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9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2.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
A.思想与客观事物的不相符合
B.对立双方相互联结、相互转化的趋势
C.对同一事物有两种不相容的判断
D.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能动
B.统一
C.客观
D.实践
4.“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了()。
A.规律是客观的
B.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5.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C.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D.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6.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
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表达了()。
A.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B.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C.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D.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
8.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
A.目的
B.基础
C.反映
D.前提
9.古人说:“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10.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形而上学片面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不可知论观点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1.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E.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2.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精神和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13.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A.由表及里
B.由此及彼
C.去粗取精
D.去伪存真
14.当今世界出现的()全球危机问题,不完全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A.资源
B.生态
C.环境
D.人口
15.事物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指的是()。
A.同质的事物没有量的差别
B.事物的质就是事物存在本身
C.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
D.不同量的事物可能是同质的事物
16.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D.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1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B.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C.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D.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18.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C.世界能否为人们所认识的问题
D.世界是否是辩证发展的问题
19.发展在本质上是指()。
A.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
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
D.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20.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A.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B.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C.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D.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21.人工智能的出现降低了人在意识活动中的主体性。
22.事物内部不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23.黑格尔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4.实践是指人的存在方式。
25.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6.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
27.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28.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9.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0.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