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一、论文组成部分
毕业论文应包括论文封面、题名页、原创性声明、中外文摘
要、目录、引言、论文正文、结论、注释、参考文献等主要组成
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论文封面
论文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印制的专用封面。封面内容均须打
印,论文题目为小三号黑体,外文为TimesNewRoman字体,姓名、学号、学部(院)、专业、指导教师等为四号黑体,日期为小四号宋体。“学部(院、系)”统一填写学部或学院、系名称。
(二)论文原创声明、产权权属页
论文原创声明、产权权属页的文字由学校统一印发,附在题名页后,学生和指导教师须签字。
(三)摘要和关键词页
摘要和关键词页在原创性声明页后,采用中外文对照形式,
顺序为中文-外文,分别单独成页。摘要应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
方法和结论,重点是结果和结论,用语规范,明确简练,用文字
表述,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中文摘要一般在300—600字左右,
外文摘要在250—300个词。
关键词(Keywords)列出3~6个。采用国标《汉语主题词表》或各专业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关键词间用分号隔开。
(四)目录
目录页主体由正文的章、节、参考文献、附录等的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目录页排在序言(或前言)(如果有的话)之前。目录及目录前的部分单独用罗马大写字母编页码,体现在目录开始。
(五)正文
关于题目:如有必要,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题目应准确、得体、简明,一般不宜超过20字。
正文构成:正文须包括引言(或绪论)—主体论述几个部分
—结论(结语、讨论)—参考文献—附录。
内容要求:各部分内容充实完备,根据专业要求,总的基本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提出论点,通过论据或数据对论点加以论证”这一共同要求。正文应达到观点正确,结构完整、合乎逻辑、符合学术规范,无重大疏漏或明显的片面性。正文写作时要注意抓住基本观点。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表达等均不应出现技术性的错误;分析论证和讨论问题时,避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不弄虚作假。适当引用参考文献,按规范标注。
字数要求: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不低于4000字,学位论文正文字数不低于6000字。
结构要求:不同内容的正文,应灵活处理,采用合适的结构
顺序和结构层次,组织好段落,安排好材料。章、节、小节等分
别以“1”“1.1”“1.1.1”“1.1.2”“(1)”或
“一、”“(一)”“1.”“(1)”等数字以树层次格式依次标出。注意中外文标点不混用。必要的地方应随页加脚注。
图表要求:图表文字清楚美观,建议用三线表,表格转页应重复表头并在右上角标“(续表)”。图与表分开编号。图表不多的话,正文编码可以分别一贯到底,如图1—图20,表1—表20;图表多的话,可以分章编号,如:图2-1(图2.1),或表2-1(表2.1)。图表都应有图题和表题,与图表的编号间空一个汉字,图的图题放在图的正下方,表的表题放在表的正上方。图表及图题、表题的文字比正文减小一个字号。
公式:公式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编排;如:
“式(2-13)”“式(4-5)”,其标注应于该公式所在行的最右侧。公式书写方式应在文中相应位置另起一行居中横排,对于较长的公式只可在符号处(+、-、*、/、≤≥等)转行。
毕业论文(设计)的正文中不应加入程序的源代码,除非该
源代码为完成毕业论文、保证其内容完整性所必需。
术语及注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应采用国家正式公
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等,应加以注释。
注释统一采取脚注方式注明,格式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小括号注明原
文。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内容:正文中提到的参考文献,在参考文献部分
国开答案请进:opzy.net或请联系微信:1095258436
均要列出。正文中未明确指出引用,但写作时参考阅读了,应在参考文献后面列出“其他参考文献”。除个别专业外,均应有外文参考文献。应是亲自考察过的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参考文献有两种著录格式——顺序编
码制、著者——出版年制。推荐使用著者——出版年制。参考文献另起一页,不与正文接排。
使用著者——出版年制编制参考文献,正文中可在引用文献
处标注(作者,出版年),在参考文献中列出著者字顺和出版年
顺序,按著者姓氏音序排序。
文献著录格式:
1.著作:[序号]作者1,作者2.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2.期刊:[序号]作者1,作者2.译者.文章题目.期刊
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3.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4.文献中的作者数量低于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其后加“等”字即可;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
5.中文参考文献在前,外文参考文献在后,可以接续编号。
(七)附录
如有必要,可附附录。附录可以采用与正文不同的字体仿
宋。
附录段置于参考文献表之后,附录中的插图、表格、公式、参考文献等的序号与正文分开,另行编制,如编为“图一”“图二”;“表一”“表二”;“式(一)”“式(二)”;“文献[一]”“文献[二]”等。
(八)致谢
对导师、同学等的致谢页统一放在论文册最后。
二、格式编排规范
(一)文档格式
1.封面:论文首页使用学校统一的模板格式。论文题目:黑体小三号;论文副标题:使用宋体四号字,副标题前加特殊符号中的“长划线”;姓名、学号、学部(院、系)、专业、指导教师使用黑体四号字;
2.中文摘要:小三号黑体,摘要内容:四号宋体,行距20磅;英文摘要:小三号,摘要内容:四号,TimesNewRoman字体,单倍行距;
3.关键词:四号黑体,关键词内容:四号宋体;
4.目录:三号黑体;
1(章的标题)XXXX…………………………………1(三号黑体字)
1.1(条的标题)XXXX………………………………2(小三号黑体字)
1.1.1(款的标题) XXXX……………………………3(四号黑体字)
1.1.1.1(项的标题)XXXX……………………………4(小四号黑体字)
5.正文标题:均加粗,段前后均0.5行。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二级标题: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四号黑体;
6.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7.脚注:五号宋体;
8.参考文献:五号宋体,行距16磅;
9.附录:五号宋体,行距16磅;
11.致谢:中文用五号宋体,行距16磅;外文用四号,TimesNewRoman字体,单倍行距。
(二)装订格式
论文一律用A4(210mm×297mm)大小的白纸双面打印并装订(左装订)成册。打印时,要求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每一页面的上边距和左边距侧(订口)分别留边25mm,下边距和右边距(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
毕业/学士学位论文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网络教育学院
学习中心:
专 业:
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
题目续行,不续行请删除此行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已经注明引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语言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签 名:________
日 期:________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知识产权归属北京语言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询和借阅,将论文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等。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获成果时,署名仍为北京语言大学。
签 名:_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_
日 期:________
摘 要
(摘要独立成页,居中,小三号黑体)
摘要内容:四号宋体,行距20磅;
关键词:关键词四号黑体,关键词内容:四号宋体;
目 录
(目录内容应包含至少2级标题,采用WORD自动生成版,小四号字)
1(章的标题)XXXX……………………1(三号黑体字)
1.1(条的标题)XXXX……………………2(小三号黑体字)
1.1.1(款的标题) XXXX……………………3(四号黑体字)
1.1.1.1(项的标题)XXXX…………………………4(小四号黑体字)
正文
正文标题:均加粗,段前后均0.5行。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二级标题: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四号黑体;
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脚注: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五号宋体,行距16磅;
附录:五号宋体,行距16磅;
致谢:中文用五号宋体,行距16磅;外文用四号,TimesNewRoman字体,单倍行距。
<论文格式样本>
毕业/学士学位论文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网络教育学院
学习中心:
专 业:
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
题目续行,不续行请删除此行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已经注明引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语言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签 名:________
日 期:________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知识产权归属北京语言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询和借阅,将论文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等。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获成果时,署名仍为北京语言大学。
签 名:_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_
日 期:________
摘 要
作家张承志长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作品中的这一主题体现了他对生态问题的哲学思考。本论文从张承志复合型文化生态品格的形成着手,梳理了他哲学思考的实质:他从民族代言者的身份出发,对人类生存与自然生态关系的失衡充满忧虑,他创作的系列散文和小说作品中有一条清晰的脉络,那就是:呼唤回归自然,倡导简单的生活理念,批判过度的欲望,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模式。……。(不超过300字)
关键词:张承志 人与自然 生态内涵 生态思考
目 录
引 言 1
一、张承志复合型文化生态品格的形成 1
(一)民族精神 1
(二)民族身份 1
(三)血缘的冲突——父亲的意义 2
二、张承志作品的生态内涵 2
(一)人类生存的生态背景 2
(二)欲望的批判 2
(三)文化的寻根与实践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理想的艰难寻找 3
三、张承志生态主题的哲学思考 3
(一)对自然的回归 3
(二)追求简单的生活理念 3
(三)为民族代言的责任感 3
结 论 4
参考文献 5
引 言
无论是他经历草原、高原的人生洗练之时,还是他沉浸于历史与民族融合的激情之中,张承志作品中的人与自然的主题都是我们无法绕开的话题。尽管我们不能由此就称其为生态作家,但探询他对自然的沟通与表达是我们理解他创作的一个途径。
……(略)
一、张承志复合型文化生态品格的形成
张承志的生态意识是在以下几种复合型因素的文化品格中产生的。……(略)
(一)民族精神
……(略)
(二)民族身份
……(略)
(三)血缘的冲突——父亲的意义
……(略)
二、张承志作品的生态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小说到散文,张承志对生态内涵的表达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温情的逐渐消失和批判力度的逐渐增强。……(
总的看来,张承志创作中关注的生态问题主要有:
(一)人类生存的生态背景
从《黄泥小屋》到《晚潮》,再到90年代以来的几本散文集,我们可以看到张承志笔下人们(尤其是西部高原农民)恶劣的生存背景:旱裂的黄土茆子、冬天遮天漫地的砂子;荒芜的红褐丘陵、光秃秃的草滩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心慌了;“人心失去了保护”、“人害怕了”、“人垮掉了”……他们面对如此环境,前途不辩,心事苍茫,“可是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人习惯了。道路显出了坎坷和舒缓,人心也觉出了苍凉和快意。”[ 张承志.黄泥小屋[J].收获,1985,6:140.]……(略)
(二)欲望的批判
表现草原与城市的冲突、讴歌草原淳朴的人性之美、对城市文明进行批判等,这些构成了张承志欲望批判的主要内容。……(略)
(三)文化的寻根与实践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理想的艰难寻找
在散文《安宁的权利》(张承志,1999:197)中,他描述了“闯入者”对草原安宁的剥夺。闯入者在生态文学中是破坏和践踏自然的代名词。对闯入者的破坏和权钱交易,张承志的反应是惶惑、无言。随着新时代草原生存状态的演变,游牧时代渐渐成为历史。失落与痛苦之余,他认识到牧民们的态度也在悄然变化。……(略)
三、张承志生态主题的哲学思考
1980年代张承志的小说表达了他对人类生存处境的哲学思考,但在这时他的思考是矛盾的, 一方面他对人类疯狂挖掘大地表示沉痛;另一方面 , 他又对农民在酷烈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充满同情。此后的作品,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的几本散文著作中延续了他对生态的思考,归结起来表现为:
(一)对自然的回归
从题材上看,是一种对故土的回归 , 是一种对本真、本我的回归,他的写作更平实,真实。关注自然其实是关注人类生存的根本;对自然的关注, 传达了他对尊重生命的情绪体验。
(二)追求简单的生活理念
……(略)
(三)为民族代言的责任感
……(略)
结 论
整体来说,在人与自然这个主题上,张承志的冲突或危机感源于他对生态问题的哲学思考。本文从他的复合型文化生态品格的形成、生态内涵的表达等方面为出发点,梳理、分析了这个思考的过程。……(略)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1]季红真.众神的肖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5.
[2]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许亮,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144.
[3]雨林.诺贝尔文学奖文库·创作谈卷[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5-6.
[4]张承志.以笔为旗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95-198.
……(略)
二、期刊类
[1] 张承志.黄泥小屋[J].收获,1985,6:140.
[2] 石娟.论张承志散文中的生态精神[J].湖北社会科学,2013,4:121-123.
……(略)