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2023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60分)
1.( )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
B、教育问题
C、教育方法
D、教育设施
2.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 )
A、文字的产生
B、阶级的产生
C、生产力的发展
D、正规教育制度的产生
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学手段
4.教育的发展常常表现出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发展具有( ) 。
A、相对的独立性
B、一定的超前性
C、一定的滞后性
D、绝对的超前性
5.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
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
6.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7.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
A、原始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8.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 )。
A、杜威
B、布鲁姆
C、布鲁纳
D、赞可夫
9.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人或团体都是( )。
A、教育者
B、教育主体
C、教育因素
D、德育指导者
10.“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
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 ( ) 具有重要的作用。
A、遗传
东师答案请进:opzy.net或请联系微信:1095258436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城乡结合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3.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教育
D、军事体操教育
14.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
A、主体性、示范性和目的性
B、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
C、主体性、个体性和社会性
D、主体性、示范性和主动性
15.下列哪一观点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B、“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教育之故”
C、“严师出高徒”
D、“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16.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1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班级授课制
B、现场教学
C、小组教学
D、个别教学
18.现代学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A、具有宗教性
B、以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为主
C、基础教育是义务的
D、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19.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琐”,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20.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
A、课程设计
B、课程制订
C、教材编制
D、课程设置
二、多选题(共10题,20分)
1.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
A、生存的权利
B、受教育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完全的政治权利
2.教育起源的几种主要争论是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进化论
3.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 )决定的。
A、工作性质
B、工作任务
C、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4.我国教育形式构成主要有
A、自学
B、全日制学校
C、半日制学校
D、业余制学校
5.人的发展的外因是
A、环境
B、主观能动性
C、实践活动
D、遗传素质
6.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的特点(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针对性
7.教育内容三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
A、知识
B、技能
C、方法
D、思想品德
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具备下列条件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B、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确定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9.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 )。
A、无歧视原则
B、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C、儿童权益最佳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10.德育内容包括()
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B、理想教育
C、社会主义教育
D、道德教育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教育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 ,动物界也存在。
A、错误
B、正确
2.德育原则是指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应达到的要求。
A、错误
B、正确
3.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A、错误
B、正确
4.在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下,课程内容不再反映阶级的要求。
A、错误
B、正确
5.新课程改革就是课程内容的改革。
A、错误
B、正确
6.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所以要搞教学唯一。
A、错误
B、正确
7.教育是有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
A、错误
B、正确
8.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A、错误
B、正确
9.罗杰斯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发现”或探索过程。
A、错误
B、正确
10.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制约作用。
A、错误
B、正确
教育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60分)
1.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 )入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具有平等性、免费性和强制性特点的教育为( )。
A、平等教育
B、免费教育
C、义务教育
D、强制教育
3.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
A、普通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学前教育
4.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的理论是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进化论
5.德育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 )。
A、思想素质
B、政治素质
C、道德素质
D、品德素质
6.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合编在一个班,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
B、小组合作学习
C、个别教学
D、复式教学
7.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教育过程可以理解为以下两方面的对立统一,即( )。
A、讲解与演示过程
B、参观与讨论过程
C、提问与对话过程
D、教授与学习过程
8.古代社会占第一位的教育内容是( )。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9.下面不属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描述的是( )
A、学生具有自觉性
B、学生具有独立性
C、学生具有创造性
D、学生具有可塑性
10.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是
A、教育理论
B、教育思潮
C、教育流派
D、教育思想
11.教育同生产劳动从脱离到逐步结合的转变发生在( )。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2.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 )。
A、教育的社会现象和内部现象
B、教育的认识现象和外部现象
C、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D、教育的内部现象和外部现象
1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14.涂尔干提出的教育目的论属于
A、神学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 )具有重要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6.目前 ,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
A、身体发育不良
B、智力发育不良
C、认识水平较差
D、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
17.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 )。
A、杜威
B、布鲁姆
C、布鲁纳
D、赞可夫
18.培养人的主体意识的基本途径是
A、社会实践
B、教学
C、劳动
D、课外活动
19.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柏拉图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
20.不属于社会教育途径和形式的是
A、街道
B、社区
C、校外机构
D、家长会
二、多选题(共10题,20分)
1.我国有哪些法律专门规定了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
C、教学为中心
D、儿童为中心
3.班主任应具备的素养 ( )。
A、热爱事业、热爱学生
B、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有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
C、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D、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4.20世纪教育发展目标中“两全”是指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C、全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5.常用的德育方法()
A、说理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践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6.教育目的规定着( )。
A、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
B、教育所要培养人的社会性质和方向
C、教育所要培养人的身心素质
D、教育内容和方法
7.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式是( )。
A、互相访问
B、通讯联络
C、召开家长会
D、成立各种教育组织
8.教育的社会功能有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人口功能
D、文化功能
9.赞可夫提出一般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 )。
A、以高难度进行教学
B、以高速度进行教学
C、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D、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10.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A、绝对客体
B、教育的客体
C、学习的主体
D、主体与客体的辨证统一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方面 。
A、错误
B、正确
2.教学只是完成智育任务的基本途径。
A、错误
B、正确
3.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
A、错误
B、正确
4.教育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A、错误
B、正确
5.社会教育同社区教育是一回事。
A、错误
B、正确
6.学校工作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A、错误
B、正确
7.教师只要具备科学文化素质就够了。
A、错误
B、正确
8.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可以分离,不必相互联系和沟通。
A、错误
B、正确
9.教育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A、错误
B、正确
10.“班级授课制”和因材施教是相互矛盾的,要取消班级授课制。
A、错误
B、正确
教育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60分)
1.( )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
B、教育问题
C、教育方法
D、教育设施
2.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 )
A、文字的产生
B、阶级的产生
C、生产力的发展
D、正规教育制度的产生
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学手段
4.教育的发展常常表现出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发展具有( ) 。
A、相对的独立性
B、一定的超前性
C、一定的滞后性
D、绝对的超前性
5.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
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
6.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7.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
A、原始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8.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 )。
A、杜威
B、布鲁姆
C、布鲁纳
D、赞可夫
9.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人或团体都是( )。
A、教育者
B、教育主体
C、教育因素
D、德育指导者
10.“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
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 ( ) 具有重要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城乡结合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3.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教育
D、军事体操教育
14.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
A、主体性、示范性和目的性
B、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
C、主体性、个体性和社会性
D、主体性、示范性和主动性
15.下列哪一观点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B、“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教育之故”
C、“严师出高徒”
D、“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16.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1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班级授课制
B、现场教学
C、小组教学
D、个别教学
18.现代学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A、具有宗教性
B、以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为主
C、基础教育是义务的
D、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19.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琐”,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20.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
A、课程设计
B、课程制订
C、教材编制
D、课程设置
二、多选题(共10题,20分)
1.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
A、生存的权利
B、受教育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完全的政治权利
2.教育起源的几种主要争论是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进化论
3.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 )决定的。
A、工作性质
B、工作任务
C、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4.我国教育形式构成主要有
A、自学
B、全日制学校
C、半日制学校
D、业余制学校
5.人的发展的外因是
A、环境
B、主观能动性
C、实践活动
D、遗传素质
6.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的特点(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针对性
7.教育内容三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
A、知识
B、技能
C、方法
D、思想品德
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具备下列条件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B、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确定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9.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 )。
A、无歧视原则
B、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C、儿童权益最佳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10.德育内容包括()
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B、理想教育
C、社会主义教育
D、道德教育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教育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 ,动物界也存在。
A、错误
B、正确
2.德育原则是指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应达到的要求。
A、错误
B、正确
3.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A、错误
B、正确
4.在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下,课程内容不再反映阶级的要求。
A、错误
B、正确
5.新课程改革就是课程内容的改革。
A、错误
B、正确
6.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所以要搞教学唯一。
A、错误
B、正确
7.教育是有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
A、错误
B、正确
8.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A、错误
B、正确
9.罗杰斯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发现”或探索过程。
A、错误
B、正确
10.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制约作用。
A、错误
B、正确
教育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60分)
1.( )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
B、教育问题
C、教育方法
D、教育设施
2.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 )
A、文字的产生
B、阶级的产生
C、生产力的发展
D、正规教育制度的产生
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学手段
4.教育的发展常常表现出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发展具有( ) 。
A、相对的独立性
B、一定的超前性
C、一定的滞后性
D、绝对的超前性
5.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
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
6.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7.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
A、原始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8.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 )。
A、杜威
B、布鲁姆
C、布鲁纳
D、赞可夫
9.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人或团体都是( )。
A、教育者
B、教育主体
C、教育因素
D、德育指导者
10.“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
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 ( ) 具有重要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城乡结合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3.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教育
D、军事体操教育
14.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
A、主体性、示范性和目的性
B、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
C、主体性、个体性和社会性
D、主体性、示范性和主动性
15.下列哪一观点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B、“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教育之故”
C、“严师出高徒”
D、“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16.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1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班级授课制
B、现场教学
C、小组教学
D、个别教学
18.现代学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A、具有宗教性
B、以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为主
C、基础教育是义务的
D、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19.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琐”,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20.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
A、课程设计
B、课程制订
C、教材编制
D、课程设置
二、多选题(共10题,20分)
1.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
A、生存的权利
B、受教育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完全的政治权利
2.教育起源的几种主要争论是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进化论
3.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 )决定的。
A、工作性质
B、工作任务
C、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4.我国教育形式构成主要有
A、自学
B、全日制学校
C、半日制学校
D、业余制学校
5.人的发展的外因是
A、环境
B、主观能动性
C、实践活动
D、遗传素质
6.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的特点(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针对性
7.教育内容三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
A、知识
B、技能
C、方法
D、思想品德
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具备下列条件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B、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确定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9.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 )。
A、无歧视原则
B、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C、儿童权益最佳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10.德育内容包括()
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B、理想教育
C、社会主义教育
D、道德教育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教育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 ,动物界也存在。
A、错误
B、正确
2.德育原则是指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应达到的要求。
A、错误
B、正确
3.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A、错误
B、正确
4.在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下,课程内容不再反映阶级的要求。
A、错误
B、正确
5.新课程改革就是课程内容的改革。
A、错误
B、正确
6.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所以要搞教学唯一。
A、错误
B、正确
7.教育是有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
A、错误
B、正确
8.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A、错误
B、正确
9.罗杰斯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发现”或探索过程。
A、错误
B、正确
10.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制约作用。
A、错误
B、正确
教育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60分)
1.反应对立统一规律的德育原则是:
A、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B、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
A、普及义务教育
B、扫除文盲
C、促进人的发展
D、增强国力
3.当前我国对教师实行的特定职业许可制度是 ( )。
A、教师考核制度
B、教师聘任制度
C、教师资格制度
D、教师职务制度
4.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重要前提
B、重要条件
C、重要途径
D、重要保障
5.社会主义个性发展观是( )。
A、个性就是个别性
B、个人本位
C、社会本位
D、全面发展个性观
6.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活动之中。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7.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方式启发、诱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演示法
8.( )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
B、教育问题
C、教育方法
D、教育设施
9.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规律
D、受教育者
10.教学原则反映了( )。
A、教育现象
B、教学规律
C、教学现象
D、师生关系
11.提出以高难度和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的是
A、凯洛夫
B、赞科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12.“产婆法”属于(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陶冶法
D、奖惩法
13.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杜威
C、康德
D、马卡连柯
1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学工作
B、班主任工作
C、德育工作
D、教书育人
15.“齐风俗,一民心”反映了德育的( )。
A、社会性功能
B、个性生存功能
C、个体享用功能
D、经济性功能
16.谈话法、讨论法和陶冶法的共同特征是( )。
A、以教师为主的活动
B、以学生为主的活动
C、师生双边活动平衡
D、运用多媒体技术
17.教师的根本任务
A、教好功课
B、教书育人
C、管理学校
D、道德教育
18.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斯宾塞
D、福禄贝
19.从宗教的角度论述教育目的的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培根
D、康德
20.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二、多选题(共10题,20分)
1.赞可夫提出一般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 )。
A、以高难度进行教学
B、以高速度进行教学
C、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D、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2.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
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D、重视能力的培养
3.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基本的知识素养包括:( )。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4.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 )决定的。
A、工作性质
B、工作任务
C、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5.社区教育的作用( )。
A、协调育人
B、优化环境
C、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
D、发展经济
6.人的心理成熟的标志是( )。
A、性机能成熟
B、形成独立思考能力
C、具备较稳定的自我意识
D、个性形成
7.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 )决定的
A、工作性质
B、工作任务
C、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含义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
C、先教育后劳动
D、先劳动后教育
9.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人活动
D、文化艺术活动
10.学校管理的功能 ( )。
A、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
B、看管学生
C、增强办学整体效益
D、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社会物质生产状况是教育事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基础和物质前提。
A、错误
B、正确
2.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A、错误
B、正确
3.发展个性就是培养一些专长、特长。
A、错误
B、正确
4.德育主要解决的是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问题,决定和保证整个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A、错误
B、正确
5.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
A、错误
B、正确
6.用什么性质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去教育学生,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
A、错误
B、正确
7.任何教育都是教育者在一定教育环境中借用一定的教育手段,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把教育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的活动,或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8.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就是同体力劳动相结合。
A、错误
B、正确
9.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教师个人道德品质的反映。
A、错误
B、正确
10.“发现法”要有一定的知识的经验储备,要求学生有相当的思考力,因而不太适用于低年级教学。
A、错误
B、正确
教育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60分)
1.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 )入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具有平等性、免费性和强制性特点的教育为( )。
A、平等教育
B、免费教育
C、义务教育
D、强制教育
3.我国当前教育最薄弱的环节是( )。
A、普通教育
B、职业教育
C、高等教育
D、学前教育
4.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的理论是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进化论
5.德育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 )。
A、思想素质
B、政治素质
C、道德素质
D、品德素质
6.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合编在一个班,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分组教学
B、小组合作学习
C、个别教学
D、复式教学
7.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教育过程可以理解为以下两方面的对立统一,即( )。
A、讲解与演示过程
B、参观与讨论过程
C、提问与对话过程
D、教授与学习过程
8.古代社会占第一位的教育内容是( )。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9.下面不属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描述的是( )
A、学生具有自觉性
B、学生具有独立性
C、学生具有创造性
D、学生具有可塑性
10.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是
A、教育理论
B、教育思潮
C、教育流派
D、教育思想
11.教育同生产劳动从脱离到逐步结合的转变发生在( )。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12.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 )。
A、教育的社会现象和内部现象
B、教育的认识现象和外部现象
C、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D、教育的内部现象和外部现象
1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14.涂尔干提出的教育目的论属于
A、神学教育目的论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D、教育无目的论
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 )具有重要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6.目前 ,我国独生子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主要不足表现为( )。
A、身体发育不良
B、智力发育不良
C、认识水平较差
D、品德行为习惯有所欠缺
17.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 )。
A、杜威
B、布鲁姆
C、布鲁纳
D、赞可夫
18.培养人的主体意识的基本途径是
A、社会实践
B、教学
C、劳动
D、课外活动
19.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柏拉图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
20.不属于社会教育途径和形式的是
A、街道
B、社区
C、校外机构
D、家长会
二、多选题(共10题,20分)
1.我国有哪些法律专门规定了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
C、教学为中心
D、儿童为中心
3.班主任应具备的素养 ( )。
A、热爱事业、热爱学生
B、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有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
C、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D、有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4.20世纪教育发展目标中“两全”是指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C、全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5.常用的德育方法()
A、说理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践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6.教育目的规定着( )。
A、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
B、教育所要培养人的社会性质和方向
C、教育所要培养人的身心素质
D、教育内容和方法
7.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联系的基本方式是( )。
A、互相访问
B、通讯联络
C、召开家长会
D、成立各种教育组织
8.教育的社会功能有
A、经济功能
B、政治功能
C、人口功能
D、文化功能
9.赞可夫提出一般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 )。
A、以高难度进行教学
B、以高速度进行教学
C、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D、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
10.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A、绝对客体
B、教育的客体
C、学习的主体
D、主体与客体的辨证统一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方面 。
A、错误
B、正确
2.教学只是完成智育任务的基本途径。
A、错误
B、正确
3.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
A、错误
B、正确
4.教育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A、错误
B、正确
5.社会教育同社区教育是一回事。
A、错误
B、正确
6.学校工作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A、错误
B、正确
7.教师只要具备科学文化素质就够了。
A、错误
B、正确
8.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可以分离,不必相互联系和沟通。
A、错误
B、正确
9.教育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A、错误
B、正确
10.“班级授课制”和因材施教是相互矛盾的,要取消班级授课制。
A、错误
B、正确
教育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60分)
1.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A、6年
B、5年
C、8年
D、9年
2.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这种功能称之为
A、教育传递—保存文化功能
B、教育传播—交流文化功能
C、教育选择—提升文化功能
D、教育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3.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
A、活动课时制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城乡结合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典型的(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陶冶法
D、实践法
6.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7.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 )。
A、智力因素
B、理性因素
C、非智力因素
D、感知因素
8.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主观能动性
9.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全民族素质
B、发展经济
C、促进社会发展
D、培养人才
10.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
A、巩固性谈话
B、自发性谈话
C、指导性谈话
D、接交性谈话
11.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柏拉图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
12.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13.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14.教育的客观依据是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环境
C、人的身心发展状况与水平
D、遗传素质
15.以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教育水平,促家校有机结合的家校联系形式是( )。
A、家庭访问
B、家长学校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16.“教师是太阳底下做光辉的职业”这句话出自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夸美纽斯
D、亚里士多德
17.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
A、学科课程理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综合课程论
18.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
A、校外教育
B、配合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区教育
19.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20.被称为“危机期”、“动荡期”的是
A、少年期
B、青年初期
C、童年期
D、青年晚期
二、多选题(共10题,20分)
1.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2.小学课外活动有哪些特点?
A、组织上的自愿性
B、内容上的广泛性
C、形式上的多样性
D、活动上的自主性
3.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
A、先导性
B、宽松性
C、感染性
D、针对性
4.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
A、组织性、计划性强
B、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C、循序渐进与系统性
D、有利于组织管理
5.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
A、语言法
B、直观法
C、技能训练法
D、探索法
6.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
A、性质
B、机会
C、规模
D、速度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 )。
A、学会生存
B、培养完人
C、学会认知
D、学会学习
8.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有
A、教学
B、科研
C、课外活动
D、社会实践
9.人口素质的构成有
A、身体素质
B、科学文化素质
C、职业素质
D、思想品德素质
10.社会的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
A、制约着教育的目的
B、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C、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文化多元是指社会内部多种文化并存的状态。
A、错误
B、正确
2.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A、错误
B、正确
3.只要发展了人的某些专长和特性,就是发展了个性。
A、错误
B、正确
4.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A、错误
B、正确
5.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途径。
A、错误
B、正确
6.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唯一内因。
A、错误
B、正确
7.学科课程依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 ,但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A、错误
B、正确
8.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视野,但不是培养“世界公民”。
A、错误
B、正确
9.人的发展是由遗传素质决定的。
A、错误
B、正确
10.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A、错误
B、正确
教育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60分)
1.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A、6年
B、5年
C、8年
D、9年
2.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这种功能称之为
A、教育传递—保存文化功能
B、教育传播—交流文化功能
C、教育选择—提升文化功能
D、教育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3.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
A、活动课时制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城乡结合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典型的(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陶冶法
D、实践法
6.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7.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 )。
A、智力因素
B、理性因素
C、非智力因素
D、感知因素
8.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主观能动性
9.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全民族素质
B、发展经济
C、促进社会发展
D、培养人才
10.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
A、巩固性谈话
B、自发性谈话
C、指导性谈话
D、接交性谈话
11.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柏拉图
B、卢梭
C、杜威
D、赫尔巴特
12.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13.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14.教育的客观依据是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环境
C、人的身心发展状况与水平
D、遗传素质
15.以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教育水平,促家校有机结合的家校联系形式是( )。
A、家庭访问
B、家长学校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16.“教师是太阳底下做光辉的职业”这句话出自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夸美纽斯
D、亚里士多德
17.50年代末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
A、学科课程理论
B、结构主义课程论
C、实用主义课程论
D、综合课程论
18.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
A、校外教育
B、配合教育
C、家庭教育
D、社区教育
19.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20.被称为“危机期”、“动荡期”的是
A、少年期
B、青年初期
C、童年期
D、青年晚期
二、多选题(共10题,20分)
1.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2.小学课外活动有哪些特点?
A、组织上的自愿性
B、内容上的广泛性
C、形式上的多样性
D、活动上的自主性
3.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
A、先导性
B、宽松性
C、感染性
D、针对性
4.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
A、组织性、计划性强
B、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C、循序渐进与系统性
D、有利于组织管理
5.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
A、语言法
B、直观法
C、技能训练法
D、探索法
6.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
A、性质
B、机会
C、规模
D、速度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 )。
A、学会生存
B、培养完人
C、学会认知
D、学会学习
8.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有
A、教学
B、科研
C、课外活动
D、社会实践
9.人口素质的构成有
A、身体素质
B、科学文化素质
C、职业素质
D、思想品德素质
10.社会的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为
A、制约着教育的目的
B、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C、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文化多元是指社会内部多种文化并存的状态。
A、错误
B、正确
2.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A、错误
B、正确
3.只要发展了人的某些专长和特性,就是发展了个性。
A、错误
B、正确
4.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A、错误
B、正确
5.教育是提高社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途径。
A、错误
B、正确
6.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唯一内因。
A、错误
B、正确
7.学科课程依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 ,但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A、错误
B、正确
8.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视野,但不是培养“世界公民”。
A、错误
B、正确
9.人的发展是由遗传素质决定的。
A、错误
B、正确
10.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A、错误
B、正确
教育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60分)
1.( )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
B、教育问题
C、教育方法
D、教育设施
2.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 )
A、文字的产生
B、阶级的产生
C、生产力的发展
D、正规教育制度的产生
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学手段
4.教育的发展常常表现出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发展具有( ) 。
A、相对的独立性
B、一定的超前性
C、一定的滞后性
D、绝对的超前性
5.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
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
6.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7.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
A、原始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8.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 )。
A、杜威
B、布鲁姆
C、布鲁纳
D、赞可夫
9.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人或团体都是( )。
A、教育者
B、教育主体
C、教育因素
D、德育指导者
10.“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
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 ( ) 具有重要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城乡结合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3.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教育
D、军事体操教育
14.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
A、主体性、示范性和目的性
B、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
C、主体性、个体性和社会性
D、主体性、示范性和主动性
15.下列哪一观点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B、“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教育之故”
C、“严师出高徒”
D、“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16.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1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班级授课制
B、现场教学
C、小组教学
D、个别教学
18.现代学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A、具有宗教性
B、以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为主
C、基础教育是义务的
D、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19.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琐”,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20.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
A、课程设计
B、课程制订
C、教材编制
D、课程设置
二、多选题(共10题,20分)
1.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
A、生存的权利
B、受教育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完全的政治权利
2.教育起源的几种主要争论是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进化论
3.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 )决定的。
A、工作性质
B、工作任务
C、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4.我国教育形式构成主要有
A、自学
B、全日制学校
C、半日制学校
D、业余制学校
5.人的发展的外因是
A、环境
B、主观能动性
C、实践活动
D、遗传素质
6.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的特点(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针对性
7.教育内容三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
A、知识
B、技能
C、方法
D、思想品德
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具备下列条件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B、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确定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9.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 )。
A、无歧视原则
B、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C、儿童权益最佳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10.德育内容包括()
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B、理想教育
C、社会主义教育
D、道德教育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教育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 ,动物界也存在。
A、错误
B、正确
2.德育原则是指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应达到的要求。
A、错误
B、正确
3.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A、错误
B、正确
4.在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下,课程内容不再反映阶级的要求。
A、错误
B、正确
5.新课程改革就是课程内容的改革。
A、错误
B、正确
6.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所以要搞教学唯一。
A、错误
B、正确
7.教育是有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
A、错误
B、正确
8.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A、错误
B、正确
9.罗杰斯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发现”或探索过程。
A、错误
B、正确
10.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制约作用。
A、错误
B、正确
教育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60分)
1.( )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
B、教育问题
C、教育方法
D、教育设施
2.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 )
A、文字的产生
B、阶级的产生
C、生产力的发展
D、正规教育制度的产生
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学手段
4.教育的发展常常表现出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发展具有( ) 。
A、相对的独立性
B、一定的超前性
C、一定的滞后性
D、绝对的超前性
5.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
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
6.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7.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
A、原始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8.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 )。
A、杜威
B、布鲁姆
C、布鲁纳
D、赞可夫
9.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人或团体都是( )。
A、教育者
B、教育主体
C、教育因素
D、德育指导者
10.“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
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 ( ) 具有重要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城乡结合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3.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教育
D、军事体操教育
14.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
A、主体性、示范性和目的性
B、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
C、主体性、个体性和社会性
D、主体性、示范性和主动性
15.下列哪一观点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B、“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教育之故”
C、“严师出高徒”
D、“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16.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1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班级授课制
B、现场教学
C、小组教学
D、个别教学
18.现代学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A、具有宗教性
B、以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为主
C、基础教育是义务的
D、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19.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琐”,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20.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
A、课程设计
B、课程制订
C、教材编制
D、课程设置
二、多选题(共10题,20分)
1.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
A、生存的权利
B、受教育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完全的政治权利
2.教育起源的几种主要争论是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进化论
3.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 )决定的。
A、工作性质
B、工作任务
C、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4.我国教育形式构成主要有
A、自学
B、全日制学校
C、半日制学校
D、业余制学校
5.人的发展的外因是
A、环境
B、主观能动性
C、实践活动
D、遗传素质
6.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的特点(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针对性
7.教育内容三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
A、知识
B、技能
C、方法
D、思想品德
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具备下列条件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B、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确定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9.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 )。
A、无歧视原则
B、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C、儿童权益最佳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10.德育内容包括()
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B、理想教育
C、社会主义教育
D、道德教育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教育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 ,动物界也存在。
A、错误
B、正确
2.德育原则是指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应达到的要求。
A、错误
B、正确
3.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A、错误
B、正确
4.在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下,课程内容不再反映阶级的要求。
A、错误
B、正确
5.新课程改革就是课程内容的改革。
A、错误
B、正确
6.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所以要搞教学唯一。
A、错误
B、正确
7.教育是有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
A、错误
B、正确
8.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A、错误
B、正确
9.罗杰斯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发现”或探索过程。
A、错误
B、正确
10.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制约作用。
A、错误
B、正确
教育学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2
共40道题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0题,60分)
1.( )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A、教育规律
B、教育问题
C、教育方法
D、教育设施
2.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 )
A、文字的产生
B、阶级的产生
C、生产力的发展
D、正规教育制度的产生
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材
D、教学手段
4.教育的发展常常表现出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发展具有( ) 。
A、相对的独立性
B、一定的超前性
C、一定的滞后性
D、绝对的超前性
5.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
A、教学改革和实验
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C、实施素质教育
D、个性发展
6.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话》
7.马克思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
A、原始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
8.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 )。
A、杜威
B、布鲁姆
C、布鲁纳
D、赞可夫
9.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人或团体都是( )。
A、教育者
B、教育主体
C、教育因素
D、德育指导者
10.“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
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 ( ) 具有重要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A、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城乡结合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3.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教育
D、军事体操教育
14.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
A、主体性、示范性和目的性
B、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
C、主体性、个体性和社会性
D、主体性、示范性和主动性
15.下列哪一观点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B、“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教育之故”
C、“严师出高徒”
D、“发展等于遗传与环境之和”
16.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1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班级授课制
B、现场教学
C、小组教学
D、个别教学
18.现代学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A、具有宗教性
B、以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为主
C、基础教育是义务的
D、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19.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琐”,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20.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
A、课程设计
B、课程制订
C、教材编制
D、课程设置
二、多选题(共10题,20分)
1.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
A、生存的权利
B、受教育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完全的政治权利
2.教育起源的几种主要争论是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进化论
3.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 )决定的。
A、工作性质
B、工作任务
C、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D、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4.我国教育形式构成主要有
A、自学
B、全日制学校
C、半日制学校
D、业余制学校
5.人的发展的外因是
A、环境
B、主观能动性
C、实践活动
D、遗传素质
6.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的特点(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针对性
7.教育内容三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
A、知识
B、技能
C、方法
D、思想品德
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具备下列条件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
B、共产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确定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9.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 )。
A、无歧视原则
B、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C、儿童权益最佳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10.德育内容包括()
A、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B、理想教育
C、社会主义教育
D、道德教育
三、判断题(共10题,20分)
1.教育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 ,动物界也存在。
A、错误
B、正确
2.德育原则是指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应达到的要求。
A、错误
B、正确
3.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A、错误
B、正确
4.在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下,课程内容不再反映阶级的要求。
A、错误
B、正确
5.新课程改革就是课程内容的改革。
A、错误
B、正确
6.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所以要搞教学唯一。
A、错误
B、正确
7.教育是有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
A、错误
B、正确
8.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A、错误
B、正确
9.罗杰斯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发现”或探索过程。
A、错误
B、正确
10.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制约作用。
A、错误
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