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自测题(形考计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单选题(每题6分,共5分)
1.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价值取决于( )。
A.货币供给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均衡
B.货币供求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均衡
C.货币需求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均衡
D.货币供求在数量上的均衡
2.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包含三个环节,不属于这三个环节的是( )。
A.中央银行至金融机构
B.银行金融机构至非银行金融机构
C.金融机构至企业、居民
D.企业、居民至国民经济各变量
3.在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中,托宾提出著名的Q理论,归属于( )。
A.货币传导论
B.信贷传导论
C.汇率传导论
D.金融价格传导论
4.在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相互之间关系一致的是( )。
A.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5.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效果较强烈的工具是( )。
A.信用控制
B.再贴现政策
C.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D.公开市场业务
多选题(每题8分,共5道)
6.下列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
A.不动产信用控制
B.消费信用控制
C.优惠利率
D.预缴进口保证金
E.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7.公开市场业务政策的优越性有( )。
A.主动性强
B.灵活性强
C.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
D.影响范围广
E.告示效应强
8.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通常需要满足条件是( )。
A.商业银行要全力以赴高度配合
B.中央银行要有高度的独立性
C.中央银行要有精确预测通货膨胀率的能力
D.要确定合理的通货膨胀目标区间
E.民众要有适度的经济预期
9.货币政策目标包括( )。
A.金融稳定
B.充分就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E.稳定币值
10.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矛盾关系的是( )。
A.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B.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国开答案请联系微信:1095258436
D.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E.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判断题(每题6分,共5道)
11.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在不影响货币供给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
12.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实质上是将经济增长作为基本立足点。
13.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所经过的时间称之为行动时滞。
14.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优点是可测性和相关性都较强,但抗干扰性较差。
15.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利率是零或负值为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