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河北开放大学)24秋《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3【标准答案】形考任务三(25分,系统自动评分)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判断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公民政治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是公民的本质特征。
2.学校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因而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系统化、强有力的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3.文化方面的逆全球化表现为文化保守主义、本土主义和排外思潮,这里既有发达国家的排外思潮,也有不发达国家为抵制资本主义入侵的努力。
4.早期的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着重研究单个国家的安全问题,在国际安全问题上的一个设想是权力均衡学说,即通过各个国家之间的权力合作来实现权力之间的均衡。
5.我国采取的是单名额选区制。
6.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所在。
7.公共权力本身并无独立意义和终极价值,它既然产生于公民权利,就必须以公民权利为其终极目的和归宿。这就从根本上构成了公民权利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8.建构主义的思想认为国家有多重的利益认同,国家行为体之间采用友善模式还是敌对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彼此的身份认同。国家行为体可以通过互动学习的方式建构自身的身份认同,并促成敌对模式向友善模式转变,从而实现更为和平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
9.我国《选举法》调整的对象仅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因而我国采用的是狭义的选举制度概念。
10.比例代表制的计算方法有很多,主要有自然限额法(又称海尔限额法)、最大残数法、最大均数法等。
11.早期自由主义国际安全观的代表有罗斯福。他主张通过国际组织来管理国际冲突,是国际联盟的主要倡导者。
12.根据政治发展理论家的论述,政治稳定有强力控制型和动态平衡型两种形态。
13.政治发展理论家指出,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超前而政治制度化相对滞后是政治不稳定的根源。
14.习近平主席2015年9月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
15.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国家机关等),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16.政治表达的基础是民主政治体制下人们的言论自由。
17.暴力、政变、暗杀、暴动、骚乱、镇压势力和集团间的暴力所造成的低水平的死亡,被看作政治不稳定的证据。
18.政治认知是整个认知心理过程的基础,对政治心理的发展和政治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9.1977年出版的《权力与相互依赖》被视为自由主义国际安全观的代表性著作。
20.全球化的内容以政治领域为主,涵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21.公民监督直接体现了法治原则,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22.投票体现了公民对竞争性的候选人或政策方案的“裁判者”的地位。
23.古希腊通过战争和征服,从外邦和外族夺取土地、奴隶,形成了古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模式。
24.政治情感是在政治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政治心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构成政治生活的情感纽带,也是政治动机形成的内在动力。
河北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答案请进:opzy.net或请联系微信:1095258436
25.1965年,派伊提出了衡量政治发展的三条标准:大众参与的扩大、政治体系能力的提升、政治结构的分化。
26.当社会成员不把冲突看成对错之争(正统与非正统之争)时,政治竞争的合法性得到承认,政治文化呈现出较多的现代性,民主机制很好运行的概率就大得多。
27.政治文化研究历史久远。苏格拉底就曾专门研究政治革命和政治变迁的心理因素。
28.政治稳定内涵极为丰富,表示的是政治系统在运行中所呈现的秩序性和持续性。
29.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和传播的途径。
30.由于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政治参与在作为一种政治权利行为的同时,也是一种政治义务行为。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按比例得分)
31.现代意义上的选举发端于17世纪的( ),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创新和发展。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32.( )对权力主体是一种无形然而有效的约束力量。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社会团体监督
D.政党监督
33.政治思想主要包括( )要素。
A.政治信念
B.政治理想
C.政治理论
D.政治信仰
34.就表现形式而言,政治心理是一种直观的、自发的心理反应和感性认识,通常表现为( )。
A.政治动机
B.政治情感
C.政治态度
D.政治认知
35.( )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发展经济
B.共同富裕
C.政治发展
D.政治制度化
36.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B.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37.( )赋予政治行为特定的意义,构成了一定社会人们最重要的政治取向,是决定政治文化性质的关键因素。
A.政治信念
B.政治理想
C.政治理论
D.政治信仰
38.在成年阶段,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 )来实现。
A.日常社会生活
B.大众传媒
C.政治实践
D.政治活动
39.执政者的执政水平可以从( )来衡量。
A.决策水平
B.执行水平
C.自律程度
D.政治技巧
40.在我国,个别接触的形式很多,如( ),其中一种制度化的做法就是信访。
A.政府热线
B.政府协商对话
C.政策听证会
D.政务微博
41.定期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协商解决国际安全问题,已成为现代国际体系的一种重要的国际争端解决方式。这一国际体系先后经历了( ),成为当代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要来源。
A.乌得勒支和约
B.旧金山和约
C.维也纳体系
D.巴黎和约
42.政治表达方式大体有( )。
A.政治协商
B.政治集会
C.政治请愿
D.政治言论
43.根据各个国家实践做法的不同,选民名册的编制方式一般有( )。
A.职权编制
B.随时编制
C.继续名册制度
D.申请编制
44.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 )关系。
A.义务
B.责任
C.权力
D.权利
45.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督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政府监督
46.( )是人们有关政治生活的系统性认识以及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原理体系,它是政治思想最为直观和系统的表述。
A.政治信念
B.政治理想
C.政治理论
D.政治信仰
47.渐进妥协式的发展模式,以( )为典型。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48.地域型政治文化一般与( )的统治相匹配。
A.现代民主政治体系
B.独裁统治
C.宗教巫师
D.部落酋长
49.逆全球化主要表现为( )。
A.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
B.政治上的民粹主义
C.文化上的排外主义
D.经济上的自由主义
50.制度化水平反映了政治体系的稳定程度。因此,通过考察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 ),就可以对该国的政治稳定程度做出基本判断。
A.适应性僵硬性
B.复杂性简单性
C.自立性附属性
D.凝聚性离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