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科学原理》11月考试在线考核试题题目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 )即面对“逆境”这一特殊政策环境,所采取的政策必须有一定力度的改革和创新,它必然会遇到极大的阻力。
A.社会改造原则
B.有选择的激进主义原则
C.准备承担风险同时避免万一的原则
D.临界质量原则
2.( )是司法机关(如法院、监察院)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审查、提起公诉、审判等行为,依法惩处有关人员违反国家政策并构成犯罪的行为,强制性地保障政策的有效执行,从而达到政策监控的目的。
A.行政机关的监控
B.权力机关的监控
C.政党监控
D.司法机关的监控
3.( )即简单地将政策执行前后同一对象的情况进行对比。
A.简单“前–后”对比分析
B.“有–无”政策对比分析
C.“控制对象–实验对象”对比分析
D.“投射–实施后”对比分析
4.( )指的是党和国家对关系国家全局利益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工作所规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即通常所说的基本国策或大政策。
A.总政策
B.微观政策
C.基本政策
D.具体政策
5.( )是指依靠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预测对象未来的发展状况及趋势做出判断。
A.德尔菲法
B.博奕方法
C.主观概率法
D.专家预测法
二、多选题 (共 6 道试题,共 30 分)
6.政策监控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
A.能级原则
B.相对封闭
C.强调重点、突出例外的原则
D.反馈原则
7.备择方案的分析方法有许多种,大体上可以归类为( ):
A.试点分析
B.综合分析
C.经验分析
D.比较分析
E.抽象分析
8.投入产出法的特点是( ):
A.预测性
B.约束性
C.整体性与层次性
D.准确性与及时性
9.政策对象能否接受某项政策,主要有以下原因( ):
A.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对政策的认识与理解的加深,执行的自觉性也会不断提高
B.自我利益的?ず头⒄?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的合法性的认同
C.社会成员多年来养成的政治行为模式
D.不少人是因为害怕惩罚才服从政策
10.计算经济效益有几种简要的方法( ):
A.计算产出与投入的差额
B.计算二者的比值
C.在各种方案之间进行效益的两两比较
D.利润率法
11.西方学者还从国家体制与规模的角度,分析了政策有效执行的几种情况( ):
A.政策的有效执行需要行政部门有一定的竞争水平
B.政策的有效执行同政府的稳定性有关
C.政策执行在有较集中的法律系统的国家比联邦制国家要容易
D.政策执行在单一的中等规模国家比较容易,在很大并多样化的国家以及很小的国家都不太容易
E.中央政府集中控制程度高的国家比有相对自主权的国家,政策执行的有效性要高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2.政策问题首先是所谓的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但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并不能自动构成政策问题。只有当这些问题通过个体或集团的行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而且该问题又属于该部门权限之内,政府也试图采取干预的手段去解决时,才会把它们列入政府议程,此时的问题才成为政策问题。
13.研究表明,中国县级政府决策过程的参与者按重要性的排序依次为中共县委、县政府、县人大。此外,县政协、党的县纪委检查委员会也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这一过程。
14.模型可以分为许多种。一般说来,在实验研究中多应用实物模型,而在理论研究中多应用理论模型。
15.在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政策都会上升为法律,但这些政策的运作和实施却都必须以合法性为前提。
16.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依靠专家智慧和进行直觉判断。
四、客观填空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7.##是指所选择的优化的政策方案上升为法律或获得合法地位的过程。
18.##是指预测某事件在预测区间发生的可能程度,也就是预测该事件实现的概率。
19.##是在政策方案执行前对政策效果的评估,对政策方案执行效果的一种预测。
20.##是指根据“同态性原理”建立起预测事件的同态模型对未来事件进行预测。一般说来,所建立的模型要反映预测事件的结果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
21.##是根据事物的历史和现时资料,寻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推测出事物未来状况的一种比较常用的预测方法。这种方法基于事物主要还是渐进发展的。
五、简答题 (共 3 道试题,共 30 分)
22.简述类别分析法。
23.简述德尔菲法的进行过程及其特点。
24.二十世纪70年代是政策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时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