限制
B.可以等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C.可以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D.只能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9.犯罪未得逞是指( )
A.未达到犯罪目的
B.未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
C.未发生任何结果
D.未具备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10.出于一个故意,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这种行为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牵连犯
B.想象竞合犯
C.惯犯
D.吸收犯
11.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时间的不同,可将共同犯罪分为( )
A.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B.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
C.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D.一般共同犯罪和集团犯罪
12.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上必备的要件是()
A.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
B.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
C.危害行为
D.危害结果
13.死刑只适用于( )的犯罪分子
A.罪行极其严重
B.罪大恶极
C.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D.多次实施严重罪行
14.下列哪种情形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
A.甲得知与其共同诈骗的乙被公安机关抓获而逃匿
B.甲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乙侮辱案提出控告
C.甲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抢劫,因甲说话颠三倒四,接案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未立案
D.在人民法院受理了甲自诉乙伤害案件以后,乙离家杳无音信
15.在罪刑法定原则支配下,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是()
A.应受刑罚惩罚性
B.刑事违法性
C.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
16.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正在使用的电缆剪断卖掉的行为属于( )
A.结果加重犯
B.结合犯
C.牵连犯
D.想象竞合犯
17.从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上划分,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
A.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B.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C.事前有通谋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D.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
18.冬季某日,爆破工甲误认为一个装有雷管的铝盒是他同事的饭盒,把它放在炉上烤,以致发生爆炸事故。甲对爆炸事故的发生在主观方面是( )
A.间接故意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意外事件
19.以共同犯罪故意形成时间的不同,可将共同犯罪分为()
A.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B.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
C.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D.一般共同犯罪和集团犯罪
20.适用刑罚的机关是()
A.立法机关
B.检察机关
C.审判机关
D.公安机关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21.下列有关犯罪预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犯罪预备可以存在于犯罪的全部过程中
B.犯罪预备只能存在于犯罪的预备阶段
C.对于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D.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2.犯罪构成的特征包括( )
A.犯罪构成是认定犯罪的唯一标准
B.犯罪构成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
C.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事实特征的相加之和
D.犯罪构成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
23.关于假释,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如果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
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遵守了各种相关规定,没有再犯新罪,也没有发现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假释考验期满,剩余刑罚就不再执行
D.对于因杀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即使他们被减刑后,剩余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
24.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排除犯罪的事由包括()
A.自损行为
B.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
C.紧急避险
D.正当防卫
25.想象竞合犯的构成特征包括()
A.行为人实施了两个行为
B.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
C.两个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
D.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
26.关于犯罪中止,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甲潜入乙家原打算盗窃巨额现金,入室后发现大量珠宝,便放弃盗窃现金的意思,仅窃取了珠宝。对于盗窃现金,甲成立犯罪中止
B.甲欲杀乙,埋伏在路旁开枪射击但未打中乙。甲枪内尚有子弹,但担心杀人后被判处死刑,遂停止射击。甲成立犯罪中止
C.甲向乙的饮食投放毒药后,乙呕吐不止,甲顿生悔意急忙开车送乙去医院,但由于交通事故耽误一小时,乙被送往医院时死亡。医生证明,早半小时送到医院乙就不会死亡。甲的行为仍然成立犯罪中止
D.甲入户抢劫时,看到客厅电视正在播放庭审纪实片,意识到犯罪要受刑罚处罚,于是向被害人赔礼道歉后离开。甲成立犯罪中止
27.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A.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举动
B.人在睡梦中或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
C.人在受到精神强制时实施的行为
D.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
28.共同犯罪须具备的条件有( )
A.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B.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C.有事前的通谋
D.二人以上
29.两个已满14周岁不满16 周岁的人共同实施下列何种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A.贩卖毒品罪
B.绑架罪
C.放火罪
D.抢劫罪
30.下列情形中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是()
A.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
B.对累犯从重处罚
C.对中止犯处罚要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
D.对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